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間四月天,「鬱郁蒼梧海上山,桃花源裡尋桃花」,在連雲港市宿城海上雲臺山景區唐王湖畔,3萬株桃花正吐蕊綻放,如夢如幻,宛如置身「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意境,這裡,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山青水碧,飛鳥蹁躚,茶香四溢……
這樣美好的季節,最適合春遊,深入森林踏青賞花,呼吸剛剛甦醒的植物們的氣息,閒情逸趣,採茶品茶。雖然受疫情影響,今年春日的景致需要「遲賞」,但盎然的春意,並沒有讓這「遲」影響了賞春的興致。
近幾日,海上雲臺山景區、連島景區也迎來了江蘇省內遊恢復旅行團的第一團賞春客人。這春景和賞春的愜意,真的是再也藏不住了~
世外桃源 東海勝境
連雲港是一座山、海、港、城相依相擁的城市,它面向連島、背倚雲臺山,2200多年的建城史,有著花果山、連島、孔望山、漁灣、海上雲臺山、雲龍澗、桃花澗、孔雀溝、大伊山、西雙湖等秀美的自然風光,是《鏡花緣》,《西遊記》文化的起源地,有著「淮口巨鎮」、「東海名郡」的美譽。
此時, 春日盛景,遊覽有「世外桃源」美譽的宿城,賞「中國森林養生基地」-海上雲臺山景區之春景,品雲臺雲霧茶是連雲港最應季的玩法。
海上雲臺山,古稱鬱州山,唐宋時稱蒼梧山的海上雲臺山,三面臨海,山勢雄峻,重巒疊嶂,山海相映,可同時觀賞山、海、港、島、城五位一體的華美景象,是自然和文化珠聯璧合的「東海第一勝境」。
雲臺山上品雲霧
每年四月底、五月初,正是宿城雲霧新茶盛產的時節,來海上雲臺山不僅可以賞花觀景,還能品到江蘇三大名茶之一的雲霧茶。
宿城雲霧茶已傳承千年,聞名遐邇,曾得乾隆皇帝親贊,留下了「龍團鳳餅」和「題宿城山雲霧茶天書」的御筆。雲臺山的雲霧茶,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而躋身於太湖碧螺春、南京雨花等名茶之列。《雲臺新志》載:「茶,出宿城山,形味似武夷小品,性克削,以悟正庵者為最。」又說:「山海之利,以鹽茶為大端,考《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天下茶分六榷,而海州居其一。海州產茶之山,度無過雲臺者。今惟宿城之悟正庵尚有茶樹,歲得一、二斤,山僧秘之如龍團鳳餅焉。」「深澗護田多旅谷,寒雲養洞有團茶。」清海州知州唐仲冕也把它當作茶王「龍團鳳餅」,清程學桓在《雲臺諸山記遊》中對它噴噴稱讚道:「適雲臺僧餉雲霧茶,泉潔香霏,恍置身天都白嶽中,不似海濱風味矣。」宋時,雲霧茶便被列為貢品,「細簍精採雲霧茶,經營唯貢帝王家。」
雲霧茶的品茶方法也別具一格,沏茶時,最好先倒半杯開水、溫度掌握在 80 ℃ 一 90 ℃ 之間,不加杯蓋,茶葉剎時舒展如剪,翠似新葉。須臾,再加二遍水,在清亮黃綠的茶液中,似有簇簇茶花,茵茵攢動。品之,滋味醇厚,清香爽神,沁人心脾。每次續水,都不要待喝乾再續水,而要當杯子中的水剩下四分之一的水時就續水,這樣,雖多次衝泡,仍醇香綿綿。
很多「茶蟲」都是覓著這茶香去找這雲霧新茶,如今,最為方便的是坐在海上雲臺山景區景交車在「中國美麗鄉村路」大桅尖路上行駛,便可看見600畝紫色楸樹花海,這花海深處,盛產雲霧茶、板慄、葛藤粉、野生山藥等農副產品。目前連雲港連雲區利用宿城雲霧茶發源地優勢,目前已開發5000畝山場,配套旅遊產業,在傳統村落保護工程建設中,將大竹園村村委會的辦公用房修繕部分房屋打造成茶史館和村史館,新建品茶平臺,打造茶文化基地,還將隔壁多間房屋修繕打造成茶葉加工廠,做強做大茶文章,打造宿城茶文化名片,更好地滿足「茶蟲」們購茶品茶的需求。
宿城現有茶農429戶,茶園3000畝,年產8萬斤,產值1300餘萬元。「蘇雲」牌雲霧茶獲江蘇省「陸羽」杯名特茶評比一等獎、雲霧茶手工製作技藝入選為省級非遺名錄。目前宿城實施「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管理模式,採取統一購種、統一種植、統一防治、統一採摘、統一生產、統一銷售方式,保證基地茶葉達到綠色食品原料的品質和產量。大竹園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從2016年的1萬元攀升到2019年的2.6萬元,以茶為媒,走出了一條旅遊富民之路,擦亮全域旅遊「金字招牌」。
細品春意 記住鄉愁
宿城,是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地方。這裡不僅是「中國十佳村鎮慢遊地」,也是「美麗中國最佳康養(旅遊)街道」。
2017年宿城成功申報「山海雲霧風情小鎮」,近年來宿城整體打造特色民宿群,使得遊客融入宿城,能品味獨特的宿城生活味道。
其中,最具特色的宿城八間房民宿,被譽為 「長三角最具魅力的旅遊度假酒店」、「長三角最具網紅特質的民宿酒店」。 目前已打造了大竹園民宿群、留雲嶺民宿群,每個農家樂就像是一個小型的景點和旅行社,讓遊客住在山水之間品鄉愁,在美景之中品山野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