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通信衛星商用在即,SpaceX官網已開放註冊

2020-12-15 DeepTech深科技

Starlink 的寬帶衛星網絡正在到來,目前 SpaceX 已經在官網上開放了用戶註冊。雖然尚未正式商用,用戶可以填寫郵箱、地區和郵編,Starlink 未來相關區域開放測試之後,用戶將會得到郵件通知。

作為開放使用前的必經環節,SpaceX 已經向加拿大電信監管機構——加拿大廣播電視及通信委員會( CRTC )申請獲得國際基礎電信服務牌照。在加拿大,要在加拿大與任何其他國家之間提供通信服務,這是一個必須申請的牌照。

這意味著 Starlink 一邊仍在高速組網, 以每月 2、3 次,每次 60 顆衛星的速度發射衛星,另一方面,SpaceX 在監管層面的動作也已經開始,為公開測試、正式商用做準備。

根據 SpaceX 的說法,Starlink 寬帶衛星服務最早將覆蓋北美地區,加拿大將是首批能用上寬帶服務的國家之一。

加拿大國土面積世界第二,但人口僅有約 3800 萬,人口密度非常低,據 CRTC 的數據顯示,有近 40% 的加拿大人因為遠離主要城市,通過地面通信設備覆蓋的網際網路服務不夠完善,或是價格高昂。因此 Starlink 尚未推出就在當地獲得了眾多期待。

在 SpaceX 在加拿大申請牌照的幾乎同一時間,Starlink 地面終端的照片也被首次曝出。

Starlink 通信衛星主要分布在 550 公裡高度的低地球軌道上,而要讓普通的手機等電子設備與衛星相連實現通信,用戶需要通過購買或租賃的方式獲得一個用戶終端,通過終端實現上網。

作為寬帶衛星網絡服務的一部分,今年 3 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 (FCC) 已經授權 SpaceX 公司運營多達 100 萬個 Starlink 地面終端設備,以接受衛星信號。FCC 文件顯示該終端直徑為 0.48 米。

根據馬斯克自己的說法,Starlink 終端就像是一根棍子插上了扁扁的 UFO,且使用起來非常簡單,「插上電源,指向天空」,設備就會自動調整最佳角度實現信號接收,任何普通用戶都能輕易完成安裝工作。

不過 SpaceX 官方遲遲未推出最終版的地面終端。

近日,社交平臺 Reddit 上的一位網友分享了一組 Starlink 用戶終端原型機的照片,這也是 Starlink 地面終端的首次亮相。

標識上寫明,設備僅供演示使用,且該設備未獲得 FCC 的正式授權。在獲得正式授權之前,該設備不得出售和出租,同時設備所有權歸 SpaceX。

作為首批進行內部測試的用戶,SpaceX 董事會主席、矽谷知名投資人史蒂夫 · 尤爾韋特松(Steve Jurvetson)在推特上表示使用該設備、 網絡的過程是 「可以想像的最簡單的開箱體驗。」 同時從手機界面來看,連接 Starlink 終端的過程與普通 Wi-Fi 一致。

目前,SpaceX 計劃今年開始在美國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區提供網際網路服務,並在 2021 年之前提供全球覆蓋。

相關焦點

  • SpaceX一飛沖天,衛星網際網路與天地融合通信時代開啟?
    而就在2個月前,星鏈計劃第七批衛星入軌,馬斯克放話 6 個月內公測衛星網際網路。1C9U研究消息,4 月 22 日,獵鷹 9 號火箭從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基地發射,將第七批的 60 顆衛星送上了太空。SpaceX 發射衛星總數已達到 422 顆,SpaceX 計劃要在今年年底前將 1000 多顆衛星送入太空。
  • 微軟發布「雲上太空」計劃:馬斯克SpaceX星鏈加持,讓雲服務遍布全球
    在世界各地實現快速、安全的衛星通信網絡海底、陸地和地鐵光纖組成的超過 16 萬英裡的全球網絡幫助世界各地的人們實現互聯互通。但對於一部分身處偏遠、惡劣環境中的運營商來說,日益增長的數據和寬帶訪問需求很難得到滿足。人們越來越需要一個蓬勃發展的衛星供應商生態系統。
  • SpaceX最強火箭升空,特斯拉市值逼千億,馬斯克有望拿「工資」了
    2020 年 1 月 7 日,馬斯克創辦的SpaceX用一枚第四次重複使用芯級的獵鷹 9 號火箭,成功將第三批星鏈(Starlink)計劃的 60 顆寬帶通信衛星送進了太空,加上此前兩次發射的 120 顆星鏈衛星,馬斯克名下的在軌衛星數量已經約有 180 顆,成為在太空中擁有最大星座的人。
  • spacex剛剛成功將第十一批星鏈送上太空,誕生世界首枚「7手」火箭!
    是的,你沒看錯,spacex剛剛又成功的發射一批星鏈衛星了。北京時間2020年8月18日22點31分,spacex「6手」獵鷹9號火箭成功點火,順利將第十一批星鏈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這不但使得spacex的星鏈衛星超過650顆,而且也是spacex的第100次發射!
  • 太空低軌道爭奪日趨激烈衛星網際網路競爭一觸即發
    這個領域,就是衛星網際網路。作為可以登記註冊低軌道衛星通信頻段、「星座」的國際組織,國際電信聯盟(以下簡稱「ITU」)正在成為很多企業的「去處」,它們通過申報「星座」位置、頻段等,佔有低軌道衛星資源,通常一家申報的衛星數量便以萬顆計。中國也在其中,代號為GW。
  • 太空低軌道爭奪日趨激烈 衛星網際網路競爭一觸即發
    包括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的星鏈項目,都已經在ITU註冊了「很多衛星」。   衛星網際網路與傳統的通信衛星不同,其衛星數量更多,軌道相較於通信衛星、導航衛星、資源衛星等傳統衛星,也更低。另外一家投資機構的投資經理在仔細研究過註冊規則後發現,網際網路衛星在ITU註冊,「經常一註冊就是以萬顆衛星為單位」。   記者查閱ITU的相關註冊資料,馬斯克的星鏈項目向ITU申報的衛星數量,已經高達4.9萬顆。「發不發再說,先排隊把『坑』佔上。」
  • 【智庫聲音】美國商用低軌衛星的軍事借鑑
    它們吸引了來自商業、軍方、政府的各項融資,目前有些已經發射升空,有些正在逐步開展系統建設,並且在衛星複製化生產、及時部署、應用等方面顛覆了傳統的行業格局,這對美國軍方來說不僅是一個可選方案,更是其對未來作戰樣式和技術發展的探路者。 1)新一代低軌通信衛星系統傳輸性能已接近於地面通信網絡。
  • 超遠程遙控暗殺,馬斯克的低成本衛星網絡通信手段,令人不寒而慄
    首先,想要遠距離將目標擊殺,離不開衛星定位系統的幫忙,且精度一定要高,現在的GPS和北鬥導航的民用版用來搜索或定位目標完全夠用。此外還需要足夠穩定與可靠且速度夠快的通信支持,畢竟並不是全球每一個角落都具備發達的無線通信網絡,這個時候還得看衛星的作用。
  • 融雲限量開放通信雲服務IM商用版199元首購享優惠
    近期,網際網路通信雲領導廠商融雲針對全體開發者及各企業推出「199元IM商用版首購限量開放」活動,旨在幫助各行業疫情停擺期低成本復工復產。即日起便可充值搶購,限量1000個名額,購完即止。搶購成功的開發者從2020年5月1日起至12月31日,均可隨時開通使用融雲IM商用版服務。
  • SpaceX星鏈獲8.86億美元補貼,攻佔通信領域下沉市場
    按照馬斯克的設想,星鏈不是搶5G的生意,相反,星鏈可以更好地為那些5G基站覆蓋不到的偏遠地區提供通信服務。 馬斯克的判斷是有根據的。即使國內的網際網路大潮已經紅紅火火發展了20多年,但至今全球仍有超過70%的地理空間、涉及30億人口未能實現網際網路覆蓋,傳統地面通信骨幹網在海洋、沙漠及山區偏遠地區等苛刻環境下鋪設難度大且運營成本高,通過部署傳統通信骨幹網絡在網際網路滲透率低的區域進行延伸普及已存在現實障礙。 在電信運營商已經將地面通信的生意深紮根後,偏遠地區無疑是另一塊頗具誘惑的蛋糕。
  • 快看| SpaceX星際飛船試飛落地時爆炸,馬斯克稱已找到原因
    這是一枚測試火箭,沒有搭載任何人員,並且SpaceX在發射前幾小時就已清走發射場中的人員。事後,馬斯克發twitter澄清了原因:「在著陸燃燒過程中,集管燃料箱壓力很低,導致著陸速度高和RUD(計劃外快速分解)。祝賀SpaceX團隊,太棒了!!」他還稱:「火星,我們來了!」
  • 馬斯克問鼎世界首富!這邊spacex卻在敗家,損壞2顆客戶衛星!
    隨著特斯拉股票的一路狂漲,馬斯克的身價也水漲船高,目前已經超過1850億美元,一不小心就變成了世界首富,比很多人預想時間要早得多!不過老馬對此表示很淡定,只是淡淡地發文回應:好了,回去工作吧!馬斯克對成為世界首富的回覆老馬能成為世界首富,直接原因就是特拉斯股價的攀升,從2020年初的130美元左右,到今天已經漲到昨天收盤時的816美元,漲了足足6倍多!
  • 馬斯克的SpaceX,用三手火箭,完成了第100次成功發射
    SpaceX的經營情況從未公開披露,但如今獵鷹9型號已經成熟,馬斯克也開始使用這一型火箭開始快速推進商業計劃。星鏈計劃最新進展截止昨天,已經有893顆衛星發射升空,組成了早期星鏈網絡。儘管距離馬斯克當年計劃的42000顆的還很遠,但已有的這些已經開始小規模試用。
  • 馬斯克:一旦營收增長可以合理預測 SpaceX星鏈業務有可能上市
    馬斯克推文截圖此前,在今年9月底,外媒曾報導稱,馬斯克計劃在未來幾年內讓SpaceX的「星鏈」業務上市。當時,馬斯克在推文中表示:「我們很可能讓星鏈業務進行IPO,但前提是未來幾年營收增長平穩且可預測。」早在2015年1月,馬斯克就宣布了衛星網際網路服務項目,這一項目被命名為「星鏈」,旨在為世界各地的用戶提供高速網際網路接入,特別是在農村和偏遠地區。SpaceX計劃將約1.2萬顆通信衛星發射到軌道,為地球上的用戶提供寬帶網際網路服務。
  • 僅僅一月內,馬斯克創造史上最密集衛星發射!Starlink網速超100M
    從 2015 年馬斯克提出 Starlink 狂想,至今不過短短五年時間,如今,Starlink 的全球網際網路通信系統即將邁入實用階段。隨著 713 顆 Starlink 衛星在軌運行,馬斯克的諾言正在一步步兌現。用馬斯克速度建起太空通信基站
  • SpaceX星船落地時不幸爆炸,馬斯克卻高呼「勝利」
    馬斯克對此早有準備,爆炸後在推特上祝賀SpaceX團隊儘管落地時發生了爆炸,但這一切其實都在馬斯克的預料之中。早在火箭發射之前,就有人在推特上問過馬斯克:「你認為Starship有多大機率完好無損地落地?」馬斯克回覆說:「很多事情都必須要做好才行,大概1/3的概率吧。」
  • SpaceX的老對手OneWeb死而復生,再次發送36顆衛星
    馬斯克的SpaceX今年以來出盡了風頭,但它此前的強大競爭對手OneWeb抓住了今年的尾巴,在破產後又有了新動作。日前,OneWeb發送了36顆新衛星,加入了他們現有的航天軌道。這是OneWeb自成立以來交付的第三批衛星,也是自今年年初他們被破產收購以來的首次發射。此次發射由一架俄羅斯聯盟號火箭實施,這是OneWeb從歐洲航天公司Arianespace購買的。這些衛星將與OneWeb在3月份宣布破產前向太空發射的74顆衛星一道,在1200公裡高度的18個低地球軌道(LEO)上運行,成為他們龐大衛星星座計劃的一部分。
  • 馬斯克:SpaceX星際飛船在載人飛行前將執行數百次發射衛星任務
    '我們首先要讓火箭工作起來;在把人送上太空之前,自動運送衛星,並用衛星執行幾百次任務,'馬斯克周一在虛擬的 '人類上火星 '會議上說。 星際飛船代表了該公司的首要任務,因為馬斯克希望建立一個完全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系統,可以一次發射貨物或載重100人。
  • 馬斯克的衛星網際網路確實神奇,居然要用相控陣天線和雷射通訊技術
    此時在太空中的通信衛星比不上地面的網絡基站,難以為用戶提供超高密度的網絡連接;當城市用戶過於集中,同時使用衛星網絡時,每臺手機或是其他設備分到的帶寬根本不夠。所以,星鏈對傳統電信企業遠遠構不成威脅。簡單來說,個人進入星鏈官網,只要簡單填寫好申請表(準確填寫自己所在地的郵政編碼和個人郵箱),就可以成為信號測試者,免費幫助SpaceX測試星鏈網絡。用戶提交申請後,對方很快會發來一封郵件,郵件中寫道,當你所在的地區有了測試機會,會立刻以郵件的方式通知你。確認函中還寫道,「星鏈旨在將高速寬帶網絡傳送到那些很難訪問,或是完全不可用的位置。
  • 馬斯克又放衛星了,誰還記得iridium和GlobalStar?
    網際網路圈討論太空寬帶,除了稱讚馬斯克是科技狂人,多是琢磨著翻牆;通信圈則忙著計算無線頻譜、網絡容量,在技術層面論證太空寬帶網絡的可行性。我覺得咱先別扎到具體的技術問題裡,還是先回味一下當年的銥星和全球星系統,再來討論下馬斯克到底能帶來多大程度的改變吧。上個世紀90年代,話音是最核心的通信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