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夢魘——鼠疫「黑死病」竟然對歐洲文明發展產生如此大影響

2020-12-11 歷史思維所

作者:本團隊楊鵬

看不懂過去,也就看不懂現在,更無法預測未來。

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從1347至1353年,發生了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此次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其不僅是歐洲的災難,更是人類文明的一次重大災難。黑死病不僅對歐洲文明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還從另一方面直接影響了世界文明的進程。

中世瘟疫黑死病帶走了大量歐洲人的生命

由於死者通常體表發黑,這場瘟疫在很多文獻中就被記作「黑死病」。 這場黑死病起源於中亞,1347年蒙古軍攻打黑海港口城市卡法(現烏克蘭城市費奧多西亞),據說他們曾將死者的屍體拋進城中,將瘟疫傳入,之後由亞歐商人傳到歐洲 。首先從義大利蔓延到西歐,而後北歐、波羅的海地區再到俄羅斯……一場人類歷史上的大災難也隨著病毒的傳播而拉開序幕。而歐洲黑死病來勢洶洶,除了其傳染力極強以外反應的是當時時代與文明的陰影。其爆發後蔓延以及死亡人數之多的原因在於首先中世紀的歐洲人一旦的病無論病情其治療方法大多時候都是放血,這也就造成了醫療手段單一加之人們一貫的治療思想影響,為黑死病的大規模傳播提供了條件,人們的愚昧加之醫療水品低下其爆發以及蔓延之快可見一斑。其次對比人類文明驕傲的羅馬時代歐洲其城市規劃已經由獨立的下水道排水系統以及廁所變成了汙穢物遍地衛生意識嚴重退步的中世紀歐洲,這種不衛生也加重了黑死病的傳播。封建時代的中世紀歐洲,說它髒亂差三個字,字字屬實。在將近一千年的時間裡,歐洲人的物質生活水準簡直可以說是低到令人髮指,不要說跟同時期的天朝上國比了,就是連一些非洲國家都不如。

中世紀歐洲的衛生條件相當惡劣

中世紀的歐洲人不講究衛生,又很少洗澡,長期沒有使用餐具的習慣(這一點對比起東亞人簡直差多了)。當時的人們竟然還認為水會削弱器官的功能並使人體暴露在有害空氣中,如果水滲入毛孔中會導致死亡。同時,當時基督教又認為不洗澡是聖潔的象徵,骯髒的軀體更能接近上帝。所以當時的人們把洗澡看做是墮落的根源並且把相互抓蝨子當做一種傳統的社交方式,大部分中世紀人一生都不願意洗澡,比如說聖亞伯拉罕50年不洗臉,不洗腳。此外,當時的人們受基督教的影響,認為黑貓是邪惡的,更是把它們當做女巫的標配,許多城市為此展開了對貓的大規模屠殺。這樣一來,中世紀歐洲人的房屋內就存在著不少老鼠。如此數量龐大的鼠群,不僅僅毀壞了大量財物,更可怕的是它們身上攜帶的鼠疫經由以吸血為生的跳蚤等昆蟲傳播到了人類的身上。如此的衛生狀況,再加上老鼠數量之多,爆發如此恐怖的瘟疫也就可以理解了。

中世紀歐洲存在很多怪誕的宗教傳說

更為人所發指的是,由於當時的猶太人比較注重衛生條件,很少患上黑死病。在長期的宗教歧視政策影響下,一些人竟然相信,黑死病的來源是猶太人其傳播也是因為猶太人到處流動傳播瘟疫並四處投毒。他們為此抓捕並審訊了大批猶太人,部分猶太人迫於無奈,只得承認投毒。由此引爆了歐洲人對猶太人的迫害,有資料顯示,在美因茨,1.2萬猶太人被作為瘟疫的傳播者而活活燒死,在斯特拉斯堡城內殺掉了1.6萬猶太人,這反映了中世紀歐洲人的愚昧無知以及他們對猶太人的歧視與厭惡。

瘟疫期間的醫療工作依賴這群鳥嘴醫生

黑死病帶來的浩劫對歐洲文明發展方向也產生了重大影響,西方學者認為它已成為「中世紀中期與晚期的分水嶺」、「標誌了中世紀的結束。」黑死病對中世紀歐洲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劇烈的衝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有許多學者把黑死病看作歐洲社會轉型和發展的一個契機。經歷了黑死病後,歐洲文明走上了另外一條不同的發展道路,更加光明的道路,原來看起來非常艱難的社會轉型因為黑死病而突然變得順暢了。這場幾乎滅絕歐洲的大瘟疫,也讓當初的民眾們看清楚了當時教會的真面孔,於是,新思想得以順利地傳播開來。因而它不僅推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促使天主教會的專制地位被打破,為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乃至啟蒙運動產生重要影響。黑死病削弱了歐洲文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長期持續的高死亡率減少了學者等知識階層的人數,降低了原來文化的表現力和活力。黑死病過後,歐洲面臨著如何保持和修復文化遺產的問題 。,從而改變了歐洲文明發展的方向(但丁的《十日談》背景就是黑死病爆發)。

黑死病對歐洲文化發展方向產生巨大影響

黑死病使中世紀歐洲社會的貧富兩極分化進一步加劇。窮人生活處境更加艱難,而上層階級 為維護自身的政治、經濟地位,更是加強了對 下層人民的控制(比如當時的英國,面對黑死病流行之後的人口危機,英格蘭議會多次頒布勞工法令,試圖限制勞動力流動和勞動力價格上漲),必然使得社會矛盾更加尖銳和突出。

黑死病前,歐洲農業長期滯後,生產力的進步不適應人口的增長。在生產技術落後的條件下,人們只知無限度地開荒,為此向山林川澤爭奪耕地,從而破壞了生態平衡,客觀上導致了黑死病的發生與廣泛流行。瘟疫使西歐人口銳減,導致勞動力不足的矛盾,打破了原有的社會結構。農民乘機加強開展解放自身的鬥爭,從而加速了農奴制的瓦解,也使得歐洲的封建領主逐漸放棄自給型農業,改營商業性畜牧業和種植業,從而使歐洲逐漸邁入商品經濟時代。

黑死病成為歐洲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縱觀古今同樣的病毒肆虐下,新年伊始的中華大地迎來了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數萬同胞在病毒的折磨下備受痛苦,然而今天的人類已經不在想中世紀歐洲人們那樣脆弱不堪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國內外友人的慷慨相助,來自全國各地的白衣天使馳援,人們自發隔離配合,即使封城封村等等的不便,人們仍表現了空前的理解與凝聚力。相信在世界人民共同的努力下,病毒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被消滅。其作為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危機相信會成為人類邁向更美好明天的墊腳石,推動人類文明再進一步。

相關焦點

  • 黑死病是如何席捲中世紀歐洲的?最終又是怎麼結束的?
    在人類對抗傳染病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場疾病的恐怖程度能與發生在十四世紀4、50年代的歐洲中世紀大瘟疫相比。在短短六年時間裡(1347年至1353年),這場空前的浩劫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生命,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是成吉思汗帶去的嗎?理由很可笑!
    世紀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對於歐洲來說,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一場席捲歐洲的鼠疫,奪走了歐洲2500萬的人口,佔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是誰導致了這場瘟疫,有學者認為是成吉思汗帶去的,真的是這樣嗎?
  • 中世紀歐洲黑死病中的聖戰士——鳥嘴醫生
    後來又有人認為是水源不夠潔淨才導致了瘟疫橫行,所以中世紀的貴族們從不直接飲用淡水,相反卻用葡萄酒來作為日常飲品。非但如此,洗澡在這時候也成為禁忌,因為人們覺得洗澡會導致皮膚毛孔增大,病毒極有可能趁虛而入。因此,即便是貴為國王的路易十四在一生中也只洗過三次澡,於是為了遮掩身上難聞的臭味,歐洲人格外鍾情於各種香水,而西方的香水業也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蓬勃起來。
  • 黑死病:歐洲文明時代到來的先聲
    之後的2個月,這片祥和忙碌的港口怎麼也想不到,是因為這些動物們身上攜帶著的鼠疫桿菌,引發了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瘟疫,後來人稱之為,黑死病。二、凡不能毀滅我的,必使我更強大14世紀中葉的歐洲,黑死病傳染的路線是始於中亞裏海一帶,然後通過黑海沿岸和克裡米亞,傳至地中海,繼而流行到歐洲。
  • 黑死病,歐洲中世紀的大瘟疫背後,和苦命的小黑貓有什麼關係
    英國和德國在2010年合拍過一部電影《黑死病》,故事以1348年開始在歐洲蔓延的黑死病為背景,探討了歐洲中世紀的大瘟疫之下,關於信仰的問題。01黑死病爆發之前,歐洲都發生了什麼?首先,羅馬教皇國建立,基督文化佔據一切,燒死異教徒和女巫。
  • 黑死病如何改變歐洲社會
    1562年,歐洲畫家老彼得·勃魯蓋爾描繪黑死病的作品《死亡的勝利》。黑死病如何改變歐洲社會文/黃嚴忠進入14世紀,歐洲社會邁入中世紀後期的門檻。隨著小冰河期的到來,氣溫下降,植物生長季節變短,糧食產量受到影響。1315年~1317年的大饑荒動搖了歐洲的土地制度,歐洲幾個世紀以來的繁榮與成長開始告一段落。在宗教政治領域,伴隨著耶路撒冷王國最後一個據點在1291年被埃及馬木留克鐵騎攻陷,中世紀教皇的權力開始走下坡路。
  • 14世紀蔓延歐洲的「黑死病」,緣何成為「文藝復興」的導火線?
    中世紀的歐洲,先後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天災,都跟鼠疫有關,第一次是發生在6世紀的「查士丁尼瘟疫」,第二次則是流行於14世紀的「黑死病」,又名「歐洲中世紀大瘟疫」。史書記載,這兩次瘟疫總共奪走6000多萬人的生命,尤以第二次更為嚴重,對歐洲各國的打擊是致命的,歐洲各國艱苦創業、自力更生幾百年後,才基本上恢復元氣。
  • 古代歐洲遇到疫情是怎麼辦的?——中世紀歐洲瘟疫大流行
    在十四世紀四十年代到五十年代的中世紀,對於歐洲是一個極為悲慘的時期。因為從1347至1353年的7年間,席捲整個歐洲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硬生生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佔到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而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才為其人口的5%。
  • 中世紀歐洲是怎麼爆發的黑死病?死了多少人?最後帶去了什麼後果
    14世紀的歐洲註定很不平常,不但爆發了令人聞風喪膽的黑死病,還有十字軍東徵,英法百年大戰,教權和王權的較量以及外族的入侵。大概很多人看過權力的遊戲這部精彩美劇,那時的歐洲就是如此。而且搞笑的是,除了龍是假的,像小王子這樣的人物在歷史上都是真實存在的。
  • 橫行歐洲三百多年的黑死病是如何消失的?
    導致黑死病的主要原因是鼠類和其他嚙齒類動物身上所攜帶的鼠疫桿菌通過中間宿主跳蚤傳播到人類身上。此外,黑死病患者也可以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等方式,將鼠疫桿菌傳染給其他人。第一波赫死病肆虐歐洲的時間在1347年至1353年,這便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歐洲中世紀大瘟疫。然而此次疫情過後,黑死病並沒有在歐洲消失。
  • 14世紀席捲亞歐大陸的黑死病,對英國社會經濟轉型的影響
    1348-1349年的黑死病席捲整個亞歐大陸,不僅僅是我國歷史上影響歷史進程的事件之一,而且也深刻影響了英國的社會歷史進程,也對人們的生活感情,宗教等各個方面產生了比較重大的影響。這場瘟疫也成為了英格蘭歷史的轉折點,結束了中世紀的黑暗時代,迎來了新世界的曙光。
  • 中世紀歐洲醫生,為嘛要戴鳥嘴造型面具?沒辦法,黑死病知道不
    這個就是中世紀鳥嘴醫生的裝備。話說七百年前,歐洲大陸之上,正流行一種大規模傳染性疾病,便是所謂黑死病。這種疾病,奪走了約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而當時整個歐洲的人口也不過7500萬左右,所以可以這麼講:三個歐洲人,必死其一。這個死亡率有多高呢?
  • 鼠疫——野生動物對人類的致命反擊!黑死病從未遠離人類
    這種鼠疫患者會全身發黑,身上有許多圓圈狀的疙瘩,死狀非常恐怖,中世紀就稱為黑死病。 人們必須學會如何和鼠疫共存。 4 歐洲黑死病 在歷史上,鼠疫一共有三次大流行,造成了3億以上的人口死亡。 第一次大流行發生在公元六世紀前後,由非洲發源,逐漸傳播到歐洲和亞洲。這次鼠疫使拜佔庭帝國的人口減少了1/3。由於年代久遠,對它的記載沒有後兩次鼠疫多。
  • 鼠疫血清的背後,躺著一億八千七百萬具屍體|黑死病|鼠疫|血清|屍體...
    在歐洲,類似的「人骨教堂」不值得驚訝,多個城市都有。這些人骨大多來自於14世紀中葉——席捲歐洲的黑死病在幾年時間內奪走約2500萬人(將近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一半),以至生靈塗炭,屍骨遍地。被感染者面部、頸部、腋下、腹股溝長出大腫塊,皮膚出現黑斑,大多會在感染48小時內死去,當時的人給這種瘟疫起了個形象的名字——黑死病(The Black Death)。
  • 如果中世紀的歐洲沒有「香水」和「高跟鞋」,可能不會爆發黑死病
    非典、天花、霍亂皆是之一,而在十四世紀四五十年代,一種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席捲了歐洲。它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奪走兩千五百萬歐洲人的生命,佔了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要知道,歐洲在二戰的死亡人數也僅佔了百分之五,可想黑死病的威力。
  • 讓2500萬歐洲人死於非命的黑死病,如何催生了文藝復興
    可是,在1348年——1356年近10年時間,雙方竟然停戰了。這是怎麼回事呢?答案是三個字:黑死病。從1347年開始,一場黑死病瘟疫在歐洲蔓延,造成大量人員死亡。由於死人太多,英國和法國徵募不到足夠的士兵,不得不宣布暫時停戰。直到黑死病瘟疫在歐洲消失,雙方才拿起武器,重新開戰。
  • 中世紀有一種比新冠更恐怖的瘟疫,奪走了歐洲二千四百多萬人生命
    其混亂、恐怖程度遠勝新冠肺炎,破壞力堪比兩次世界大戰,這種傳染病就是黑死病,學名「流行性淋巴腺鼠疫」。一、黑死病的出現中世紀後期堪稱歐洲最黑暗的年代,14世紀至15世紀中後葉,歐洲地力衰竭,氣候變冷,暴雨頻頻,饑荒蔓延,更讓人絕望的是被稱作「上帝的懲罰」的黑死病降臨歐洲,並災難性的大規模傳播。成了整改歐洲的噩夢。
  • ...畫家|耶和華|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鼠疫|大瘟疫|東羅馬...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瘟疫一直都和人類文明史如影相隨,並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關於瘟疫最早且最詳細的文字敘述來自公元前6世紀文字版《荷馬史詩》第一部《伊利亞特》第一卷,遊吟詩人曾對瘟疫有過如此描述:「阿基琉斯與阿伽門農因爭吵而結仇,高歌吧!女神!
  • 神奇的「鳥人裝」,卻能在中世紀黑死病橫行的歐洲保護醫生,厲害
    即使在我們今天,科技如此發達,醫生在接觸患者的時候,依舊可能被傳染,那麼,在中世紀的時候,歐洲曾經爆發過一場觸目驚心的黑死病災難,當時的醫生又是怎麼去自保呢?他們那個時候有現在的那些技術麼?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一起走進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災難中,去了解一下當時的醫生為了救人和自救,他們究竟用什麼辦法自保呢?
  • 爆發於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曾奪走2500萬人命
    歷史資料顯示,歐洲中世紀(1347年—1353年)曾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黑死病,2500萬歐洲人因這場瘟疫而喪生,慘烈程度堪比二戰。這種黑死病便是從老鼠身上傳播出來的。黑死病爆發的第一站便是如今的義大利,隨後席捲到了法國英國等整個歐洲地區。黑死病爆發的時候,蒙古大軍開始了第二次西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