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居文沛:「音樂是電影的靈魂」

2021-01-14 上海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新聞1月8日電 (記者  許婧)1月6日晚,中國著名青年作曲家居文沛做客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第五期「光影中國」德藝雙馨講壇,與上海電影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孫寧進行對話訪談,分享專業知識和行業經驗。

  居文沛是中國著名青年作曲家、⾳樂製作⼈、主持⼈、演員、上海⾳樂學院副教授、作曲博士。曾擔任電影《血戰湘江》《古田軍號》;電視劇《海棠依舊》《一江春水向東流》等40多部600多集優秀電影、電視劇的作曲及音樂總監,並榮獲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第15屆俄羅斯奧澤洛夫屆國際電影節"最佳音樂作曲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她的音樂創作類型廣泛,音樂風格極具個性,富有意識空間的哲思與奔放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獨特鮮明。

  孫寧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是電子音樂作曲博士,致力於科技賦能的新音色、新音響、新結構力的電子音樂作曲、3D空間聲音設計、跨媒介交互藝術研究。

  圍繞著「音樂的想像力」這一核心主題,居文沛挑選了《喜馬拉雅王子》《2001》《野戰排》《英國病人》《血戰湘江》和《古田軍號》等電影中的多個片段進行放映,講述了這些作品背後的故事,並通過這些經典電影配樂片段分享了她對影視配樂的思考和寶貴經驗。

  居文沛表示,音樂需要想像力,在進行音樂創作的時候,從感性出發可以帶來很多不一樣的「聯想」,但是非凡的想像力也需要理性支撐和技術支持,作曲家需要基於電影的不同類型進行一個理性的架構。「音樂是電影的靈魂。」

  居文沛強調了音樂在電影中的重要地位。在她看來,好的電影音樂就像香氣一般,能夠一直延續,並根植到觀眾的靈魂中去,久久難以忘記。

  由居文沛作曲的《古田軍號》獲得了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音樂獎,她也在現場分享了當時的創作經歷和配樂時的一些思考。

  對於上海電影學院和新一代電影人,居文沛也表達了深深的祝福,「我今天來到電影學院是特別幸福的,因為這裡有好多好多未知的作品將會誕生……我覺得我看到了希望,特別開心,也一直在感受這樣希望的喜悅。」對於未來電影音樂的探索,她同樣抱有極大期待。

  通過居文沛的精彩分享,師生們對電影音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深刻體會到音樂在電影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電影的靈魂,音樂能夠打開一片嶄新的想像天地,讓觀眾流連其間,久久難以忘懷。

  當晚,上海電影學院黨委書記李堅,執行院長何小青,黨委副書記倪瑜,各系、專業主任,部分專業老師和輔導員等老師出席本場講壇。李堅為居文沛頒發聘書,並贈送了上海大學校徽。

  「光影中國」德藝雙馨講壇是上海電影學院精心打造的品牌活動,目前已成功舉辦五期,先後邀請到了李幼斌、《紅海行動》主創團隊、唐國強、《中國機長》主創團隊以及居文沛進行主講,旨在通過邀請業內德藝雙馨的人士,講述自己在電影事業上的成就和個人人生經歷,將專業人才培養和德育教育相結合,以電影為媒介、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引領藝術類大學生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德藝雙馨的高水平藝術創作人才。(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許婧  

相關焦點

  • 讓音樂為電影注入靈魂
    義大利作曲家、電影配樂師埃尼奧·莫裡康內,被稱為「電影音樂靈魂詩人」,在60多年職業生涯中,參與創作了500多部電影配樂作品,其中不乏《海上鋼琴師》《天堂電影院》等經典電影。這些動人樂曲,不僅為影片錦上添花,更以其獨特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被人們所銘記。
  • 他的音樂給電影以靈魂
    7月6日,義大利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在羅馬去世,享年91歲。莫裡康內曾為超過500部電影創作配樂,曾創下一年為27部電影配樂的驚人紀錄,代表作包括《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美國往事》《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黃金三鏢客》《西部往事》等。
  • 逝者|莫裡康內:他的音樂給電影以靈魂
    7月6日,義大利電影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在羅馬去世,享年91歲。莫裡康內曾為超過500部電影創作配樂,曾創下一年為27部電影配樂的驚人紀錄,代表作包括《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美國往事》《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黃金三鏢客》《西部往事》等。
  • 「藝術沙龍」李運賀:赫本時代的電影音樂
    曾任香港藝聲唱片公司音戲曲和兒童唱片出版編輯,新加坡李偉菘音樂學院高級講師,新加坡交響樂團籤約編曲人,新加坡教育部多媒體中心作曲和編曲人。2010於愛爾蘭科克科技大學攻讀音樂科技藝術碩士學位。中國~東協青少年鋼琴大賽和勃拉姆斯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亞洲區)決賽評委。
  • 電影是人生,音樂是情緒,我們腳步到達不了的地方,靈魂可以
    靈魂在我們有限的生命裡我們目光、腳步所到之處都是可以丈量的唯有思緒和靈魂所到之處不可丈量我們的靈魂到達多遠取決於我們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產生的思想我們最終能成為什麼樣的人能做什麼樣的事都取決於我們的思維方式所產生的行動形成的結果我們只能擁有一種人生一種屬於我們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幸運的是我們能夠通過電影看到更多人生因為有了這些人生的參考讓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更清晰的認識也有了更明確的選擇電影電影就是一個個故事
  • 浙江音樂學院作曲系狀元,怎麼才能突破自己音樂極限?
    王澤宇,杭州音悅課學員,以浙江音樂學院作曲系第一名被錄取,勤能補拙在他身上被詮釋的最貼切,大智若愚。浙江音樂學院錄取通知書我們馬上對他進行考學規劃,他的情況非常適合考作曲專業,因為作曲專業對器樂的要求比表演專業低很多,聲樂是不考的,而主要是考作曲,和聲等理論知識,對於音樂理論紮實的王澤宇來說非常合適。
  • 回聲——譯製電影時代的經典音樂
    回聲——譯製電影時代的經典音樂在電影翻譯的時代,它是一種不可避免的光影記憶。翻譯電影中的音樂是打開這些塵封記憶的鑰匙。儘管許多電影的情節在今天已經模糊,但其中音樂的生命力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得到了更新。電影音樂大師約翰·威廉士為這部電影譜寫了一首長而有意義的配樂,這也是威廉士作曲生涯中最富滿意意味的作品。作品中運用了大量的英國民間元素,呈現出空谷幽蘭的主題。隨著主人公心路歷程和情節的變化,不同的節奏發生變化,成為電影情感的靈魂。憂鬱的鋼琴安靜而含蓄,像英格蘭高低密的積雲。此後,一段長時間起伏的弦樂,像一個陽光扎進積雲,傳到人們的心中。
  • 在ARMY紀念日之際,BTS宣布柾國參與作曲日文歌,獲選電影主題曲
    #BTS#韓國人氣男團防彈少年團(BTS)日本官方網站7月9日宣布,由成員JUNG KOOK(田柾國)參與作曲的日文新歌這是防彈少年團的音樂作品首度被選為電影主題曲,由外國歌手製作的歌曲被選為日本電影的主題曲也十分罕見。而官方選在防彈少年團官方粉絲名「A.R.M.Y」首度公開的7月9日這個紀念日公開此消息,對粉絲來說也像是收到一份禮物。
  • 《哈利波特》電影音樂設計太講究了,導演:聲音可以給電影加分
    音樂可以對電影產生巨大的影響:它可以引導觀眾了解故事的走向;它可以加強情節的影響,增加情節不能用其他形式表達的感覺;它是創造完整感官體驗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電影的終極靈魂。當一個旋律被演奏時,你會感覺被它包圍並帶入另一個世界。
  • 左翼時期是如何成就電影音樂第一次高潮的?
    其實中國電影也有很多讓人記憶深刻的音樂,尤其是左翼時期電影,讓中國電影音樂達到了第一次高潮。那麼左翼時期是哪個時期?這一時期的電影音樂又有什麼特點呢?北京電影學院聲音學院副教授,中國電影音樂研究院理論所所長,碩士研究生導師楊宣華老師,將為我們詳細講解左翼時期的電影音樂。
  • 電影中耳熟能詳的古典音樂
    隨著各種大眾傳媒形式的不斷擴大,許多電影、電視節目和商業廣告都在其配樂中不斷地加入了古典音樂。並且隨著人們對古典音樂越來越熟悉,自然而然地,他們尋找和發現某一經典作品的欲望就會增加。然而問題是,許多人不知道任何經典片段的名字或作曲家。
  • 《光環:無限》原聲音樂欣賞 作者曾為《死亡擱淺》作曲
    《光環:無限》原聲音樂欣賞 作者曾為《死亡擱淺》作曲 《光環》官方油管公布了《光環:無限》遊戲的一段原聲音樂
  • 《靈魂擺渡》出音樂劇,聽聽導演怎麼說
    &nbsp&nbsp&nbsp&nbsp《靈魂擺渡》出音樂劇,聽聽導演怎麼說&nbsp&nbsp&nbsp&nbsp2014年,一部毫無爆款跡象的網劇《靈魂擺渡》橫空出世,三季總點擊量近50億,豆瓣評分最高8.4分;2018年衍生的網絡大電影
  • 音樂是靈魂於世的故鄉,寫作是與靈魂對話|看音樂寫作的纏綿繾綣
    1、「樂迷」大作家,沒有音樂,就沒有我的文學——音樂是靈魂在這個世界上的故鄉1.1 沒有音樂,就沒有村上春樹在《當我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一書中,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坦言自己最愛做的兩件事就是跑步和聽音樂音樂具有作用於靈魂的力量,正因為如此,村上春樹才可以在自己的異世界中無拘暢遊,如同身處童年時的故鄉,激發出讀者不同尋常的共鳴,指引著我們在繚亂的生活中尋回思考的力量。
  • 音樂鑑賞:爵士才是米希亞的靈魂
    音樂鑑賞:爵士才是米希亞的靈魂羊城晚報  作者: 胡廣欣  2020-03-29 在《歌手》舞臺上,這位被日音歌迷戲稱為「非洲歌姬」的歌手
  • 對時代的回溯與重視,王家衛電影裡的音樂敘事風格
    適逢80年代MTV與MV的流行,王家衛將其壓箱底的心頭好音樂大量挪用到電影中,又或者直接啟用香港本土的原創配樂班底,使得他的電影作品形成了MTV式的視聽化風格。音樂在王家衛的電影中成為一種重要的敘事手段,不僅推動情節、烘託主題,又因其極強的空間地域性而成為表徵時代與記憶的文化符號。
  • 王菲《塵埃》蟬聯百度音樂新歌榜冠軍 吳亦凡獻聲電影主題曲空降前三
    而天后的最新單曲《塵埃》於7月22日在百度音樂獨家首發後,熱度始終居高不下,連續兩周穩坐百度音樂新歌榜冠軍寶座。這首新歌是由王菲親自執筆填詞,歌詞中「有段時間只在黑暗中張望,也曾經在鑽石上熠熠發亮,一粒塵埃在塵世中的日子,就這樣。」讓人不禁猜測,這字字句句是否是王菲對自己人生往事的凝縮。而作曲則是由著名音樂製作人張亞東再度出山,為王菲量身打造這首旋律簡單耐聽、又不失情感交融的走心之曲。
  • 「沒有我,我的音樂哪也不準去!」音樂與靈魂的交織
    想看這部影片很久了,可惜一直靜不下心觀看,最後真正靜心觀看這個電影是一個偶然——小編疫情期間打算在家裡了解一下影視蒙太奇的種類並且進行分辨,於是就選擇了經典影片——《海上鋼琴師》。影片內容概括為一位鋼琴天才在船上的一生,故事卻是以鋼琴天才朋友的回憶的方式進行展開的。
  • 交響樂隊演奏的電影音樂算不算古典音樂
    交響樂隊演奏的電影音樂算不算古典音樂原文作者 / Monet Sduets編譯 / 風箏歌謠有一種觀點,西方「千禧一代」開始接觸古典音樂主要通過兩個渠道:電影音樂和遊戲音樂。這是兩個音樂載體,本身可以承載各種形式的音樂:古典的、流行的、爵士、搖滾、民謠……目前我們在精心製作的電影大片和大型遊戲裡看到的是,音樂所起的情緒渲染作用越來越大,特別是遊戲,會特地請有名的作曲家作曲,並由一流的交響樂團演奏。電視系列劇也有這樣的趨向。因此有人得出結論,在電影和遊戲裡由大型交響樂團演奏的音樂就是古典音樂的今身。
  • AI作曲的諾亞方舟將去往何處
    1995年,阿爾佩(Alpern)研發的EMI作曲系統也是較早的一個成熟的古典音樂作曲系統,該系統主要採用拼接的方式來創作再現已故作曲家音樂風格的作品,其中有類巴赫的創意曲、器樂協奏曲和組曲,還有類莫扎特的奏鳴曲以及類蕭邦的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