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逆襲之路:窮到沒飯吃、願給人當狗,窮小子終成相聲大師

2020-12-14 喜歡蹦迪的中年少女

前幾天,郭德綱和于謙合作了20年相聲專場,紀念二人合作二十年。

宣傳海報上,郭德綱說:「人說知己難尋,我一遇就遇到了大半輩子。」

于謙說:「人說入對難成,我一搭就搭了往後餘生。」

兩句簡單的文案,瞬間引起一波回憶殺。

一轉眼,郭德綱和于謙搭檔已經二十年,但大家心裡那個獨闖北京的窮小子,仍然恍然如昨日。

「夜走黃村」

郭德綱的成名故事,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1995年,22歲的郭德綱第三次來北京闖蕩。

前兩次均沒有成績,他只能灰溜溜的打道回府,這一次,他決心要做出一番成績。

但根本就沒人搭理他,直到第二年,他才有機會和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範振鈺合作。

範振鈺介紹他時,就說過:「他叫郭德綱,很喜歡相聲。但沒有師承,相聲門裡的人都欺負他。」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範振鈺)

這次合作並沒有給郭德綱的生活帶來什麼轉變,他還是很窮。

而且很快,他就窮得連飯都吃不起了,為了一碗麵多吃幾天,他就把麵條煮成糊糊,就著大蔥吃。

後來,連煮糊糊的麵條都沒有了,他只能喝水充飢,看書打發時光。

為了活下去,郭德綱只得到北京南郊的小評劇團說書。

他當時為了節省房租,搬到了大興黃村,到劇團有40多公裡路,他花錢買了個破自行車騎著上下班。

車胎上有個眼子漏氣,他捨不得花錢補,騎一次車要打三回氣,後來車子徹底沒法騎了,只能改坐公交車。

一天夜裡演出完,已經十點多了,已經趕不上末班公交車。

因為老闆拖欠工資,他兜裡還剩下不到一塊錢,根本不夠打車回家,無奈之下,他買了個火燒,從豐臺走回了大興黃村。

一邊走,郭德綱忍不住一邊哭,嘴裡不停念叨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從夜裡十點多走到凌晨四點,他才回到出租屋,脫下鞋子一看,腳底全都是水泡。

(年輕時的郭德綱)

折騰到2003年,郭德綱雖然創辦了德雲社,但每個月都要虧損一萬元左右,他只得四處掙錢補貼。

當時,安徽衛視正在為當時的王牌娛樂節目《超級大贏家》招募主持人。

為了4000元的獎金,30歲的郭德綱報名參加。

安徽衛視準備了一個「櫥窗生活48」小時的極限挑戰,如果挺過去,不但能有補貼,還有機會成為主持人。

在合肥市中心的鼓樓商廈,郭德綱像一隻被戲耍的猴子,在透明的玻璃裡度過了艱難的48小時,這段視頻現在仍然還能在網上找到。

(郭德綱參加挑戰時)

後來,當郭德綱終於紅到有人會跑去採訪他的父母時,郭父對著鏡頭老淚縱橫:「我知道這行苦,但不知道他在外面苦到這個程度。」

郭德綱自己也感慨過,當年四處求人收留,甚至願意給人當狗。

他說:「我願意給你當狗,你不要,你怕我咬你,結果我成了龍了。」

「我與我師」

歷經萬難,郭德綱才勉強有了露臉的機會,第二年時,著名相聲大師侯耀文收他為師。

無數人去侯耀文面前阻攔,但侯耀文力排眾議,堅持收郭德綱為徒,他說,「總要給孩子一口飯吃。」

郭德綱多次提到,侯耀文待他的情分,猶如父子。

知道他愛吃炸醬麵,侯耀文總是打電話給他,「炸了醬啦,來吃麵吧。」

有了海鮮,也想著他,打電話給他說,「我這有一堆海鮮,快拿走。」

得閒時,侯耀文最愛和郭德綱比唱戲,有時要是有一段郭德綱不會唱,他能高興一晚上。

一次,侯耀文唱了一段怯弦子書,郭德綱沒聽過,侯耀文樂壞了,先拿紙把詞寫下詞來,然後樓上樓下地喊:「哦,郭德綱也有不會的!」

(郭德綱和侯耀文)

可惜,他們之間的師徒緣分只有三年。

2007年,侯耀文因病去世,郭德綱接到電話時,正在外地錄製綜藝節目。

他守著藝德,恍恍惚惚地堅持把節目錄完,第二天坐最早的飛機趕回北京,一路哭著進侯耀文生前的住所玫瑰園。

他原本計劃給侯耀文辦六十大壽,酒席都訂好了,可惜侯耀文在59歲時就離世了。

後來郭德綱在出版的書中說到此事,字裡行間,仍然難掩傷心。

他還在書中說,侯耀文去世前不久,突然打來電話給他,說要去他家裡住一夜。

郭德綱很意外,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他趕緊把侯耀文接到家裡來住,當天夜裡,兩人徹夜長談。

侯耀文從幼時的家庭環境說到從藝經歷,給他說了很多行業秘密,還分析了德雲社的未來發展。

字字句句,都是掏心窩子的話,侯耀文還主動提出,有機會要給德雲社的徒孫們上課。

郭德綱遺憾地說,「但這一切,都已經成為夢想,一個永遠圓不了的夢。」

(著名相聲大師侯耀文)

後來,郭德綱把侯耀文追悼會上的遺像請到了德雲社後臺,每逢初一十五,和逢年過節時,都要點香叩拜。

一次,郭麒麟因為忘記把上貢果品換成新鮮的,還被郭德綱狠狠地罰了一回。

侯耀文生前,對郭德綱多有維護之情,別人跟他抱怨郭德綱小肚雞腸、愛記仇,侯耀文總是包容的態度。

他說:「他一路坎坷,勢必嫉惡如仇。」

他對郭德綱的這句評價,是很中肯的。

「八月風波」

郭德綱愛記仇的性格,可以從他和北京臺的「愛恨情仇」,說到著名的「未央宮事件」。

2003年,郭德綱搭檔于謙參加了北京臺的「北京相聲小品邀請賽」,參賽作品叫《你好北京》,獲得了三等獎。

之後,郭德綱主動把自己的作品錄下來發到網上,藉助網際網路的東風火了起來。

他小有名氣後,給了郭德綱首次曝光機會的北京衛視趁熱打鐵,不但為郭德綱量身定製了節目《星夜故事秀》,還邀請他的徒弟參加北京衛視的各檔節目。

2009年,國家限制香港主持人在內地發展,但當時內地的綜藝節目辦得有聲有色,很缺優秀的主持人。

又正趕上郭德綱名聲不錯,所以郭德綱成了各大衛視的爭搶對象。

那年,郭德綱逐漸淡出了北京衛視的《星夜故事秀》,由大弟子何雲偉和師弟李菁接棒,自己則參加了天津衛視《今夜有戲》的錄製。

2010 年1月,《今夜有戲》播出後,風格和《星夜故事秀》類似,這就惹怒了北京電視臺,直接剪掉了有關郭德綱的部分。

緊接著又媒體爆料稱,郭德綱的別墅佔用公共綠地,所以,北京電視臺的記者上門採訪。

當時郭德綱不在別墅,郭德綱的徒弟李鶴彪阻攔之中推搡了記者幾下,北京臺記者趕緊錄下來,作為「郭德綱徒弟打人」的罪證。

李鶴彪很快就道歉,但央視卻對郭德綱點名批評,說他「留下了糟粕」、「庸俗」,措辭相當犀利,幾乎把郭德綱打落塵埃。

緊接著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發表文章,也對郭德綱進行了批評。

在官方媒體的接連重創之下,郭德綱再能言善辯也無濟於事。

很快,德雲社的所有音像製品下架,小劇場停業整頓,德雲社頓時陷入一片愁雲慘澹之中。

此時,德雲社的聯合創始人李菁,和郭德綱的大徒弟何雲偉單方面發表聲明,宣布退出德雲社。

一直鬧到9月12日,已經歇業一個多月的德雲社才挺過風波,得以重新開演。

2013年12月,北京臺臺長王曉東去世,郭德綱在微博上貼出了大紅喜字,並附上一首打油詩:「一去殘冬曉日紅,三杯酒淚奠蒼穹,雞腸曲曲今何在?始信人間報應靈。」

北京臺怒不可遏,要求中廣協發聲明,聯合全國400多家電視臺抵制郭德綱。

但當時網絡已經普及,電視臺的影響力大不如前,況且每家電視臺的利益不同,這份抵制聲明才沒有起到作用。

儘管後來事情過去許久,對於當時出走的人,郭德綱還是一直視為「叛徒」。

直接說了一句廣為傳頌的名言:「厭惡那種不明白任何情況就勸你要大度的人。」

之前,曹雲金醉酒時,揚言「不幹了」,之後出走德雲社。

隨後,郭德綱發布家譜,直接把曹雲金列為「叛徒」,這又讓曹雲金和郭德綱的矛盾越演越烈。

隨後曹雲金寫了一篇八千字的長文反擊,控訴郭德綱的「七宗罪」,郭德綱寫了六千字的長文回應。

一來一往之間,看得一眾吃瓜群眾如痴如醉。

郭德綱的長文現在還能在網上找到。

(網上找到的郭德綱回應曹雲金的長文,此為部分截圖)

現在,德雲社早已成長為行業內的參天大樹,多年前的那兩場爭端,被戲稱為「八月風波」、「家譜事件」。

而郭德綱想必早已就忘記往事。

「過得剛好」

前幾年,郭德綱出版了一本書,取名《過得剛好》。

他成名前,窮得連飯都吃不起,所以早年德雲社的管理很混亂,一直是郭德綱「大家長式」管理。

這才因為利益分配不均勻的問題,造成徒弟們接連出走。

但郭德綱早年的觀念一直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要讓徒弟們先受他受過的苦,再出頭,所以他捧火了一直對他不離不棄的嶽雲鵬。

現在德雲社已經改成合同制,郭德綱也不復當年的猖狂樣。

剛成名時,有錢了,他身上是什麼貴穿什麼,流行什麼穿什麼,反而把自己弄成四不像。

于謙就拿這事調侃他:有做時尚品牌的朋友問,「能不能給郭德綱湊點錢,求他不要穿我們品牌的衣服了。」

折騰了大半輩子,他也懂得:自己還是穿大褂最舒適,最好看。

一次採訪時,北京臺的記者把話筒遞過去,正好遞到他面前。

當時氣氛很尷尬,生怕當場鬧起來,郭德綱卻接過話筒,笑著說:「看咱這心胸!」

全場哈哈大笑,郭德綱自己也就此和過去達成和解。

以前,北京衛視封殺他,他特意編寫了作品《我要反三俗》回擊此事。

但現在,有交大的博士夫妻在節目《相聲有新人》裡,直接挑釁他:「送你兩本我寫的書,你能看懂一本就不錯了。」

眾所周知,郭德綱的學歷不高,但不代表他文化水平不高。

這要是在以往,他必定回擊,但現在,他只是一笑置之,他說:「好,我珍藏。」

對待世界,對待過往,對待自己,郭德綱早已看淡。

就像他在《過得剛好》裡寫的那樣:「心窄道不寬。」

郭德綱很喜歡戰國時蘇秦的一句話名言:「使我有洛陽二頃田,焉能配六國相印。」

意思是說:假如家裡有幾畝田地讓自己安身立命,又怎麼能成為六國的宰相呢?

有人說:「如果郭德綱當年能有一份體制內的穩定工作,現在又怎麼會有德雲社。」

深以為然。

都說,人生所有的磨難是有定量的,現階段經歷了所有痛苦,代表往後餘生皆是驚喜。

願歷經磨難的你,走過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作者:七月

參考資料:

《過得剛好》

《最人物:崛起的德雲社,作死的郭德綱》

《郭德綱「渡劫」十年記》

-End.

相關焦點

  • 郭德綱辛酸成名史:窮小子3次北漂終逆襲,成相聲大師億萬富豪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正是那些無路可走的絕境,成就了今天無敵的郭德綱。如今提起相聲,德雲社肯定是眾人脫口而出的名字,小嶽嶽,張雲雷大家更是熟悉到不行,但德雲社的起家過程又有誰知道呢?迫不得已回到天津後,郭德綱拜紅橋文化館館長楊志剛,希望可以繼續學習相聲,憑藉著師傅的名聲,在館內組建了一個相聲學員班,希望更多的人來學習相聲,也就是在這裡認識了胡中惠,也就是大林子的母親,郭德綱的第一任妻子。
  • 讓人敬佩!從窮小子到身家上億的郭德綱,他的成功離不開3個原因
    以前的相聲很少人喜歡聽,學相聲的演員能夠獲得的收入也是非常有限的,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郭德綱的生活甚至是連溫飽都無法解決,最慘的時候,連生病都沒有錢能夠去購藥。現在說起德雲社與郭德綱,想必沒有人不認識的,作為身價幾十億的相聲皇帝,郭德綱的成功並不是隨便得來的,曾經的窮小子之所以能夠成功,背後的關鍵要素自然是很多的。郭德綱一路以來的刻苦練習,才有這麼紮實的基本功,其實不管是在哪個行業,想要成功都不是憑藉運氣,更多的是要付出大量的努力與堅持。
  • 從吃不起飯到身價15億,郭德綱的完美逆襲,離不開背後這幾位貴人
    現在相聲界要問起誰最出名,大多數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郭德綱這個名字。可以說,郭德綱帶動了整個相聲產業的發展。現如今郭德綱身價不菲,估計得有上億身家吧,被譽為「相聲皇帝」,但誰會想到他開始也是一個窮孩子。從吃不起飯到身價15億郭德綱,1973年生人,7歲開始學藝,先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後跟隨常寶豐、侯耀文、楊志剛學相聲,跟盲藝人王田雨學西河大鼓。其間又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梨園多年。
  • 莫欺少年窮!曾把郭德綱關在櫥窗的電視臺,如今卻把他奉為上賓
    正所謂莫欺少年窮,這句話放在德雲社的班主郭德綱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因為曾經的郭德綱誰都看不起,如今卻實現了窮小子逆襲,成為了人上人。 中途郭德綱都實在受不了這份侮辱想退出,卻被告知退出沒有勞務費,沒辦法只能堅持到了最後。
  • 窮小子逆襲豪門千金 被扣綠帽後比電視劇還精彩萬分
    窮小子逆襲豪門千金 被扣綠帽後比電視娶上這樣女人可以少奮鬥一輩子了,然而就是這樣高不可攀的女人被一個窮小子娶入家門。本來窮小子林文龍逆襲豪門千金的故事一般就走到了盡頭,沒想到暗地裡兩個人都是花心大蘿蔔。1998年林文龍和楊恭如傳出緋聞;
  • 郭德綱這幾句話:讀不懂是相聲,讀懂了是人生
    相聲大師侯耀文曾評價郭德綱:「他一路坎坷,勢必嫉惡如仇。」早年間,郭德綱沒少抨擊社會惡象,節目裡魯豫曾問他是否擔憂遭人報復,他只是微微搖頭:「世界上的惡人都是慫人慣出來的。」無底線的退讓,只會讓惡越積越多,退一步,未必海闊天空。
  • 流行語大師郭德綱: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間造孽錢,什麼意思?
    但是很多人不理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別看老郭出口成章,沒事還寫寫詩,其實沒什麼文化水平。他小小年紀就出了社會,行走江湖,有一身本事,奈何主流相聲界不願意收他,不把他當人看。第三次進京的時候,刺頭已經變的圓滑,可是別人依舊不願意給他一個拎包當狗的活計,為了生計不得已開始說起了小劇場相聲,成了非常著名的相聲演員,當屬相聲界的一哥。時隔多年,他依然不願意與主流同流合汙,而他之所以站的硬氣就是因為有德雲社,而德雲社靠的就是各位衣食父母。
  • 大齡、離婚、帶娃、窮,身高只有168的郭德綱,也敢追白富美
    當年30歲的郭德綱窮、個子矮、離過婚、還有一個6歲的兒子,但不妨礙他對「白富美」王惠一見鍾情,此時的王惠27歲,年輕漂亮,出生於商人家庭,年少的時候就已經紅遍天津曲壇,身邊不缺高富帥的追求。 郭德綱也不氣餒,沒準搏一搏,「癩蛤蟆」也能吃上「天鵝肉」。
  • 德雲社「龍」字科招生,郭德綱戴百萬名表,二十年努力終成名流
    如今在中國提到相聲,我想所有人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德雲社,想到德雲社的創始人,郭德綱。 窮玩電腦富玩表,屌絲只能玩電腦。有錢人喜歡玩表的都知道,看到喜愛的表時就不會計較價格,買就完了,郭德綱現在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財富。
  • 郭德綱成名前有多心酸?被關玻璃櫃表演48小時,窮到賣表換饅頭
    在如今的相聲界,郭德綱應該是非常有名的相聲大師代表了,不僅在相聲界有非常高的地位,在娛樂圈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郭德綱成立的德雲社培養了很多優秀的相聲人,嶽雲鵬就是非常成功的代表人物了。如今郭德綱的相聲,門票非常難搶到,可以證明他有多麼受大家喜愛。
  • 16年前天津女孩嫁外國窮小子,卻意外成愛爾蘭伯爵夫人,後來怎樣
    林曉靜的愛情故事,比起童話的愛情故事,更加的曲折和戲劇,而林曉靜並不是灰姑娘……林曉靜是土生土長的天津女孩,會說一口流利的天津話,和她聊天非常有意思,就像說相聲一樣。天津人身上的爽朗和熱情,在曉靜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她自小就喜歡幫助身邊有困難的同學,所以人緣很好。
  • 郭德綱:我本想做條大師的狗,卻在擠兌中把我逼成了一條龍!
    《魯豫有約》的節目採訪中,郭德綱回憶起這段「步步血淚」的過往,雖然他一直想用輕鬆搞笑的語氣講出來,可是那隱忍的表情,那數次泛紅的眼圈,還是讓人看到了他刻入骨子的辛酸。當年的他,為了省錢,他租最便宜的民房,麵條都要用水煮成糊糊才捨得吃。
  • 郭德綱事業如日中天,卻總說主流相聲界排擠他,這是又為什麼呢?
    在郭德綱備受爭議的時候,馬季曾面對鏡頭肯定過這個相聲界的新人,畢竟在日漸沒落的相聲界,郭德綱的作品確實讓許多人耳目一新。可能是因為年輕的時候吃了太多苦頭,事業成功後的郭德綱變得嫉惡如仇,也確實引發了很多爭議。
  • 相聲中常見的三類諧音梗,相聲大師最愛最後一種
    而相聲舞臺上的諧音梗,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笑果等級也是依次遞增,越是大師級別,越能夠將其發揮到淋漓盡致。本來是先吃皮再吃餡兒的包袱,結果變成了先吃肉餡再回去吃皮,加上包袱本身就很低級,所以這個段子每次觀眾反響都很弱,但老郭偏偏很愛用,可見近幾年他的創作熱情也低到了冰點。
  • 2003年,郭德綱為了4000塊錢,在玻璃櫃裡被人當猴子展示了48小時
    雖然背後有個德雲社,但那時候是真的窮啊。對尊嚴這麼有損傷的活郭德綱接了,也只是為了4000塊錢。在玻璃櫃裡,郭德綱一開始還挺遊刃有餘,說相聲、跳舞、吃泡麵,雖然都是自言自語但也還行。結果人越來越多,空對著卻無法交流,第30個小時郭德綱突然就崩潰了。出去就功虧一簣,熬著就能拿到4000塊錢,郭德綱最後又選擇了回去玻璃櫃,拿到了酬勞,精神也幾近崩潰。
  • 過得剛好:郭德綱的相聲江湖
    他說,之前在一個小城市打拼,生活潦倒,天天帶著耳機,聽郭德綱的相聲,鼓舞了自己的鬥志,現在成為了一名編輯。很多人留言,說他寫得不好,不像是書評,甚至讓他寫寫自己的勵志故事,覺得蠻有意思,就找來了這本書。這本書,很多文章,其實是郭德綱自己寫的,不同時間的文章的集合,有的甚至是微博文字。
  • 家庭貧窮,考3次上中戲,被同學嘲笑,段奕宏從窮小子逆襲成影帝
    窮地方出生,連續3次才考上中戲,卻因為「土包子」,一件25塊錢的襯衫一穿就是4年,遭同學嘲笑,沒有女孩願意搭理他,如今47歲終獲大成,獲多項「影帝",段奕宏硬是憑著一股倔驢勁,從一個窮小子,一路逆襲成為影帝,他是我們所有農村人學習的榜樣!
  • 郭德綱就是大師,再俗他也是大師,別總想教育人
    郭德綱就是大師,再俗他也是大師,別總想教育人01我聽郭德綱的相聲有十多年了。他的相聲只要在網上都找得到的,我基本上都聽過。聽來聽去,覺得後來他也在重複,也有點詞窮,但是總的來說,他還是一個大師級的人物,對語言的把握能力,非常了不起。像這樣的喜劇天才,一個時代也出不了幾個。
  • 大俗大雅郭德綱:在人生至暗時刻裡,夢見百萬雄兵
    父親出去執勤,帶著孩子不方便,就將小郭德綱放在附近的茶館、劇場裡,委託熟人照看,慢慢就對相聲產生了興趣。七歲學評書,九歲就開始學著說相聲,慢慢地相聲就成了他的命。不過郭德綱的相聲之路,走得並不是很順利,1988年第一次去北京,在全國總工會文工團混,16歲的郭德綱滿腦子想的都是什麼時候才能夠當上相聲大腕。
  • 郭德綱勵志名言:「我本想給你們當狗,你們卻生生把我逼成了龍」
    郭德綱闖蕩江湖數十載,7歲學評書,9歲入了相聲們,16歲闖蕩北京,26歲創辦德雲社,郭德綱和德雲社早已成了相聲的代名詞。郭德綱在節目中自述過,當初跟別人一起來的北京,一開始也是打雜的,後來人家因為不景氣,人家不要他了,沒辦法,為了生存才開始自己另謀出路的。他說那時候人家用我就會一直那麼幹下去。嶽雲鵬之所以被他看好就是因為從嶽嶽身上看到了過去的自己。所以當初德雲社會多人要讓郭德綱開除嶽嶽,郭德綱很堅決地說:「這事以後不準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