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李忠秋教授,2020年你吃了多少只雞?」

2021-01-07 網易

  這幾年,貓在網際網路的流量起來了,很多人開始蹭貓的流量,或以「罵流浪貓破壞生態環境」來收割流量和智商稅,尤其是微博上的某部分所謂偽科普博主...


  一邊偽裝「科普圈公知」,一邊假裝「愛貓人士」,一邊卻罵著流浪貓...

  罵得越狠,流量越多,就越火,更就賺得盆滿缽滿。流浪貓成了財富密碼。

  看吶,罵得多髒!我都以為流浪貓和他殺父奪妻之仇,不共戴天呢!


  近日,南京大學李忠秋教授團隊(下文統一稱:李忠秋教授)在Biological Conservation期刊,發表了一篇標題為「Estimates of wildlife killed by free-ranging cats in China」(機翻:中國散養貓殺死野生動物的估計)文章後,此種風氣更是登峰造極!


  有趣的是,李忠秋教授不是第一次「針對」流浪貓,就在今年2月,他也在Biological Conservation上發表過一篇有關流浪貓的文章Where there are girls, there are cats」...

  機翻:《哪裡有女孩,哪裡就有貓》

  呃……


  果然,被Biological Conservation以「涉嫌性別歧視」為由,撤稿。

  文章的主旨是,流浪貓的密度與大學中女生的比例呈線性關係。

  李忠秋教授自然不會承認研究對女性存在惡意,但如果沒有惡意為什麼會涉嫌歧視呢?咱就不分析了~


  自此之後,李忠秋教授知恥後勇,奮發圖強,半年多時間,又憋出了一個大招,發表圖文裡開頭的那篇流浪貓文章。

  李忠秋教授是這樣提煉總結的:

  

每年被貓捕食的數字大概是:無脊椎動物16.1-49.5億隻,魚類16.1-35.8億條,兩棲動物11.3-38.2億隻,爬行動物14.8-43.1億隻,鳥類26.9-55.2億隻,哺乳動物36.1-98億隻。 和美國的數字不相上下。

  聽起來又精確、又專業、又與國際接軌對不對?

  如此龐大的數據統計,我想一定是李忠秋教授團隊冒著新冠疫情的風險,餐風露宿,通過紅外相機布控,GPS追蹤,在全國各地長年研究數以萬計的流浪貓的行動軌跡,通過極端複雜的量子運算才能得出,這難道不是填補了我國保護生物學領域的空白!

  (事實證明我錯了,著急的小夥伴可以直接跳到看後文)

  最後,李忠秋教授用驚嘆號強調:

  

貓在中國就是百億殺手!

  這篇文章的「殺傷力」超大,而恰好與「名氣獲得度」成正相關,一時之間李忠秋教授名聲大噪。

  其微博下頓時出現了群體顱內高潮,大家來看看這些評論:



  知名仇視流浪貓的科普媒體也跟進報導,標題超偏激,看了我都以為華南虎亡於貓之口!再不滅殺流浪貓,中華民族危矣!


  自媒體演講也安排上,標題也抓眼球:


  一些門徒不惜冒著「投放危險物質罪」的罪名,義憤填膺地呼籲要消滅百億殺手!


  

小編科普: 異煙肼和乙醯氨基酚是有毒性的藥物,常被不法分子用來毒殺犬只。看來這位挺熟門熟路了。但是,公眾場所投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14條:即使沒有造成嚴重後果的,也要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而對於一小部分網友瑟瑟發抖地提出「人類活動才是野生動物的最大威脅」,以及「流浪貓也是人類遺棄造成的」觀點,這些人如此駁斥:



  看了李忠秋教授的微博評論,瞬間讓人感覺貓是萬惡之源!

  貓造成了冰川消融、極端天氣頻發、森林退化、生物多樣性損害、澳洲大火、新冠肆虐、蛋殼暴雷、房價翻番...


  總之,李忠秋教授這次算功成名就,媒體採訪了,電視上了,起碼一雪「被撤稿」前恥,不《哪裡有女孩,哪裡就有貓》~

  言歸正傳,我們回到李忠秋教授的那篇文章本身,剖析學習一下:

  以下文中內容均引用自李忠秋團隊研究文章

  Estimates of wildlife killed by free-ranging cats in China

  全文是Open Access的,在Elsevier可下載。

  首先,這個研究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西藏重大科技項目的資金支持(我沒發現該文和西藏有什麼關係,不過李忠秋教授在演講裡自述了他關注流浪動物的心路歷程,源自2015年在西藏看到三隻流浪狗圍攻兩隻藏原羚),但是可能是出於節約經費的考慮,李忠秋教授團隊沒有採取紅外、GPS等任何技術手段,也沒有耗費任何人力在實地調研上,而是機智地採取了一種簡易、經濟而便捷的手段——

  問卷調查】

  ??問誰?問貓嗎?當然不是!

  李忠秋教授對此做出了合理的解釋:

  

如果想評估中國流浪貓和散養貓的生態威脅,很難採取國外的評估方法——因為我們幾乎沒有貓的基礎生物學數據,比如種群、捕食率等,建立模型的難度很大。 後來我們另闢蹊徑:既然貓的數據我們拿不到,那能不能從人觀察到的案例來思考?」


  請注意,以下便是這個另闢蹊徑的數據來源方法:

  研究團隊在 2019年4月到6月間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問人們所觀察到的貓的捕食情況,並且嚴謹地分為了家養的散養貓和流浪貓。

  問卷內容是詢問家養的散養貓在過去一年帶回多少獵物,流浪貓是詢問被目擊到過去一年捕食多少獵物。

  以下為研究團隊的機翻問卷:


  什麼??我家的貓不散養,自然無法回答第一部分,但我做了流浪貓救助5年,只見過貓翻垃圾桶,從來沒見過任何一隻貓捕食啊,因為城市已經很少鳥了。

  然後,我又問了身邊幾個做救助的朋友,也沒有人目擊過。

  因此,我陷入了深深的懷疑,有多少人能回答這些問題?

  不要緊,問卷調查對象都有比貓犀利的眼神,堪比最強大腦的記憶力。

  首先,研究團隊回收了2187份問卷,其總體答覆率為 60%(另外一部分壓根兒就沒貓,或者不散養,或者沒見過貓抓小動物)。

  也就是說,研究團隊基於1000多份對人的問卷得出了中國貓是百億生態殺手的結論。

  其中,家中有散養貓的有863人(675份城市答卷和188 份農村答卷),而這些被調查者表示,在過去一年裡,他們的貓一共抓回了1109隻無脊椎動物、592條魚、685隻兩棲動物、446隻爬行動物、842隻鳥和2709隻哺乳動物。

  天哪!因為文章裡已經明確了問卷調查滿打滿算也只進行了三個月(2019年4-6月),所以排除了被調查者持續一年觀察記錄的可能性,那唯一的可能性就是:

  

這863個被調查對象,統統具有驚人的記憶力! 他們不僅能記起一年間家裡的貓抓了多少動物, 還能準確地回憶起多少只鳥多少條魚多少只壁虎多少只老鼠!

  而對流浪貓的目擊就更匪夷所思了,713個人 (567個城市答卷和146份農村答卷) 聲稱目擊過貓捕殺動物,總共記錄了16181隻動物,包括2218隻無脊椎動物、229條魚、1623隻兩棲動物、2156隻爬行動物、3895隻鳥和4046隻哺乳動物。

  也就說這713個人,平均每人一年看到了22次貓抓獵物!

  另外,他們不僅具有強大的記憶力,還個個具有強大的生物學基礎,能準確地在戶外辨別以行動迅猛著稱的野貓捕捉到了何種動物,沒錯,連小壁虎都能看見呢!

  看到這裡,我不禁對這些超能力者產生了好奇,他們是一群什麼人呢?


  其實,文章裡也告訴我們了,研究團隊採用了三種方法來分發問卷:

  

(1)通過百度貼吧等幾個BBS系統; (2)通過 QQ 和微信,特別是通過作者的朋友名單和 QQ 和微信聊天群; (3)通過新浪微博、微信、QQ 和其他平臺的「相互問卷填寫」。

  我首先按照問卷調查的名稱,以「貓,捕食,調查」等關鍵詞進行了各種排列組合在百度搜索,沒有搜索到任何問卷調查的網頁。

  這可能是因為搜索關鍵詞不對,或是團隊刪帖了,或是百度搜索力太差(可能性較小,百度連自家貼吧都搜不出來嗎?)。

  同樣,在微博搜索也無果。

  那麼,問卷調查了誰,我們應該很清楚了吧,重新劃一下重點:

  

特別是通過作者的朋友名單和 QQ 和微信聊天群

  作者的朋友、同學、同事、粉絲、擁躉是抱持怎樣的觀點和傾向,我們就不妄加猜測了。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李忠秋教授的微博下看看,他們屬性挺統一的。

  接下來,得到這些令人滿意的統計數據後,研究團隊就使用了一系列看起來很複雜實際原理很簡單的模型,大概就是根據中國家庭數,估算了下中國所有散養貓的數量,再乘以問卷問來的一隻貓的捕食量。

  因為貓的數量肯定是數以億計的,只要一乘,幾十億的駭人聽聞的數字便信手拈來了。

  以一斑而窺全貓,就問你6不6?


  (聲明:以下藍字部分為本人胡說八道,此李教授並非李忠秋教授):

  李小春教授一周吃一隻雞,一年吃52隻雞,以李教授團隊微信、 QQ朋友2187人計算,也就是李教授團隊朋友圈一年吃了113724隻雞,所以李教授堪稱「家禽殺手」。

  等等,這樣還不行,因為美國有研究成果顯示美國Professor Li團隊一年吃了100萬隻雞,相比之下10萬數量級不夠危言聳聽,所以我們通過問卷調查,得出李教授一周吃100隻雞的數字,這樣一年吃520隻雞,以李教授團隊微信、 QQ朋友2187人計算,也就是李教授團隊朋友圈一年吃了1137240隻雞,終於與美國研究成果吻合,完美。

  實際上,按照這種某種動物數量乘以動物捕食量的方法,你可以得出任何一種非瀕危的動物每年都會捕食上百億的食物,

  例如全國的兔子每年吃百億個胡蘿蔔...

  全國的蛇每年吃百億的田鼠...

  全國的鳥每年吃千億級只蟲子等等...

  然後,用一個駭人且滑稽的標題:

  

為什麼倡議成都人要積極吃兔頭?因為我國一年至少121億根胡蘿蔔死於兔口! 蛇在中國就是百億「殺手」!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反對這種「研究」?

  因為,把生態威脅的原因推到某一種動物身上,輕易地冠之以「生態殺手」的名號,既不科學、也不道德。


  為什麼不科學?

  首先,很多對流浪貓存有惡意的除了一小撮虐殺團夥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所謂野生動物保護者(很奇怪,愛好貓貓狗狗的人通常都會支持野保工作,但一小部分做野保的卻並不喜歡伴侶動物),而他們口中貓的最大黑點就是會獵殺鳥類。

  囿於篇幅,鳥類的生存狀況本文裡不做詳細說明,但是很多科學研究表明,對鳥類種群影響最大的其實是人類活動和城市建設,例如玻璃幕牆造成的光汙染、電線、車輛、殺蟲劑、基地臺鐵塔、風力發電機、飛機、盜獵、其他汙染等。

  簡單舉一個例子,

  讓我們看今年10月我國警方破獲的捕殺野生鳥類案件:


  是的,4個人,26天,殺了8萬隻鳥。

  李忠秋教授團隊,如果真的心疼鳥類,你們拿著國家科研經費,

  

可以去推動鳥類友好幕牆作為城市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 可以去做鳥類盜獵狀況研究, 可以去做瀕危鳥類救助, 再不行,你出門別開車,減少點碳排放也可以啊!

  又何必對整天掙扎在生死邊緣的流浪貓喊打喊殺?

  不要欺負流浪貓不會說話與抗議啊!


  首都愛護動物協會在2004年-2006年曾經對29個流浪貓生存地點,通過近距離觀察和記錄(應該比問卷調查科學)進行了研究:

  

流浪貓因食物和水短缺、驚嚇、虐殺等威脅,絕大多數活不過三年, 剛出生的幼貓更是很難成活, 根本不會出現因投餵而種群無限擴張的現象。

  流浪貓們在離開媽媽的懷抱後,短暫一生中唯一的溫暖,可能就是投餵者帶來的那一口貓糧。

  你們真的連這一點溫暖也要剝奪嗎?

  請不要用「科學」來掩蓋冷血。

  請不要以愛護動物的名義來傷害另一種動物。


  就如同我們一位反虐志願者所說:

  

網上經常看到有人說, 一隻貓可以毀滅整個城市的鳥類, 一隻狗可以傷害所有城市的兒童, 一個認貓狗當爹的小動物可以讓城市所有老人老無所養。 這種極端誇張的描述充分契合了人們宣洩憤怒的心理需求,今天上班路上被老闆罵了的氣,可以藉此機會宣洩給更下位者。


  為什麼不道德?

  因為,我國目前沒有任何保護伴侶動物(主要是貓和犬)的法律!

  也沒有任何官方救助流浪動物的機構!

  是的,如果熊受到虐待你可以舉報,鳥被獵殺你可以報警,公安機關都會受理。

  我曾經看見飯店裡有藍孔雀(並非一級保護動物綠孔雀)報了110,警察叔叔立刻趕到了。

  但是,貓和狗卻沒有任何保障!

  流浪貓並非李忠秋教授所說沒有天敵,缺少食物和水、寒冷、汽車…它們的天敵比鳥還要多!

  比這些更可怕的是:分布在全國各地、極度張狂的虐殺動物團夥!

  它們可能會被凌遲、電鋸剖腹、活剝皮、開水燙、挖眼!

  會被當著媽媽的面殺掉餵給媽媽吃!

  而且,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虐殺者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這些虐殺者才是真正的百億殺手!


  李忠秋教授,你可曾想過,在保障完全缺位的狀況下,一味故意誇大和宣傳貓的生態威脅,代表什麼?

  我們不知道更加飢餓的流浪貓能不能少吃兩隻鳥,但可以肯定,甚至已經發生的是:

  虐殺動物團夥的人一定會將這篇「科學研究」成果作為背書,以此阻撓反對虐待動物立法的進程!

  李忠秋教授可能會辯駁,「捕殺」和「虐殺」不同,我們團隊也反對虐殺。

  但事實上,虐殺者們一直以此混淆概念並引導公眾。例如,李忠秋教授的微博下,已經出現了將貓的捕殺行為等同於「虐殺」的觀點:



  並且,我們也從未見到李忠秋教授團隊在反對虐待動物方面做過任何發聲。

  反虐立法十年未果,期間有多少志願者的血淚?

  12月28日,最高檢回應兩會人大代表提案時終於稱,將積極推進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開展探索,在實踐成熟的基礎上適時修改相關法律。

  李忠秋教授,這哪怕一點點的前進都是用千萬條被殘酷虐殺的生命堆砌的啊!


  寫下這篇文章,我又看了看窗外的廣州:

  高樓大廈,工廠轟鳴。車來車往,灰塵飛揚。綠化缺失...

  就「鳥少」而言,是流浪貓造成的嗎?能是流浪貓造成的嗎?

  請捫心自問!

  我們都知道是什麼造成的?但我們不敢公開抨擊。

  於是,有些人懦弱到去欺負不會說話的流浪貓,讓流浪貓來背鍋!

  註:圖文應愛貓粉絲@一個半暖壺 的要求轉載與撰寫,不涉及人身攻擊和政治。

  全文大部分來源作者@四蹄踏雪 @O2O分析師,其已公開授權轉載和引用。


相關焦點

  • 被質疑鼓勵虐殺流浪貓,一位南大教授的「動保」羅生門
    2020 年 12 月 13 日,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李忠秋在一席發表題為《流浪動物的生態威脅》的演講。 李教授在演講中談到,「在中國,流浪貓每年捕殺的野生動物是以百億為單位的。」
  • 大吉大利,南大吃雞!
    什麼最有家的味道?智慧的南大人知道,即使是同樣的火候同樣的時間,不同的料理方法也可以孕育出不同的美味。不同於五食雞與年糕粉絲的結合,這裡的砂鍋雞既有泡椒麻、辣的鮮爽,也是一場土豆、平菇與滑嫩雞塊相碰撞的盛宴。
  • 水彩印象 你見過這樣的南大嗎?
    詳情請看往期回顧:獻禮校慶 | 手繪水彩風+超驚豔二次元全景,你一定沒見過這樣的南大!湛藍澄清的蒼穹,配以無暇飽滿的雲朵,明媚閃耀的陽光下,南大的諸多景觀呈現出令人深感無比震撼的鮮亮色調和誘人線條,一切的一切都讓人心馳神往,為之迷醉。
  • 以心觀星、錘鍊「金課」,南大李向東教授央媒傳「金」話宇宙
    愛學習的小南們看過來,南大天文又要吸睛!——李向東教授李向東教授《宇宙簡史》誕生小記《宇宙簡史》的八個專題2014年,天文學院面向理科學生開設了「天文探秘」課程,建設了慕課併入選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 心向南兮|遵義四中王辰欣:因陳寅恪先生結識南大、愛上南大
    所謂思念,可能就是一個人或者一件事物不在你身邊的想念、渴望、嚮往。作為一個高中生,我和我嚮往的南京大學就是「我和我的思念」。我與南大在一次課前演講上,我分享的話題是打工文學,當我說到韓愈的「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被同學反駁了說「你覺得不平你有本事就去填啊你在這鳴什麼鳴」。
  • 雞年必吃雞,吃雞隻吃老土雞!——金口福養生雞帶你雞吉向上!
    講起土雞,很多人都吃過,但你知道楚雄最天然、無添加土雞在哪裡嗎
  • 南大食堂漲價調查:「除雞蛋和肉包外,沒有漲價」
    他回憶到,大一的時候吃一頓飯只需要七八塊錢,而現在「翻了一番」,一頓飯可能要支出大約15元。當問及現在菜價和以往菜價的對比時,他回答道,「以前只是覺得漲了一點點,這學期漲得很離譜,隨便點幾個菜就要十幾塊錢」,並提到「食堂會在蔬菜裡面加肉,假裝它是一個葷菜」。對於這一問題,還有幾位受訪的同學也提到,有些加入肉絲或者雞蛋的素菜,價格比一般的素菜要貴一些。
  • 南大哲學系何以成高官搖籃?
    「王昊你是學哲學的,你說說看」  王昊是一位典型的「文科官員」。他在1983年考入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曾在徐州市委宣傳部、市委辦公室工作過十年。  此後,王昊曾在徐州下轄的邳州、沛縣等地擔任主官,2007年晉升徐州市副市長,2011年轉任徐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 鮮菇土雞湯的做法[南大培訓]
    材料:老母雞1隻,海鮮菇100克,鮮香菇3朵,幹木耳3朵,輔料枸杞10粒,蜜棗2顆,幹黃花菜3根,薑片,香蔥,調料白醋,鹽,食用油;步驟:1、所有食材準備好。12、加入1勺半的鹽煮開,撒上香蔥,即可關火裝盤。
  • 南大光電產業突破首隻國產ArF光刻膠誕生 多途半導體材料爭一流...
    南大光電由南京大學孫祥禎教授創辦,近年來,公司加快產業轉型,奔跑在助力半導體產業國產化突破的路上。長江商報記者發現,除了光刻膠外,南大光電還積極布局有MO源、電子特氣、ALD/CVD前驅體材料等產品,這些,都是半導體產業的重要甚至是關鍵性材料。
  • 南大教授靠「化緣」做出第一版CSSCI,他怎麼看「破除SCI至上」?
    1998年,南大組建了蘇新寧教授主持的項目團隊,2000年5月,第一版《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在北京發布。從提出破除「SCI至上」、破「五唯」,再到「十不得」,都意在打破學術界的「出身論」,以本領論英雄。作為CSSCI的最初設計者,蘇新寧如何看待學術評價領域種種改革,CSSCI背後又有哪些故事?
  • 「南京大學金陵中學」掛牌 金中「南大班」開班
    2020-09-29 07:39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南大金中掛牌 金中「南大班」開班  南報網訊 (融媒體記者 錢紅豔 通訊員 顧健)昨天下午,「南京大學金陵中學」授牌暨金中「南大班」開班儀式在金陵中學舉行。
  • 雞年吃雞!魔都最好吃的8隻雞,撐起中國美食地圖!
    沒錯,它就是雞過年吃雞,大「雞」大利俗話說的:無雞不成宴雞年伊始,一起吃遍全國各地的雞白斬雞 白切雞 大盤雞 宮保雞丁相傳有位農夫,生活清貧,年歲過百尚無子女,於是和妻子商量決定殺只母雞打牙祭,保佑早生貴子。妻子將雞去毛清洗乾淨,窗外大呼起火,夫婦倆聞聲救火。妻子救火後回到家,發現完了蓋鍋蓋,雞早已燙熟,於是直接切了來吃。
  • 中國最愛「吃雞」的一個省,一年就吃掉8億隻雞,你知道在哪裡嗎
    說到最受歡迎的家禽之一,雞必須有一個名字,當然,它的受歡迎程度並不是因為其他原因,而是因為它的美味佳餚,我認為除了對雞肉過敏的人以外,每個人都吃過雞肉,雞肉在美食界是必不可少的,不僅在食品行業中,而且在移動遊戲行業中,網際網路主題「大吉大利,今晚吃雞」也是眾所周知的,據說中國是美食大國,但今天我想向您介紹中國一個頗受歡迎的吃雞地區,每年可以吃掉8億隻雞。
  • 2020年你的減肥目標是瘦多少斤?
    2020年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了,你的減肥目標是瘦了多少斤呢?減肥計劃有沒有執行起來呢? 減肥計劃沒有執行起來也沒有關係,畢竟2020年還有7個月左右,現在開始執行也來得及。
  • ​​​​​​​​​​​好雞不吃回頭蟲:1969年的「福氣雞」,你的喜事來了,就在2020年6月15日,你的後代有大出息了!
    別看你失去了多少;要看你得到了多少;別看別人人前富有;要看別人人後努力。名與利都是過眼煙雲,生不帶來,死又不能帶去。與其一生為它所累,還不如活得實實在在,快快樂樂。用一顆最平常的心來看待俗世之事,將一切看得淡一點,再淡一點。輕愁如煙,一痕青苔如舊。春風吹起的塵埃,染了春天的香息。記憶的梗上,是憂傷,是惆悵,亦是飽滿。是美麗,是感動,是刻骨,亦是銘心。智慧的人生,正向我招手,新的生活集體,把我盼望。
  • 不能一鍋端,吃雞還有什麼意思!?
    一起組局吃個雞,真是酷愛這種絕地求生的感覺。最近連王者榮耀也開始推出吃雞模式了,不過跟原汁原味的吃雞遊戲相比,還是差距很大的。原汁原味的雞,一定要組局吃,要吃就動真格,就像這樣三五好友圍著一口大鍋,伸長筷子,夾夾夾。湊近一看,地鍋雞哎。
  • 和平精英至尊金龍外套兌換碼2020是多少 吃雞至尊金龍外套兌換碼...
    導 讀 和平精英至尊金龍外套兌換碼2020是多少?
  • 寶山市民,南大地區與15號線南大路站連接通道項目設計方案公示中
    15號線離我們越來越近啦~ 想看看南大地區與地鐵15號線南大路站 連接通道是啥樣的嗎? 快來看看設計方案~ 項目詳情 建設項目:南大地區28-02地塊與地鐵15號線南大路站連接通道項目 建設用地性質:公共綠地 建設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