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明磊
穿越時空,只為遇見你。
十六世紀初,在巴黎郊外一個萬象更新的春天。春風靜悄悄地吹著剛抽枝的林木,花蕾間蜜蜂和蝴蝶在快樂地嬉戲,浮雲在大地留下輕快的影子,一群鴨子在乍暖還寒的河水中玩耍。
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呆坐在樹蔭下欣賞春色,他的手裡還拿著畫筆,在他旁邊一疊畫紙整齊地擺放在畫架上。
我從巴黎郊外的春光深處走向老人。我的衣服似乎和這個時代不相符,我並沒有介意,就像是老人看到我時沒有介意一般。
老人客氣地對我說道:「這裡很難得見到像你這樣的年輕人。」
「我是專程來拜訪您的。」
「拜訪我,你是想學習我的繪畫技巧麼,在你之前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做過和你相同的事,但是現在不巧,我已經衰老,沒有精力指導年輕人了。」
老人喃喃地說:「像現在美麗的春天我不知道我還能欣賞幾次。」
「我可以告訴你答案,還有兩次。」
此話剛一開口,我就覺得非常失禮,同時為一顆巨星的即將隕落感到難過。
老人笑了起來,「還有兩次,那麼我需要抓緊時間了,縱觀我的人生我似乎沒有一件事做得完整或者是完美。」
「您是一位震古爍今的巨人,您的光輝照亮了歷史的天空。」
這不是我的溢美之詞,而是我的肺腑之言,我真的很難想像我知道的任何人能和面前的老人相提並論,無論是歷史的過去與未來。
老人笑道:「震古爍今,歷史的天空,難道你來自未來。」
我笑而不答,反問道:「這是我想問您的問題。」
老人的皺紋笑成了一朵花,花白的長鬍子在胸前自由地搖擺。
我繼續說道:「您在藝術領域有著非凡的成就,《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和關於基督的宗教畫作舉世聞名。這個時代由於您的存在才能稱之為繪畫藝術的高峰,或者是黃金時代,當然您提到的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也功不可沒。」
「難道幾幅拙作就能代表我來自未來麼?未來是什麼樣的?有這樣的春天美好麼?」
「未來很美好,我之後的未來一定更美好。」
老人還在笑,笑得更甜了,「你對我的繪畫了解得竟然這樣清楚,知音難得啊。」
「之所以稱您來自未來是因為您在科學領域的造詣也獨樹一幟,絲毫不遜色於您的藝術成就。在注重藝術的時代您最大的標籤是藝術家,在注重科學的時代您最大的標籤頁一定是科學家,在注重文學和哲學的時代您同樣稱得上聖哲。」
老人由笑變得驚訝,一絲驚異的眼光落在我的身上,過了片刻,他恢復了平靜。
我接著說:「您對人體的結構的洞察超越了這個時代的整體認知。您手繪的人體解剖圖相當地細緻和準確。你對人體結構的幾何比例的描繪超越了這個時代的科技限制,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您來自未來,我希望您能證實我的想法,如果可能希望您告訴我您來自哪個時代?」
老人回答說:「我的老師是大自然,在我看來我所有的科學記錄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就像你的眼睛觀察到的事情,經過大腦的思考,用筆記錄在紙上,這有什麼奇怪的呢,每個人都能做到。」
「重要的是這種觀察力,把造物主的隱喻完全用數字的比例方式做幾何的表達,痛快淋漓地揭開含情脈脈、欲語還休的真理的蓋頭,這是常人無法做到的,也是超越常人的常人無法做到的。」
老人似乎對我的「恭維」有些生氣,他說道:「年輕人,我覺得您應該把更多的精力用來學習,而不是用於逞口舌之能。」
我笑了,「謝謝您的忠告。」
大三的美術課上,我的老師辛迪教授宣布這節課的內容是介紹達文西的名作《蒙娜麗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臨摹,辛迪老師還一再強調,「請大家注意這部作品是世界美術史上的傑作,被世世代代的知名人士所推崇,模仿的難度極高。」
他又補充一句:「所以,我對你們這幅畫的要求不高,只要能捕捉一點這幅畫的神韻,就算及格了。」
當然,這幅《蒙娜麗莎》也是一幅仿製品,但絕對是出自大師之手。
在我童年的時候,在百科全書的藝術一欄裡,我第一次了解到《蒙娜麗莎》。
那幅畫作至今仍記憶猶新,連那幅畫的解說詞我也記得非常清楚:這幅畫作的影響力超越了達文西的時代,它的主人先後有拿破崙,法國國王,現在是羅浮宮的鎮館之寶,每次在外巡演皆引起轟動。拿破崙每次在書房中要凝視它很久;法國國王則要求自己的女兒要不斷模仿畫中人的微笑;來羅浮宮觀賞畫作的遊客絡繹不絕;在外展出時,看畫的觀眾的欣賞時間受到限制。
那天有幸用自己的畫筆向偉大的前人致敬,真是不勝榮耀。
我花了很多時間了解這幅畫的背景知識,在一星期之後將我的拙作交給了辛迪老師。
他很快給予了我答覆「模仿的程度略顯稚嫩,但也有一些閃光點,總的說來是交作業的同學中畫得最好的。」
我看著那位老人,動情地說:「我非常希望向您討教《蒙娜麗莎》的創作過程。」
老人陷入了沉思,我看得出他很為難。
「年輕人,藝術就是藝術,它有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特性。如果你想了解得更深刻,只有一個最簡單的辦法,用眼去觀察,用大腦去思考,用畫筆描述靈感。當您把這些過程發揮到極致,優秀的作品就出爐了。」
「這的確是一句箴言。」
「李翔教授,我想更深刻地了解達文西,你能用你的人工智慧技術和VR再現模仿出一個真實的達文西麼?」
李翔教授是我們J大學人工智慧領域的首席科學家,在22世紀的今天,人工智慧技術已經大行其道,我們甚至視這一領域的專家為這個時代的造物主。
「如果是普通人,根據歷史資料的VR再現沒有任何問題。達文西比較特殊,他的大腦的智慧可能會超越地球計算機的承載能力。另外,他生活在人類文明的早期,有關他的資料不夠詳實,VR再現的達文西可能離歷史上的達文西很遠,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去還原他。」
李翔教授溫馨的話語再次令我感動,我可真的是給他出了一個難題。
其實所謂的VR還原技術原理很簡單。歷史上的任何人物,根據他的照片和拍照的時間,就可以根據計算軟體模擬出他所在的每個時代的容顏。如果他的照片非常地多,圖片經過更多的修正,那麼與他真實的容貌就更加貼近。
至於人物的性格,根據他在歷史上的一言一行和有關人士對他的評價,可以做全面的分析。他的語言運用語言處理技術,在複雜的算法下可以模擬出他在不同環境下的發言。因為還存在模糊數學和量子相干等技術,這樣的結果不可能百分百準確,但絕對不能脫離人物的性格。至於他的行為,道理都是一樣的。
我們的歷史課,就運用了很多這樣的VR技術,模擬我們和古人的語言溝通,歷史人物的確是惟妙惟肖,我們可以看到「戲說」中的人物的真實一面。
但是還原達文西,的確是一個技術難題。有的科學家認為人腦的複雜程度超越整個宇宙。
在等待了很長時間之後,李祥教授告訴我,達文西的VR已經成功了。
他擦著腦門上的汗,「我從來沒有想過模擬一個歷史人物竟然花費這麼多的精力和資源,達文西的複雜程度超乎我的預想。」
他還補充了一句:「我已經把達文西的手稿和他的畫作資源利用到了極限。我還是不能確信我的作品和歷史上的達文西接近程度,它僅僅能提供一個參考而已。」
「感謝您的付出,還原的達文西一定會給予我很大的幫助。」
為了保護我的隱私,我和VR的達文西的會面沒有任何人旁觀。這樣,我和「它」交流時就會少很多顧慮。
這個VR突出的一點好處是你可以和任何年齡的「達文西」交流,只要設定不同的參數就能做到,這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是不可能的,你和周圍的人只能處於同一時空,或者是時空河流中相對靜止的狀態。利用這項技術就可以鳥瞰特定人士的整個人生風貌。
我曾經想把我人生的第一次愛戀對象做這種VR模擬好像「她」常伴身旁。李翔教授告訴我這麼做是違反模擬技術管制條例的。試想男生女生都沉浸在對偶像的虛幻依戀中,那比毒品還可怕,我們要保證科技成果服務於人類的發展,而不是變相地「摧殘人類」。
我和達文西的交流可以理解成「服務於人類的發展」,所以才能使用這項科技。
即使這是一個假「達文西」,我的心臟也跳得和兔子一般。我多年所仰慕的對象出現在眼前時,我禁不住留下了淚水。
按著人物的年齡順序,我將達文西調到了他剛學畫的年齡。
按照故事裡記載的,我以他的啟蒙老師的身份,問道:「小達文西,咱們的第一節課是畫雞蛋。」
「每個雞蛋不都是一樣麼?」
「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不一樣,就像是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
「世界真奇妙,確實每個雞蛋都各不相同。」
「把每個雞蛋都畫出來各自的形狀和特點是非常考驗眼力的,也就是所謂的觀察力。」
達文西笑了,「原來觀察才是畫畫的竅門。」
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轉載註明來源
責編/心與紙
向左滑動,查看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新媒體傳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