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素質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直接灌輸給孩子知識點,板書、提綱下發電子文件,要求列印出來,但是是否能夠記住,就看孩子的注意力在線否。
初高中的孩子大部分都把板書記在書上,密密麻麻,其實就是抄板書,那是老師總結的考點,並非自己思考的線索。
而成年後自己讀一些書,沒有了老師們的背書,反而讀書筆記百花齊放,顏色鮮豔,樣式新穎,獨具創新。
也是成年才明白,做筆記的目的是配合獨立的思考方式,白紙黑字躍然紙上,通過一段時間,複習時視覺再反饋給大腦,調動記憶連接,形成長期記憶。
《跟著考霸記筆記》這樣一本工具書,就是針對大學生學科測試、公務員晉升、高難度資格考試等等,應試學習的一系列筆記方法,包括聚焦、整合、利用圖像記憶,這三個巧記的竅門。
01、聚焦要點
20世紀50年代時,美國認知心理學家米勒經過研究發現:「人的大腦一次只能記住七條左右的信息。」
這條結論被後來的學者推翻過,但最終也沒確定是四條還是七條,不過,毫無疑問,人不可能一次性記住大量信息。
而更悲哀的研究結果是「一天過去後,大腦會遺忘74%的已學內容。」
對於時間緊、任務重的各項考試和學習任務,那麼用最短的時間,產出最好的效果就成了最佳目標。
「聚焦」就是把目標放在關鍵信息上,重中之重。
如何找到「聚焦」內容?
①三本書中兩本都有的知識,一定要記
以考試為目的,需要三本教材:基礎教材、應用教材、習題集。三份信息源,重複出現交叉部分,寫下來成為筆記中「聚焦」部分第一項。
②正確率70%的知識,一定要記
模擬考試會有正確率百分比分析,正確率30%以上需要記憶,但70%以上正確率需要強化記憶,寫下來「聚焦」部分第二項(尤其是你答錯了的)。
③真題的關鍵詞
作者通過研究真題,會發現一些出題技巧:新考題不會與真題重複,也不會偏離太遠。所以找出真題的關鍵詞,進行信息聯想。
例如:真題提到「克裡米亞戰爭持續到1856年」
那麼,你就要聯想到以下知識點:
·看到克裡米亞戰爭,聯想到夜鶯·看到1856年,聯想到同年世界史上還發生過克羅號事件
基於這三點的知識,就是「聚焦」內容,寫在筆記最關鍵的聚焦位置上。關鍵信息的提取,是掌握基礎內容最重要的一步,也是重中之重。
02、整合信息
把要記住的信息和知識點串聯起來,可以整合後記憶,簡化記憶,打造記憶鏈。
接龍式聯想法
根據一個信息,要所有能聯想的問題和答案,串聯寫在下面,自由發散的思維即可,思考的越多,答案越多,記憶的越深入和長久。如圖:
聯想的內容越豐富,跨單元,派生出新知識是最好的。這裡作者有個走心的分享,他最開始無論如何都跳不出當下正在學習的東西上,聯繫力有限。
後來他意識到,無法講當下所學知識映射到其它單元、科目上,並不是因為不擅長聯想,而是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其它單元、科目的存在。因此越學越吃力。
所以,這個技能可以習得的,養成擴大聯想以後,就會越來越有興趣,對記憶有幫助。
03、圖像和圖標視覺記憶
記憶欄是用於最大限度地加深記憶的空間,主要對「整合欄」需要記憶的重中之重做視覺化處理。
①三點記憶法
三點是:回答、為什麼、也就是說。
大部分人都只會「回答」一個部分,但記憶效果很差。三點的方法,其實就是自己給自己解說。延伸思考關鍵詞,背後的原理。
整合欄和記憶欄搭配使用,就可以形成更系統的記憶鏈。在複習時,看著「回答」的關鍵詞,思考延伸的信息,這個過程是「回憶訓練」。
②脈絡要點圖表
用圖表的方式提出關鍵詞和關聯,這個方法似乎很常見,但利用率不是太高。我閱讀作者這一段分享時,啟發到的點是不僅可以用於上課的知識點串聯,也可以用於閱讀理解上。
例如語文的大段閱讀理解,可以挑出關鍵詞給與概括,就一目了然。另外英語的短文分析,也同樣可以利用這個表格。
也就是說除了提升記憶,也可以做總結概述。
寫在最後
這本《跟著考霸記筆記》的是日本作者確井孝介,在校期間考上了日本錄取率僅為3%的司法書士,零基礎備考16個月通過了會計師考試,從學渣到考霸,總結了一筆如何記筆記的書。
作者為記筆記的方法提供了三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歸根結底,是要在獨立思考下對待知識,融會貫通,利用這些工具和方法,才會得到提高成績的益處。
世界上沒有成功的方法論,只有促進成功的方法,是否有效果,只有用心結合自身學習特點,不斷的實驗和調整,才能踩著被人成功的腳印,走自己的路。
作者介紹:榮榮
每本書都認真讀過,寫書評,推薦好書!歡迎關注~@榮榮家庭關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