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九龍村

2020-12-21 東南網南平頻道

許久以來,有些厭倦了城市間的喧囂,希冀在阡陌紅塵中尋找一種純樸與寧靜,一種自然與靈魂的回歸。

庚子年仲秋,有幸走進綠水青山中的延平區巨口鄉進行採風活動。

九月的天氣仍顯炎熱,夏日的味道依然濃烈,酷暑的風如灼人的熱浪,一陣陣從車窗外襲面而來。但有一路的芙蓉花與三角梅盛放相伴,作家們尋訪古厝的熱情顯而易見。小車沿著蜿蜒的鄉村公路行駛了三個多小時,當落日的餘暉染紅了遠山的天際時,我們在巨口鄉的半嶺村停下,今晚夜宿於此。

鄉村的夜晚寧靜致遠,半嶺村依山傍水,環境清幽,一條小山溪從村旁流淌而過,潺潺的流水聲悅耳動聽。此行有許多熟稔的面孔,平時我們兩地忙碌,少有見面。但每次相聚,彼此話語投契,很是令人愜意。我們在心喜相見的同時,不由感嘆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歲月流轉,世事變遷不少。不變的,是那河水和高山,依然流動挺立。

燈光中的半嶺人家,古厝依稀散見,樹影婆娑、臨水成村。我們在一片空靈、一杯清茶之中風雨雷電、品茗論文。田野的泥土芬芳中,有一股野芭蕉香味飄逸而來,細細品聞,覺得身微醺、心微醉。半嶺村的夜晚可人,全無一點燥熱之感,盡顯陌上壟間的清涼愜意。交談間夜空中忽然下起了雨來,不一會兒四處是煙迷遠水,霧鎖深山的景象。應該說這是庚子年的最後一場夏雨,有了些許秋雨綿綿,細雨如酥的感覺。氣候是逐漸地涼爽了許多,明天就是白露了,看來庚子年的酷暑已盡。俗話說:「白露心不露」,半嶺村的夜晚溫馨可人,讓我們進入一個溼潤愜意的夢鄉。

寫巨口鄉的古民厝,必然離不開濃墨重彩的九龍村。說來中國有近一百多個名叫「九龍」的村莊,蓋因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九是個大數,也是貴數,而龍至尊,能闢邪驅魔,保護安寧。故以「九龍」為村名,寄託了人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巨口鄉的九龍村與眾不同,群山環繞,鬱鬱蔥蔥,得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附近有落洋步雲橋、茫蕩山、溪源峽谷、菖上古堡等旅遊景區。九龍村自元末明初建村以來,保藏了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自然生態優良,風景獨特優美。整個村落依山而建,背靠風光旖旎的筆架山,周邊森林植被保護良好,四季分明。村落前面有洋面田近千畝,連綿有七華裡之長。形成了村落、農田、山林和諧共生、天然融合的生態宜居環境。細細觀去,上百座土厝群依山勢層層而上,錯落有致,竟有些西藏布達拉宮的韻味。

九龍村土厝群最早建於南宋,歷經800年聚集而成。土厝主要為方樓型,外圍夯土築牆,厝內木構建築,風格獨特。 一百多座的土厝讓人嘖嘖稱奇、興趣頓生,其中有稱之為「黃金厝」的土厝,主要建材是土。在五行中太陽屬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黃金厝依山而建,層疊有序,在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熠熠生輝。黃金厝坐西朝東,講的是紫氣東來,敞開東窗,祥瑞吉氣,源源不斷,家運生生不息。坐落於黃金厝中有一座稱之為「山裡書房」的土厝,它面對筆架山,背倚龍泉三井。書房以自然石塊、石板條為主材構成。書房四周分立巨石,上刻「善、德、耕、讀」諸字,寓意積善積德、耕讀傳家。在書房正中,以石板條組合而成的書桌與椅子構成了「書」的字形。「讀」字嵌於「書」之首,構建出讀書的效果與意境,並於「讀」字上方開設一方「窗」,喻讀書是通往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口。

九龍村中的龍泉三井引人興趣濃厚,相傳在南宋年間,閩王后人遷徙到九龍村,在村中央修了三口井,它依坡度平行而建,每口井呈長方形。這三口井為「王」字「三橫」筆畫形狀,每口井中間水流的方向為王字的中間「一豎」,構成一個「王」字,寓意作為閩王后人,飲水思源,不忘祖先。三口井分為上、中、下,最上方的一口井略小一些,供飲水之用;中間這一口則洗衣服、洗菜;最下邊一口是搞衛生、澆菜用的。村民告訴說,這三口井到現在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

當我們來到九龍村西口,一條閃爍著歷史包漿的「延古驛道」出現在眼前,顯得歷史滄桑古舊,風情古韻猶存。古道是何時所建?又是誰人修建?沒有文字記載。只是傳說南宋末時,有個延平巨商見山路難行,來往的商賈們十分辛勞,就修了這條延古驛道,方便了來往的民眾。它是延平人古代經商的交通要道之一,全長二十多公裡。北起巨口南至黃田,是延平到古田的必經之路。「古風古路仍依舊,今景今韻邀君登。」踏在這條古道上,不由得感嘆古人運往行來之途,一路的艱辛。延古驛道作為一種文化,如今愈顯得珍貴與稀缺,書對史,傳對經,江漢接天流。它與九龍村的古民厝相互依存,是九龍村古代文明的重要標誌和歷史見證。

在九龍村的一隅,我驚喜地發現中國著名學者、大名鼎鼎的「古鎮保護之父」阮儀三先生,竟然在這偏遠的九龍村設有他的一個工作營。巨口鄉的黨委宣傳委員告訴我說:2018年11月,由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法國遺產保護志願者工作營聯盟、延平區政府聯辦的「中法建築保護志願者工作營」在九龍村成立,並和上海同濟大學還合作舉辦了「鄉村藝術季」活動,以「用藝術喚醒鄉村」為主題,邀請世界各地專家學者參加。來自世界各地的30多名藝術家專門為九龍村創作,留下了珍貴的60多件藝術作品。風貌完整的九龍村土厝群和自然生態,盡顯傳統古村的魅力,成為了藝術家們的靈感來源和展示空間。如《築》的作品,從泥雀的泥巢獲得靈感,以九龍村土厝黏土、稻稈、稻糠為材料,強調作品的物理構建的應用;作品《生》以生命為題,結合紅菇造型進行創作。樹脂與土厝、細膩與粗糙、沉寂與生長,在這裡相遇、碰撞;題為《籠子》的作品則採用本地竹子進行製作、運用傳統的竹編工藝,將九龍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雞籠、鴨籠放大成為人們的活動空間……眾多充滿藝術與地氣的作品,吸引了遊客們的極大興趣,駐足欣賞不已。

毫無疑問,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沒有文化內涵的休閒娛樂項目沒有靈魂,便沒有底氣,亦沒有人氣。巨口鄉的決策者們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之所以,請來了鼎鼎大名的阮儀三團隊,在此設立了一個高層次的工作營。身在紅塵中,心在水雲間。九龍村人對未來的生活追求有品位、有檔次。而九龍村的農舍、田地、山林又為藝術家們的創作提供了對象和展覽空間。正是:水流無限闊,山聳有餘高。藝術家們與當地旅遊所需,取得了一種雙贏的效果。

說到阮儀三先生,我亦與他有不淺的相交之緣。這位同濟大學的教授,曾「刀下救平遙」「以死保周莊」,聲振大江南北,還有同裡、烏鎮、以及福州的三坊七巷等這些珍貴的古鎮、古街、古巷,若沒有他竭盡全力的吶喊與拼死的保護,就沒有今天這些知名勝地的存在。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當時在全國一片開發建設中,面對城市化進程中現代「文明」對自然、古蹟的毀滅,阮儀三先生憂心如焚,奔走上書,四處疾呼,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播延續,拼力保護中國古城遺蹟,不惜撞得頭破血流。為此,我數次慕名採訪阮儀三先生,寫出了《古鎮大俠》的長篇報導,在《閩北日報》以整版的篇幅發表。緊接著《解放日報》也以顯著的版面刊登了此篇文章。為此,重情重義的阮儀三先生特意籤名給我寄來他的《護城紀實》與《城市遺產保護論》兩部新著。每到春節時,擅長古詩詞的他還會發來他所創作的新詩賀歲。對此,我深感榮幸。而對他已八十多歲的高齡還在為中國的古鎮古厝虔心竭力,不由肅然起敬,高山仰止。

中國傳統鄉村的落寞,應該如何喚醒?方式方法與途徑有多種。九龍古村落與現代藝術的結合,碰撞出一種新生的力量。這或是其中的一個方式。整個九龍村的農舍、田地、山林,遍布著繪畫、雕塑、裝置、錄像、攝影等視覺藝術,是一種鄉愁的精神延續。阮儀三說:「這些無形的精神底蘊,是寓於具體的實物環境之中的,留下真實的歷史生活環境,就是留下我們民族文化的根。」

事實也是如此,「九龍客棧」的老闆對我說:「九龍村以前真的很窮、很單調,一切都枯燥無味。過去為什麼我會走出去?生活沒辦法過,肯定要出去拼一拼。如今的九龍村變化那麼大,連藝術家、外國人都來我們這裡,現在我回來做九龍的民宿生意,越做越好。本來昨天晚上你們是要住在我九龍客棧的,可惜這住滿客人了……」

天上飄著些微雲,地上吹著些微風,守住記憶裡最美風景,成為一種境界;守住古厝中的最美風景,成為一種睿智,淡定而從容。被譽為「中國古村落保護第一人」的馮驥才曾說過:「在古民居裡,有我們的民族記憶和精神傳統,有我們民族的終極價值觀,有我們民族的DNA和特有的審美,有我們豐富的、多地域的、多樣的文化創造。中國共有371萬個自然村,2010年剩下263萬個。大約每年9萬個消失,平均每天消減80到100個村落。」

幸運的是近年來,國家關於古民居修繕政策的落地、保護開發項目的接連公布,以及正如火如荼的古民居旅遊發展,人們開始重視這一座座承載著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建築。巨口鄉之行,意猶未盡、情猶未盡。田園美色滿懷收,山水風光畫裡求。一曲牧歌驚好夢,炊煙嫋嫋惹鄉愁。我與九龍村淺淺遇,短相處,但卻是有緣。可惜在巨口鄉僅兩天,指縫太寬、時間太瘦。我想,巨口鄉有如此厚重的古厝文化和獨特的自然風光,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馬星輝)

相關焦點

  • 「三室一廳」解「麻紗」 ——瀏陽市九龍村探索民主商議自治新模式
    這是近日發生在瀏陽市官橋鎮九龍村議事大廳裡的一幕。所議之事,是「誠德木結構公司廠區土地權屬」遺留問題。  現場氣氛熱烈,村民代表積極發言,有疑問馬上說出來,大家一起討論,尋求解決方案。  2006年,村民小組以口頭協議方式將此次議事所涉土地租給花炮廠,租用年限為30年。後來,這裡又輾轉引進毛巾廠,2014年毛巾廠搬遷,土地一直閒置。
  • 「三室一廳」解「麻紗」——瀏陽市九龍村探索民主商議自治新模式
    這是近日發生在瀏陽市官橋鎮九龍村議事大廳裡的一幕。所議之事,是「誠德木結構公司廠區土地權屬」遺留問題。現場氣氛熱烈,村民代表積極發言,有疑問馬上說出來,大家一起討論,尋求解決方案。2006年,村民小組以口頭協議方式將此次議事所涉土地租給花炮廠,租用年限為30年。後來,這裡又輾轉引進毛巾廠,2014年毛巾廠搬遷,土地一直閒置。
  • 探訪成人體驗館
    而探訪人員到達該地後,發現平臺預留地址並沒有該「成人體驗館」。附近查訪沒有之後,探訪者還是通過撥打商家電話,按照接電話男子吩咐,在附近一影院門前等到了前來接待的人員。等待了約有10分鐘,過來一個年輕男子,由該男子帶探訪者繞過一家美食廣場,進入到一棟居民樓,原來體驗館開在居民樓裡面。
  • 探訪世界上最大3D列印建築房
    當地時間2020年2月12日,杜拜,探訪在這裡的世界上最大3D列印建築,房屋內部細節實在精美,令人嘆服!杜拜,探訪在這裡的世界上最大3D列印建築,房屋內部細節實在精美,令人嘆服!杜拜,探訪在這裡的世界上最大3D列印建築,房屋內部細節實在精美,令人嘆服!
  • 「中醫藥尋寶燕趙行」承德、張家口等地實地探訪
    中國網訊 2016年11月3日-5日,「中醫藥尋寶燕趙行」探訪小組分別走進定州、保定、任丘、三河、承德、張家口等地探訪中醫藥項目。張改茹向探訪小組展示張氏割治療法的病例3日上午,探訪小組冒著大霧前往定州市對李正祺所持有的棗核彈性針治療慢性支氣管炎進行了實地探訪,李正祺向探訪小組詳細介紹了棗核彈性針的治療方式;
  • 安徽六安:穀雨,探訪六安瓜片原產地,體驗茶文化
    2020年4月19日,穀雨,來到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黃荊灘村,探訪安徽六安瓜片原產地,體驗茶文化。2020年4月19日,穀雨,來到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黃荊灘村,探訪安徽六安瓜片原產地,體驗茶文化。圖為茶農正在採茶。2020年4月19日,穀雨,來到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黃荊灘村,探訪安徽六安瓜片原產地,體驗茶文化。
  • 探訪神秘國度尼泊爾
    探訪神秘國度尼泊爾
  • 喀麥隆2020年拉斐爾銀幣欣賞:探訪
    在基督教中,「探訪」是指《路加福音》中記載的身懷耶穌的聖母瑪麗亞,去拜訪身懷施洗約翰的聖伊莉莎白。這個主題的藝術作品十分好判斷。畫面中心位置通常描繪兩個(懷孕的)女人相擁、相互攙扶或相互握手等親密狀態。
  • 探訪「中華化橘紅第一村」
    探訪「中華化橘紅第一村」 2019-02-19 14:13:2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潘力維
  • 探訪臺北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探訪臺北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1/3) "← →"翻頁
  • 西夏遺址探訪記
    原標題:西夏遺址探訪記  歲暮天寒,冬至當歸。11月28日,武威市西夏博物館邀請原武威市博物館館長、副研究館員黎大祥同志實地探訪我市西夏遺址,並進行冬季西夏歷史文化現場業務培訓和解讀。
  • 探訪蒙古族傳統角弓製作技藝
    探訪蒙古族傳統角弓製作技藝 (1/6) "← →"翻頁
  • 誓言映諜戰《魔鏡Online》國家探訪任務公開
    伴隨著諜戰題材電視劇的熱播,在《魔鏡Online》中也隆重推出了以諜戰為背景的全新玩法,國家探訪。 《魔鏡Online》首部資料篇「復仇的黑手」中包含了混沌魔宮等全新遊戲地圖及龍運、護送商旅、英雄之戰、鎮守邊疆、獎勵籤到等數十項全新玩法。作為其中的佼佼者,混沌魔宮以其深遠、危險的特性,成為面對玩家而言最為神秘的場景。
  • 彭州夏天日記#探訪天彭美食聚集地
    彭州夏天日記#探訪天彭美食聚集地 彭州夏天日記 探訪天彭美食聚集地
  • 探訪世界最大單體聖經印刷基地
    探訪世界最大單體聖經印刷基地 (1/9) "← →"翻頁
  • 淺談丨傳道人三個方面的工作:講道、查經與探訪
    三,探訪傳道人需要肢體生活,與會眾連接,切實地理解會眾的生命光景和家庭光景才可以使自己的講道和分享與會眾建立連接。探訪的工作分為:探訪會眾的家庭、探訪會眾的工作崗位等。探訪的工作是肢體連接的過程,好的探訪可以幫助教會整體生命的長進。
  • 聯合國親善大使瑞奇·馬丁探訪敘利亞難民兒童
    原標題:聯合國親善大使瑞奇·馬丁探訪敘利亞難民兒童【摘要】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3日在網站發布消息說,世界著名流行歌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瑞奇·馬丁近日在黎巴嫩探訪難民營時,呼籲關注敘利亞難民兒童,確保他們的權益得到保障。
  • 探訪傳統蒙古族皮靴手工製作技藝
    探訪傳統蒙古族皮靴手工製作技藝 (1/7) "← →"翻頁
  • 鶴龍街開展冬至殘健共融志願探訪活動
    寒冬相聚,情滿心頭,為了讓轄區內的特殊青少年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鶴龍街社工服務站攜手廣州市迪美美容科技有限公司在職青年志願者開展主題為「友愛鶴龍,你我同行」冬至殘健共融志願探訪活動此次活動由社工站介紹、義工培訓、探訪、分享總結四部分組成。首先社工向志願者們介紹了社工站的服務等,同時感謝參與者在這麼特殊的日子共同參與做一件這麼有意義的事情。
  • 探訪「離都市最近的冰川」——四川達古冰川
    探訪 發布時間:2020-01-17 10:46:47 【編輯:李霈韻】 探訪「離都市最近的冰川」——四川達古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