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記者 王文隆
通訊員 廖冰 彭浪波
村裡有事,到村民議事大廳說。
「各位代表,今天我們就誠德木結構公司廠區土地確權、收益分配的議題進行討論。公司總佔地48.73畝,其中,路邊組涉及10.9畝、一江組涉及……」
主持人話音剛落,就有村民舉手「有話要說」。
這是近日發生在瀏陽市官橋鎮九龍村議事大廳裡的一幕。所議之事,是「誠德木結構公司廠區土地權屬」遺留問題。
現場氣氛熱烈,村民代表積極發言,有疑問馬上說出來,大家一起討論,尋求解決方案。
2006年,村民小組以口頭協議方式將此次議事所涉土地租給花炮廠,租用年限為30年。後來,這裡又輾轉引進毛巾廠,2014年毛巾廠搬遷,土地一直閒置。由於當時土地權屬未通過書面協議確認,其實有面積是所涉及組村民爭議的熱點。
大家在村民議事廳幾番討論協商,最終,一致決定將九龍村閒置了近6年的土地,整體收回、確定權屬、打包出租,這將每年為村、組集體增加一大筆收入。
「土地權屬弄清楚了,不會再有矛盾糾紛,我們也能更安心發展了。」得知結果,誠德木結構公司負責人張潑明高興地說。
「『村民議事廳』,有事大家議,效果蠻好!」村民豎起大拇指。
這個辦法,源於今年官橋鎮打造的「三室一廳」基層治理新機制。即通過「民情茶室」收集群眾意見建議,「民情診斷室」對意見診斷分流,「民情調解室」調解矛盾糾紛,「村民議事廳」商議決定村級重大事項。
按照「三室一廳」基層治理新機制,大家的事情大家辦,把有爭議、有矛盾的事情拿出來討論,把涉及村集體和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交給村民代表共同商議,集體決策。
「九龍村村民議事廳制定規矩、明晰議程,村民們圍坐在一起,參與了解村級各事項的來龍去脈與進度,就會全力配合做好相關工作,人人參與共建家園。」官橋鎮黨委書記章學良感慨,「在議事中,可以了解村民的真實想法,從而推動基層治理由少數人治理多數人,向多數人治理多數人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