寵物能免我寂寞,卻免不了我的孤獨:人生而孤獨才是真相

2020-12-14 遇見小mi

作者|Rose 編輯|欣欣

對於一個成熟的女人來講,男人的擁吻最解孤獨,可是沒有的話,寵物也是一種很好的陪伴。

記得熱戀的時候,我總是假模假式的對我的貓咪一一擁抱撫摸,然後略帶歉疚的說,「我要先出去一會兒,你們倆照顧好自己。」

出了門就趕緊去找可愛的對象,貓咪啥的早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哈哈。

但是呢,一個人的時候,寵物真的不能再叫做寵物,它們是家人。我在離家300多公裡的地方工作生活,平日裡一個人住在單位宿舍裡。

傷心的時候會默默流淚,我的大貓咪從來都是主動過來讓我抱著,然後特別懂事的舔舐我的臉龐或者手背,那「刺剌剌」的感覺(貓咪的舌頭有倒刺)會把我從寂寞的深淵拉回現實。

那個時刻,免我孤獨的是它們,我能擁有的也只有它們。

01我養寵物的初衷就是為了排遣孤獨

養一隻夠嗎?對人來說夠了,對貓來說不夠,大貓咪特別需要陪伴,只要一個人在家,能「喵喵」的叫上一整天,所以我一定要養至少兩隻,要免它孤獨。

這兩隻小貓咪,毫不誇張的說都是我一把屎一把尿,手把手帶大的,它們都是才剛剛1-2月就來到我家裡,所以我必須像個媽媽一樣給它們準備幼貓應該有的吃的,喝的,玩的,睡的等等一切的東西,還專門準備了針筒,給不願意喝羊奶的它們補充營養。

這一通繁忙的育貓過程,讓我暫時忘卻了生活中的孤獨寂寞,每天都有幹不完的活。

貓咪最需要被照顧的階段就是1歲之前,要打針,要驅蟲,尿的顏色不對要去醫院,弄傷了腳要去醫院,絕育更要去醫院,跟帶個孩子沒什麼區別。

也就是這樣頻繁的照顧它們,有那麼1-2年的時間裡,我過得一點也不孤獨,反而有趣又充實.每當醫生誇我把貓咪照顧得很好的時候,我特有成就感,當然還會莫名的感動.畢竟是我把它們從貓媽媽那裡接過來的,最起碼,要讓它們過得健康幸福。

就這樣過了2、3年,它們已經是非常獨立的大貓咪了,平日裡它們打鬧,偶爾過來找我抱抱,有時候看見我碼字,一定要從鍵盤上走過,刷刷存在感。

它們的存在真的免去了我很多的孤獨寂寞,甚至我一度以為這樣過一輩子真挺好。白天它們鬧騰,晚上和我相擁而睡,我從來都不是一個人。

直到我經歷了一次失戀,才發現有一種孤獨,若非是人與人之間的心靈交互,真的避無可避,除非自己足夠強大。同時也再次印證一個道理:人永遠孤獨。

某段時間內,我與貓咪確實建立了深度的依賴,但是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和心靈的撫慰,它們是不懂的,只有有思想的人才能解讀一二,讓我得到理解,令我感到欣慰。02深層的孤獨誰都解不了,寵物的陪伴只是讓我暫時忘卻淺層的寂寞

我在家工作的時候,貓咪們就在不遠處看著我,看著看著就沉沉睡去,偶爾我累了,就偷偷跑過去抱抱它們,然後偷偷一吻,整個人就已經開心到心底開了花。

當我不去深入思考的時候,它們免去了我生活中最顯而易見的寂寞。有同事很好奇吧,為什麼不我極少參加聚會,甚至和同齡人始終保持著距離。

其實我想說的是,每個人排遣寂寞的方式不同,有些時候扎堆兒玩鬧確實足夠暢快,但「所有的燦爛,都需要一生的寂寞來償還」,對我本人而言,貓咪的憨態可掬,活潑好動,已經足以給我的生活帶去煙火氣。

而我本身的獨處能力,已經不需要藉助太多的外力去排遣寂寞,我有更好的方式對應對,比如看書、寫作、追劇等等。

但是,人生而孤獨這件事情,是生命永恆的主題,任誰都逃避不了。即便你結婚生子,即便你高朋滿座,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另一個人就是一種永恆的痛。

《百年孤獨》中有一段話:所有人都顯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法想盡辦法排遣寂寞,事實上仍是延續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對群居者的詛咒,孤獨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既然連人都不能夠消除更深層的孤獨,寵物們更無發揮的餘地,解不了的孤獨,只能學會和它共生。

03不去對抗孤獨,就不會害怕孤獨

人的某些深層情緒就像是井水,你不去攪動它,它就不起一絲波瀾,一旦你丟了顆石子進去,激起層層波紋,讓你「心動」不已,煩惱隨之而來。

但是孤獨常在,我們不可能迴避得了,否則也不會有人,明明嘴上講著笑話,心裡還在想著令他傷懷的事情。

如何在孤獨中前行才是我們要思考的。一個能妥善安置孤獨的人,一定是一個很厲害的人,他的心理能量一定是高於其他人的。

我一直有個習慣,當對身邊所有的事情暫時失去興趣的時候,我必拿起書本,一個人躲起來一直看一直看,直到感覺內心裡再次有了能量,我才會欣然合上書本,走入生活,做一個沒心沒肺的小大姐。

這個過程就是面對孤獨的過程,我沒有選擇往人群裡扎堆兒,而是及時抽身,去面對我該面對的那一部分,不逃避,人就不會擰巴,也不會有太多的怨氣,心平氣和,直到和孤獨再次達成和解。

寫在最後:

人類渴望像寵物一樣無憂無慮,但由於思想的存在,人不可能隨心所欲,但是寵物能帶給我們最純淨的感覺和最直接的互相依賴,這會讓一個孤獨寂寞的人多數時間倍感幸福。

既然選擇了互相陪伴,作為主人你的責任就是照顧好它們的小生命,學會對每一個生命負責,這也是養寵物的意義。

希望每一個主人都能善待它們,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

相關焦點

  • 62歲的同志自述:我寂寞孤獨的人生
    但是一切都無可挽回了,我就只能如此。在社會未曾開放的過去,我能做的就是把一切都藏在心裡。面臨著結婚這一終身大事,我很痛苦,對女人毫無感覺,怎麼結婚呢?我能做的只有拖,一拖再拖。我分析一下,不婚的人會被議論的有三點:第一,條件太差,找不到;第二,眼光太高,高不成低不就;第三,有生理或心理毛病。而我呢?高大帥氣,家門顯耀,追我的女孩子很多,沒有人說我找不到老婆的。
  • 享受孤獨 品味寂寞
    當一個人能夠守住孤獨,咀嚼寂寞的時候,他(她)就已經不知不覺地忘記了孤獨,漸漸走進遼闊的寂寞,進入到自己心靈的最深處,在傷感中放縱情懷。這時候,他(她)將感受到自己內心所有的思念、情愁、痴迷、嚮往,就像大海的波浪,層層疊疊,連綿不絕地向四面湧蕩開去…… 今夜我無眠。我已經奢侈過無數回這樣的夜,重複撥動著無眠而思緒如花,抑或是思緒如花而不眠的沉沉的夜曲。
  • 《百年孤獨》十句話概括一生,燦爛終將用寂寞償還,寫盡人生孤獨
    生命中所有的燦爛,終要寂寞來償還。人生,是一場孤獨的單程旅行。孤獨,是旅行中的點頭之交。除了自己,你什麼都帶不走。但,你的閱歷,經驗,所見所聞都是你的。很多人說讀不懂《百年孤獨》這本書,也有很多人是一生一定要讀一次《百年孤獨》,我第一次讀的時候覺得這是一部咬文嚼字十分晦澀難懂的小說。幾年後的今天我又拿出來,再翻開我悲哀的發現,我看懂了,所謂的百年孤獨就在這個大家族每一個人的心裡。
  • 《百年孤獨》:人生終將是一場單人的旅行,孤獨才是唯一伴侶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裡有這樣一段發人深省的人生哲理名言: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終將需要用寂寞來償還,人生終將也是一場單人的旅行。一個人的成熟不是多善於與人交際,而是學會和孤獨和平相處;孤單之前是迷茫,孤單過後便是成長……無論是誰,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人生終將是一場單人的旅行,孤獨才是唯一伴侶。
  • 我並不喜歡寂寞,只是習慣了孤獨
    有朋友問我,你整天自己一個人呆著寫寫畫畫的,不會感到寂寞嗎?怎麼不會,不只是我,我覺得越來越多的各式社交軟體的開發都是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現代人們內心的孤獨。只是寂寞也有不同,有的人覺得有人陪在自己身邊熱熱鬧鬧的就不感寂寞了,有的人卻只想能尋到一個靈魂契合的人那才是有伴同行。這個世界看上去喧鬧繁華,人來人往,但你要是隨便問一個人,會感到寂寞嗎?我想大部分人都會有所停頓,若有所思,或展顏一笑,不言不語。我想寂寞大概就是,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和人說。
  • 人生而孤獨,享受孤獨的人才能放過自己!
    人生而孤獨,享受孤獨的人才能放過自己,要麼孤獨,要麼庸俗,孤獨讓我們變得出眾,而不是合群。《西雅圖》裡有一句話:人生而孤獨,這就是世界。在我眼中,孤獨分兩種,一種是沒有享受過繁華世界單純的孤單,一種是歷經悲歡離合後,學會與孤獨好好相處。
  • 你只會在寂寞的時候找我,卻從不理會孤獨的我
    但是,在這個大家都低頭看手機,各忙各的社會裡,大家並不會注意你,沒有進入你孤獨後生活的欲望。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每一個人都不願意開口,剩下的就只能是彼此都一起的孤獨著,寂寞著,刷著朋友圈、微博、抖音等等APP,寧願把自己的時間都耗費在這上面,也不願意彼此陪伴,很多的人孤獨在不願意開口上。也有的人開口了,別人陪伴了,可別人需要陪伴的時候,人已不見蹤影。
  • 做人,要享受孤獨,品味寂寞
    在這人世間,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個體,在看似喧囂的生活之下,其實藏著很多顆孤獨的心。有太多人,孤獨寂寞著,卻不甘心於此,所以總是擁擠在熱鬧的人群之中,一次來掩蓋自己的孤獨。可是,又有何意義呢?你總歸會有安靜的時刻,此前有多麼的熱鬧,安靜的時候,你就會有多麼的空虛。這這份空虛,會讓你更加的寂寞難耐。
  • 《百年孤獨》刻入人心的8句話,句句都是人生的真相,值得深讀
    《百年孤獨》刻入人心的8句話,句句都是人生的真相,值得深讀在這個信息飛速發達的時代,為什麼我們還要閱讀經典著作呢?1984年,當莫言在王府井看到盜版《百年孤獨》的時候,他說:「像被雷電擊中一樣,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
  • 你以為的孤獨不是寂寞,選擇孤獨只不過是害怕失去
    「孤獨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這句話出自我連男主名字都沒記住的《百年孤獨》。當然重點並不是這本書,而是其中的影射——孤獨之前始終無法將這部魔幻現實主義作品與孤獨聯繫起來,直到現在似乎懂了一些。在這個到處瀰漫著焦慮感的社會裡,很多人都不敢長時間陷入孤獨裡。我們會把精神空虛錯誤的當成孤獨;我們為了快速擺脫這種感覺而寄希望於獲取物質滿足,獲取他人關注,卻又陷入更深的孤獨。這段日子,從一個人看電影,到一個人最後離開,最後一個人生活,可我全無孤獨的落寞,反而意外充實。
  • 世界名著《百年孤獨》最經典的一句話,僅15字,卻寫盡人生孤獨
    這本書我至少讀了5遍,其中最經典的一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僅15個字,卻說透了人生孤獨,顛覆了我的認知,讓我開始懂得享受孤獨,如果你對人生感到迷茫,對孤獨感到厭惡,這句話能給你帶來很大的啟發。這句話便是:「生命中所有燦爛,終將用寂寞來償還」01燦爛是短暫的,寂寞、孤獨才是永恆對任何人來說,燦爛都是短暫的,寂寞、孤獨才是永恆。
  • 低質量的陪伴 不如高質量的獨處「我孤獨,卻從不寂寞」
    妻子忍無可忍地回道:「你在家時屁股基本就沒離開過電腦椅,這叫陪我?出去逛街你總是心不在焉,問你什麼只會說嗯;就連出去吃個飯眼睛基本就沒離開過手機,這叫陪我?」陪伴不僅僅是人要在一起,而是思想上能交流,語言上能溝通,這樣的陪伴才能為感情加分。
  • 人生的本質,就是孤獨!
    我說的陪,不是有個人在身邊,而是身邊有個知你懂你,而你又懂他知他的人,可這樣的人,就算我們傾其一生,也難尋覓。人生,註定是孤獨的,你不要期望別人能讀懂你,因為真正懂你的人,除了你自己以外,幾乎沒人,而且有時候,你連自己都弄不懂自己,更何況是別人呢。走在孤獨的路上,寂寞是正常的,但一直寂寞下去,我們就會變得不正常。
  • 《百年孤獨》中的一句經典話語,僅僅15個字卻說透了人生孤獨
    在讀了2次《百年孤獨》後我對其中一句話而念念不忘,這句話僅僅15個字卻說透了人生的孤獨,如果你對未來很迷茫,害怕孤獨、厭惡獨孤,那這句話或許會顛覆你對孤獨的認知。生命中所有燦爛,終將用寂寞來償還。這短短的一句話只有15個字卻告訴了人生中所有的燦爛都是短暫的,而只有寂寞和孤獨才是永恆的。人生有很多燦爛的高光時刻,那種喜悅之情我們迫不及待的和朋友、親人、愛人分享,享受著此刻的燦爛帶來的幸福,但是這種幸福是短暫的,當燦爛過後生活回歸平靜的時候,孤獨和寂寞感會卷席著我們的肉體。
  • 人生最高級的幸福:「孤獨」
    人生最高級的幸福:「孤獨」李白在將進酒中說「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李白還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是寂寞的,所以呼酒買醉,對月而歌。正是這樣的李白,留下了傳頌千古的不朽詩篇。好在牛頓本不是凡夫俗子,這個能把鐘錶當雞蛋煮的牛人豈是食人間煙火的人?愛因斯坦和史蒂芬霍金也是孤獨的,他們的思想在當時同一時代無人能及,因為孤獨,所以傑出。藝術家更是如此。
  • 接納人生的不安與孤獨
    設想的人生與憧憬的生活,是花團錦簇的歡喜與幸福,可是時光漸老,所行漸遠,才發現那些美好,像肥皂泡泡一般於現實中一個個破滅了。
  • 一邊說喜歡孤獨,一邊養寵物緩解孤獨,年輕人你們矛不矛盾?
    「『我很孤獨』,英文怎麼講?」「I love you.」小時候看《算死草》的時候,印象最深的便是周星馳和莫文蔚的這一段對話,從此對「孤獨」這兩個字,不敢隨意妄言。你是喜歡孤獨的人還是害怕孤獨的人?最近,「年輕人喜歡孤獨」和「養寵物可以緩解孤獨嗎」雙雙上了微博熱門話題,這不由得讓人思考:當代年輕人對「孤獨」到底是怎麼個看法?
  • 在喧囂中刻意尋覓孤獨,品味寂寞,提升或自救之路
    他也是在繁忙中「偷情」寂寞,修煉深刻的人生定力與隱忍。日本神戶的一位先生,他的名字跟那裡的肥牛一樣舉世聞名。他毫不隱晦地說:「諾貝爾文學獎那東西政治味道極濃,就興趣而言我是沒有的,不怎麼合我的心意。對於我最重要的是讀者,我的書剛發售就有30萬人買,就是說我的書有讀者跟上,這比什麼都重要。」他就是純文學大師村上春樹,其作品以純粹和優美著稱於世。
  • 我吃米飯,你吃麵條,結了婚才明白,寂寞和孤獨不是同義詞
    我是南方人,嫁給北方的老公後,我才知道什麼是巨嬰式的全能自戀。 這都源自於一種孤獨,就像女人到了年紀就要結婚,結婚了就一定要親密關係的共生,這是很可怕的事情,沒有一個人願意心甘情願成為別人的附屬。而過了「共生」的階段才發現,獨一無二的自己才是永恆的本能。
  • 人生就該讀一次《百年孤獨》,讀懂這4句話,便再也不怕孤獨
    《百年孤獨》之所以被稱之為經典,是因為它有價值。歷經時間的洗禮與沉澱,影響了幾代人的青春與年少。人生該讀一次《百年孤獨》:寂寞是一種苦難,而孤獨則是享受。3、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人生來就是要走向孤獨的,孤獨是人生必經之路,每個人都在向孤獨走去,但孤獨不是懲罰,不是苦難,相反,它是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