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需要怎樣的「未來哲學」?也許我們可以從這本書裡窺見一二

2020-12-18 新民晚報

何謂「未來哲學」——「人類世的哲學」?人們通常說哲學是反思性的,那麼為何現在變成「未來的」了?或者說哲學的未來定向到底意味著什麼?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人類世的哲學》的主題是「技術與未來」,作者孫周興解釋,書名意在突出人類此在的危急性。日前,來自北京、上海、杭州、重慶等地的近三十位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在商務印書館上海分館就近來越來越成為學界熱點的「未來哲學」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圖說:《人類世的哲學》

孫周興近些年來關注「未來哲學」命題,主編有《未來哲學叢書》,並於2016年出版《未來哲學序曲——尼採與後形上學》。今年最新出版的《人類世的哲學》一書,是由孫周興的演講集收集改編而來,書中的內容要比書名來得更明快易懂。《人類世的哲學》可視為作者關於「未來哲學」的嘗試性闡述。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世代,新的時代亟需一種新的哲學。孫周興認為,「人類世」意味著一個文明的大變局,即自然人類文明及其精神表達系統的頹敗以及技術統治時代新人類文明的形成。寫作此書的初衷,是因為目前國內有些領域復古性太強,但這不合哲學和藝術的當代性的使命。孫周興試圖通過此書強調,藝術人文科學要重新定向。「關於人的科學的時代到了。現在熱門的科學,包括人工智慧、基因工程都是關於人的科學,當然必須還加上人文科學。今天的時代已經進入到這三門科學的獲得當中,這是人類文明、知識體系的最後一張網,兩個科學加上一門古老的人文科學,在這個意義上我會說人文科學的時代到了,我們要參與這其中。」

圖說:孫周興

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副所長成素梅對此十分贊同。在她看來,隨著人工智慧、基因編輯、量子技術以及納米技術的發展,未來機器的人類化以及人類的機器化都有可能變為現實。所以她認為,「未來哲學」不僅僅是關乎當下的問題,更關乎人類文明的限度在哪裡、怎麼走的問題。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哲學系教授、上海紐約大學校長童世駿認為,從哲學角度討論當代技術,那麼就應該回應康德提出的「人類尊嚴」問題。「未來,人有沒有可能存在著製造者、設計者?如果一個人是由另外一個人有意製作的話,是不是就消除了人和非人之間最重要的界限?」他認為,孫周興已經觸及到這個問題。

但在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教授鬱振華看來,面對技術邏輯、資本邏輯、權力邏輯的擴張,恰恰需要一種雄健的人文學。

圖說:現場討論十分熱烈

「我們討論人的存在,必然會和價值論連到一起,真理、自由、善、美、仁愛、慈悲等,這些是人最基本的價值,在這些價值上樹立人的尊嚴、人的形象。當下的討論讓我們意識到人的尊嚴和形象不是靜態的,它是與時推移的,新技術的出現可能讓我們重新考慮什麼叫人性,什麼叫人的尊嚴。」

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張江感受到,不僅是哲學,中國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都必須面向未來。「不面向未來,我們的研究總是在重複別人的話,不是那麼有意義。」對孫周興關於未來哲學的提法,特別是從技術、科學與未來人類世界的關係的角度,創造性地建構一種個人性的哲學,並對以往的哲學做出批判。

復旦大學教授哲學學院鄧安慶從此書中看到了近些年中國哲學界的一個新的轉變,即都在尋求一種原創性思想的自我表達。「各種討論、各種新提法不斷地湧現,說明中國哲學界在消化吸收了西方哲學和一百多年來的成果以後,在開始根據自身的生存經驗,提出我們如何面向未來的哲學。」(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相關焦點

  • 最後23天深讀這7本書,是對2020最好的交代
    新冠肺炎怕是今年最重要的關鍵詞,不僅僅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發生變化,對經濟乃至世界格局都有著至深的影響。這本書是新冠肺炎症患者黎婧在武漢沌口方艙醫院治療期間創作的手繪日記,她以細緻入微的筆觸生動記錄了醫護人員奮勇抗擊疫情的真實故事。全書採用手繪圖配文,紀實方式,熱情謳歌了這些「新時代最可愛的人」。這是「我們」的日記。就像翻一頁頁的日記,承載著我們的痛苦,艱難,煎熬,希望,光明,終於我們復甦了,感謝有你。
  • 研討會丨《道體學引論》:後哲學時代的中國哲學再出發?
    曾海龍讀《道體學引論》的感受是,丁耘的直接問題意識是不認同熊十力、牟宗三由心體會通性體建立道體之理路,也不認同海德格爾處理存在問題的方式,而是藉助道體解決這兩種進路的問題。周展安(上海大學文學院)將《道體學引論》放在古今中西之爭的脈絡裡來認識,他認為本書在「生生」問題之上,對「虛靜」的闡發構成了道體學的一個核心。
  • 哲學人:我們努力讓世界需要哲學
    法律人稱此為繼「神的時代、英雄時代、人的時代」之後的「機器時代」,繼而未雨綢繆地為人工智慧時代立法。此時被稱為「愛智慧」的哲學又將面臨怎樣的挑戰呢,是否還有哲學這個學科?哲學該關注什麼?哲學的使命是什麼?一群高校哲學人在華東師大召集下進行了「2050年,哲學何為」的討論。
  • 深夜,這本書封面上的小人兒吵了起來……
    神父,我支持您上來,咱們可以來一場跨越百年的學術對話。順便說一句,我還沒和神父探討過數學。這一定很有意思。」站在塔頂的香農也開口了,「還有布爾先生,也請上來好嗎?我為資訊理論選擇了比特,而您搞定了 1 和 0,我們應該多聊聊,還有可愛的哲學家們,羅素爵士、維根斯坦博士和哥德爾博士。你們也許不知道,但現在的計算機建立在邏輯運算的基礎上,邏輯學家對算法的貢獻不可估量……」
  • 這60本書,是送給青年人最好的禮物
    在這樣一個節日裡,我們能感受到先輩的召喚,也想做一個有用的人。但是,現在的青年人,經常沉浸在無用的信息當中,白白浪費著大好的青春,蹉跎著無辜的生命。要怎麼樣改變現狀呢?讀書也許是一個有用的辦法,本期,小編給所有的優秀青年推薦的60多本書,能讓你全方位提升,從而做一個有用的人。哲學思想
  • 我怎樣讀尼採?|對哲學路徑分析的一點看法
    [1]即使是這些特定的讀者,也要學習怎樣讀尼採,才可以最後讀懂。尼採是先透過獨特的寫作手法和風格吸引這些讀者,然後也是透過寫作手法和風格令他們逐漸發覺需要某種閱讀方法和態度,經過艱難和努力,才會得到閱讀的成果。尼採是企圖用這種間接的方式來教育及改造他心目中的讀者。
  • 怎樣才算讀懂一本書?
    怎樣才算讀得徹底?《讀懂一本書》中告訴我們每本好書都自帶使命,書中從選書的原則,讀書的方法和講好一本書的路徑等多個方面,為讀者打造了一場關於閱讀的盛宴。本書作者樊登老師是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讀書的會員已有3000多萬,樊老師每周用40-50分鐘的時間解讀一本書,幫助更多人養成讀書習慣。
  • 科技世代與人類未來丨斯蒂格勒與技術哲學的未來
    無論如何,斯蒂格勒緊追新技術革命浪潮的精神,值得中國技術哲學界同仁認真學習:現時代是技術時代,哲學應當做出回應。毫無疑問,當代中國的技術發展世界前列,工程領域更是首屈一指,中國的技術哲學研究可以利用國情優勢,接續傳統,推陳出新,在世界學術共同體中贏得應有的關注和地位。
  • 《人類世的哲學》出版,新的時代亟需一種新的哲學
    何謂「未來哲學」——「人類世的哲學」?人們通常說哲學是反思性的,那麼為何現在變成「未來的」了?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孫周興的新書《人類世的哲學》日前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並在商務印書館上海分館舉行了出版座談會,近三十位專家學者和藝術家,圍繞這一越來越成為學界熱點的「未來哲學」話題展開了討論。■《人類世的哲學》出版座談會《人類世的哲學》主題是「技術與未來」,書名意在突出人類此在的危急性。
  • 你了解哲學嗎?這本書中有個輕鬆的故事,帶你了解西方哲學簡史
    書中有一些人生的終極問題,例如人生的意義,薩特說:人生本沒有意義,需要我們自己去賦予。雖然最終我們終究會滅亡,不復存在,但是我們需要的是抓住自己擁有的時間,利用自己選擇的自由,負起對人生的責任。當我們試著體會某種力量控制人生時,在哲學上講這是「存在的焦慮」,不過這未免不是好事,它表明我們還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書中艾伯特知道了自己是書中人的真相,利用自己的哲學智慧帶著唯一信任他的學生蘇菲逃離了那個荒謬的世界,來到了席德的世界。在這裡他們以精靈的身份存在,可以聽到席德與爸爸的對話,不過他們不知道蘇菲與艾伯特的存在。
  • 任正非直言:華為早晚會倒下,它是哲學命題,而非現實命題
    他看了看記者,說道:早晚的事情,這是個哲學命題,不是一個現實命題。 何為現實 2018年12月,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抓,至今美國、加拿大一直採取拖延政策。
  • 世界讀書日|今天,我們只想送你一本書
    這本書包含自然科學、物理學、心理學、哲學、宗教學等多項學科領域知識,讀來獲益匪淺發人深思。這部書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看完這本書你會不由地感嘆,人類在宇宙面前實在是太渺小了。話說,大劉也曾是咱們電力系統一名高級工程師,粉絲都親切地稱他為「劉電工」… …推薦人:陸煒
  • 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讓-雅克·盧梭《社會契約論》
    《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是日本哲學學者平原卓的哲學普及作品,以幫助讀者從系統吸收哲學知識,重新思考自己、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為出發點,從古代、中世紀、近代到現代中篩選出50部西方哲學經典著作,包括《蘇格拉底的申辯》《理想國》《君主論》《懺悔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社會契約論
  • 老子、李小龍:集百家之長的截拳道裡蘊含著怎樣的哲學思想?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根據李小龍的人生經歷,參照那部深刻影響他武學思想的《道德經》,來探尋道家哲學在截拳道中的應用(截拳道是李小龍在25歲左右創立的技擊理念,其中的很大一部分思想都起源於道家哲學)。但首先,我們要先根據妻子琳達的回憶,來看看李小龍創立並發展截拳道的初衷。
  • 書單:這3本書,足以飽覽詩詞精華
    簡要地介紹,嚴格來說這本書屬於詩詞鑑賞一類,然而這絕不是普通的賞析。她似乎是在談詩詞,又似乎在談風月,不拘泥於字句的理解,而更注重感情與意境的營造。閒散隨筆,不露雕琢痕跡,卻字句如珠,華麗精美,風格獨特。
  • 在這四本書裡,中國人的生活美學
    ,活得有趣,才是人生的高境界。中國古典生活美學四書收錄名家畫作,了解古人的生活美學特惠價99元/套這套《中國古典生活美學四書》,裝幀精美,既能時時捧讀,又可珍藏。從書封到內頁插畫,都美得不像話。例如有一次,張潮感嘆:「春雨如恩詔,夏雨如赦書,秋雨如輓歌」。他的朋友張諧石評論:苦飢太久,只希望饅頭能像夏雨一樣多。另一個好友張竹坡則直言道:赦書太多啦,會天下大亂的。
  • 《零售的哲學》你可以更加懂得消費者的心理
    市場其實就是我們的戰場,我們存在著消費也就是心理戰,零售更是我們消費者面對面的心理肉搏戰,在創業或經營的時候,也許我們都應該達成這樣的共識:一是越看似賺錢的事業越容易飽和,二是只要信念堅定,就不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 《斷舍離》到底是怎樣的一本書?看完這本書你可能會感觸頗深
    在避難所會提供一些食物賑災,來保證災民的飲食需要。可是當時廁所數量不夠,很多中老年人忍著不上廁所。而且廁所也很容易堵塞。很多人想去又去不了,所以這也間接造成了他們的死亡。這是在《斷舍離》書中提到的。作者山下英子,是有名的雜物管理諮詢師。這本書也顛覆了百萬人的生活方式。這本書一經出版就獲得了400萬的銷售量,而且受到了廣大好友的熱贊。
  • 在深圳龍崗,窺見粵港澳未來20年
    文|吳俊宇未來城市究竟是何種模樣?誰也不知道。我們不妨用麥克盧漢曾經的方式去觀察未來:我們總是通過後視鏡來觀察目前,我們其實一直是倒著走向未來。在我們即將看到的智慧城市裡,華為讓5G、AI、IoT穿梭在各個環節,用數字編制出了一座更高效的現代城市。龍崗智慧中心的大屏幕裡,可以窺見未來20年中國城市的發展走向。
  • 五本值得細品一二的網絡小說,精彩劇情不小白,絕對好糧草!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每天小編推薦的小說都是精心為你們挑選的,高人氣高質量,希望你們喜歡,今天推薦適合老白值得細品一二的網絡小說,一起來看看。五本值得細品一二的網絡小說,精彩劇情不小白,絕對好糧草!第一本:《開天錄》 作者:血紅生存,很容易。生活,很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