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詩歌,一部分都有花的存在,我最喜歡最有印象的一句就是「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讀起來特別順暢,再也不是《石壕吏》那種讀了讓人抹眼淚的感受了。那種情景那種畫面感可以體驗到杜甫愉悅輕鬆的心情,讓我也替他感到高興,但時候他正隱居住在杜甫草堂。那閒暇的日子於他來說是人生當中短暫的幸福吧!
《春望》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有了沉重的嘆息;《登樓》中「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花」在傷心客的眼前顯得格格不入,倍增濃愁;今天以這首《江畔獨步尋花》中「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來傳遞杜甫隱居時的幸福生活。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唐 · 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黃四娘家的小路上開滿了鮮花,千朵萬朵無數朵,壓垂了枝條。嬉戲流連的彩蝶不停地飛舞,自在嬌媚的黃鶯啼鳴恰恰。
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西郭草堂,在飽經離亂之後,開始有了安身的處所,詩人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開的時節,他獨自沿江畔散步,那是個春麗明豔的上午,杜甫獨自一人走出草堂,來到村莊外面散步,這半年是杜甫,難得清閒的日子。看到對面黃四娘家一路的花呀,朵呀,開的那麼嬌豔,不由的詩興大發。在心裡醞釀詩一首《江畔獨步尋花》。詩人就是有才情看到美麗的風景,湧入心懷就能做出詩來抒情達意,杜甫反覆的吟誦這首輕快的小詩,暫時忘卻了所有憂愁。
讀這首詩看出杜甫有一顆返老還童的心,非常孩子氣的一面。給人帶來清新,輕快,明朗,可愛的訊息。這裡只有鳥語花香,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小小的喜悅在語句間不斷迸發,難道春天的生機也感染了這位詠嘆的文人不成?繽紛的花朵在小路上蔓延,彩蝶在花間的甬道中穿行,花瓣常拂過她的翅膀,自在無慮的黃鶯嬌嫩地啼叫,空氣中夾雜著氤氳與花香,鄉間小路繁花似錦,自有愉快心情。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改變不了杜甫先生爛漫情操,簡靜情趣。
黃四娘」這三個字,與鄉野裡春天的明媚景色,特別契合。「黃」,是所有色彩裡最明亮的,漢字的聯想功能馬上把人帶入一個色彩的世界裡,「四娘」又把人帶入溫柔的飽含親情的聯想,就是這麼一個鄉下的、明亮的、溫柔的女人家門前,卻栽著那麼繁茂的花,在這個全盛的花期裡,花們甚至美翻了整個門前的人行道,人們過往的時候都要在花叢裡穿越——但一定沒人產生怨言。春天,就是這麼明媚、溫情而又飽滿。
其實杜甫這次獨步出門,一下子做了七首詩。如:「嫩葉商量細細開。」「 可愛深紅愛淺紅 」「我們普通人散步也只是散步,偉大詩人杜甫在江畔獨步尋花,一次做七首詩流傳開來。每首都是經典流傳千年。詩人的偉大就在於此,給我們以精神食糧精神灌溉。教人怎麼能不崇拜啊!
結語:
杜甫筆端的「花」具有韻味與情致,豐富了詩歌本身的內涵與意蘊,傳達著詩人獨有的情感和思想。詩人的心靈往往是敏銳的,對於自然之花自有他別具一格的解讀與表達,蘊含詩人本身的豐富情感,其中也有詩人獲得的人生哲理。「花」意象的存在,大概也代表著詩人即便身處非常窘迫的境地,依舊沒有放棄過對美的追求,詩人對自然以及生活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