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歌曲向詩詞致敬 用詩詞表達「抗疫」決心

2020-12-21 央視網

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總決賽臨近尾聲的時候,觀眾們在節目中聽到一首十分優美的歌曲,那就是《中國詩詞大會》的主題歌。這首歌先有詞,再有曲,而這首歌的歌詞創作者正是《中國詩詞大會》的策劃人之一、1-5季的點評嘉賓康震老師。

今天小編在這裡為大家送上《中國詩詞大會》主題歌《千秋我唱》,請大家欣賞。

2020年2月9日《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圓滿結束,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作為節目的學術顧問及現場點評嘉賓,從2016年的第一季一直陪伴著觀眾走到了第五季。

用歌曲傳播中華文化 意義非凡

康震老師被網友稱為是一個被詩詞「耽誤」的「畫家」,被畫畫「耽誤」的「主持人」,今年又多了一個身份——《中國詩詞大會》主題歌《千秋我唱》的歌詞作者。

作為五季節目的直接創作者和參與者,康震老師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和感情,也有很多難忘的經歷和深刻的觸動。今年正值《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康震老師便創作了《千秋我唱》的歌詞。

《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

在我們的印象中,歌詞創作與詩詞創作有些類似,也許很漫長,就像王立群老師在今年第六期開場說的「精華在筆端,咫尺匠心難」;也許是靈感乍現,就像蒙曼老師說的「下筆如有神」。而這首歌詞的創作有點類似於後者,但又不全是。

康震老師介紹說,這首歌並不是「做出來」或「想出來」的,而是一種內心真情實感的表達,希望把中國的詩詞文學都融入進去,所以寫到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寫到了「英雄」「江月」「星輝」等,通過這些不同的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

世界四大古文明,只有中華文明沒有斷代,源遠流長;古往今來,有多少詩詞歌賦,精美華章,讓明月如玉,讓鄉愁如醉,讓春山空翠,讓江河奔雷。這些都給了康震老師歌詞創作的靈感動力和想像的空間。

他說,這首歌的創作過程很快,從一開始寫這詞的時候,主要是想到了兩點,一個是,中國的古典詩詞是五千年文明當中的一個代表,中國文學自發端也已有三千年的歷史,這也就是歌詞開頭「五千年文明,三千年詩章」的表述;其次,《中國詩詞大會》正在做的就是文明傳承,詩詞就是中華文明傳承的一種載體。這不就是「千秋我唱」嗎?而且,這裡的「千秋」不單單指千年,還有千秋萬代的意思,中華文明能夠源遠流長,正是因為一代代人的傳承與發揚。這是我們發自內心的情感表達。

所以,他寫下了「千遍萬遍我們吟唱著詩與夢想」。

他說,我們為什麼千百年來不能忘卻這些詩詞、這些詩人,也不能忘卻詩人的那些時代呢?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我們不停地回首、回首、再回首,回首「千遍萬遍」,是為了能更好地向前走。我們中華文明幾千年,沒有像其他的文明一樣斷流,而是源遠流長、越流越壯大,這不能不說是中華文明生命力的所在。

《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

他在歌詞中寫到「柔情萬種卻又那麼倔強」,是因為想到了女詞人李清照和她的作品。李清照的婉約詞作,寫少女時光的、寫愛情的、寫婚姻的,讓我們感受到她柔情萬種、情深意長,但李清照又確實是個非常倔強、非常有個性的女詞人,她說「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他想用這句歌詞來體現中華文化柔韌堅強的特點。中國文化本身是含蓄、內斂的,中國文學抒情性很強,但中國人其實又很倔強、有個性。所以,「柔情萬種卻又那麼倔強」是想概括中國文學、中國文化的兩個特點,一方面堅毅如鋼,但另一方面又是情深意長。

他寫到「那是你的漁火,也是我的月光」,「那是你的完美,也是我的想像」,他要向詩詞致敬、向詩人們致敬,向那些誕生詩人的輝煌時代致敬。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

我們現在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所以叫「偉大復興」,就是因為我們中華民族在歷史上曾經有過輝煌和偉大的振興。他說,「我前段時間看一個英國教授講中國文化,講得非常好,我很認同。他說在中國人的心目當中並不存在一個朝代消亡文化也隨之消亡的概念,恰恰相反,一朝一代只不過是中國文化的守護者,朝代雖亡文明長存。所以,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從不存在中華文明衰落的問題,只是每一朝每一代有不同的人守護而已。因此,中國人認為,文化只不過是再一次回到了昌盛時期,而不是重新生長起來的。而我們的理想,就是再一次恢復中國文化的榮光、再一次實現文化的復興與壯大。」

身體力行傳播古典詩詞 責任在肩

雖然多重身份加身,但康震老師始終稱自己為「教書匠」。

他認為任何一種學問的核心是研究的縱深,這是基礎;但是學問還要走向社會,走向大眾,走向當代文化的建設。中華傳統文化只有跟人民群眾結合在一起,跟社會結合在一起,它才擁有了持續不斷的、永恆的生命力。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

所以,這些年來,康震老師一直身體力行,在做好大學教師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參加社會活動,通過各種途徑,把古典詩詞、古代文化推向社會、推向民眾,而《中國詩詞大會》無疑是最好、最大的舞臺。

對於剛剛結束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他覺得第五季最大的一個變動就是內容和形式更加貼近大眾,比如有個題型叫《身臨其境》。而這個題型就是他提出來的。因為他始終覺得,大家不能只坐在演播室裡出題,而應該在祖國的山川大地上去出題,用現在說法是「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這不就是行萬裡路嗎?事實證明,這個環節還是很受大家歡迎的。

康震老師在劍門關拍攝「身臨其境」題目

康震老師在廬山拍攝「身臨其境」題目

他覺得主持人龍洋非常年輕非常富有朝氣,雖然她可能在經驗方面還需要積累,但他覺得「江山代有才人出」,只有一代一代的年輕人加入這個節目,才能讓這個節目煥發出青春的活力。

對於被觀眾和網友持續關注的繪畫線索題,他對自己也提升了一個難度,以前都是一幅畫猜一道題,這很簡單,但是他覺得這樣很割裂,如果能夠把這幾幅畫聯繫在一起,最後畫完之後組成一幅完整的畫卷,這對觀眾來講更具有審美享受。在本季,他多次畫了三幅有關聯的「一張」大畫。

用詩詞表達「抗疫」決心 責無旁貸

《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播出正值全國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之際,康震老師從大年初一開始,每天抄錄一首詩詞,給大家加油打勁。

他抄錄毛主席的詩詞比較多。因為毛主席擅長寫古典詩詞,同時具有時代特徵,有鮮明的人格魅力,大氣磅礴,志存高遠,情深義厚,很適合抗擊疫情,也很適合為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白衣戰士們加油鼓勁。比如《送瘟神》:「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表達了戰勝瘟神的決心,這首詩本來就是毛主席帶領全國人民戰勝血吸蟲病的精神標識,用在現在抗擊疫情,非常恰當!還有《滿江紅》:「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等等。

他以顏真卿的《勸學詩》寄語青少年:「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他說,雖然現在是特殊時期外出不便,但也是聚精會神讀書的好時光。同學們在注意身體健康的同時,也需多補充精神食糧。容顏、裝飾的美麗永遠無法替代自身的內在美,只有「腹有詩書」才能修得「氣自華」的美,現在年輕多讀書,將來老大方不悔。

展望《中國詩詞大會》未來 滿懷期待

康震老師對《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提出了自己的展望和期待。

他說,希望詩詞大會可以打破藩籬,打破既有比賽模式,可以更加凸顯節目與觀眾的互動,與觀眾有更直接的關係,達到選手在電視節目裡做什麼觀眾就可以在節目外做同樣的事情。這是其一,即增強節目的互動性、趣味性,達到與年輕人互動,掌握年輕人的特點。第二,可以考慮通過先進科技,把詩詞大會的舞臺搬到群眾當中去。第三,充分調動融媒體,形成媒體間的共振和共鳴,可以做到「鋪天蓋地」、「貫徹始終」,發揮更大影響力,讓節目、讓詩詞文化在群眾中紮根,只有根扎得更深,才能夠更加地枝繁葉茂。

康震老師在黃鶴樓作畫

讓我們共同期待微笑面對的春天,期待從容自信的詩意生活的回歸,也期待明年的《中國詩詞大會》,「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康震老師專訪作者:劉書會、胡悅

相關焦點

  • 古代人擅用詩詞,表達自己的情感,用詩詞來表達愛情真的很美
    古代人擅於用詩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而詩詞當中也有很多是描述愛情的。用詩詞來訴說對愛情的感覺,是詩人委婉且浪漫的表達方式。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表達的就是這種感情。而這句詩詞是《越人歌》裡面的,作者是先秦時期的詩人,叫做佚名。這首詩歌后來被劉向收錄。它是一首民歌,與其他的民歌一起被稱作是楚辭的源頭。詩句表達的是一種暗戀的情愫,詩歌整體卻表達了對跨階級愛情的抒歌之情。
  • 【詩詞鑑賞】新婚賀詞該怎麼用詩詞來表達?十首新婚詩詞,讓你祝福...
    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將好紅葉之盟,載明鴛譜。此證! 古代詩詞作為誓詞也能顯得十分有韻味: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 【抗疫,我們在一起】抗疫歌曲《等你凱旋》,向逆行英雄們致敬!
    【抗疫,我們在一起】抗疫歌曲《等你凱旋》,向逆行英雄們致敬!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紅谷灘新區鳳凰學校製作抗疫歌曲《等你凱旋》,向逆行英雄們致敬!該歌曲由江蘇省海門市東洲教育集團黨總支書記朱豐慧作詞作曲,紅谷灘新區鳳凰學校校長王細芬監製,紅谷灘新區鳳凰學校校長助理籲琳、總務副主任劉麗策劃,音樂教師張琴、京劇教師李正安、音樂教師李佳姿演唱,學校全體綜合組老師參與。
  • 「詩云•戰疫情」原創詩詞徵集活動 精選詩詞線上展示
    在「4•23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我們用誦讀的方式,將15首精選詩詞呈現出來,展現詩歌的厚重情感與磅礴力量,並表達對「逆行者」的敬意和對國泰民安的祈盼。綠戰甲,白徵衣,前行所向有旌旗。八方聚集同心力,指日連城報捷時。
  • 音樂|抗疫主題原創歌曲公益演唱會《愛》8日上線,用音樂致敬英雄
    匯聚了老中青三代藝術力量的抗擊新冠肺炎原創歌曲公益演唱會《愛》近日在廣州大劇院彩排及錄製。即將迎來十周年生日的廣州大劇院,邀請周莉劉彬濠周莉等音樂人登臺,用 15 首抗疫主題原創歌曲致敬英雄。據悉,演唱會由中演院線指導、廣州大劇院主辦,將於 5 月 8 日 20:20 在騰訊藝術平臺上線。
  • 滄州市詩詞楹聯學會舉辦「喜迎國慶 歡度中秋」慶祝雙節活動
    採風網滄州站趙志忠報導:2020年10月1日,河北省滄州市詩詞楹聯學會與運河區西環辦事處光榮路社區,在獅城公園共同舉辦了「喜迎國慶 歡度中秋」賀雙節活動。在活動現場,河北省詩詞協會副會長、滄州市詩詞楹聯學會會長王今偉致辭講話。
  • 古典詩詞的無用之大用
    對葉嘉瑩先生的了解,很多人可能還停留在符號化、標籤化的程度——聽聞她是中國最後一位「穿裙子的士」,是古典詩詞的研究者、詩詞教育家,曾向天津南開大學捐贈3568萬元款項,以資助有關中華詩詞的文化教育與傳播項目。  但真正讀過她的詩詞、了解她生平的朋友,則知道,今年96歲高齡的葉先生出生於上世紀20年代,內戰時期隨丈夫去了臺灣,後又輾轉赴美國和加拿大教書。
  • 詩詞與人生:詩詞在生活中的運用
    中華詩詞博大精深,但也絕不是高高在上的東西,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處處可見詩詞。歌詞直接源於詩詞愛國歌曲《滿江紅》源自嶽飛同名詞牌《滿江紅·怒髮衝冠》。安雯《月滿西樓》源自宋·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鄧麗君巔峰之作:專輯《淡淡幽情》包含古典詩詞歌曲12首。其中《月滿西樓》源自南唐·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幾多愁》源自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但願人長久》源自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後經王菲翻唱更是風靡海內外。
  • 日本女孩翻唱中國抗疫歌曲,暖了!
    東京街頭,3個日本女孩唱起一首暖人的歌——用日文翻唱的中國抗疫歌曲《等你凱旋》。演出視頻在網絡上廣受關注。日本東京街頭。新華社記者 姜俏梅 攝《等你凱旋》日文版歌詞改編者中田彩香是一名中日混血兒,今年23歲,剛從廣島大學畢業。
  • 通訊:用歌聲溫暖寒夜中前行的人——記翻唱中國抗疫歌曲的日本女孩
    新華社東京4月5日電 通訊:用歌聲溫暖寒夜中前行的人——記翻唱中國抗疫歌曲的日本女孩新華社記者姜俏梅「溫暖的春天終將到來,請始終堅信你的心……」在這個即將結束的櫻花季,日本正面臨新冠疫情持續蔓延的緊要關頭
  • 詩的改頭換面,由傳統詩詞向現代新詩的轉型
    最開始的詩是人們在勞動時唱出來的,當時的詩樸實簡單,但是後來的詩逐漸向著越來越複雜的方向發展,各種用典、用韻的規則使得作詩者必須具有一定的詩詞功底和長期的學習才可以掌握音律,一般百姓根本沒有條件學習。要想讓詩詞能變成大多數人都能接受的一種文化產物,就要實現詩由雅變俗的蛻變,讓詩文所用的語言和平時說話一樣,人人能讀得懂,人人能寫得出來。
  • 我和詩詞一起走過的那些時光
    不光是詩詞,還有歌曲、舞蹈等藝術都是來源於自己內心的興發感動。所以我們在鑑賞、評價一種藝術的時候,最多看的不是它所表現的技法,而是通過作者的這種表現能否產生共鳴、能否產生感動。詩詞、歌曲、舞蹈等都是作者情志表達的通道、載體,而詩詞、歌曲、舞蹈的創作手法就是為了更好地要觀者能明白作者的心志、情感。
  • 日本女孩翻唱中國抗疫歌曲《等你凱旋》
    東京街頭,3個日本女孩唱起一首暖人的歌——用日文翻唱的中國抗疫歌曲《等你凱旋》。演出視頻在網絡上廣受關注。日本東京街頭。新華社記者 姜俏梅 攝《等你凱旋》日文版歌詞改編者中田彩香是一名中日混血兒,今年23歲,剛從廣島大學畢業。
  • 古人喜歡用詩詞表達感情,有很多的古詩詞都蘊含著深深的相思之情
    怎樣文藝的表達"我很想你,卻再也見不到你了"?看看古人的說法有句歌詞說:"不是因為寂寞才想你,而是因為想你才寂寞"。當我們思念一個人的時候,寂寞空虛的感覺會越發的濃厚。相愛的兩個人卻因為種種原因不能相見,該有多悲傷啊。
  • 意象選擇和表達方式能否提升詩詞的意境?
    有朋友提問:詩詞意境如何通過意象、抒情方式以及藝術處理高度融合的整體美?這個問題看上去高大上,實則是有點掉書袋,故弄玄虛的感覺。我們剝離一些定語,理順這個問句,得到主題幹:詩詞意境如何通過意象、表達方式以及藝術處理帶來整首作品的美感?
  • 如何用詩詞表達對一個人的思念?李清照這首千古名作,堪稱經典
    你有想過為什麼要讀詩詞嗎?我想你也許和我一樣,是因為它能夠將很多莫名的情緒表達得非常貼切而動人。譬如,兩情相悅的歡愉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苦無知音的寂寞是「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經歷坎坷後的釋然是「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 2020襄陽市原創抗疫歌曲演唱會舉辦致敬最美逆行者
    (周鐵兵)由中共襄陽市委宣傳部、襄陽市文聯主辦、襄陽市音樂家協會承辦的2020年抗疫原創音樂會12月5日在襄陽劇院舉辦。本場音樂會從本年度襄陽市優秀抗疫音樂作品中精心挑選了15首作品,由20多位歌手和70多位表演者組成強大演出陣容,以演唱會的形式呈現出抗擊疫情的一幅幅生動感人的畫面。全面展示了我市抗疫音樂作品創作的成績和水平。本場音樂會不設正式的主持人,採用詩歌朗誦的方式進行舞臺組織和串臺,是本次原創音樂會的一大創意。市領導丁亞琳觀看了今天的演唱會。
  • 詩詞難理解難記憶?因為你還沒掌握這些詩詞的表達技巧與鑑賞規律
    如王冕在纏梅)〉中以梅自喻,運用了託物言志的手法,表明了自 己要像梅花那樣高潔、淡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人生態度和高尚情操。(4)用典用典又叫用事,也可理解為借古諷今,多是將具有警策作用的神話傳說、古人古事、名言 警句等運用到自己的詩歌中,推陳出新,表達對世事、世人的看法。
  • 襄陽市原創抗疫歌曲演唱會精彩紛呈,抗疫戰歌《天使的模樣》致敬...
    襄陽市原創抗疫歌曲演唱會精彩紛呈,抗疫戰歌《天使的模樣》致敬最美逆行者!在襄陽劇院成功舉辦活動現場20多位歌手和80多位表演者共展演《壓歲錢》《小別離》等15首本土原創抗疫優秀歌曲
  • 孩子一背詩詞就頭大,利用情景教學背誦古詩詞,發現詩詞的美
    但是隨著我國詩詞文化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便開展了詩詞教育,但也有一些家長存在疑問,孩子很小便學習詩詞有什麼用?隨著對孩子詩詞教育的開展,很多家長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孩子總是記不住古詩詞,這也難怪,詩詞中所用的詞語,和我們生活中用的詞語相差很大,很多詞語還非常拗口,詞義生澀難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