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相愛容易相處難。兩個人由相識、相戀到走進婚姻,經歷了愛情的美好和甜蜜,通過相互了解,才會牽手共同建立美滿幸福的家庭。但有多少人能經受住生活的瑣碎,細水長流的日子要靠雙方的理解、信任和體諒,只有這樣才能讓感情穩定。
對於離異的男女,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他們在進入另一段感情時,要學會和過去的生活告別,一定要真誠待人,財務透明,否則因經濟發生矛盾,就會影響雙方感情。
一、拒絕給女友3萬元,他被趕出家門
秦偉民是一名工程師,他的工作就是常年駐紮在建築工地上,對工程進行監理,每完成一項工程他就會回家和女友團聚。可是這次,當工程完成同事們都陸續回家了,唯有他一人在住在工地旁徘徊,無處可去,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秦偉民今年50歲,與女友戀愛一年,因為女友家住長沙,所以以往大多數時間他都住在女友家,就在三個月前,女友讓他幫忙補交3萬元的養老保險金,秦偉民拒絕了,所以女友將他趕出家門。
秦偉民翻開與女友的微信轉帳記錄,亮眼的紅包數不勝數,少則一千,多則五千。他說,每月還會給女友一兩千的生活費,一年下來除開購物,轉帳至少5萬多元,他說他已經習慣用錢來哄女友開心,沒想到一次拒絕,就遭到了分手。難道真如秦偉民所說,這段感情從一開始就不純粹嗎?
秦偉民的老家在河南,他們是以結婚為前提開始的這段感情,所以他才願意不斷進行經濟上的付出,可每每計劃要落到實處時,女友就總是以忙為藉口拖延婚期,難道秦偉民真的掉入一場感情陷阱嗎?
秦偉民認為,這段戀情的開始是因為他幫於麗還了3萬元的信用卡,可於麗說他知道秦偉民沒車沒房沒存款,可仍然選擇與之交往。
於麗表示,一開始他們和普通情侶一樣甜言蜜語,可越熟悉以後,他們之間的溝通方式卻變成了冷嘲熱諷,秦偉明在經濟上也愈發和女友涇渭分明,這讓她感到生分。
二、因經濟分歧引發的矛盾
於麗坦言,她沒有房子,兩人之前一直住在父親家中,父親提出,讓秦偉民每月出2000元生活費,作為家庭的共同支出,可秦偉民拒絕這一要求,於是父親只好讓他搬走,按照於麗所說,這不並代表分手。
於麗今年已經50歲,在她看來,情侶之間互幫互助很重要,她希望找一個自己可以依賴的人,可秦偉民認為,女友只需要物質上的依賴,這段感情一開始就不純粹。
於麗坦言,如果結婚雙方會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爭吵,可秦偉民遲遲不提出結婚,那麼年過五旬為何不願意結婚,在這段戀情裡,究竟是女友別有用心,還是男友另有隱情呢?
50歲的秦偉民之前經歷過一段失敗的婚姻,2017年兩人在百合網上認識,通過一次旅遊,兩人正式確立戀愛關係,可沒過多久女友就提出讓他幫助還信用卡,這讓剛進入這段感情的秦偉明心裡有些彆扭,可為了討好女友,他一次次妥協。
他坦言,自打兩人確立戀愛關係後,女友在經濟上對他十分依賴,這讓他倍感壓力,但僅憑是經濟上的依賴並不能證明這就是一場戀愛陷阱。
秦偉明說,於麗的父親癱瘓在床,平日裡大都是他在照顧,可女友卻帶著兒子在外玩樂,在他看來,自己只是減輕女友生活負擔的工具。
他說在步入婚姻之前,他希望徵得家人的認可,今年11月小兒子來到長沙,於麗表現得十分小氣,他認為自己把女友的家人視為親人,可她卻對自己家人十分冷漠。
於麗的父親認為,由於秦偉民在長沙沒有住處,而老人也將他視為女婿,所以同意他吃住都在於家,可當老人要求他為這個家庭付出時,秦偉民卻並不願意,這讓老人心裡產生了隔閡。
於麗表示自己是真心實意想和秦偉民組成家庭,所以她提議兩人開銷由她來承擔,而男友的工資存起來共同買房,直到兩個月後,自己的2000元工資不夠一家四口的開銷,所以她才提出讓男友也盡一份力。
三、愛子心切,讓她對男友多加指責
今年50歲的於麗離婚多年,一直獨自撫養兒子,贍養老人,操勞多年的她,一直希望找個有擔當的男人,願意陪她分擔生活上的艱辛,而恰巧秦偉民的主動讓她感動,她認為秦為民是個有擔當的人,可當真正一起生活時,事實並非如此。她說,一開始他是主動付出,後來就變成了索取。
共同生活後,她發現男友的付出並不純粹,只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回報,在這段感情裡她和男友的狀態好似性別調換,秦偉民性格多疑,總會因為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而於麗則是無可奈何不斷忍讓。
於麗大大咧咧,她不像其他女人凡事跟男友報備行蹤,為了刷存在感,秦偉民把於麗家中的所有證件都藏起來,只為女友能重視他的存在,這樣的感情讓於麗感到十分心累。
於麗有個兒子今年17歲,因為一次病發,兒子成了智力殘疾,長大後也十分自閉,於麗一直獨自撫養著兒子,她最大的心願主是未來伴侶能夠接受兒子,可秦偉民並不能視如己出。
男友在面對她有智力殘疾的兒子時,脾氣暴躁而且很沒有耐心,她可以忍受男友的敏感和猜忌,但無法妥協男友對兒子的計較和苛刻。
當秦偉民嗅到一絲分手苗頭時,他開始極力止損,他把當初兩人買的夢潔四件套和100多元的光纖拆走了,並且打包了水壺和被套,曾經所有的付出他都要一一收回。
當感情破裂時,他開始計較得失,可實際上他身為工程師,有體面的工作和穩定的收入,為何在經濟上如此斤斤計較?
四、成長經歷讓他們相愛容易相處難
秦偉民出生農村,自己曾經在非洲做過三年工程賺錢,如今他年過天命卻沒有積蓄,並非是因為淨身出戶,而是在離婚前,妻子將他的錢全部敗光,正是因為有了前車之鑑,如今在感情裡,他格外看重感情上的開銷。
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20出頭患有腦癱,小兒子還未成年,作為父親他想儘可能為兒子們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所以他平常生活十分節儉,年過五旬還在拼命賺錢。
在同事眼裡,秦偉民是個比較吝嗇的人,也不懂什麼人際交往,甚至工作能力也差強人意,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他是個工程師又有多年的工作經驗,怎會連普通的工程圖都看不懂呢,因工作能力原因,如今他已經被公司辭退,也正是職場情場雙雙失意,他才會敏感多疑患得患失。
但秦偉民的危機感意識很強,前段時間他剛參加完消防工程師的考試,現在又在備考一級建造師,他坦言自己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如今中國發展太快,只能不斷地充實自己,才能將自己和親人的生活質量提高。
相比之下,於麗的安於現狀讓他有些無可奈何,他們有著不同的生活態度,對待感情的方式也大相逕庭。
於麗承認對於這段感情她開始得過於草率,忽略了相愛容易相處難的道理,由於南北方生活習慣及語言差異他們之間經常產生矛盾,雙方互不忍讓。
最後,雙方達成一致,於麗支付秦偉民3萬元人民幣,雙方和平分手。
結語:
看後,長舒一口氣,為他們二人的相處模式感到心累,雙方互相猜忌,為錢而爭執不斷的感情真的不能長久。
1、二人缺少情感互動
於麗在戀愛中是個浪漫的人,她多次想為男友做點什麼,可總是被秦偉民的金錢觀澆滅熱情,而秦偉民是個很實際的人,他精打細算著過日子,總認為金錢上的給予才叫付出,在於麗看來,情感上的公開和包容才叫付出,而他們之間缺少的就是情感互動。
兩人對感情的理解各不相同,卻又用自己的標準衡量著對方的心意,於麗埋怨秦偉民不能包容自己的兒子,而秦偉民也同樣覺得女友對自己的兒子並不上心。
2、女方經濟上過於依賴,給對方造成壓力
在一段感情中,男女各自經濟獨立,才能更和諧,正是因為於麗經濟上的依賴,讓秦偉民懷疑這段感情的初衷。
雙方家庭背景相似,於麗兒子智力殘疾,秦偉民大兒子腦癱,所以家庭負擔重,壓力也就更大,相互之間不能很好溝通。金錢上的不透明,讓兩人都各懷心思,又因為南北差異和生活方式不同,兩人沒有包容和磨合。雖然相處一年,兩人感情並不坦誠。
3、男方心胸狹隘
秦偉民在為人處事上確實不夠大度,也缺乏男子漢氣概,甚至有些摳門,兩人分手時,他竟然把被套、枕套、水壺和光纖都打包帶走,看了讓人可笑又可氣,太丟男人的臉了。
而在和同事相處中,一直都是AA制,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從工作和家庭中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人。有一句話叫: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格局太小的人註定走不遠,所以他的職場和情場失意也在情理之中。
其實二婚和頭婚一樣,以愛為前提,雙方才能步入婚姻殿堂。懂得為對方考慮,相互信任、彼此包容,感情才能長久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