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學源遠流長,其內容博大精深,相關書卷浩如煙海。
1.什麼叫古典詩詞
古典詩詞就是舊體詩詞(相對新詩而言)。詩詞是我國文學作品中的兩種體裁,也就是兩種分類。由於詞是從詩中派生出來的文學體裁,也有將詩詞歸為一類的。
古典詩歌:
1.古體詩(古風)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樂府詩
2.近體詩(格律詩): 律詩:a.五言律詩,b.七言律詩;排律:a.五言排律,b.七言排律;絕句:a.五言絕句,b.七言絕句
3.詞 平韻格詞,仄韻格詞,平仄韻轉換格詞,平仄韻通葉格詞,平仄韻錯葉格詞
中國古典詩詞基本知識(二)格律詩
1.什麼叫格律
格,就是格式。格律詩是有固定的格式的。這種格式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句數固定。每首八句的叫律詩,每首四句的叫絕句,超過八句的叫排律。
二.字數固定。每句五個字的稱為五言詩,每句七個字的稱為七言。由此可知:
五言絕句的字數=四句×每句五個字=二十個字;
七言絕句的字數=四句×每句七個字=二十八個字;
五言律詩的字數=八句×每句五個字=四十個字;
七言律詩的字數=八句×每句七個字=五十六個字;
五言排律的字數=大於八句的偶數句×每句五個字>四十個字;
七言排律的字數=大於八句的偶數句×每句七個字>五十六個字。
律就是聲律和韻律,格律詩要遵守發音規則,講究聲律和韻律美的。
另外,律詩的八句中,每兩句稱為一聯,共分四聯;第一,二句為第一聯,稱為首聯;第三,四句為第二聯,稱為頷聯;第五,六句為第三聯,稱為頸聯;第七,八句為第四聯,稱為尾聯。根據詩的內容語氣,又分別稱第一,二,三,四聯為「起聯,承聯,轉聯,合聯」,相對應的絕句的第一,二,三,四句分別稱為「起句,承句,轉句,合句」。所謂「起」,就是「起頭,開頭」的意思;所謂「承」,就是承接上面的話,繼續延伸的意思;所謂「轉」,就是話鋒一轉,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以及獨特新穎的表現手法;所謂「合」,就是最後將話題一收結尾。這就是古人常說的一首詩中要有「起,承,轉,合」的頓挫語氣。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絕句就是「截句」的意思,就是把律詩攔腰分成兩部分,取其中的一部分的格式就成為絕句,因此絕句只有兩聯,這種說法也有道理。
2.格律詩寫作要遵循的基本要素
格律詩寫作要遵循的基本要素有四個:平仄,相粘,對仗,押韻。
一.平仄:
漢語的絕大多數漢字,都有聲調(個別的無聲字或稱輕聲字除外)。齊梁時期的沈約在總結前人對漢字發聲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創立了「四聲」之說,形成了格律詩聲律的規則,同時也是現代漢語發聲規則的基礎。沈約提出的「四聲」是:「平聲(包括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入聲」;其中「陰平和陽平」的字為平聲字,「上聲,去聲,入聲」的字為仄聲字。在現代漢語中,「入聲」字已經被其他聲部所兼併,所以現代漢語中只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也說「一聲,二聲,三聲,四聲」。
但是,寫作格律詩要遵循沈約提出的「四聲」規則,有一些文友不了解這些,所以看到別人的詩,就用現代漢語的發聲規則去衡量,就會認為別人的詩沒有遵守規則而產生誤會。舉個例子:在下的詩作之中,有一副對子「遠島歸鷗孤影白,青山落日晚潮紅」,其中的「白」字在古代漢語中就是入聲,是仄聲字。但在現代漢語中,已經變為陽平的聲調。
容易發生誤會的字有三種:(1)把平聲字當作仄聲字;例如:李義山的「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的「看」字是平聲字,應讀成陰平聲調;(2)把仄聲字當作平聲字;例如:「白」「國」「節」等都是仄聲字;(3)可平可仄的字。在古代漢語中,有相當一部分字是可平可仄的,但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意思不同,平仄也不同,例如「俱」字,在「行則與俱」(是「一起,一同,共同」的意思)的時候為平聲,在當「都,全」的意思時為仄聲;另一種是意思即使相同,也可平可仄,例如「忘」字。
那麼,怎麼掌握呢?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查韻書;對初學者來說,查韻書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在此,我向大家推薦一本小字典,叫「簡明文言字典」,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不貴,大概不會超過15元。這本字典共收單字一萬六千多個,詞組一萬三千多條。它的好處是可以使用偏旁部首查字,而且提供字的現代讀法,在古漢語中的韻部,同時說明字義並舉例。二是經常進行閱讀和寫作,時間長了,自然就記住了。
接下來介紹平仄在詩中的運用規則,要說明的是,我以介紹平聲韻腳為主。首先介紹七律的標準平仄格式。
七律的標準平仄格式有兩種:一種是平起式(即第一句的第二個字是平聲字),另一種是仄起式(即第一句的第二個字是仄聲字)。
我們品讀這本《蘇軾詞傳》,更多的是在了解蘇軾的人生,也許我們也經歷過人生的坎坷,我們也被懷疑過,我們也失去過,且看蘇軾是怎樣笑看人生的。
這本書,將每一首詞背後的社會背景,發生的事件,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這位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不僅如此這本書還有還有《倉央嘉措詞傳》,呈現了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傳奇人生,和藏傳佛教史上引人注目的上師情歌。
這本書想要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倉央嘉措。
文字基於歷史,但情感溝通古今——因為一首詩愛上一個人,所有的辭藻不過是後人的附會,不想也不能評價,他,始終在那裡。
住進布達拉宮,他是雪域之王;流浪在拉薩街頭,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除此之外,這套書還有《李清照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一共六本書,記錄了六位偉大的詞人的傳世佳作。
曾經有很多人問我,我們為什麼要學古詩詞?
因為詩詞是語言的精華,是一門藝術,語言我們都會,但是語言之美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而語言最高的境界就是詩詞,它是對語言的高度概括和凝練,是最美的語言表達。
僅僅79塊錢就能得到6本書!體驗6位歷史文人的真實思緒!如果您對這套書感興趣,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