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聲悟道,見色明心的人是真有的

2020-12-09 傳燈義務

洞山祖師出家之後,為參悟大道,四處參訪。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有一天過水睹影時,豁然開悟。做一首偈語: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聞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聞聲悟道,見色明心

「切記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佛性不在別處,明悟自心而已,如果去向外追求那就是相違背的,只會越來越遠。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聞渠」:

獨自往這三個字就是悟道之言,悟到了真我,這裡只有悟道的人能體會到,不是二元對立的境界,乃是一真法界。處處都是道,這裡的渠就是道的意思。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一切的事物都是我的妙用。而不能說妙用就是我。

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應該這樣去用心,才能與道不二。

一念不生,了了分明

修行中的人,如果都是以我為出發點,是很難辦道的,應該服務大眾,為大眾解脫來辦道,積極的,而不是被動。

佛法是解脫束縛的,是解脫眾生的煩惱為出發點的。

如果一個人學習佛法,越來越煩惱,痛苦沒有減輕,說明他的方向錯了。

阿彌陀佛

悟道很容易,也很難

悟道容易,容易在放下自我,不去否定別人。

悟道難,難在不肯放下自我,處處否定別人。

現在學佛貴在堅持,擇一門深入,或念佛,或參禪,或修密,只要堅持肯定有出期,就怕自甘墮落。

最後奉上一首神秀大師的偈語「身如菩提樹,心如明鏡臺,勤擦常拂拭,莫使惹塵埃」!

互相勉勵,勤修持,勿放逸!

阿彌陀佛,謝謝觀看,謝謝關注!

相關焦點

  • 明心、見性與證悟
    明心之前的路是漫長的,也許蹉跎大半生,無數的苦難和煎熬,在明心的這一刻到來時,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切終於有了一個完結。明亮的心只是一個點,這個點超越了時空,超越了因果,超越了界限。這裡是走向解脫的起點明心的力量太小,隨時會被固有的、系統性的力量摧毀、消失不見,明心的體驗不久之後,你會發現迷茫、黑暗再次來臨如果明心是一個小小的點,見性則是一個面。
  • 聞「五聲」觀五臟
    如果是高明的醫生,他就能夠聽出人的哪一個臟器出現問題了。比如「五聲」。如果人肝氣虛,就會狂呼亂喊,因為「肝聲為呼」,呼是舒解的象。如果是被壓抑的,在辦公室裡挨訓了,肯定不能狂呼亂喊,只能輕經地噓口氣而已。
  • 「中國第一帥和尚」釋明心法師,現在怎麼樣了?
    有的人,忙忙碌碌,為了生存而四處奔波著;有的人為了內心無盡的欲望而不擇手段;有的人碌碌無為,每天得過且過。每個人都不一樣,但他們都逃不出柴米油鹽醬醋茶。試問浮華亂世、燈紅酒綠之中,又有多少人可以放棄塵世中紙醉金迷的生活,放棄一切欲望,真正地回歸寧靜,回歸本我,回歸佛法呢?不用想,這樣的人真的少之又少,但偏偏就有一個人,他做到了。他就是被稱為中國第一帥和尚的釋明心法師。
  • 3.修行的次第:悟道、見道、入道與修道!(妙印法師)
    ---因地見「性」,成佛「正因」---修行的次第:悟道、見道、入道與修道!一、「悟,見,入」道,就是明心見性。「悟、見、入」三,悟也罷,見也罷,入也罷,均屬頓門!即:頓悟,頓見,頓入,都是頓然一下子,就在當下。如人在曠野,先閉眼良久,突然睜眼,此人則頓見:山河大地,花草樹木,森林泉池,虛空白雲,一切萬物!一切萬法,無不一時頓現!明心見性,亦復如是。
  • 品香悟道五步驟
    通過一炷香,經由鼻的嗅聞,從而使心寧靜,進入平和安靜之境。這絕不是你聞一炷香就能進入忘我狀態,也不單靠一炷香就能悟道,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錘鍊,就如我們常說,理需頓悟,事須漸修。品香也是一樣,先聞其味,聞出香韻層次感後,在香韻中體會其帶給你的感受,從感受中品香悟道。
  • 悟道與否在於自己的心
    所以說: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我們的肉身是地水火風這四大元素組成的物質體,是使我們內心產生煩惱、纏縛的牢籠,因為肉身的物質周期是有限的,是有生有滅的。法身猶如虛空常住而無所住,這是如來法身永恆不變異的原因。所以經上說:眾生應當要知道,自己的佛性本來就有。迦葉尊者只是覺悟了自己本自具有的佛性,本性就是心,心就是性,性和諸佛的心都是一樣的。
  • 南懷瑾老師:這個所謂秘密灌頂,真得到什麼秘密?
    現在講到第二層次的秘密灌頂,是有它秘密深義的,形式上的秘密灌頂不要講了,它的內容的秘密,上次講到「以秘密灌頂,示一切法離戲論極不住,悟中觀見」,下面接著「以般若智灌頂,示樂空無分別,悟密咒二內見」。這個所謂秘密灌頂,真得到什麼秘密嗎?簡單地以禪宗來講,悟了道、明心見了性,才真知道佛心法的秘密,那才是真的得到秘密灌頂。
  • 經常看到股民說悟道了,到底什麼才算悟道?
    股市,經常看到股民朋友說悟道了,難道持續盈利就是悟道?還是找到持續盈利的方法呢?我認為每個人的悟道是不同的,有的人悟道N次,還在持續悟道中,有的人悟道一次就成功了。那麼,我就說說初級的悟道是什麼嗎?其實就是選擇正確的方向,但細分有以下幾點和大家交流。第一:對於大部分股民朋友來說,其實不適合中長線交易的。
  • 禪宗六祖的悟道因緣,只因為聽懂了《金剛經》中的這句話
    關於禪宗六祖的悟道因緣,有兩首非常有名的偈子,經常被我們讀誦和應用,第一首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聽到這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徹大悟,一口氣說出了五個「何其自性」,我們的自性本自清淨,不生不滅,本無動搖,卻能生萬法,一個人學佛最初步就是要識得我們的「自性」,能夠認識本心自性就是初步的見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懂得嗎?
  • 「最帥和尚」釋明心:為一首歌遁入空門,卻因長相清秀被富婆苦追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佛經包含乾坤大地,日月星辰,森羅萬象。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不如意之事,人生十有八九難有其全。
  • 素人悟道 | 聰與明
    然而她的聽力卻令人驚訝地完全沒有受損,甚至比年輕人保持的還好,即使家人在客廳裡小聲地談話,她在她和爺爺住的房間裡也能夠聽得見。聽力成了她和外界保持聯絡的最後的通道,她也常常會因為聽見什麼而大聲嚷嚷以確認自己與外界的聯結,比如外面門響,她就會大聲問誰回來啦?誰走啦?
  • 這個地水火風四大把你本有的佛性分開,變為視、聽、覺、察《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185
    擋你本有的佛性。它在這兒一擋著,生出來一個黨,你這佛性就沒法子現出來了。這依真起妄,依這個真上生出來一種妄,這四大就纏縛不脫,互相來纏繞著。分汝湛圓妙覺明心:「分」,分開。「湛圓」,也就是說如來藏性。把你那個湛圓的如來藏性,那種真性菩提就給分開了。分開什麼呢?妙覺明心。
  • 佛教:常念金剛經中的這四句偈,可以檢驗自己會不會悟道
    佛說愚痴之人沒有擇法之眼,也就是說我們不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善知識;所以學習佛法,最好的捷徑就是讀誦佛教的經典,能夠依教奉行,就會少走彎路,就能夠有所得甚至能夠悟道證道。《金剛經》在所有的佛教經典中屬於大乘了義經典,在分類上,歸入般若部,所以叫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人沒有悟道以前,沒有一個是聰明人
    這是屠兒悟道的偈子,普通人只當作文學作品看。至於悟個什麼道,這裡面就大有機關,很難懂了。或許有人會說現在這裡告訴我們的是「漸修」的方法,而那首偈子是「頓悟」後的見地。兩者似乎不必扯在一起。其實漸修與頓悟一點都不衝突。你把這兩種觀想功夫作成功了,由不淨觀變成淨觀,然後就要參了——「淨」與「不淨」不隔一條線,都是由我心念而起。
  • 釋明心:因為長得太帥,被數位名媛苦追,現在過得怎麼樣
    彼時國內的開放才剛剛起步,即使是將來改革橋頭堡的溫州,其時當地民眾,尤其是釋明心的家鄉人,依舊是過著那種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耕生活。一切是那麼的恬靜,釋明心就在這樣的環境裡一天天長大。他跟小夥伴到江邊捉魚,或者是在村塘旁的草地上嬉鬧。只是大多數時候,還是小孩子的釋明心就表現出了與周圍同齡人截然不同的氣質。
  • 祛痘中的明星產品--明心祖傳祛痘藥
    人與人之間第一次交往,往往人們首先會關注你的面貌,一個乾淨整潔的面貌往往會為你接下來的相處、交談提供良好的氛圍。·如果一個滿臉是痘痘的人出門辦事在與人交談時,對方會因為你的臉部問題而失去和你詳細交談的欲望,從而會導致你所正在辦理的這件事情變得格外艱難。(當初,本人滿臉痘痘,每去一個地方上班,在同事之間的互相聊天中,總有人拿我臉上的痘痘說事,導致這件事成為我心中的一塊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