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有一種比新冠更恐怖的瘟疫,奪走了歐洲二千四百多萬人生命

2020-12-09 深海說風景人文

目前,新冠肺炎席捲全球,歐洲更是徹底淪陷,義大利、西班牙、德國、英國等多國確診人數超過十萬,死亡人數也不斷刷新。整個歐洲都籠罩著一層厚厚的陰霾。但在六百多年前,有一種傳染病曾橫掃歐洲,導致歐洲約2400多萬人命喪黃泉。其混亂、恐怖程度遠勝新冠肺炎,破壞力堪比兩次世界大戰,這種傳染病就是黑死病,學名「流行性淋巴腺鼠疫」。

一、黑死病的出現

中世紀後期堪稱歐洲最黑暗的年代,14世紀至15世紀中後葉,歐洲地力衰竭,氣候變冷,暴雨頻頻,饑荒蔓延,更讓人絕望的是被稱作「上帝的懲罰」的黑死病降臨歐洲,並災難性的大規模傳播。成了整改歐洲的噩夢。

1347年,由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跳蚤攜帶鼠疫桿菌經地中海各港口傳到西西里島。1348年,傳到了義大利、西班牙、法國和英格蘭。1349年傳到奧地利、匈牙利、瑞士等國。1350年傳至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和北歐。當時的鼠疫分為腺鼠疫和肺鼠疫。因跳蚤叮咬而感染的大多是淋巴性鼠疫,病人的四肢會出現黑色斑點,接著出現腹瀉症狀,三五天內就會喪生。肺鼠疫是因呼吸感染而至,患者會在大約三天內全身腫脹,咳血而死。在海上,有些船隻因為水手接二連三感染喪生,無人駕駛,長時間在海上孤零零地漂蕩。

在整個14世紀裡,黑死病在歐洲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城市死亡率超過50%,在許多地方,屍體像垃圾一樣被扔上手推車。據估計,在14世紀的100年中,黑死病在歐洲共奪去了2400多萬人,約佔當時歐洲人口的1/4。

二、無辜的黑鼠

歐洲的土著鼠類是褐鼠,其本身並不攜帶鼠疫桿菌。當時歐洲普遍認為,14世紀歐洲鼠疫大規模流行的原因是亞洲黑鼠在十字軍東徵以後不久入侵了歐洲,趕跑了歐洲褐鼠,進而侵入了歐洲人的生活和穀倉,為東方報仇。因此,有些歐洲人竟毫無根據地將黑死病肆虐的原因歸咎到印度和中國的頭上。事實果真如此嗎?研究表明:早在公園8世紀,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王朝時期,歐洲便有了黑鼠。11時世紀時,在歐洲已有了黑死病的記錄。

這場災難的真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現代科學表明:中世紀時,整個歐洲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簡陋,大部分人居住在骯髒不堪的環境中,許多城市鼠患成災,導致黑死病等傳染病肆虐歐洲,導致1348年到1351年鼠疫大流行。

還有一個原因是,當時鼠類的天敵——貓在中世紀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貓被視為不祥之物,收到人們的殺戮。貓的數量急劇減少,瀕臨滅絕,最終導致鼠類的無限制繁殖,導致鼠害泛濫,鼠疫流行。

三、黑死病對歐洲造成的影響

黑死病對歐洲的影響,遍布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首先,基督教會在瘟疫期間不作為,導致人們心理恐慌,四處逃竄。

受黑死病衝擊最大的是經濟和醫學。據不完全統計,死者中包括1740萬農民,以及610萬市民。受此打擊,歐洲城鎮的手工業幾乎消失,農牧產業崩潰,農牧產品供不應求,物價暴漲,但也無人從事生產,1350前後的歐洲大糧荒,餓死者無數。為了從這次經濟危機中擺脫從來,歐洲花了近100年的時間。

在黑死病爆發前,歐洲的醫學相當不發達,遠遠落後於中國和阿拉伯世界。鼠疫爆發後,幾乎所有優秀積極的醫聖都在短時間內染病去世了,醫學資源長久奇缺。直到疫情結束後上百年,醫生也沒有找到真正的病源,也未找到治療它的特效藥。不過,疫情過後,喜歡醫學的人數猛增,加上教會的積極協助,這為不久以後的西醫的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354年是黑死病在歐洲大規模爆發有記載的最後一年。此後,雖然在世界各地時有爆發,但像1348年那樣橫掃整個歐洲的瘟疫,再也沒有出現過,那場恐怖的黑死病大爆發也成為了歐洲永遠的創傷。

相關焦點

  • 爆發於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曾奪走2500萬人命
    歷史資料顯示,歐洲中世紀(1347年—1353年)曾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黑死病,2500萬歐洲人因這場瘟疫而喪生,慘烈程度堪比二戰。這種黑死病便是從老鼠身上傳播出來的。黑死病爆發的第一站便是如今的義大利,隨後席捲到了法國英國等整個歐洲地區。黑死病爆發的時候,蒙古大軍開始了第二次西徵。
  • 中世紀歐洲有多荒誕?貴族幾乎一生不洗澡,國王門外堆滿糞便
    法國巴黎的凡爾賽宮,充滿文藝復興氣息的水城威尼斯,以及專門供奴隸主、貴族和平民觀看的古羅馬競技場,到處都彰顯著歐洲的文化底蘊。但在歐洲歷史上,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經歷。那就是中世紀的歐洲。  中世紀歐洲人不愛洗澡歐洲自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至公元1500年的一千年被稱為「中世紀」,這一段歷史時期,被公認為是一個文化衰落,甚至「黑暗」的時期。
  • 最「要命」的家常菜,每年奪走2萬人生命,卻仍擋不住吃貨的嘴!
    最「要命」的家常菜,每年奪走2萬人生命,卻仍擋不住吃貨的嘴!中國人最愛的一道菜就是家常菜,家常菜囊括的菜餚眾多,我國地大物博,因環境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菜系,所以家常菜在口味上也稍有偏差。但唯一不變的就是家的味道,中國有自己的家常菜,泰國也有自己的家常菜,但是,他們的家常菜中卻有一道最「要命」的家常菜,每年奪走2萬人生命,卻仍然擋不住吃貨們的嘴,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黑死病是如何席捲中世紀歐洲的?最終又是怎麼結束的?
    在人類對抗傳染病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場疾病的恐怖程度能與發生在十四世紀4、50年代的歐洲中世紀大瘟疫相比。在短短六年時間裡(1347年至1353年),這場空前的浩劫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 中世紀歐洲長達300年的獵殺女巫運動
    在中世紀的歐洲最黑暗的時刻,每天都有年輕女子被迫害,甚至被活活燒死。當然,這些年輕女子一般被認為「女巫」或「巫女」。她們被迫捲入「女巫」惡潮,而應對這場惡潮的就是「獵巫行動」。這場行動從1480年延續到1780年。這個時間段比較有意思。
  • 骯髒的中世紀歐洲
    為什麼需要專門發明一種走起來很不方便的鞋,來僅僅是為了躲避糞便呢?因為當時糞便實在是太多了,整條馬路上都是糞便和各種腐爛的動物屍體,中世紀的歐洲經濟迅速發展,人口也飛速膨脹,但是卻沒有相應的城市建設和衛生意識。
  • 中世紀歐洲的「禁慾」有多奇葩?為了壓制自己,不惜自殘虐待!
    我們現在在談到歐洲歷史的時候,一般會將其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古典時代、中世紀和近現代。而我們今天要說的中世紀,又分為早、中、後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中世紀早期可以說是最黑暗的一個時代,那麼這段時期,究竟是有多黑暗呢?
  • 中世紀歐洲有多「髒亂差」?國王身上長滿了寄生蟲,隨時隨地方便
    一、中世紀歐洲「不洗澡」 在古羅馬和古希臘的時代,歐洲的沐浴文化一度相當繁榮,古羅馬帝國消亡之後,西哥特人、墨洛溫王朝都曾經有過短暫的繁榮時期。然而,這些繁榮都不過是曇花一現。隨後的一千多年時間裡,處於中世紀時代的整個歐洲,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其政治格局是世俗權力和教會兩極共存的。
  • 中世紀夢魘——鼠疫「黑死病」竟然對歐洲文明發展產生如此大影響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從1347至1353年,發生了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此次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其不僅是歐洲的災難,更是人類文明的一次重大災難。黑死病不僅對歐洲文明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還從另一方面直接影響了世界文明的進程。
  • 劉景華:中世紀城市與歐洲文明成型
    一、「中世紀城市」概念和本質「歐洲文明」是一個特有概念。歐洲文明從發生、發展到定型,有一個漫長過程。公元5世紀是其起始年代,5至15世紀是歐洲文明的孕育期,新的文明元素處於胚芽狀態,所有新因素還沒有完成整合過程,歐洲文明尚未成形。
  • 中世紀歐洲「女巫」:有罪無罪難逃一死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一種鑑別方法是:將被告捆上手腳,扔進湖裡———如果她沉到水底,則表示她無罪;相反如果漂浮在水面上,則表示她受到魔鬼的保佑,必須送上火刑柱。這種荒誕的做法結果是,無論被審判者是否「有罪」,她們都只有死路一條。
  • 為何中世紀是歐洲的黑暗年代?
    近代歐洲:近代包括從中世紀到工業革命為止的三個世紀,大約從1500至1800年,或者從1492年發現新世界到1789年法國大革命為止。(開始領先於世界其他文明。)
  • 可以毀容的化妝品:中世紀歐洲貴婦們專用
    在這樣一種全歐崇尚宗教的氣氛當中,流行著一種奇怪的社會風尚,那就是絕對追求美麗。而這種歐洲中世紀貴婦人士的美麗也帶著濃厚的宗教主義色彩,其中一些錯誤的追求美麗方法也沾染著宗教式的愚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
  • 古代歐洲遇到疫情是怎麼辦的?——中世紀歐洲瘟疫大流行
    在十四世紀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中世紀,對於歐洲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因為從1347至1353年的7年間,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硬生生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到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而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才為其人口的5%。
  • 中世紀歐洲皇室有多骯髒?皇帝一輩子不洗澡,皇宮臺階到處是糞便
    講衛生是一個人的基本行為,這不僅是為了培養人們的一種行為習慣,也是在幫助人們遠離疾病。尤其是在現代社會,講衛生已經成為了一種文明,而人們也已經習慣了要講衛生。比如不隨地吐痰,勤洗澡,穿乾淨整潔的衣服等等,讓自己時刻保持乾淨整潔的狀態,這也是對其他人的一種禮貌和尊重。
  • 如果中世紀的歐洲沒有「香水」和「高跟鞋」,可能不會爆發黑死病
    瘟疫是一種惡性傳染病,最近半年世界各地的人們再次體會到了它的威力,而其實在很早之前,瘟疫便爆發過許多次。非典、天花、霍亂皆是之一,而在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一種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席捲了歐洲。它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奪走兩千五百萬歐洲人的生命,佔了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 為了「禁慾」壓制天性,不惜自殘自殺,歐洲中世紀有多黑暗?
    歐洲的中世紀曾經被後世稱為宗教靈光的"黑暗時代","黑暗"一詞派生於《聖經》的"啟示錄"。《聖經》又稱《新舊約全書》,是基督教的經典經文。中世紀的歐洲信仰天主教,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下的分教,教皇的權力是至高無上的,和教皇的力量相比,英國國王和法克蘭國王的力量根本就微不足道,甚至說教皇的力量就像太陽,國王的力量就像月亮,月亮的光是向太陽借的,可見,教皇的力量可謂隻手遮天,他決定的事情沒有人能夠否決,相反,只能為他效命。
  • 歐洲中世紀的等級制度
    在中世紀晚期,服裝時尚常常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生活的風尚,可惜即使今天的加冕禮也只留下服裝時尚蒼白的痕跡。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中世紀歐洲的等級制度。一、社會等級之差在日常生活裡,裘皮和色彩、便帽和時尚帽的差異表明嚴格的社會等級之差、貴賤之分,也反映歡樂的狀態、朋友的關係和情人的關係。
  • 中世紀時期的歐洲有多混亂?各方勢力縱橫交錯
    歐洲歷史一般分為三段,分別是古典、中世紀和近現代。古典時期為歐洲文明的起源,輝煌而燦爛;近現代歷史的歐洲成為了世界的重心,其影響力直到今天還在延續,看下當今世界發達國家的位置,就明白了。而中世紀在多數人的印象中則是野蠻、黑暗、落後的象徵。 中世紀的劃分,一般以羅馬帝國為依據。
  • 歐洲中世紀城市地理:公共空間
    漫步於一座理想的中世紀歐洲城市7我們慢慢觀覽主要的公共場所:市政廳、教堂、集市、涼廊和門廊::這些各有不同特徵的公共場所都合於某種共通的模式7猶如圍繞著音樂主題的變奏曲一般7都證實著繁複多樣之中的某種整一7而這正是這些歐洲歷史文化遺產的最獨特之處;城市和景觀歐洲中世紀城市中市民的生活是怎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