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願是一盞茶

2021-03-01 安般蘭若讀書會



作者 | 西子謙 

來源 | 散文品讀:xiziqian000

人生願是一盞茶,濃淺也罷澀香也好,在通過用水與火的催化中,不溫不火不急不徐的展現生命的芬芳。供給人拿起與放下中盡享生命的精髓,乃至後來,漸漸被世人遺忘,無悔這一生。

我不太會茶道,戲謔地說應該是附庸風雅。我喝茶,純粹解渴和戀上茶的味兒。戀上,當然戀上的理由,因此也是我的需要。如是非得有個專業的茶道知識,我也只能旁聽插不上話。但,我就偏好這口。從此,喝茶成為一種習慣。與其說是習慣,不如說我對茶有依戀的情懷。

不知從何起,茶成為我生活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大概與茶有前世的源緣吧。當然了,品嘗的種類千萬種,我情有獨鐘的只有茶。

應該說是我喜歡享受經過生命歷練沉澱後的品味,一盞杯通過沸騰浸泡又詮釋出他沉寂多年後的品性。讓我一一去品嘗,品嘗著她當初獨歷經風桑雪劍的傲骨,回味她獨綣身軀甘於沉寂落寞多年後的緘默,然後,釋放出她生來到此的全部雅韻。

每一種茶,總有她的生命由來。我不分劣優等級,只要成為茶,我都不嫌棄。或許是我骨子裡平凡,因此茶色茶香的等別我不刻意去挑選。即便煮著一壺無色無味的茶獨飲,同樣歡喜。我真正想喝的,不是茶的本身,而是品味她的精髓。

茶,不分好壞,應該是茶種的選擇與製作上的工藝,當然了離不開別去自然界境後的孤寂與忍耐。

茶,只分好的程度。這個程度上來區分茶的韻味與沉澱的精髓。換句話說,茶底好也需要守得住寡清,愈發愈醇香,愈久愈濃鬱。到最後,這茶好到什麼程度,不記得茶的本身,只記得茶的味覺。

茶的這一生,所有的過程,後來只凝結成一抹或猶之未盡的留香於齒,或品之棄去的過之不記。直到最終,透過在茶杯中她們的生命在幾經舒展、繾綣、翻騰譯盡她 一生的價值,一縷清香躍然於空中氤氳著離去。不帶著哀傷,不帶著唏噓,不帶著惆悵,悄然無聲,猶榮未盡。

至於,後來唇齒留香與否,任人評說是非與否,總之不需要去在意,因為,她,不為誰而活,不為悅人而生,不曲意逢迎,不取寵喧鬧誰人。她只負責一生活得夠精彩,活得有真實,活得帶風韻。

杯子以外,有她的世界。杯子之中,亦有她的生命。她生命的顛峰,高到了極致。她能傲雪凌霜,又能寂靜無聲,她能笑對生命,又能隨遇而安,她能尊重自然,又 不悲於棄之紙婁,她能展現生命,又不畏於縮綣生命。杯中內外,皆有她的雅韻與身影。她即不悲於生亦不畏於死,生命的最終,清香四溢,氤氳繚繞,留人興致。

願是一盞茶,無論誰品嘗,生命就是如此――安然地來,安靜的去,無悔一生。至於評論,飄然而去。

我常常與茶對話,守住一盞茶,靜聽她生命的詮釋,靜看她靈魂的飛舞,品味她生命的精華,於我的齒間牙縫,舌上喉中,腸道胃裡推心置腹。且看她輕歌曼舞,又聽她喃喃細語,總之甚是歡喜。

她用多年的沉澱積蓄著韻味,在杯中演繹著一場驚天動地卻不動聲色的曠世舞姿,只為,給生命彈奏一曲動人心魂的謝幕舞曲。咋見看去淳樸,細細嗅聞渾璞,斂息 觀色純然,屏氣呷品雅味,她的一生毫無保留貢獻了人類的齒唇與興致,不圖後話的讚許,給人意味深長,也不計較她骨架與軀躰的冷露置放。

她的告別儀式得平淡,很簡約。與沸水舞一段,與紫砂拉拉手,與口杯把把盞,安然無聲,寧靜舒適的把靈魂騰躍於空中,把芬香留給大地。她追求的生命高度,靈魂高度,僅僅如此而已――逝去當歌,留香於人。

每每喝茶到最後,我總把她品到無味,這是對她生命尊崇的一種方式吧。或許,她的生命價值不需要別人去肯定,但是我只有這樣和她守到最後共歡一場,以此去肯認虔誠送到最後。

一盞茶的生命,讓我敬崇到頂禮膜拜,為一盞茶生命的來去過程甚是為之一震。我深深知道,你的生命不為成就自我,而是活到淋漓盡致的散放生命的熱量,而是逝 去時無怨無悔的留下生命的菁華。無欲無求,因為,她從嫩芽到枯萎,有著生命的奔向,所以,她的生命最後一定就是在無聲中掀起雄博。

茶,一盞茶,喝到無味。其實,我在與你對話,聽你歌唱,看你輕舞,留下你最讓我自豪的音影,把你鐫刻在我的骨髓中,也沾你一世的英美,迭遁入我的心魂。

人生,願是一盞茶,願是一盞茶。拿起放下幾回合,留下的都是每一次雅韻、菁華、芬香的恢豪釋放。

如此,便安然。

雜誌社籤約作家。中國散文家、當代作家,原任中國《文學月刊》執行主編,諸多文章發表於各大書籍報刊。

相關焦點

  • 人生,願是一盞茶
    人生願是一盞茶,濃淺也罷澀香也好,在通過用水與火的催化中,不溫不火不急不徐的展現生命的芬芳。供給人拿起與放下中盡享生命的精髓,乃至後來,漸漸被世人遺忘,無悔這一生。我不太會茶道,戲謔地說應該是附庸風雅。我喝茶,純粹解渴和戀上茶的味兒。戀上,當然戀上的理由,因此也是我的需要。如是非得有個專業的茶道知識,我也只能旁聽插不上話。但,我就偏好這口。從此,喝茶成為一種習慣。
  • 一盞茶的須臾
    借一盞茶的須臾,將人生小憩,溫軟的香霧在臉頰繚繞不止,溫暖而貼心。茶,經得起反覆衝泡,餘味雖淡,一縷清香猶存,淺嘗細品最是淡美,恰如把喝到的味道藏在心底,煩惱時,從回味中咀嚼。端起茶盞,輕酌一口,頓覺心曠神怡,一種溫馨之感直直的撲入心田。不禁感喟:人生有這杯茶的香暖,真好。大自然中所有的寧靜,均抵不過心靈的寧靜,放下身心的落腳地,必是一片安詳靜謐的土地。那些看不懂的局,猜不透的謎,多是狹隘的心惑。
  • 清茶一盞,意趣人生,一種境界
    茶,不和飲料比濃淡。你有你的酸甜易飲,我有我的回甘入喉。很多時候生活很累,餘生很貴,不想活得太累,更不捨得浪費。生命就是一場場的別離,對過去的事、對遠去的人。沒有人能測量出生命的長短,但卻可以決定生命的價值。靜而不爭,是一種境界,清茶一盞,意趣人生何嘗又不是另外一種境界。
  • 茶如人生,淡雅一世
    圖文來源:網絡一杯清茶,「心素如簡、人淡如茶」。
  • 清淺歲月,於一盞茶裡清歡(經典美文)
    清淺歲月,於一盞茶裡清歡,伴一朵花開曼舞。清風過處,給自己一個淡淡的微笑,一份淺淺的期許,捧讀一章唯美的文字,烹煮一壺禪意的香茶。於一個人的時光中,靜享內心的愜意與安然。生活,就應該有快有慢,有起有落,錯落有致,才有趣味,跌宕起伏,才有況味。日出日落,春種秋收,該來則來,該去則去,生活其實很簡單。
  • 中元節,為去世的親人點一盞心燈,願天上人間共安好!
    中元節,為去世的親人點一盞心燈,願天上人間共安好!, 照亮你們回家的路, 願你們在天堂獲得幸福和永生! 人生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 在這個列車上, 總有那些陪伴我的人, 不得不先跟我永遠告別。
  • 一盞真趣:追求品質生活,尋找品質好茶
    針對這一現狀,不少茶人漸漸開始挖掘小眾茶,這倒成了不少飲茶者喜聞樂見的事情,就此,一盞真趣應運而生。「追求品質生活,尋找品質好茶」是一盞真趣創立品牌的初衷,不為引領茶葉行業,而是更加注重茶性的尋真,飲茶的樂趣。
  • 煮一壺光陰的茶,願你安然向暖!
    歲月更迭,光陰流轉,願所有的初見都能花開傾城,所有的別離都能再見如故。經歷過歲月的滄桑,感受過人間的冷暖。人生路漫漫,不要走得太急,錯過了人生的花開花落。時光太瘦,指縫太寬,只想在一盞茶裡,看青苔舊瓦、老巷斜陽;守飛花舊夢、榮枯暖寒。用一生的時光,寫老相思,讀盡明月。
  • 【茶言茶語】品一盞純粹,享一份美好
    對於愛茶人也講,對茶,也有著深深地至愛,用這麼一句來表達:一入侯門深似海,百進茶坑不出來。喝茶對於愛茶人來說,就好像是心靈短暫的休憩。飲一杯茶,在心靈的深處,可在某一瞬間,如坐草木之間,如歸雲林精舍,可體驗春的輕盈、夏的浪漫、秋的蕭瑟、冬的寂寞,脫離塵囂浮躁,回歸於自然,做一次心靈的放飛。茶,就是為了品一盞純粹,一盞美好。茶有濃淡,有冷暖,亦有悲歡。
  • 生活 | 每天1%的時間,就是「一盞茶」的時間
    我們取出其中的1%,也就是14.4分鐘,古人云「一盞茶」的時間。將這不到一刻鐘的14.4分鐘算作「一盞茶」,算上從器具準備到衝泡的過程,當端茶上桌,或細品或豪飲,一碗茶從燙嘴到溫涼適中,便是「一盞茶」。從忙碌中停歇,在健康時養生,答案或許就從這裡開始。用每天這恰到好處的1%去細品一碗茶湯,自是舒適自在也休閒放鬆。
  • 一盞老茶入人心,名車豪宅皆浮雲?茶收藏的意義!
    喝茶是個費錢的事,欲常品常飲,除了有點時間,還要有點小錢,估計沒有哪位茶友單靠別人送茶活著吧?且不說每年的通漲,就說這採制茶的人工成本,茶價長遠往後看,肯定只會越來越高。短期局部、周期性的一些茶品波動、價格下調是會有,但任何行業產業長遠來,總體要花費的成本肯定是上升的。我們目前所用所消費的一切,10年前是這個價嗎?
  • 人生起落間,煙火飲幾盞——焙一盞春茶,品萬代茶禮
    茶大雅為茶,大俗亦為茶;青瓷乘得,粗盞照樣乘得。有人焚香更衣細飲輕啜,亦有人大汗淋漓一飲而盡。茶香入口,卻是一般喟嘆,茶盞入手,也是一源茶禮。一盞茶,嫋嫋茶香下,縈繞著一個禮儀之邦的超凡脫俗的茶文化靈性。雙手奉上一盞茶,接過的是尊重與教養,茶是和,是怡情溫柔,是至善至美。雙手奉茶飲茶之禮奉茶有禮,飲茶的禮數也不少。
  • 願人生一片安詳,從不荒涼
  • 在一盞茶湯裡,找尋生活的真味
    正如茶聖陸羽所說:「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茶洗去心靈的浮沉,讓人們回歸初心。茶,是真正地做到了用心在交流!在一靜一悟中,茶帶給我們的快樂與幸福,悄然升華。杯盞人生,人生如茶,茶禪一味,存乎一心。
  • 酒高,茶深,人生知味
    一盞茶,也許可以苦後明智茶深了,可以有淚在臉上靜靜地流,可以享受一種情感叫孤獨。生活就像喝茶的過程,要慢慢回味,才能品出它的真諦來。有的時候茶泡久了就苦了,就像遇到不開心的事一樣很苦。有的時候水溫剛好,泡出來的茶就好喝,會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入口之後齒頰留香,像遇到開心的事情一樣,會很幸福。
  • 古時的「一盞茶」、「一柱香」到底是多久?
    「也就一盞茶的時間,我就回來了」,「一刻鐘過了,夫人還沒回來」。那麼,「一盞茶」、「一刻鐘」到底是多久呢?想知道這些,還要先了解我國古代的計時方法。我國古代有自己獨特的計時方法和計時儀器,由此遂產生了自己獨特的計時單位——時、刻、更、點。
  • 人生如茶,拿起放下.
    人生如茶頭道水、二道茶三道茶水最精華四道清甜韻味暇人的少年時期是頭道茶,不經世事,茶水渾濁,唯有經過淘漉,方覺微有神韻。人的青壯年時期是第二道茶,喝起來帶有青澀苦味,人生打拼,青澀艱辛。人生中年時期是第三道茶,茶湯醇厚甘甜,最有韻味,人到中年滿載收穫,最恰當不過。人的老年時期是第四道茶,茶水清淡韻暇,會讓人回味留戀前一道的神韻清爽。
  • 民宿,一間靜室、一盞茶,品閱人生百態
    一盞茶壺、幾縷煙霧,一間素淨的茶室,為生活平添了許多悠閒和禪意。總而言之,茶室是一個綜合體現格調與品位的地方,設計無處不在,你可以將自己的匠心展現在許多細節上,從整體上把握好茶室的風格和格調,合理設計各要素的組合和搭配,打造一個精緻、潔淨、飽含情趣、富有文化感的的茶生活空間。
  • 心齋︱人生如茶,酒如人生
    有的時候茶泡久了就苦了,就像遇到不開心的事一樣很苦。有的時候水溫剛好,泡出來的茶就好喝,會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入口之後齒頰留香,像遇到開心的事情一樣,會很幸福。人生有苦有甜,苦儘自然甘來。人生是艱辛的,就像茶一樣開始是帶點苦澀,到中年時苦盡甘來,最後到老年時一切都是平平淡淡的。成也好,敗也好,誰都逃不過三尺黃土。一壺茶,茶壺有量,茶味無量,真真值得我們品的是茶味。 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且喝一盞茶去。
  • 慢煮光陰一盞茶
    人生何求?一杯茶,一本書,一知己。我們常說: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茶屬於寧靜,屬於淡泊,屬於幽雅,屬於古典,屬於底蘊深厚的東方文化。單看這個「茶」字吧,拆開來看,上面一個「草」字頭,下面一個「木」字,而「人」則居草木之中,漢字的精彩何等傳神!何等令人拍案叫絕!中國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乃生活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