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觀
1.正常所見,正常人跟骨底與跟腱在同一條與地面垂直的線上,雙側內踝在同一高度,脛骨無彎曲,雙側膕窩在同一水平線上,大粗隆和臀紋同高,雙側骨盆同高,脊柱無側彎,雙側肩峰、肩胛下角平行,頭頸無側傾和旋轉。
2.檢查方法與內容:
(1)鉛垂線通過的標誌點:枕骨粗隆——脊柱棘突——臀裂——雙膝關節內側中心——雙踝關節內側中心
(2)觀察內容:從足部觀察開始,足有無內外翻畸形、扁平足;雙側脛骨是否同高,脛骨是否彎曲;膝關節有無內外翻,雙側腓骨頭高度是否一致;雙側股骨大轉子高度是否同高;觀察骨盆,雙側髂嵴是否在同一個高度;脊柱有無側彎;雙側肩胛骨是否與脊柱距離相等,是否同高,是否一側呈翼狀;頭頸部有否側偏、旋轉或向前。
側面觀:
1.正常所見:足縱弓正常,膝關節0°~5°屈曲,髖關節0°,骨盆無旋轉。正常人脊柱從側面觀察有四個彎曲部位,稱為生理性彎曲,即頸椎前凸;胸椎後凸,腰椎有較明顯的前凸,骶椎則有較大幅度的後凸。頭、耳、肩峰在同一條與地面垂直的線上。
2.檢查方法與內容:
(1)鉛垂線通過的標誌點:外耳孔——肩峰——大轉子——膝關節前面(髕骨後方)——外踝前約2cm。
(2)觀察內容:足縱弓有否減小,踝關節有無蹠屈攣縮;膝關節是否過伸展;注意髂前上棘和髂後上棘的位置關係:若髂前上棘高,提示骨盆後傾或髖骨向後旋轉;若髂後上棘高,則提示骨盆前傾或髖骨旋前。腰椎前凸是否增大,腹部有否凸出,胸椎彎曲有否增大,軀幹是否向前或向後彎曲,背部變圓、變平或駝背;頭是否向前伸。
正面觀:
1.正常所見,雙足內側弓對稱;髕骨位於正前面,雙側腓骨頭、髂前上棘在同一高度。肋弓對稱,肩峰等高,斜方肌發育對稱,肩鎖關節、鎖骨和胸鎖關節等高並對陳。頭頸直立,咬頜正常。
2.檢查方法與內容:
從足部開始觀察,有無足內翻,扁平足、足大趾外翻,脛骨有無彎曲,腓骨頭、髕骨是否同高,是否有膝反張、膝內外翻。手放在雙側髂嵴上觀察骨盆是否對稱。如果脊柱側彎,觀察肋弓、旋轉的角度和側方隆起。肩鎖和胸鎖關節是否等高。頭頸部有無向前或傾斜等。
擁有好的體態其實就擁有健康身體和美麗的氣質,大家按照上面方法給自己評估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