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事實與數據、身邊的小事看波蘭教育。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其實很簡單,萃歐最近收到各種諮詢,大家關注的焦點就是:來到波蘭後,孩子入學應該選擇國際學校還是本地教育呢?作為家長都想為孩子提供最優的資源,從國內的千萬學區房就能看出,既然來到了波蘭,我們就來看看這裡的教育環境及選擇。
既然是選擇題,萃歐就從國際學校與本地學校深度解讀下,註:數據及圖表均為2017最新數據。
國際學校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華沙的國際學校,集中選擇是英國國際學校,美國國際學校,以及加拿大國際學校。當然了,選擇學校的同時需要結合自身的經濟能力,我們先來看看大家關注度極高的學費情況:
美校2017年各年級學費
英校2017各年級學費
加拿大國際學校2017學費(每月收費)
現在茲羅提兌人民幣的匯率為:1:1.85,大家可以自行算出大致的學費,國際學校一般分3個學期(秋季學期,春季學期,夏季學期),每學期為期3個月,並且每學期中間休一個星期的假,稱為half term holiday。除去學費,每學期也都有額外的收費:午餐費(標餐或者有機),English support(針對母語不是英文的孩子),興趣輔導班(付費及免費),校車費用等等。用一句話總結下:有錢還得有閒。
其次我們再看看師資,每位老師的簡歷網站上都可以查到,他們/她們畢業的院校以及工作經歷。美校的老師以本土美國人居多,英語發音為美音。英校的老師以英國與愛爾蘭人居多,英語發音為純正的英腔(參考伊莉莎白女王新年慶典講話)。在教育理念與辦學態度上都毋庸置疑,歸結為一點就是:真正做到了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僅在單純的題目及識字方面,還有人際交往及社交,體育,領導力等方面全面發展。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次是開家長會(開家長會也跟國內不同,家長分時間段單獨跟老師交談,每位家長的時間為15分鐘)。老師給我講了這樣一件小事,這件事放國內,也許被很多家長忽略掉。她觀察到孩子對於友誼的理解不對。
小對話:
M:You want to be my friend? you should follow me and I'll reward you a piece of candy, OK for you?
Y:...all right, give me a candy and I'll follow you and be your friend.
學校課程安排一個星期的主題學習就是友誼,採用的繪本是: Bear feels scard(小熊感到害怕),這本繪本很好的詮釋了家庭與友誼。通過故事繪本及角色扮演,讓孩子們更深刻的理解什麼是友誼。
學校每周的newsletter
Bear feels scared
波蘭本地學校
還是老規矩,波蘭公立學校的學費是怎麼樣的情況呢?一個大寫的:免費 For Free。公立學校學費全免,無論是波蘭本地學生還是外國孩子。當然,其他的收費是需要家長承擔,例如課本,文具,校服,午餐等。
Info from Expat Arrivals
還是來說說在國內時自己身邊具體的小例子吧:由於我們在一線城市是學區房,對應的小學也算是優質小學,於是打電話想諮詢下入學情況,基本條件:戶口學區內,到了適齡年齡。結果卻完全出乎我意料。
Q:請問我們就住在XX小區,想報名申請今年9月入學的XX小學,需要填寫什麼資料嗎?
A: 不一定排的上,自己想辦法吧。
當然就有點懵,說好的義務教育呢?說好的免費入學呢?說好的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呢?
偶然跟一位來自上海的媽媽聊天,她說了一件令她很感動的小事。她們家3個孩子,為了第一個孩子上學,已經用了一撥資源,每天疲於接送。第二個孩子上學,又把身邊可利用的資源又清理一遍,贊助費暫且不說,最終把孩子送進學校。最後,第三個孩子。。。到了波蘭之後,她直接去了自己社區的小學,諮詢下入學情況,校長的一番話讓她記憶至今:你在我們的社區居住,三個孩子的入學問題,這就是我們的責任。非常順利,三個孩子同時入學,小孩子的適應性又很強,不到3個月的時候,就跟周圍的小朋友融合的很好。以上個例,我們不做任何評論,僅僅是就事論事,當然也不能以偏概全,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不同的哈姆雷特。
再來說說老師的素質,課程就是歐洲通用的課程體系,這裡說一下,每到春秋季節的時候,學校都會安排外出活動。或者去參觀農場,或者去動物園。一次我在等公交,看到這樣一幕:幼兒園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上公交車,原來像這種學校的外出活動,公交都是免費乘坐,孩子們都發了件安全服穿著,前面小朋友牽著後面小朋友的手,一個老師帶著第一個小朋友,一個老師在最後,依次進入公交車。非常有序,小孩子都很安靜的跟著老師。這一個場景讓我很感慨,看到他們,也看到了平時老師都是如何教導他們,排隊上下車,不喧譁,團隊活動手拉手。很多良好的修養和素質,都是從幼兒園開始學起。
講了那麼多周圍的例子,我們來總結下:
- 假如只是工作外派,在波蘭這邊待2-3年的話,建議選擇國際學校,畢竟英語是全世界通用語言,即使換去別的國家,也方便孩子無縫銜接,繼續之後的系統學習。
- 真的決定紮根波蘭的話,本地學校是首選,基本上是租住/購買房屋所在地的小區,申請本小區的公立學校即可。學校安排了英語課程,通常情況下,這邊孩子的英文發音很準,英文表達及溝通能力強。
- 經濟實力雄厚的家長朋友們可自行組合,推薦選擇國際學校,一份價錢一份貨,然後請波語老師繼續補習波語。畢竟生活在波蘭,波語是必修語言。
最後的最後,作為中國人,中文不能放棄,無論是國際還是本地學校,都不教授中文,家長朋友們,可以先買國內學校的通用教材,自己在家教學,定時定任務量,千萬不能馬虎,孩子一不小心,就會成為「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