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氣娃娃之戀》:愛的療愈與「過渡經驗」

2020-12-22 心有千界

一位國內的精神科醫生在講授精神病學時向課堂上的年輕學生,未來的精神科醫生們談起和推薦一部電影《充氣娃娃之戀》,這位老師把電影中那位女醫生對患有妄想症男主拉斯的療愈過程視為精神科醫生的經典示範。這足以勾起我這個心理從業者的興趣。「古怪變態」電影名字讓人浮想聯翩,而實際觀影的時候發現完全不是你想的那個樣子,這部充滿溫情的電影只會讓你羞愧於自己的僅從表面來預測和評判一個人和事的「邪惡」,我們每一個人自體的幻想和欲望總是在不經意間投向外界,尋求快樂,尋求意義,尋求關係。

電影講的是哥哥一家,醫生,同事,鄰居等幫組妄想症弟弟回歸正常生活的故事。電影裡出現的每一個人物都是暖暖的,他們共同創造像媽媽一樣的一個安全環境,包容接納男主的妄想症狀,給他和他的女友(充氣娃娃)愛和關照,最後男主逐漸放棄了假女友,回歸現實生活與喜歡他的真女孩開始接觸。無條件的愛,可以治癒一切。

筆者在觀影后想探討這樣一個問題,如何療愈一個在童年早期遭遇愛的創傷之人。這樣的人長大後往往孤單不喜歡與人交往,在自己的世界裡幻想縱橫馳騁,害怕失去,害怕受到傷害,缺少勇氣和信心。他的療愈需要一個「過渡階段」,在這個階段裡形成過渡經驗,為走出封閉式幻想做準備,一個溫暖、安全的、被接納的環境極其重要,就像在諮詢室環境裡治療師盡其努力營造的。

療愈一個人,首先要連接到他的世界,進入他的世界,需要去接受他的世界的模樣。連接成功後,治療者可能有著這樣的功能,如同父母一般,面對終日喜歡與玩具相伴的小孩子,既不質疑過渡經驗的模糊性,又能接受玩具熊的意義。就如這個影片裡,拉斯把充氣玩玩作為自己的女友,他知道這個充氣娃娃不是真人,就像一個小孩子知道玩具熊不是真熊一樣,但他把自己的情感投注在這個娃娃上,他需要這樣一個過渡,在這個過渡中形成過渡經驗---感受這個過程中自己和他人,他人給他帶來愛的感受和不質疑就像父母不質疑孩子對玩具熊的幻想,容納這種模糊性(基於現實和想像之間)一樣,將是他有能力接受真實客觀現實時的重要環境條件。

男主拉斯是一個27歲的公司小職員,性格靦腆內向,安靜善良,獨來獨往,不喜歡交際,他的日常很簡單,上班,下班,一個人開車回家,呆在車庫裡直到第二天繼續上班,周末照常參加教堂禮拜活動。

他生活在自己的充滿幻想的世界,渴望愛,恐懼親人的離開,自己的渺小和孤單令他感到害怕。他缺少一個關鍵的部分,這個部分是一個嬰孩來到世界上,被父母家人足夠的關懷之後,才會感到自己的強大,才會感到自己有信心接受自己的脆弱和渴望,並且能夠承擔愛他人和照顧責任。

他的母親生下他之後死去了,父親終日沉浸在哀傷裡,整個家庭陰鬱得使人發瘋,他哥哥實在受不了便離開家去了其他城市。拉斯的童年,可以想像,是在孤單和恐懼中度過的。父親去世後,他一個人生活,即使哥哥帶著嫂子重新回到家裡和他團聚,早已習慣一個人的他搬到車庫裡,不肯與哥哥住在一起。

可是,他的生活環境已經不同以往。一些啟動性的環境因素在驅動著他走出自我封閉。

第一個因素是他的哥哥和嫂子,尤其是他的嫂子,對這個封閉自己的小叔子給予裡媽媽般的關注和關心,她懷上了寶寶,一個新的生命正在等待成熟的時候降生到這個家庭。嫂子的母性拉近了他們之間的距離,也讓拉斯想像自己也可以如哥哥或父親一樣找到一個愛的人並把她娶回家。

第二個因素是他的同事們,經常共事的男同事總袒露性話題,公司裡一個女同事總向他投去喜歡的目光。他迴避著,因為他還不知道如何與女孩相處。這些年他可以與年長的媽媽型鄰裡相處,幫她們拿東西,聽她們說話,卻不喜歡被觸碰,任何肢體接觸都會引起他的惶恐。

他不知道如何是好,內心猛烈衝突著,向外走的、尋求愛的渴望和保護好渺小的自己不受傷害的向內封閉的慣性,逼迫著他。有一種自我防禦叫「付諸行動」,緩解這種壓力衝突。他直接買了一個同事介紹過的充氣娃娃,產品說明裡她有名字,有自己的經歷故事,他可以有這樣的女友,可以聽他說話,跟他一起吃飯,一起出去參加聚會,一起郊遊野餐。於是他和他的娃娃女友真的出現在哥哥家的餐桌前,鄰裡的聚會上。

這是讓常人震驚的,難以接受的事,很明顯,他的行為偏離了常人。一個正常人決計不會跟充氣娃娃談戀愛,還把她帶到街上去,參與各種公眾場合。他的哥哥嫂子沒有當面直接質疑這個女友的真假,而是藉口這個女友可能生病了把拉斯帶到醫生面前,女醫生很淡定,認真地聽診查看娃娃女友,並告訴拉斯女友病得很重,沒有脈搏,需要經常來治療。不能不讚嘆,這位女醫生與患者連接得如此自然,她借著娃娃女友進入拉斯的世界,逐漸幫他解決最棘手的問題,就是接受觸碰。拉斯無法與人肢體接觸,而娃娃是一個嘗試。他沉浸在娃娃的幻想世界,就是在嘗試,就像是一個拿著玩具熊的孩子,在玩具熊身上實現自己的幻想和創造。這是一個過渡階段,他需要這樣一個過渡客體,形成過渡經驗。女醫生很清楚地洞悉到這些。

一個人精神上出現症狀有他背後的意義。一個人的康復需要的是安全接納的環境的支持和保障。這個小鎮上的人,包括哥哥嫂子,在女醫生的囑託下,他們做著女醫生同樣的事情,接受娃娃女友,邀請她去理髮,逛街,參加聚會,就如同她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經過一段時間,鎮上的人幾乎都如拉斯一樣,相信了她是真的,她是拉斯的女友。拉斯想著可以舉行婚禮把她娶回家。但是當女友被單獨請出去參加聚會時拉斯是孤獨的、害怕的,他很憂傷地劈著木頭,抱怨著沒有人關心他,他的嫂子看到他的狀態生氣地質問他,難道你不知道她個假的嗎?大家接受她,關心她,喜歡她,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因為愛你嗎?夢中人有時需要在關鍵的時候被敲打的。

一些變化在悄悄地發生,拉斯發現喜歡他的那個女同事竟然跟別的男人親近,他很是嫉妒,破天荒地開始關注女孩的舉動,甚至主動出現在她的面前。他開始逐漸脫離幻想,靠近現實,他發現自己是喜歡這個鮮活的女孩子的。可是他不能背叛自己對娃娃女友的承諾,這是一個男人該有的責任,他要承擔起這份責任。

在文章開頭剛開始談論這部電影的時候,說到拉斯的問題根源於他童年愛的缺失使他沒有能力承擔責任和去愛別人,而在這個過渡階段裡,他感受到家人、朋友、同事、鄰居、醫生等周圍的人對他的接納,人們給予娃娃女友欣賞和關注。當他把情感和願望投注在娃娃客體上時,同時也是把自己的部分投在上面。人們對娃娃女友的欣賞和接納也是對他本人的欣賞和接納,這些暖心的互動都內化到他的心裡,填補了他曾經缺失的那個部分。當他被灌注這些愛和關注時,他渺小的自己強大了起來,他有能力面對現實世界。

他是怎樣面對的呢?他打來急救電話,說自己的女友病重,娃娃女友送到醫院被搶救但無濟於事,於是他在湖邊默默與女友告別,抱著她死去的女友讓她長眠於湖底。人們舉行了葬禮,哀悼這位美麗的女士。在這場儀式中,他意識到自己已經兌現了承諾,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有力量去尋求真愛了。

一個受到愛的創傷的人需要療愈,用無條件的愛去療愈,有時他需要這樣一個過渡階段,在幻想與現實之間,幫助他的人能夠接受這種模糊性,給他溫暖和抱持,在逐漸好的體驗的內化過程中,被愛的體驗在增加,自體好的感受在增加,人本身天然有著自我療愈的傾向,他周圍環境的人們跟他站在一起,帶著他走向正常的軌道。這是多麼理想的療愈環境,如果我們這個社會也能提供這樣的一個環境,是不是會有更多幸福的人?

相關焦點

  • 我是充氣娃娃你還愛我嗎
    礙於影片本身的成片質量,《愛情人偶》可供觀眾討論的地方很少,倒是片中的一些概念可以引申出來值得討論一番,借用克雷格·吉勒斯佩和瑞恩·高斯林07年合作的那部電影名就是——「充氣娃娃之戀」。《愛情人偶》中哲雄的兩次職場高光都依賴於妻子,也就是蒼井優扮演的園子。
  • 從充氣娃娃之戀看社會支持對疫情的積極作用
    充氣娃娃之戀劇照大學第一堂心理諮詢課開始前,我們心理諮詢老師就說:「你們要記住一句話,一個好朋友頂十個心理諮詢師」,直到現在,除了諮詢老師知性優雅的形象以外,這句話也深深烙在心裡。《充氣娃娃之戀》這部電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完美的理想狀態。劇中的主人公拉斯,有著不幸福的童年,母親難產而亡,哥哥很早就離家,他和抑鬱的父親長期生活在一起,父親去世後,他搬出來住在車庫,房子留給了哥哥,但他長期和哥哥嫂子不往來。拉斯孤獨而善良,他會幫助鄰居老太太搬花,撿起地上的玩具放回原處,但他把自己和周圍人隔離開來,不接受別人的示好。
  • 男人為什麼喜歡充氣娃娃
    再看影片裡的「充氣娃娃」,裴鬥娜赤身裸體的演繹想必讓不少老夥計垂涎。娃娃勇敢逐愛的故事悽婉唯美,可說白了,不就是男性凝視下的「戀物癖」嗎?高司令就主演了一部夠純的《充氣娃娃之戀》,裡頭的男主拉斯是個社恐小年輕,雖然有高司令的顏卻無法與人接觸。下了班就窩在自己的小車庫裡,面對娃娃臉妹子的表白只能落荒而逃。
  • 不在乎別人眼光,我和我的充氣娃娃之戀
    潮流生活新媒體|普羅萬象|潮流音樂|美文美圖|創意設計|克力亞(June Korea)是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畢業生,為了完成自己最新的攝影集《Still Lives:Eva》,他花了8000美元訂製一個專屬於自己的充氣娃娃
  • 實體娃娃和充氣娃娃,你更喜歡誰?
    近年來實體娃娃越來越受大眾關注與喜愛,慢慢地已經快要從充氣娃娃時代完整地過渡到實體娃娃的時代。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過渡呢?    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更傾向於選擇價格高昂的實體娃娃呢?    充氣娃娃只是一個塑料的皮,需求憑藉氣體使商品進行脹大,到達真人巨細作用,因思考其它部分在運用的感觸,陰道部位仍然會運用軟矽膠類的商品製造而成。有一些充氣娃娃商家會以此大張旗鼓的以實體娃娃的名義來推銷。    所以,新手買家們需謹慎哦~
  • 「真愛」日本已婚大叔戀上充氣娃娃
    日本大叔Senji Nakajima終於找到了他自己的真愛——充氣娃娃Saori,即便這位大叔在現實生活中是一位已婚人士,並且是兩個孩子的父親,
  • 電影盤點:人與機器的情感討論 好幾部都是在講「充氣娃娃」!
    礙於影片本身的成片質量,《愛情人偶》可供觀眾討論的地方很少,倒是片中的一些概念可以引申出來值得討論一番,借用克雷格·吉勒斯佩和瑞恩·高斯林07年合作的那部電影名就是——「充氣娃娃之戀」。   愛情人偶》中哲雄的兩次職場高光都依賴於妻子,也就是蒼井優扮演的園子。一次是初次相識時,哲雄對園子隱瞞真相,用她的胸做模具,推出「真胸建模」的情趣娃娃。
  • 如果充氣娃娃出現在古希臘,會有人願意買單嗎?
    業界曾為充氣娃娃消費者的層級提供了一句簡潔的概括:幾乎全部為單身男性,60%為40歲以上中年人。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充氣娃娃的前世今生。
  • 【電影推薦】27歲男子愛上充氣娃娃,這是看過的最純情的愛情片
    作者:寶寶知道 娛人碼頭這個月月初,微博熱搜上出現這麼一條新聞:家中無女人,父子倆養了七個矽膠娃娃父親說:在自己心中,娃娃們是有生命的有時候自己一個人開長途車,娃娃坐在副駕駛上,都好像是有人在陪著自己。
  • 充氣娃娃帝國變遷史
    在充氣情場馳騁多年的老手都知道,在經歷九轉曲折之後,充氣娃娃的地位,和勾引小夥們的手段,都早已不可同日而語。時至今日,仍有無數小夥願意掏上千八百塊錢,和矽膠姑娘們來一場真情實感的戀愛。而這短時間內充氣娃娃界發生的變遷,早已超出人們的想像。前充氣時代早年的充氣娃娃界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不堪,但充滿了動蕩不安。
  • 櫻子充氣娃娃真人發聲震動男用
    關注微信公眾號「幻愛YOYO用品」(zh360199347)加微信了解更多性知識。
  • 如何拋棄充氣娃娃?
    一名心思細膩的焦慮型男,最近被「如何拋棄充氣娃娃」這一生活難題困住了。為此他上網搜索了「拋棄」「充氣娃娃」等關鍵詞,出來的結果都不是他想要的,網頁側欄的廣告商連結位反而出現幾個「火辣嬌娃便捷購」,裡面的娃娃圖片格外精美,他還沒找到丟舊娃娃的方法,就又下訂單買了個新娃娃。
  • 買了新的充氣娃娃之後……媽呀!嚇死我了!
    10年前爸爸買了充氣娃娃給我,特地囑咐我不要冷落她。
  • 」共享女友「來了,這次是萬元充氣娃娃百元租
    編輯摸了摸娃娃的小手,感受了一把~嗯~怎麼形容呢?戴過矽膠文胸的妹子應該有經驗,差不多就是這個手感了:挺軟的。他趣:你想多了,你沒用過充氣娃娃吧(編輯:我我我,一個大妹子當然沒用過,請腦補一下她鄙視的表情)?充氣娃娃的關節很特殊,站立姿勢和穿戴衣服的步驟也不一樣,還有一些坐下來的動作,都是有特別的步驟的。
  • 「逼真」的日本充氣娃娃,真的很「逼真」!
    隨著科技的發展,充氣娃娃的品質,也在不斷的升級中。如今的充氣娃娃,不但造型更逼真,而且還有溫度,還能語音回應,堪稱相當人性化!
  • 充氣娃娃雨宮琴音
    無賴之下,我把這個娃娃充好氣,試用了一下,完全沒感覺,非常的不舒服。   知道受騙了,第二天就把這個塑膠殼給扔了,自己也消停了一段時間。時間大概過了兩個月吧,不死心的我又在網上搜索看看,想看看這些騙子是怎麼害人的。這次同樣找到了一個商家,他介紹說可以開箱驗貨。好,很好!經過上次的教訓,我這次有經驗了。不會在上當了吧!馬上訂購了一個。
  • 探訪充氣娃娃工廠:充氣娃娃是怎麼做出來的 買充氣娃娃九成男性
    酒吧名字來源於賴聲川的同名話劇,在這部話劇裡,賴聲川通過一段外遇關係,探討現代都市男女在相互猜忌、玩弄權謀、變化身份中,尋找愛與被愛的可能。大連"十三角關係"酒吧中的矽膠娃娃酒吧的主人叫楊東嶽,他同時還有一家工廠。這三位"女士"就產自他的工廠。這些娃娃五十多斤重,抱在懷裡,沉甸甸的,它們沒有體溫,身上總是涼涼的。
  • 充氣娃娃和實體娃娃有什麼區別?
    點擊上面進入小程序充氣娃娃和實體娃娃有什麼區別?
  • 日本充氣娃娃可解中國「光棍危機」?
    但過去沒法改變,為光棍們尋找「解決」之策才是第一要務。解決光棍「性饑渴」的方法有很多種,可以是「一妻多夫」「開放風俗業」「國際婚姻」「晚婚」等,但前兩項在人人平等的社會主義中國很難實現,而後兩項又不能解決燃眉之急。於是,「充氣娃娃」的出現,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 人工智慧充氣娃娃來了:很帶感
    目前,「真實玩偶」公司負責人馬特-麥克馬倫稱,我們正在研製一款智能充氣娃娃,它們會說話,能與主人建立真實交流。他希望最終這款逼真充氣娃娃能夠獨立思考,並同時滿足顧客的生理需求。這款充氣娃娃被命名為「Realbotix」,採用矽膠材料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