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國務院出臺《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提出了9項政策舉措,其中包括發展假日和夜間經濟等。而此前的8月6日,廣州市發布了《廣州夜間消費地圖》,列出15個夜間消費集聚區,希望通過豐富和滿足群眾夜間消費需求,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不夜城」。
與城區僅一河之隔的中山市沙溪鎮,可以說是中山的「不夜城」。每天晚上,這裡的特色美食營造的「深夜食堂」,吸引著絡繹不絕的八方食客。
中山沙溪的「深夜食堂」吸引八方食客來品嘗。
傳統「砂鍋粥」風光依舊
如果你想要品嘗地道的沙溪夜間美食,熟悉當地情況的嚮導必不可少。在圈內有美食達人之稱的浩哥,一談及沙溪眾多的深夜食堂,必就滔滔不絕、眉飛色舞。浩哥介紹說,港園村附近可謂是沙溪最繁華的中心地帶,眾多美食呈散點狀分布在周邊。
說起沙溪傳統的夜間美味,自然離不開「砂鍋粥」。而說到「砂鍋粥」,自然也繞不開中山人熟悉的「龍瑞粥城」。這家位於龍瑞村探花牌坊下的粥城,自上世紀90年代開業以來,生意越來越好,如今已是聲名遠播,不少外地人還專程開車過來喝粥,就連著名美食家蔡瀾也曾慕名光顧。
自去年開始龍瑞村實施停車收費以來,曾一度受消費者詬病的粥城周邊停車秩序,好了許多。每當夜幕降臨,在清代武探花牌坊旁邊,幾十張餐檯錯落排開。選擇任意一家店坐下來,服務員就會微笑地遞給你一張寫滿粥品的菜單,從最傳統的鹹豬骨粥、蕉蕾粥,到新鮮的魚片粥、牛肉粥,讓每個食客都高興而來、滿意而歸。這裡除了各種特色砂鍋粥外,還有地道的本土眉豆糕、芋頭糕等小吃。
浩哥介紹說,位於崗背村口的幾家鯽魚粥店也是值得嘗試的。記者隨即前往。恆記鯽魚粥店店面不大,天還未黑,店家已在門外擺好了桌凳。以魚為主的各類食材已經切好並分類擺放在玻璃櫥櫃裡,等待客戶選擇。店主介紹,鯽魚粥具有祛溼功能,特別適合廣東夏季食用。不過鯽魚本身多刺,性急的食客一定要細嚼慢咽。坐在夜色裡,來一碗剁成塊或者切成片的生滾鯽魚粥,再點上兩個甜鹹炸煎堆,看著眼前籠罩在昏黃燈光下的幽深小巷子,可以盡情想像這裡的百年滄桑變遷。
美味燒烤就是那麼「火」。
美味燒烤「烤旺」夜經濟
近年來,燒烤在國內的「夜宵江湖」中佔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分量,沙溪也不例外。位於港園大街3號的華記燒烤店,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8月底的一個傍晚,記者來到燒烤店附近,這裡燈火通明,人頭攢動,不寬的路兩邊停滿了車。轉悠了5分鐘,愣是找不到停車位。
燒烤店位於巷子中間,兩間不大的鋪面,廚房門口有一個一米多長的烤爐,炭火燒得正旺,兩個人正滿頭大汗地翻動著篦子上的排骨、雞翅、玉米等,並不時在上面刷上一點獨家調料……剛走完一批客人,清靜不到兩分鐘,又一群年輕人簇擁著進來了,拼起三張桌子。記者一問,原來是沙溪中學的一幫學生,趁著暑假來這裡享受一下。「早就聽家裡人說這裡的燒烤好吃。平時上課忙,晚上還要上自習,都沒機會來。趁著暑假約好同學一起來這裡嘗一下。」
從日本讀書回來過暑假的阿菁拿起一根雞翅,連連說「好吃」。「剛去日本,覺得那裡的東西挺好吃。但是3個月後,就覺得很一般了,日本食品的調味太單一了,很多東西又是生吃,哪裡有這麼豐富的口感。」
店主胡家樑介紹,這家店最早是他舅舅開的,2009年轉給了他兄弟倆經營。每天晚上一開門就沒有停下來的時候,基本上是多年的本地熟客。
沙溪牛肉最傳統的做法就是打邊爐。
牛肉是夜宵食材絕對主角
中山人吃東西,最講究的是食材。談起沙溪美食,有一樣本地特色食材不可不說。它就是沙溪牛肉——本地夜宵餐桌上絕對的食材主角。
沙溪牛肉最大的賣點是「新鮮」。浩哥介紹說,沙溪屠宰場殺牛是從下午一兩點鐘開始的,一直延續到次日凌晨。「如果你去吃夜宵時,店家告訴你,他的牛肉是剛剛宰殺回來的,那極可能是真話。以前我們加班到晚上11點,然後開車去屠宰場買幾斤現宰的牛肉,拎回去切片打邊爐,好吃得不得了。」
浩哥這次推薦我們品嘗的是位於沙溪大道與沙溪南路交叉路口的「燒牛」燒烤店。當看到我們拿著菜牌猶豫時,店主阿廷忙推薦起來:「這裡最有特色的是夾骨牛柳,就是牛脊柱下面的一條肉。」牛肉切好片端上來,已經先期醃製入味;放在炭火上用文火慢烤,等到變白時再翻到另一面,耐心等待幾分鐘後,牛肉就烤好了。入口鮮嫩,帶著絲絲的鮮甜,完全沒有一般牛肉纖維的粗糙感,讓人停不了口。阿廷告訴我們,以前沙溪的餐飲店拿牛肉主要是來打邊爐,但是他覺得只有燒烤,才能更好地體現牛肉的鮮嫩。阿廷的店開業才兩三年,已經吸引了一批忠實的粉絲。
「燒牛」燒烤店另一樣美食就是椰奶凍,其入口柔滑,有著椰奶的甜香,頗受夜間女食客青睞。這是阿廷的招牌甜品。「我們用鮮椰汁加入牛奶、血燕,然後冰上4個小時才好。由於做工複雜,所以每天只能限量供應20個。」
浩哥介紹說,沙溪牛肉最傳統的做法就是打邊爐,位於港園村康樂裡5巷的支大牛肉店,採用的就是最地道的做法,也贏得了眾多夜間食客的青睞。
沙溪的甜品店和西點店也蠻有特色。
甜品西點也誘人
出生於大湧的浩哥,平時就喜歡在沙溪的小街小巷裡轉悠,尋找各種特色美食。他介紹,除了那些大的店面外,其實沙溪許多村子裡一些很傳統的家庭作坊式的粥粉面檔也值得嘗試。此外,近幾年還出現了一些推車叫賣的雲吞檔、炒粉檔等等,夜間才出來營業,散布在路邊或者一些工廠的門口,有些食客也喜歡光顧。
除了特色美食外,沙溪一些甜品店和西點店也值得光顧。位於達德路上的沙溪冰室已有40年歷史,簡單的白色瓷磚牆面,舊式的吊扇,讓店子多了幾分復古味。坐下來點上一個香蕉船或者菠蘿冰沙,頓時讓你感受到夏日中的冰爽。
如果食客們酒足飯飽後想買幾個麵包作為明日的早點,位於星寶廣場北門附近的禾面工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店長介紹,他們每天營業到晚上10點。這裡的麵包都採用進口麵粉,麥香味濃鬱,吃起來更加香滑彈牙。而且每天晚上7點後還有七八折優惠,引得城區許多人還專門開車來買。
沙溪的深夜食堂,眾多美食讓人目不暇接,凌晨仍是燈火通明。這裡是朋友們歡聚的場所,更讓我們在美食中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感受到家園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