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東西吃著吃著就胖了」,但對於大多數的孕媽媽來說,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自己日漸「圓潤」的身材,但孕媽媽又不敢節食和減肥,這樣危險的「行為」對胎寶寶的生長發育是非常不利的,「長胎不長肉」是所有孕媽媽們的心聲,然而真正能做到這點的人卻少之又少,孕媽媽除了運動之外,還要對「吃」格外的重視。孕媽媽掌握了「吃」的訣竅,才能真正做到「長胎不長肉」。那麼孕媽媽在需要重點了解一下,孕期的各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需要吃些什麼?
一、孕初期(0-12周)
一顆小小的「種子」在孕媽媽的子宮裡「安營紮寨」,需要源源不斷的能量讓自己不斷地長大,然而正是這個時候,孕媽媽身體激素的變化讓孕媽媽妊娠反應非常明顯,其中非常嚴重的是孕吐反應,孕媽媽剛吃完美味的食物,一陣孕吐襲來,孕媽媽衝向在衛生間,在裡面吐得稀裡譁啦的,孕媽媽的食慾全無,胃口也越來越差,在這個階段,孕媽媽最需要補充的就是蛋白質。
蛋白質的是人體各個組織必需的營養物質,對於身體非常虛弱的且沒有胃口的孕媽媽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蛋白質比較豐富的食物有:瘦肉、動物肝臟、雞、魚、蝦、奶、蛋、大豆及豆製品等等,為了避免孕媽媽吃膩,準媽媽可以每天變換不同的菜系,在滿足新鮮感的同時,還能補充充足的營養物質,另外在補充蛋白質的同時,葉酸也不能少哦,葉酸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寶寶出現畸形的情況。
在這個階段,由於胎寶寶還是一顆小小的「南瓜子」,孕媽媽的體型不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
二、孕中期(13-24周)
這顆小小的「種子」已經逐漸適應了這裡的環境,隨著時間的增長,這個小小的「南瓜子」已經慢慢長成了「小柚子」,這個時候寶寶需要的各種養物質越來越多,孕媽媽吃得越來越多,矛盾的孕媽媽慢一邊在擔憂慢慢變得「圓潤」的身材,又擔心節食對寶寶的成長沒有好處,那麼這個階段的孕媽媽應該如何吃呢?
這個階段,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一樣都不能少,孕媽媽可以在富含蛋白質豐富的肉、蛋、家禽、動物肝臟中獲得,孕媽媽可以在蘋果、香蕉、梨、柚子等等水果中和部分蔬菜中獲得豐富的維生素,孕媽媽可以在五穀和土豆、白薯、玉米等雜糧中獲得豐富的碳水化合物。這階段的孕媽媽對「吃」的要求是細嚼慢咽、少食多餐。
這個階段體重每個月增加1公斤左右是非常正常的。
三、孕後期(25周—產前)
這個階段的孕媽媽的身體的負擔越來越重,這個「小柚子」已經變成了一個「大西瓜」,孕媽媽的負擔越來越重,一不小心吃多了,妊娠糖尿病就「找上門」了,孕媽媽越是到後期越是不敢吃,那麼對於孕後期,孕媽媽應該怎麼吃呢?
隨著胎寶寶的生長發育狀況,孕媽媽需要的營養也越來越多,蛋白質一直都是孕媽媽必可少的營養物質,蛋白質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同時孕媽媽還要為將來產後分泌母乳做好充足的準備,這個階段孕媽媽需要攝入的蛋白質的含量比孕前中期更多,體重也會隨著胎寶寶的增大而增長,孕媽媽的還是保持著少吃多餐,營養均衡的飲食狀況就可以了。這個階段體重每個月有1-3公斤的漲幅是比較正常的。
「長胎不長肉」看似簡單,但執行起來非常的困難,孕媽媽只要注意這些細節,孕媽媽瘦美,胎寶寶更健康不是夢。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