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歐波蘭移民雜談:哈姆雷特式的詰問,選擇國際學校還是本地學校

2020-12-15 走進波蘭

基於事實與數據、身邊的小事看波蘭教育。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其實很簡單,萃歐最近收到各種諮詢,大家關注的焦點就是:來到波蘭後,孩子入學應該選擇國際學校還是本地教育呢?作為家長都想為孩子提供最優的資源,從國內的千萬學區房就能看出,既然來到了波蘭,我們就來看看這裡的教育環境及選擇。

既然是選擇題,萃歐就從國際學校與本地學校深度解讀下,註:數據及圖表均為2017最新數據。

國際學校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華沙的國際學校,集中選擇是英國國際學校,美國國際學校,以及加拿大國際學校。當然了,選擇學校的同時需要結合自身的經濟能力,我們先來看看大家關注度極高的學費情況:

美校2017年各年級學費

英校2017各年級學費

加拿大國際學校2017學費(每月收費)

現在茲羅提兌人民幣的匯率為:1:1.85,大家可以自行算出大致的學費,國際學校一般分3個學期(秋季學期,春季學期,夏季學期),每學期為期3個月,並且每學期中間休一個星期的假,稱為half term holiday。除去學費,每學期也都有額外的收費:午餐費(標餐或者有機),English support(針對母語不是英文的孩子),興趣輔導班(付費及免費),校車費用等等。用一句話總結下:有錢還得有閒。

其次我們再看看師資,每位老師的簡歷網站上都可以查到,他們/她們畢業的院校以及工作經歷。美校的老師以本土美國人居多,英語發音為美音。英校的老師以英國與愛爾蘭人居多,英語發音為純正的英腔(參考伊莉莎白女王新年慶典講話)。在教育理念與辦學態度上都毋庸置疑,歸結為一點就是:真正做到了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僅在單純的題目及識字方面,還有人際交往及社交,體育,領導力等方面全面發展。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次是開家長會(開家長會也跟國內不同,家長分時間段單獨跟老師交談,每位家長的時間為15分鐘)。老師給我講了這樣一件小事,這件事放國內,也許被很多家長忽略掉。她觀察到孩子對於友誼的理解不對。

小對話:

M:You want to be my friend? you should follow me and I'll reward you a piece of candy, OK for you?

Y:...all right, give me a candy and I'll follow you and be your friend.

學校課程安排一個星期的主題學習就是友誼,採用的繪本是: Bear feels scard(小熊感到害怕),這本繪本很好的詮釋了家庭與友誼。通過故事繪本及角色扮演,讓孩子們更深刻的理解什麼是友誼。

學校每周的newsletter

Bear feels scared

波蘭本地學校

還是老規矩,波蘭公立學校的學費是怎麼樣的情況呢?一個大寫的:免費 For Free。公立學校學費全免,無論是波蘭本地學生還是外國孩子。當然,其他的收費是需要家長承擔,例如課本,文具,校服,午餐等。

Info from Expat Arrivals

還是來說說在國內時自己身邊具體的小例子吧:由於我們在一線城市是學區房,對應的小學也算是優質小學,於是打電話想諮詢下入學情況,基本條件:戶口學區內,到了適齡年齡。結果卻完全出乎我意料。

Q:請問我們就住在XX小區,想報名申請今年9月入學的XX小學,需要填寫什麼資料嗎?

A: 不一定排的上,自己想辦法吧。

當然就有點懵,說好的義務教育呢?說好的免費入學呢?說好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呢?

偶然跟一位來自上海的媽媽聊天,她說了一件令她很感動的小事。她們家3個孩子,為了第一個孩子上學,已經用了一撥資源,每天疲於接送。第二個孩子上學,又把身邊可利用的資源又清理一遍,贊助費暫且不說,最終把孩子送進學校。最後,第三個孩子。。。到了波蘭之後,她直接去了自己社區的小學,諮詢下入學情況,校長的一番話讓她記憶至今:你在我們的社區居住,三個孩子的入學問題,這就是我們的責任。非常順利,三個孩子同時入學,小孩子的適應性又很強,不到3個月的時候,就跟周圍的小朋友融合的很好。以上個例,我們不做任何評論,僅僅是就事論事,當然也不能以偏概全,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不同的哈姆雷特。

再來說說老師的素質,課程就是歐洲通用的課程體系,這裡說一下,每到春秋季節的時候,學校都會安排外出活動。或者去參觀農場,或者去動物園。一次我在等公交,看到這樣一幕:幼兒園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上公交車,原來像這種學校的外出活動,公交都是免費乘坐,孩子們都發了件安全服穿著,前面小朋友牽著後面小朋友的手,一個老師帶著第一個小朋友,一個老師在最後,依次進入公交車。非常有序,小孩子都很安靜的跟著老師。這一個場景讓我很感慨,看到他們,也看到了平時老師都是如何教導他們,排隊上下車,不喧譁,團隊活動手拉手。很多良好的修養和素質,都是從幼兒園開始學起。

講了那麼多周圍的例子,我們來總結下:

- 假如只是工作外派,在波蘭這邊待2-3年的話,建議選擇國際學校,畢竟英語是全世界通用語言,即使換去別的國家,也方便孩子無縫銜接,繼續之後的系統學習。

- 真的決定紮根波蘭的話,本地學校是首選,基本上是租住/購買房屋所在地的小區,申請本小區的公立學校即可。學校安排了英語課程,通常情況下,這邊孩子的英文發音很準,英文表達及溝通能力強。

- 經濟實力雄厚的家長朋友們可自行組合,推薦選擇國際學校,一份價錢一份貨,然後請波語老師繼續補習波語。畢竟生活在波蘭,波語是必修語言。

最後的最後,作為中國人,中文不能放棄,無論是國際還是本地學校,都不教授中文,家長朋友們,可以先買國內學校的通用教材,自己在家教學,定時定任務量,千萬不能馬虎,孩子一不小心,就會成為「文盲」。

相關焦點

  • 萃歐波蘭留學:重點推薦大學(附2020招生信息)
    不管是在國內上大學,還是出國留學,選擇一個好的大學就讀都是同學們的共同期望。萃歐自2015年開始做波蘭留學,盡最大努力幫助同學們申請上好的大學,這是我們一直堅持的首要原則。亞當密茨凱維奇大學(點擊可查看詳情)推薦理由:密大有著波蘭最好的現代語言文學學院及國際關係學院,綜合排名第五,被譽為波蘭的 「復旦大學」。4.
  • 萃歐19年波蘭留學解讀:推薦來波蘭讀本科,重新定義人生
    根據萃歐對留學的理解和以往的服務經驗,整理出下列問題,供各位學生及家長參考。1. 選擇留在國內上大學,還是選擇出國留學?如果高考成績理想,並且被985/211等一類的重點大學錄取,萃歐認為第一選擇還是留在國內上學,國家對於這類大學是重點扶持的,其資源及教學質量都是有保障的。
  • 萃歐波蘭留學:波茲南美術學院2020招生信息及解讀
    根據2016-2017年世界美院排名,波蘭的兩所美院進入前40,華沙美術學院(31名)與波茲南美術學院(37名),這兩所波蘭的美術學院,相當於中國的國美與央美,提到中央美院,大部分的國人都會心生中肯,無論是從悠久的歷史還是藝術成就而言,中央美院的地位,無人可撼。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被譽為波蘭的「中央美院」。
  • 萃歐波蘭留學:弗羅茨瓦夫大學2020招生信息及解讀
    1945年德國的投降結束了這所學校作為德國高等學校的歷史。1945年8月24日,民族團結政府決定將弗羅茨瓦夫大學從前德國大學轉變為波蘭國立學術學校。從1950年波蘭政府將弗羅茨瓦夫作為大學城開始,弗羅茨瓦夫大學成為了波蘭最重要的高等學校之一。
  • 萃歐波蘭留學:華沙經濟學院2020招生信息及解讀
    (版權申明:正文作者劉建雲,原創,版權歸波蘭萃歐有限公司ChinEuro Sp. z o.o.所有,如需轉載,必須在正文開始前醒目處註明作者姓名「劉建雲」及來源,轉載時,文字不允許改動,不允許任何形式的刪減、改編、
  • 萃歐波蘭移民雜談:華沙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為何如此貧窮悽慘?
    作者簡介:Mallory,碩士學位,有網際網路領域創業及波蘭文化領域投資經驗,對波蘭中小學留學有非常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及孩子在波蘭本地課外發展的各種資源。用自己的話總結就是,搞過IT,當過果農,搞過波蘭電影,參與過波蘭重大項目投資,有點雜。
  • 萃歐波蘭留學系列解讀:語言預科詳解
    在《語言成績詳解》一文中,最後的結論是:如果要申請波蘭的大學,必須要提供滿足條件的語言證書,沒有證書,就無法申請入學的,這是波蘭教育部對高校招生的統一要求。對於計劃選擇英語授課專業的學生來說,如果沒有滿足條件的英語語言證書,則必須參加雅思、託福、PTE等一類的考試,直到拿到滿足條件的語言證書,才能申請大學。一種辦法是留在國內,利於業餘時間學習英語,或者選擇上英語培訓班,然後參加考試,最終拿到語言證書。
  • 萃歐波蘭留學:AGH科技大學2020招生信息及解讀
    AGH科技大學簡介:波蘭礦業、冶金及材料學的王牌學校AGH科技大學位于波蘭克拉科夫市,始建於1919年4月,由當時的弗朗西斯·約瑟夫一世皇帝批准,由一批傑出的工程師和學者發起的一所側重於礦業方面教學和研究的高等學校。
  • 新加坡政府學校VS國際學校,你的選擇會是哪類?
    想帶著孩子來新加坡就讀的家長總是會問到這一題:政府學校好還是國際學校好?結論其實很簡單,但我們先賣個關子,讓這兩種學校來個大比拼,讓家長們比比看,哪個好?出來留學,第 1 個還是得面臨費用的問題,因此先把實際的問題拿來比較,也許選擇就容易多了!除了公民及永久居民外,不論是政府學校或者國際學校,國際學生的學費都是相當高的,而其中國際學校的硬體條件又相對來的好一些,學費也比政府學校高出一級!
  • 波蘭留學「中篇」|世界那麼大,為什麼要選擇波蘭?
    國際經合組織近年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波蘭的教育水平排名歐洲第5位,世界第11位,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亦排名前列。作為歐盟成員國,波蘭在BOLOGNA PROCESS中也發揮重要作用。在波蘭獲得的畢業證書受到歐洲國際的廣泛認可(得益於歐洲學分轉換制度-ECTS)。外國學生在波蘭高等教育機構取得的 ECTS 學分可以得到其他 ECTS 成員國的認可。
  • 定居日本,你選擇給孩子上公立、私立、中華還是國際學校
    另外聽我朋友說,他們東京中華學校的孩子一般在小學畢業後轉去考日本本地私立中高的比較多,小學讀完很多人都走了,畢竟課程設置都不按照日本文科省來。很多家長送孩子進來的主要目的只是學個雙母語,未來大概率還是留在日本高考的。 下圖是大阪中華學校的學生人數和國籍分布,可以看到初中部人就不多了,並且大陸人和中日混血比例很高,純臺灣人和純日本人都不多。
  • 萃歐波蘭留學:弗羅茨瓦夫理工大學2020招生信息及解讀
    (版權申明:正文作者劉建雲,原創,版權歸波蘭萃歐有限公司ChinEuro Sp. z o.o.所有,如需轉載,必須在正文開始前醒目處註明作者姓名「劉建雲」及來源,轉載時,文字不允許改動,不允許任何形式的刪減、改編、拼接及添加。
  • 賽普勒斯移民的子女,如何轉學到歐盟的學校?
    現在國內生活壓力加大,就業壓力也非常嚴峻,所以為了讓子女獲得更高質量的教育薰陶和更為廣闊的就業環境,很多家長會選擇將孩子送出國留學深造,也有一部分家庭選擇通過移民途徑來讓子女享受海外國家的教育權利。而賽普勒斯憑藉著其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先進的教育理念,吸引了一大批申請者的關注。
  • 萃歐是這麼做留學的——「大樹」的成長需要「澆灌」
    一年一度留學備戰旺季已經來臨,為了能夠做到更精細的服務,今年又一位人才加入萃歐。如果你計劃留學,萃歐將會根據如下幾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如果你計劃留學,你需要做基本的知識調研大家都知道萃歐用了三年時間來研究波蘭留學,輸出了一系列的文章,這些文章都真實客觀的反映了波蘭留學情況,我們推薦大家在計劃赴波蘭留學之前仔細閱讀,有關波蘭留學的基本信息在我們的文章中我們幾乎全部涵蓋
  • 香港排名Top10的國際學校有哪些?容易申請嗎?
    因為近幾年來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家長,有意願把孩子送進國際學校就讀,主要是考慮到:首先希望孩子有一個更高程度的英語水平,那麼對將來以後海外升學有一些更好的適應;第二就是因為跟本地的學校相比,在國際學校可以避免太過繁重的課業,那麼讓孩子也會有更加輕鬆的環境進行快樂的學習。首先我們聊一聊什麼是國際學校?
  • 波蘭官員腦門一拍,北外變成了「頂級情報學校」?
    昨天晚上波蘭抓捕華為員工一事在國內外掀起軒然大波。我們第一時間進行了報導。▲波蘭國家電視臺(TVP)報導截圖 (via環球網)對此,華為公司回應《環球時報》稱:(華為已)獲悉了相關信息,正在進一步了解情況,對此暫時沒有更多評論。 華為公司一直遵守業務所在國的所有適用法律法規,合規經營,並要求所有員工遵守所在國法律法規。
  • 斯坦福美國國際學校(SAIS)-新加坡國際學校中的明星學校
    在新人生新加坡(新加坡院校申請網)的國際學校板塊,會為正苦尋國際學校的家長詳細介紹20餘所新加坡的國際學校,大多數學校提供IB課程,還有美、英、澳課程,最大限度滿足不同家庭的教育需求和實際情況。在新加坡有這樣一間國際學校,堪稱是國際學校裡的明星學校,不僅許多明星放心地把子女送來讀書,就連許多駐新外交使節或跨國公司高管的子女也來此讀書,這就是新加坡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同時開辦美國教育課程與國際文憑課程(IB),為2-18歲的學生提供北美體制教育的斯坦福美國國際學校。
  • 希臘都有哪些適合就讀的國際學校?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逐漸提升,人們也在很大程度上開始對國內的生活產生不滿,這也讓越來越多人開始選擇進行海外移民,從而讓自己能夠享受到更多的福利,而希臘也成了當下很多人的選擇,那麼希臘投資移民值得辦理嗎?跟隨濱嶼移民網一起看下吧。
  • 什麼樣的國際學校才是理想中合格的國際學校,上海國際學校排名
    國際學校是什麼樣的?國際學校很高大上嗎?國際學校是土豪學校嗎?我們經常聽說這種問題。理想的國際學校是什麼?小編是來為你科普一下!數據顯示,目前在中學及以下學校就讀的計劃留學生已達到調查總調研人口的30%,比2016年增長5%。越來越多的家長關注國際學校,這些學校迎合了留學和家長教育的需要。但什麼是優質國際教育?一所快速發展的國際學校如何才能真正滿足學生和家長的期望?
  • 深網丨起底國際學校家長群:年收入過百萬,但感覺自己是 「窮人」
    大部分「順義媽媽」選擇的雙語私立學校,既接收外籍學生,也接收中國籍學生。《深網》對話鼎石、新英才、海嘉、培德書院(已經關閉)等私立雙語學校的多個家庭,試圖勾勒出走國際學校教育這條路中家長和孩子面臨的抉擇和難題。 圈子焦慮 「進了國際學校才發現,起點比自己高的卻遠比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