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了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關心:
家庭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校教授知識,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社會提供其健康成長的有利空間,遠離不良社會風氣。
三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互相補充,共同構成了孩子健康成長的閉環。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只有家庭教育沒有學校教育,或者只有學校教育沒有家庭教育都是不完整的。
所以,需要家庭和學校二者各司其職,團結協作,共同努力,才能把孩子教育好,培養好!如果任何一方找理由推卸責任,最終受苦的都是孩子。
最近一段時間,家長跟老師不和諧的事情屢屢發生,有老師給孩子穿小鞋的,有家長憤然退出家長群的,有給老師送錦旗諷刺的,各種做法讓人大跌眼界。
老師認為家長不重視自己的孩子,做家庭作業的時候父母沒有盡到監督職責,沒有督促孩子保質保量的完成家庭作業,該教的沒有教,該改的沒有批改。
家長則認為老師是推卸責任,「我什麼都會教,還要你老師幹嘛」?老師不只要家長督促孩子完成作業,而且還要保證正確率,很多家長抱怨:自己就沒什麼文化,題目都看不懂,怎麼批改得了孩子的作業呢?批改作業不是老師的事嗎?
毫無疑問,老師和家長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都希望能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二者本來是相互尊敬和諧友好的畫面,可如今卻是針尖對麥芒一樣,讓人不禁要問,現在的教育都怎麼了?
最近,江蘇徐州的一位家長,在大庭廣眾之下給老師送錦旗,你以為是為了表達感謝之情嗎?不是的,恰恰相反,是可笑的諷刺。
鮮紅的錦旗上寫著:「教啥啥不行,叫家長第一名」。
周圍的人都感到特別好奇,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位家長以這種奇特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滿呢?
這位家長卻說:「我們家長什麼都會,還要你們老師幹什麼呢」?
由此可見,無非就是把家庭作業布置成了家長作業,讓這位家長苦不堪言,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才出此下策,表達自己的不滿。
對此,有網友表示支持:認為這位家長的做法說出了自己的心聲,確實現在很多老師的做法太過分了,上課的知識不講完,非要留到培訓班的時候才講,其目的就是想學生報培訓班,他可以賺外快。
每天的家庭作業發到群裡就完事兒了,家長辛苦工作了一天,晚上還要輔導作業,並且還要保證正確率,很多題目連家長自己都不懂,哪裡知道是對是錯?
即使改對了,老師收到的都是統一的正確答案,怎麼知道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呢?
也有網友認為:經常被叫家長,說明家長也該好好反省了,到底是自己對孩子的管教不嚴,沒有監督他做作業,還是孩子確實特別頑皮搗蛋不聽話?家長也不能做甩手掌柜,丟到學校就不聞不問,孩子終究是自己的,需要自己有責任心!
也有網友考慮比較長遠,為孩子的將來擔憂。
家長的這種做法在當地有了「名氣」,即使轉學孩子也成了「名人」,今後會不會被老師「穿小鞋」,或者老師直接放棄你的孩子,不管他了。只圖一時解氣,終究誤了孩子一生!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很多家長的心願,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每一位優秀的孩子都少不了懸梁刺股、臥薪嘗膽的艱辛,少不了老師的諄諄教誨,少不了父母的苦口婆心。
家庭和學校的良好關係,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本保證。
教育的過程之中,難免會有意見相左的時候,彼此應該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換個角度考慮問題,家長理解老師的不易,老師明白家長的苦衷,只有相互體貼,換位思考,出現問題及時溝通,才能共同把孩子教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