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文旅新營銷峰會於12月1日在廣州召開,北京和平菓局與有「中國神盤」之稱的阿那亞及如今備受資本追捧的超級文和友等網紅文商旅項目,共獲營銷大獎。
本次峰會由時代文旅和文創產業大會聯合主辦,是文旅行業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盛會之一。
本次峰會全國數十個文旅「新物種」集中「亮相」,百餘家文旅機構出席,300餘名文旅從業者參與,還有超過百萬觀眾通過直播在線觀看了本次峰會。
和平菓局位於王府井百貨地下二層,共計2400平米,是國內首個京味場景沉浸式體驗空間,逼真還原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老北京胡同生活,甫一開業便吸引了大量慕名而來的人群。疫情前,每天接待逾萬人次。
和平菓局原是由局氣餐飲集團創始人韓桐親手打造,項目之初定位是一個「老北京糕點」售賣的場所,飽含了韓桐對消逝的老北京文化的情懷。今年8月,左馭商業接管和平菓局運營權,除對消費業態展開升級,近期進一步引入戲精學院、上新故宮等文創IP資源,進一步打造沉浸式商業體驗空間。
如今,和平菓局已成為一個十分成功的文商旅城市更新項目。改造前,王府井百貨地下二層空間,是幾乎沒有顧客光顧的尾貨打折區。今年11月,央視《新聞聯播》更專門報導了和平菓局的商業創新案例。
據記者了解,左馭商業聯合創作人孫偉亦曾成功打造運營位於上海世紀匯的1192弄來上海風情街項目,該項目在不久前的十一長假期間,被大眾點評評為上海網紅打卡地第一名。另一位聯合創始人胡偉東則深耕文商旅賽道七年,戲精學院等文商旅內容,正是其之前投資整合的優質資源。這些資源將進一步令和平菓局區隔於一般的文旅項目。
左馭商業副總裁、和平菓局運營總經理符名鋒在文旅營銷峰會上,專門分享了和平菓局的運營經驗。
廣州文創大會頒獎典禮:「中國神盤」阿那亞,和平菓局,《不眠之夜》,舊物倉,超級文和友...
第三屆中國文旅新營銷峰會在廣州召開 文旅新物種集中亮相
【備選】中國文旅從「新」出發 第三屆中國文旅新營銷峰會在廣州召開
2020年12月1日,由時代文旅和文創產業大會聯合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文旅新營銷峰會」在廣州圖書館圓滿落幕。本次峰會以「新文旅 新物種 新拐點」為主題,圍繞中國文旅行業出現的新特徵、新趨勢、新物種展開系統、深刻地探討,助力中國文旅疫情之後從「新」出發加快發展。本次峰會全國數十個文旅「新物種」集中「亮相」,百餘家文旅機構出席,300餘名文旅從業者參與,還有超過百萬觀眾通過直播在線觀看了本次峰會。小鵬汽車、古龍峽、季高、星樂度、正佳文旅、廣州地中海國際酒店等機構參與協辦。
近年來,隨著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以及文旅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內湧現出不少文旅新業態,如將地產做成了文化旅遊項目標杆的阿那亞,把餐廳做成策展公司、媒體公司、內容公司的超級文和友,開創沉浸式演藝先河的《Sleep no more》,創新在地文旅體驗的高端民宿喜林苑等。這些新業態,它們或在產品上大力創新,或在模式上推陳出新,成為中國文旅的一股充滿活力的新生力量和中國文旅新物種的代表。業內認為,這些項目對中國文旅行業的發展具有很強的實驗和啟蒙價值。
會上,時代文旅董事長熊曉傑、正佳集團副董事長謝萌、阿那亞創始人馬寅、千宿文旅創始人封新城、鼎盛樂娛集團總戰略指導師Noble Franklin Coker、銀基文旅集團董事長李東銘、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上海版製作人馬晨騁等文旅新物種的創始人或深入研究者向大家分享了各自的實戰經驗和研究心得。
時代文旅戰略營銷機構董事長熊曉傑以《新文旅 新物種 新拐點》作為開場分享主題,他表示,「我們已經進入一個『一切皆文旅,文旅賦能一切』的時代,文旅行業邊界在模糊,外延在伸展,由此催生出大量的新物種,它們並不一定在當下呈現出生意上的火爆,也不一定規模很大,但它們代表著可能的趨勢或方向。」對於疫情對文旅行業的影響,熊曉傑認為,文旅行業出現了四個明顯拐點和變化,一是國內循環下的客源再分配,一些省市通過有競爭力產品的打造,獲得了競爭優勢;二是人們對出遊的安全考慮佔據了主導地位,近郊遊、生態微度假小團隊等成為主流;三是高端遊火爆,「為一間房,赴一座城」成為普遍現象;四是大眾消費心理出現拐點,現在人們除了看和玩,更加會考慮跟誰一起玩。其中第四點是新物種出現的基礎。
正佳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謝萌以「城市文旅綜合體如何脫穎而出」為題,分享了正佳廣場如何抓住文旅行業變革契機,成功打造城市中心文化旅遊目的地的經驗。謝萌認為,大灣區戰略機遇為文旅行業提供了發展契機,加速了文旅行業的轉型升級。「城市之爭就是流量入口之爭,正佳廣場正是將新流量入口和新客戶價值完美結合,聚焦休閒娛樂、科普教育發展板塊,從而為城市創造可持續的價值。」
「網紅」,到底是賦能內容,還是營銷手段?貝特蒙創始人劉明鵬以《如何以「網紅」思維,賦能傳統業態運營》分享了自己的品牌故事與創業經驗,他認為,文旅項目運營亟待變革,線上矩陣運營已成必然趨勢。「特別是『後疫情+5G』時代,品牌戰略開始更多轉移至線上,文旅項目應當多渠道建立消費者連結,提升營銷及營銷效率。同時,持續的內容創造力、話題製造力才是新媒體傳播的根本。」
《南京喜事》總導演周蕭分享的主題是《以【東部世界】之名,定義文旅沉浸演藝》,他認為,沉浸式演藝成功的核心在於「用沉浸式活化歷史,讓觀眾沉浸進去,參與故事,才能吸引用戶,讓用戶復購,運用用戶成為社群。他認為對於新文旅景區想要在市場有立足之地,必須做到「三合一」,即「好產品+好營銷+好用戶」。
熹林苑合伙人兼CEO牟玉江分享主題為《喜林苑:在地文旅體驗的創新探索》。他認為,在地文旅不應當局限於做 「網紅」酒店,或是形式化和標籤化的「在地」建築,而應當成為新的地域建築。牟玉江分享了在地文旅體驗的創新探索三步做法:對地域性建築從修復到創建、創建「沒有圍牆」的學校以及從「文化轉譯」到「再連接」。
演藝產業作為新興旅遊產業的重要部分,其邊界在何處?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總裁馬晨聘在《演藝產業的「多維跨界」之路》的主題演講中對演藝產業的多維跨界進行了詳盡的分析,提出「演藝沒有邊界,一切皆可演藝。無論是電商、出版社、零售還是金融,演藝產業一直不斷地拓寬自己的邊界,成為文旅行業的新秀。」
鼎盛樂娛集團總戰略指導師、香港迪士尼前副總裁Noble Franklin Coker帶來了《基於遊客洞察的文旅產品創新》的分享,他認為,文旅的問題關鍵往往在於太注重設計,而忽略了建立盈利的商業模式。至始至終,旅遊產品只有以消費者為導向,且有數據支撐,才是可持續的。體驗為先而非設計為先,讓顧客定義體驗,而不是試圖替他們定義。
阿那亞創始人馬寅的分享主題是《商業之道與幸福之道》,他表示,中國已經進入後物質時代,人們的物質需求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進入天花板階段,但內心匱乏,大家對情感和精神需求越來越強烈,開始關注自我、關注內心,希望回歸一種本真自然的生活。「我們希望營造的產品更加符合人性,希望建築成為生活的容器,希望社區成為親密關係的能量場,有溫情脈脈的鄰裡關係,希望社區也成為每個人的精神家園。」
大理千宿文旅董事長、前《新周刊》雜誌創辦人封新城是造概念大師,此次又為我們帶來了很多新概念,如「田園,地球的頭等艙」、「頭部度假」「微隱」等。他表示,所謂「微」字,除了比小還小之外,還是「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特徵和代表。如微博」、「微信」一樣,「微隱」則是一種融於這個時代的生活方式。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之餘,通過這樣微隱一下的方式,重新思考我們與土地、與自然、與人還有一種什麼樣的聯繫。
小鎮生活研究所創始人李婷帶來了《社群運營,讓文旅生活一騎絕塵》的主題分享,她認為,社群是最高效的營銷,因為社群的存在,是人性的剛需。在社群中,人們可以找到存在感、歸屬感、尊重感。「文旅小鎮賣的不是房子,而是社群和生活,社群決定了項目的生活品質和客戶滿意度。」
銀基文旅集團董事長李東銘通過《文旅3.0時代的「爆款」邏輯》的主題演講,為我們分享了如何通過產品創新和業態創新,實現人、動物、遊樂設施交互,打造3.0時代的動物主題樂園。
大理慢谷世界健康小鎮副總經理鄭武發表了《一生可以更慢——大理慢谷生活分享》的主題演講,他認為,慢生活的慢,不是生命總數的延長,也不是時間的速度慢,更不是逃避社會的慢,而是在有限的時間裡創造更多的價值。
綠城安吉桃花源項目總經理黃曉斐的演講主題是《十年「兩度」,一生安吉桃花源 ——綠城安吉桃花源 小鎮運營實踐分享》,她表示,小鎮不止是一個生活承載體,更是一個有機生命體,她比城市更溫暖,比鄉村更文明。
鄉伴文旅集團創始人朱勝萱的演講主題是《創新求變背後之不變》,他說,不論如何創新如何改變,但對美的追求始終不變。
左馭商業聯合創始人符名鋒以《重構文化地標》為主題,分享了如何通過視覺、聽覺、嗅覺、味覺構建空間內容結構,讓文化為商業賦能,讓懷舊情緒成為商業的趨動力。
大地之光 蔓塘裡藝術公社創始人朱少傑以《一座鄉村演繹的藝術經濟》為題,分享了他們如何通過 「光」能量帶領村民致富,助力鄉村振興。他說,光影、藝術、科技與鄉村的融合,帶來自然美景與人文藝術交融的獨特感受,改變了人們對傳統鄉村的想像,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打卡。
除了嘉賓的精彩分享,本次峰會的另一個大亮點就是文旅先鋒獎的評選,文旅先鋒獎表彰了一批在文旅行業持續探索創新的先鋒企業。阿那亞、正佳廣場、鄉伴文旅、熹樂谷、銀基國際旅遊度假區、古龍峽、季高、鳳羽大地藝術谷、喜林苑(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綠城安吉桃花源、貝特蒙、中國馬鎮、億航白鷺、超級文和友、建業電影小鎮等項目獲頒中國文旅先鋒獎。
大會主辦方、時代文旅董事長熊曉傑介紹說,中國文旅新營銷峰會旨在為文旅企業搭建一個經驗分享、資源對接、行業研究的平臺,促進行業先進經驗和優質資源有效流通,助力中國文旅行業健康高質發展。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陳體強_NB6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