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初出茅廬便大鬧地府,地藏菩薩為何不出手?諦聽:動不得

2020-12-11 少讀歷史

導言:孫悟空初出茅廬便大鬧地府,地藏菩薩為何不出手?諦聽:動不得。

吳承恩寫《西遊記》並不是出於對於妖魔鬼怪神話的喜愛,而是將他在官場中所看到的聽到的事以神話故事形式表達出來。因此《西遊記》中每一個經典情節的背後都蘊藏著一定的哲理,不能說細思恐極,但細細想來也滿是生活的智慧。

小時候我們在看《西遊記》時,更多是被《西遊記》中精彩的故事所吸引。如今,我們已然到了中年,在回過頭來看這本書時,在書中看到的除了當年的故事之外,我們還更容易看到故事背後的是是非非,甚至有些時候,我們在故事中看到了現實中的自己。

花果山上的一塊靈石,經受日月的精華,誕生一石猴。石猴出生之後,便迅速的與花果山本土的猴子打成一片,他憑藉著自己的勇敢無畏,為猴子們找到了水簾洞,成為了猴王。孫悟空天生不甘於平凡,如果猴沒有夢想,那與鹹魚有什麼區別?

孫悟空親身經歷了一個老猴子的死亡,死亡的恐懼戰勝了初當猴王的喜悅。於是他打定主意外出求學,以學得長生不老之術。他獨自駕領小船去到了西牛賀州的靈臺方寸山,拜到了菩提祖師的門下。當然悟空學藝的過程也頗為曲折,在這裡我們不再贅述。他習得了長生不老之術,習得了七十二變與筋鬥雲,因在人前賣弄法術被菩提祖師趕下山來,自此悟空的求學之路也便戛然而止,未來的路便真正的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

如菩提祖師所料,孫悟空果然不是一個省油的燈,他憑藉著學來的本事,先與花果山的眾位妖王拜了把子,之後大鬧龍宮,尋得如意金箍棒作為自己的兵器,孫悟空的日子快樂極了,與眾位妖王日日笙歌宴飲,不再懼怕死亡帶來的威脅,仿佛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

孫悟空在自己求得長生不老之術後,面臨的下一個問題便是如何幫助他的猴子猴孫,解決長生不老的問題。真是想啥來啥,孫悟空在夢中被黑白無常抓去了地府,在得知生死簿與猴子們的生死有著很大的關係後,他便趁機大鬧地府,劃掉了生死簿上所有猴子的名字,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猴子猴孫們長生不老的問題。

在這裡有一個讓人不解的問題,孫悟空大鬧龍宮豪取金箍棒,是因為四海之內皆沒有可以對抗孫悟空的神人,但地府不一樣,地府除了閻王爺之外,還有一個強大的地藏王菩薩,他為何不出手制止孫悟空呢?並且當時孫悟空並沒有身份背景的加持,他只不過是一個來自於凡間的妖猴。在這種情況下,其中的原因便更引人深思。

地藏王菩薩有著普渡眾生的宏圖偉願,他曾經說過: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如果這麼容易做到,顯得地藏王菩薩的目標也太低了。地獄從來都是人滿為患,從來沒有空過。於是他便一直在地府坐鎮。地藏王菩薩的道行在原著中並沒有直觀的體現,但是他座下有一神物,普天之下盡人皆知,那便是諦聽。

在《西遊記》中真假美猴王那一集,當眾人無法分辨孫悟空的真假時,其中一個鑑定機構便是地府。而鑑定官員便是地藏王菩薩的坐騎——諦聽。諦聽除了擔任地藏王菩薩的司機之外,他還擁有著另一神奇功能,那便是可以分辨事物的真假。在西遊記中是這樣描述諦聽:

它若伏在地下,一霎時將四大部洲……可以照鑑善惡,察聽賢愚。

由此可見,寥寥數字便可以看出諦聽具有分辨三界之中一切事物真偽的能力。除了分辨真偽,他還能夠追本溯源,還原事物的本來面貌。

諦聽當時也是分辨出了孫悟空與六耳獼猴誰真誰假,但他並沒有正面的回答。諦聽當時給出的理由比較官方,原著是這麼記載的:

當面說出恐妖精惡發,騷擾寶殿,致令陰府不安。

表達的意思雖然委婉,但是非常明確。那便是地府之中無人可以降服六耳獼猴與孫悟空,因此他沒有說破,而是將問題推到了如來佛祖那裡。不得不說諦聽可以算得上是一名出色的司機,不但能夠承擔起保駕護航的責任,踢皮球的功夫也真不是蓋的。

回到當初孫悟空大鬧地府的時候,諦聽在當時,必然也是知曉了孫悟空的實力。除此之外,他應該還知曉了孫悟空從出生到求學再到如何來到地府的前因後果。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孫悟空在菩提祖師處學藝,必然也沒有躲過諦聽的耳朵。

地藏王菩薩即便是能夠出手,制止住孫悟空,但他也無法抗衡孫悟空背後的靠山。菩提祖師是一個能夠藏匿於西牛賀州而不為上仙所知道的人,西牛賀州原本是如來佛祖的地盤兒,但菩提祖師能夠在如來佛祖的地盤上肆意傳教,由此來看菩提祖師的實力可見一斑。

有的網友可能會說,明明菩提祖師在孫悟空下山時便已與他劃清了界限,諦聽難道聽不出來嗎?我想諦聽應該是知道這件事,但他還可能聽出更深層次的東西,那便是菩提祖師為何單單交給孫悟空躲避三災七十二變此等調皮搗蛋的神通?

或許在菩提祖師早早的知道孫悟空本就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猴。於是他有意教給孫悟空這些本領,讓他出來將三界攪動一番。在這一層面上講,地藏王菩薩便更不能插手管這件事了。

綜合上文可知,地藏王菩薩在孫悟空大鬧地府時,一定是被諦聽所勸,果斷不再插手此事。至於之後的真假美猴王,水更深,諦聽沒有得到授意便直接推給了如來,由此可見,諦聽深得此道。

這件事或許是吳承恩在現實中經歷過的事情,官場之上,人人皆有背景,哪怕前面打鬧的是一個猴,但仍舊要顧及它身後的人,給上幾分薄面。最好的處理方式,或許便是不參與,不發表看法,這可能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相關焦點

  • 難怪地藏王菩薩不見玉帝,你瞧孫悟空進了地府看見了啥?
    於是玉帝接了表文詳細查閱,說的就是孫悟空在地府塗抹生死簿的事情。看到這裡不知道大家發現問題沒有,東海龍王可以面見玉帝,為何地藏王菩薩卻託了秦廣王來遞交表文呢?難道地藏王菩薩不敢見到玉帝嗎?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跟孫悟空去地府看一看。
  • 地府中的大佬,實力比玉帝都厲害,不是地藏王菩薩!
    地府中的大佬,實力比玉帝都厲害,不是地藏王菩薩!我們知道在各國的神話故事中都有地獄的存在,其實我國最早的時候也是沒有地獄的,一直到佛教的傳入,地獄的說法才正式的成立後來也相繼有了十殿閻羅,不過這個十殿閻羅是道家的神仙,在許多神話作品中十殿閻羅都要聽從佛教的大佬地藏王菩薩的安排,也就是說地藏王菩薩才是真正的地獄之主。戰鬥力最強大的存在,真的是這樣嗎?
  • 非人哉:諦聽原本是白色的,九月得到菩薩的喜歡卻即將「黑化」?
    最近地藏菩薩到九月他們公司拜訪朋友「觀音大士」玩,九月突然有了要「黑化」的趨勢?這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吧。後知後覺的九月得知小光頭竟然是地藏菩薩後趕忙找地藏菩薩表示歉意,畢竟人家是菩薩啊萬一對自己印象不好了不就完蛋了。
  • 地藏王菩薩坐騎「諦聽」的來歷故事與外貌形態!
    諦聽乃是地藏菩薩經案下伏著的通靈神獸可以通過聽來辨認世間萬物 尤其善於聽人的心,傳說諦聽的原身是一條白犬,因為地藏法門以孝道為基,狗性忠誠,就如同文殊之獅子表智慧,普賢之白象表大行一樣,地藏之諦聽表忠誠不二之心。地藏王菩薩坐騎「諦聽」的來歷故事與外貌形態
  • 孫悟空大鬧地府,劃掉猴族的生死簿,為何猴子還是會死?
    可這一切讓孫悟空打破了,黑白無常將孫悟空魂魄抓入地府,孫悟空壽終正寢了。可孫悟空大鬧了地府,毀掉了生死簿,划去了猴族的名字,在他以為就是長生不老了。可這些猴子們真的就長生不老了嗎?難道就不會死了嗎?答案是否定的,花果山的猴子不還是死了很多嗎?原著中大聖道:「我當時共有四萬七千群妖,如今都往那裡去了?」群猴道:「自從爺爺去後,這山被二郎菩薩點上火,燒殺了大半。
  • 為何對孫悟空死心塌地?這三個細節說明啥?
    由此,蟲子天下個人推斷,獨角鬼王的來歷,應該是來自地府!那麼,獨角鬼王並非猴類,為何要與孫悟空為伍?其實,書中有三個細節,似乎能說明一些問題!細節一:獨角鬼王出現的時間!獨角鬼王並非一開始就出現在孫悟空身邊的,而是在孫悟空大鬧地府之後,在被太白金星第一次招安,成為弼馬溫之後的事情。有一個非常巧合的時間點,那就是當孫悟空嫌棄弼馬溫的官職小,剛剛回到花果山,獨角鬼王就來了,不僅給孫悟空獻上赭黃袍,還慫恿孫悟空自稱齊天大聖!那麼,普天之下,誰能這麼及時的就知道孫悟空恰在此時回到花果山呢?
  • 《西遊記》中的神獸諦聽:弱者處理棘手事件的智慧
    《西遊記》第58回,地藏菩薩有個神獸,名喚「諦聽」,據說善聽具有「坐地聽八百,臥耳聽三千」,能辨別世間萬物的聲音,尤其善聽人心,能顧鑑善惡,察聽賢愚。《真假美猴王》中,真假悟空到地府的時候,被諦聽分辨出來了,但是又不能說,原文如下:那獸奉地藏鈞旨,就於森羅庭院之中,俯伏在地。
  • 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玉帝為何自己不出手阻止?他出手便沒有西遊記了
    要知道在神話當中,天劫就是境界法術的瓶頸,每經歷一次天劫就等於突破了一次修煉瓶頸,境界和法力都會得到質的提升,這四位大帝皆是經歷過無數天劫的大神,其法力非同小可,而孫悟空最多是招式多了些,但法力並不高,這些大神隨便一個出手就能將孫悟空制服了,更何況是三界至尊的玉皇大帝(昊天上帝)?其實他們不出手是由原因的,而整起事件的別後也藏有一般人不知道的深意。
  • 地府最厲害的大神是誰?如來玉帝都不是對手,不是閻王或地藏王
    說起地府,民間一般會記得閻羅王,閻王長居陰曹地府,掌管無數小鬼,「黑白無常」「牛頭馬面」經常出現在各種影視作品中。雖然閻王的知名度最高,但是他並不是地府最厲害的大神,因為在中國道教中,閻羅王只是十殿閻王之一,並沒有獨高的地位。
  • 玉帝將生死簿交給佛派的地藏王,他不怕壽命被暗中更改嗎?
    當年孫悟空在地府強銷生死簿,由於孫悟空是個狠茬子,十殿閻王只得委曲求全。待孫悟空塗抹生死簿離開之後,十殿閻王急急忙忙將這件事情向地府翠雲宮的地藏王菩薩稟報。地藏王得知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後,覺得事態嚴重,於是寫好表文,第二天一大早就讓秦廣王去天庭向玉帝匯報工作。
  • 《西遊記》裡的神仙為什麼吃仙桃續命,而不去修改生死簿?
    第三回,孫悟空大鬧冥界,改了猴類的生死簿,一路棒打出幽冥界。第十回,李世民被帶到地府逛了一圈。第十一回,劉全為了救妻子李翠蓮,甘願服毒而死,代太宗進獻瓜果給十代閻王。結果閻王查看生死簿發現,夫妻二人陽壽都還沒到,最後就都還魂人世了。第五十八回,為難以分辨兩個孫悟空的真假,請冥府的諦聽幫忙。
  • 地藏王和閻羅王,誰才是地府真正的掌權者?很多人都沒猜對
    比如東海龍王就管轄東海那一片領域,天蓬元帥只負責天河水軍,而孫悟空的弼馬溫,就只能管轄天馬。如果越權,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但在地府中,很多讀者就有點懵了。因為地府既有閻羅王,又有地藏王。表面上看,閻羅王對地藏王很恭敬,而實際上,負責地府日常工作的,又是閻羅王。那到底誰才是地府的管理者呢?咱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
  • 孫悟空為群猴勾了生死簿有利有弊,六耳獼猴為何非要取代孫悟空?
    我們都知道孫悟空學成一身本事下山後,他把三界折騰得著實不輕,他先去東海強索兵器拿走了定海神珍,又大鬧地府強銷生死簿,最後直接跑到天庭上去搶玉皇大帝的尊位。我覺得孫悟空大鬧三界,論罪過的話他在地府犯的「錯」最大。
  • 佛教四大菩薩,文殊、普賢、地藏王、觀世音,分別代表了什麼?
    普賢菩薩的坐騎白象代表願行殷深,辛勤不倦;而白象的六牙代表六波羅蜜一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佛教稱六牙白象是菩薩所化,用來代表威靈,象徵「願行廣大,功德圓滿」。三: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代表著大慈大悲,所有又被叫做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以大悲顯現、拔出一切有情苦難為本願,循聲救苦,不稍停息。觀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上的上首菩薩,其道場在浙江的普陀山。
  • 《地藏菩薩本願經》的文前「覺林菩薩偈」意義特殊,佛子不可不知
    《地藏菩薩本願經》前面摘錄的《覺林菩薩偈》,是否有特別意義 ?這是希望我們在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之前,能先有一個正確知見的提升,再來讀經,才不致產生錯誤見解:以為人去後ㄧ定落入地府,沒有任何希望。原來,他將要死的時候, 看到了兩位冥官要來追他;追著追著,來到了一座大城門前,忽然看到了一位僧人,僧人說:「 我是地藏菩薩,因為你在京城的時候曾經描摹過我的畫像,今日特別來救你,我教你一段四句偈:『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
  • 佛法常識:『大願地藏王菩薩』名相寓意及由來,佛弟子不可不知!
    以是之故,菩薩常現身天上、人間及地獄等處,救度眾生,自誓必定度盡六道眾生,方乃成佛,誠如《地藏經》所載:「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成菩提。」中國佛教寺院中的地藏菩薩形像極具特色。一般菩薩之造形多為頭戴寶冠、瓔珞裝飾、身披天衣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薩則為光頭圓頂或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手持錫杖的出家相。
  • 陰間五尊大神 地藏王菩薩榜上有名
    第五位 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得名。以「大孝」和「大願」的德業被佛教廣為弘傳。地藏王菩薩早已達到了佛的智慧海,功德已圓滿早就應該成就佛的果位了。但地藏王菩薩發願要度盡一切眾生,所以不現佛身,始終以菩薩神度脫罪苦眾生。到處現身說法救度眾生,「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據說這與地藏王菩薩的母親有關,在地藏王菩薩的過去世中,因入地獄救母親。親身感受到了地獄眾生之苦,故而心生憐憫要解救地獄的眾生。
  • 孫悟空鬧天宮時真武大帝為何不出手?原來是沒接到這位大神的命令
    他本來天生地養,與尋常凡夫俗子不同,在修行中的領悟能力更是卓爾不凡,因此很快便融會貫通,領悟了幾十種大神通。修的無窮本事之後,孫悟空鬧龍宮取金箍棒,闖地府銷生死簿,與六大聖整日喝酒論道,好不快哉,但好時候不長,孫悟空索披掛,奪神兵,篡改三界陰陽秩序到底是犯了大錯,因此被龍王和閻王一紙狀子告到了玉帝那裡,玉帝大怒,下令捉拿妖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