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價百元高端牙膏走紅 國產牙膏市場份額慘澹

2021-01-09 央廣網

  (原標題:有的牙膏一管幾百元 單價貴過人參)

  我國第27個愛牙日剛剛過去,今年的主題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隨著人們對牙齒健康關注度的全面升級,其對市場帶來的裂變與蘊藏的消費潛力也開始顯現。華商報記者日前走訪西安牙膏市場發現,市場上高端牙膏增多,有的高價牙膏單價甚至超過人參。而兩面針、六必治等國產品牌遭遇品牌老化,更多牙膏廠家正在細分產品、搶灘高端市場。

  >>高價牙膏增多

  有進口品牌一管牙膏賣700元

  「現在去買牙膏還真糾結!不光牌子多,而且配方也是五花八門,什麼竹炭、珍珠鹽、礦物鹽、功能也是多種多樣,清火、美白、去煙漬……數都數不過來。」近日,西安市民趙女士告訴華商報記者,面對超市貨架上玲琅滿目的各色牙膏,實在不知道如何選擇。她說,以前買一支牙膏便宜的也就幾元錢,現在動輒三四十的牙膏越來越多,有的一到甚至上百元。

  在不少人印象中,牙膏不就是牙齒清潔劑嗎?華商報記者發現,當前市面上的許多牙膏品牌,已被賦予了更多超越「清潔」範疇的功效與概念,身價也是隨之水漲船高。9月22日,在西安市南二環一家連鎖超市的牙膏貨架上,華商報記者注意到最便宜的牙膏單支約15元,最貴的單價則接近60元,大部分牙膏的售價在20、30元。

  「很多消費者在選牙膏時不再單純只看價錢。」一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尤其是女性更注重對牙齒的呵護,對美白效果更為看重。記者看到,牙膏一旦沾上「美白」、「亮白」等字眼,價位就多在20元以上,一些與「中草藥」掛鈎的牙膏產品價位也在30元左右。

  在小寨一家精品超市,所陳列的牙膏均標註從海外進口,售價則基本上都超過了40元。一款產地為義大利的「強力薄荷」牙膏單價88元,另一款產自美國的「含氟牙膏+護齦啫喱」套裝標價159元。

  「超市裡賣的並不是最貴的。」從事小巨蛋牙膏代理的靳女士介紹,像她目前代理的這個牙膏品牌,主要通過電商、微商等渠道銷售,其中一款產品128元/230克。另外寶潔今年2月也有一款牙膏178克賣199元。

  記者隨後在一些電商平臺發現,海外購牙膏價格遠超這一價位的還有不少。一款瑞士品牌的美白牙膏重75克,售價500元,每克約6.67元;一款「王菲同款」的美國品牌強效美白牙膏,單支售價700元,淨含量僅為96.4克,相當於每克價格約為7.26元,據店家介紹,「強效版的專利成分是普通版的10倍」(普通版售價120元)。

  這個價格到底有多貴呢?拿我們印象中的名貴藥材人參比比看。記者從西安一家中藥連鎖店了解到,目前藥材市場上白人參零售價為2.5元/克、西洋參3/克,由此可見,某些高價牙膏單價已超過人參兩倍。

  >>西安商超難覓兩面針六必治

  部分國產老品牌風光不在

  2004年,雲南白藥推出一款針對牙齦出血的牙膏,當時售價為22元。22元在今天買一支牙膏是很平常的事,但是在當時要買2支佳潔士或2支高露潔都還有餘。這可算是普通消費者最早接觸到的高端牙膏。隨著牙膏從單一的清潔產品發展為類型多樣的功能型產品,市場高端化趨勢明顯,高端牙膏無疑又成為各大品牌爭奪市場份額的「新戰場」。

  部分國產老品牌牙膏卻似乎沒有抓住這個時機。「一口好牙,兩面針」、「牙好,胃口就好,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冷熱酸甜、想吃就吃」你還記得這些當年耳熟能詳的廣告詞嗎?記者在西安華潤萬家、人人樂、沃爾瑪等多家超市及數家連鎖便利店看到,5元以下低價位的牙膏在市場很少見到,部分國產老品牌受到衝擊市場份額下跌,風光不在,有的甚至難覓蹤跡。

  在雁塔南路一家大型超市牙膏貨架上,國產、外資、進口的牙膏品牌達十餘種,但沒有兩面針和六必治的蹤跡,而冷酸靈在貨架上所佔據的位置與其他品牌相比,少得可憐,價格也完全不佔優勢。有兩位店員正在牙膏貨架旁理貨,記者詢問有沒有兩面針牙膏,她們不假思索地回答「沒有」。而在吉祥路一家大型超市內,同樣沒有兩面針牙膏,冷酸靈也是上架很少。

  提起兩面針等老品牌牙膏的沒落,40歲的西安市民李先生說:「兩面針、冷酸靈都是老品牌了,我上學那會兒,全家人基本都用的這些牌子!」對於西安地區兩面針牙膏「銷聲匿跡」的現象,廣西兩面針集團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華商報記者,的確有一些超市和兩面針不合作了,但西安市場應該還是可以買到兩面針牙膏的。她同時也表示,北方城市已經不是兩面針的主要市場,公司現在的銷售重心集中於南方地區。

  >>「國產第一品牌」轉型陷困局

  份額不到1%

  上世紀80年代,第一支含有中藥成分的牙膏在兩面針研製成功。從1986年到2001年,兩面針在競爭並不激烈的牙膏市場連續15年本土產銷量第一,成為當時牙膏市場上名副其實的「國產」霸主,獲譽「國產第一牙膏品牌」。

  而來自第三方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前五大牙膏品牌:高露潔、佳潔士、黑人、雲南白藥、中華已經佔據中國牙膏市場75%左右的份額,而兩面針牙膏市場份額已從高峰期的前三甲跌至不足1%。

  其實,主業承壓的兩面針,早在2004年就開始了多元化道路。先後投資房地產、蔗糖製造、日化、巴士、藥業種植、衛生用品、造紙、進出口貿易等8大產業。但最新的半年報顯示,兩面針的8家子公司中,5家的淨利潤都處在虧損狀態。兩面針的主營業務牙膏產品的發展也並不順利,8月23日晚間披露的半年報顯示,兩面針日化產品營收較上年減少7.4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7811萬元。

  華安證券投資顧問屈放對華商報記者表示,目前整個日化行業面臨著比較嚴峻的更新換代,雅芳前不久也宣布退出中國市場,日化行業中單個品牌很難形成長期的、持久的壟斷,這也是大勢所趨。對於兩面針來說,企業轉型的主營業務必須明確,否則盲目把資金投放出去,可能項目就會以失敗告終。

  >>消費者升級

  牙膏細分化程度提高

  近日,在西安市吉祥路一家超市,一位媽媽正給7歲的兒子挑選牙膏,一番比較後,她挑選了一款某品牌的兒童防齲防蛀牙膏。華商報記者看到,這款牙膏淨含量50克,售價13.6元。若是按成人牙膏150克含量來計算,價錢會達到40.8元,已屬中高端產品。

  事實上,高端牙膏的出現,也正是基於消費者需求的升級與多元化。牙膏廠家針對需求的升級開發出適合不同人群消費需求的產品,價位上自然也有不同。

  以李冰冰代言的舒客牙膏為例,單單是針對「美白」這個訴求,便細分出三四種不同系列的產品,售價從31.8元/120克至69元/100克不等。納愛斯一款外包裝為卡通人物形象的「健爽白」系列牙膏,分為亮白男生、清新女生、亮白女生三種型,售價分別為28元、29元、35元/110克。不難看出,牙膏功能種類細分化程度越高,其提高價格的空間和可操作性也就越大。

  新的賣點在不斷出現,幾乎所有的牙膏廠家的產品都不再會是單一系列單一品種。華商報記者在一些母嬰用品店與網絡購物平臺看到,還有針對孕婦、產婦、幼兒等特殊人群的牙膏,雖然價格高,但因為消費群體的特殊性,銷量並不小。某購物平臺一款「緩解孕吐」的孕婦牙膏套裝,9月截至25日銷量已達5177筆。

  品牌營銷戰略專家李光鬥在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市場上新興的牙膏一是功能細分化,二是價格高檔化,三是包裝年輕化,例如包裝成香水、乳液或飲料的樣子。而消費者升級換代了,年輕的消費者們更注重時尚、健康的生活理念,花上幾十塊或上百塊去買一支牙膏也不會心疼。這也是未來的一種發展趨勢。

  高端牙膏市場空間可觀

  行業洗牌將繼續

  有機構預測,未來城鎮化率與人均收入提升所帶來的消費能力提升和消費習慣的改變將會成為發展驅動,包括預防、護理、治療的整個口腔大健康行業將有5000億市場增量,這個巨大的市場成了眾多品牌想要叼走的「肥肉」。

  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馮根福表示,其實與瓶裝飲用水等行業類似,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需求的細分,高端牙膏市場的空間還是非常可觀的。不過,隨著牙膏市場的競爭主體越來越多,未來肯定還會有幾輪淘汰,就看誰能最終生存下來。

  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的報告認為,牙膏行業內的「洗牌」還在繼續,各企業間差距也在不斷變化。本土企業,特別是後起之秀企業的品牌如:雲南白藥、舒客、納愛斯等增長勢頭仍然較強;行業整體銷售量增長雖然不算快,但由於廣大農村和小型城鎮的口腔健康意識在增強,相關產品的消費量增長較快,消費價格也有所提高。

  李光鬥告訴華商報記者,兩面針、六必治等知名品牌的老化,還與他們的營銷策略有關。在一份2014牙膏品牌網絡口碑報告中,黑人在消費者互動方面表現優異,互動指數為1.99,高露潔、益周適分列第二、第三。而兩面針與消者互動指數僅為0.08排在被調查的15個品牌的末位,六必治更是沒有上榜。

  而國產牙膏品牌目前也在致力開發細分功能產品、向高端市場布局,如片仔癀推出牙火清牙膏,售價36.5元/145克,六必治、兩面針也分別推出了功能定位更準確、價位也更高的抗菌、止痛牙膏。除此之外,他們也都開始重視與消費者的營銷互動,例如六必治請來汪涵代言,冷酸靈請來吳秀波代言,兩面針不僅在去年請來張嘉譯代言中藥消痛牙膏,今年更是踏上時尚化道路,躋身熱門綜藝,贊助深圳衛視一檔明星競速類真人秀節目,以落實其品牌戰略升級中重要的一環「年輕化」,拉近和年輕消費者的距離。

  牙膏不是越貴越好

  關鍵看護牙習慣

  求新、求高(價)的趨勢在牙膏市場越發明顯,低端產品的份額則在持續縮減。華商報記者從中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工業協會了解到,去年前11個月,牙膏行業46家規模以上企業在銷售額、利潤額雙雙增長的背景下,低端產品份額降至17%(2014年為20%);中端產品份額降至46%(2014年為52%);高端和超高端產品合計佔比則升至37%(2014年為28%)。

  對牙膏品牌的高價、高端趨勢,西安高新區某牙科診所負責人趙偉表示,無法對牙膏定價進行評論,這屬於市場行為。可以肯定的是,不同牙膏配方所需要的成本是不同的。例如,某些牙膏的配方會用到專利技術,不同牙膏可能使用不同的摩擦劑,會使成本高一些。但也不排除有些功效和成分上並無突出,卻試圖包裝成「奢侈品」。

  西安交大口腔醫院副院長侯鐵舟告訴記者,牙膏的主要功能還是清潔口腔,但選擇的宗旨卻不是越貴越好,而是要根據個人的需求來定。比如:人到中年覺得牙酸,就可以選用一些抗過敏牙膏;一些小朋友剛開始學刷牙不懂得怎麼吐泡沫,家長也可以選用吞食後也不會產生副作用的牙膏。他說,其實從口腔醫學保健的角度,早晚刷牙,餐後漱口,保持正確的護牙習慣和刷牙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高價牙膏,消費者也給出了不同的選擇。定期做牙齒護理的王女士告訴記者,「我比較注重口腔護理,牙膏只要效果好,我就會考慮購買。」但也有人表示,「貴得超過了我的價值觀!牙膏是日常消耗品,沒必要買這麼貴的。」

相關焦點

  • 國產牙膏的未來,在高端線上!
    同樣是定位於中草藥的牙膏品牌,雲南白藥卻能從競爭激烈的牙膏市場中脫穎而出,甚至直接擊敗了美國的兩大牙膏巨頭——高露潔和佳潔士,成為國內市場份額佔比最高的牙膏品牌。據悉,2019年雲南白藥的營收接近30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近10%,國內市場佔有率高達20%!
  • 國產牙膏第一品牌誕生:擊敗了美國兩大巨頭,市場份額超20%!
    提起國內知名的牙膏品牌,很多人都會想到中華、兩面針、田七、六必治等。但因為佳潔士、高露潔等外資品牌壓在了國產品牌頭上,導致國貨品牌不是被外資收購,就是發展走向了沒落。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國產牙膏一蹶不振,我們擁有全球最大的牙膏消費市場,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錢都被外國人掙走。
  • 國產牙膏第一品牌誕生:趕超高露潔、佳潔士,市場份額超20%
    就拿牙膏來說,在我國的牙膏市場中,被大家熟知的便有高露潔、佳潔士、雲南白藥、黑人等知名品牌。不過感到遺憾的是,這長達十餘年壟斷著中國市場的牙膏品牌卻來自美國企業。就拿高露潔來說,據相關資料顯示,高露潔於1992年便打進了中國市場,並且僅用了七年時間,在1999年便成為了我國牙膏市場的第一品牌,擁有著高達40%的市場佔有率。
  • 國產牙膏品牌的崛起,比外資品牌的實力強,贏回市場更多份額
    就比如說現在市場中的高露潔,可以說這麼多年以來銷量成績是一枝獨秀,不僅如此在2019年的數據源中的統計可以看到高露潔品牌在全球的市場份額當中就佔據了41.4%,甚至在我們的國內市場當中,高露潔以及佳潔士兩個大品牌一直佔據著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經過時代的發展,我們中國的居民消費能力有所提高之後,也是會有大量的外資品牌紛紛的進入我們中國的市場,瓜分在各個市場當中的份額。
  • 手握14%份額,比佳潔士賺錢能力強,這國產牙膏雄起,市值1200億
    去超市買牙膏就會發現,牙膏的種類還是非常多的,一排架子上五花八門的品牌讓人目不暇接,最著名的牌子就是佳潔士、黑人、高露潔了,這些都是外資品牌,在中國牙膏市場佔據了很高的份額,屬於自主品牌的份額少之又少。
  • 從十幾元到上百元 牙膏市場花樣多
    |牙科醫生:主要功效差別不大 正確刷牙是關鍵 從十幾元到上百元 牙膏市場花樣多 |牙科醫生:主要功效差別不大
  • 打敗兩大「藏華」美企,奪回數十億市場,國產牙膏終於登頂
    在這兩大「藏華」的牙膏品牌中,高露潔可謂是「一枝獨秀」。此前高露潔的全球市場份額就高達41.4%,並且在我國,高露潔和佳潔士似乎總是佔據第一第二的位置。除了高露潔、佳潔士,還有很多外資品牌也在不斷「瓜分」我國市場份額,而我國的一些本土品牌則紛紛被「擠壓」。
  • 打敗兩大「藏華」美企,國產牙膏再度崛起,一舉奪回數十億市場
    中國居民的消費力也吸引了眾多外資品牌的關注,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上世紀90年代以來,大量外國品牌湧入中國市場,試圖「瓜分」我們的市場份額。隨著國外品牌進入中國,中國相關行業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如牙膏行業。在中國牙膏行業,兩面針、田七等一大批品牌日益衰落。一些外國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已有多年,很多人誤以為是國產品牌,比如中華牙膏。當人們聽到「中華」這個詞時,他們立刻認為應該是中國牙膏。
  • 牙膏市場大洗牌,頂級牙膏成眾多日化品牌新的發力點
    牙膏市場大洗牌, 牙膏成眾多日化品牌新的發力點時間:2016-06-15 17:14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牙膏市場大洗牌, 牙膏成眾多日化品牌新的發力點 牙膏市場的大洗牌確實顛覆了人們對牙膏的傳統認識,大家所熟知的舒克、高露潔無非幾塊十幾塊錢,但是最近市場及其火熱的牙膏竟然賣到
  • 國產牙膏終於「崛起」?打敗兩大「藏華」美企,奪回幾十億市場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牙膏品牌中,就有這兩個外國品牌,「藏華」十幾年,曾在一段時間佔據了我國牙膏市場超50%的市場份額,這兩個品牌就是高露潔和佳潔士,甚至現在還有不少人以為它們是「國貨」。值得慶幸的是,我國本土牙膏正在逐漸崛起,並威脅到了佳潔士、高露潔。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消費潛力也是非常的巨大,在很多外資企業眼中,中國市場就是「香餑餑」。
  • 兩面針連續9年虧損 「國產牙膏第一品牌」就這麼衰落了
    業績下滑的原因,兩面針方面表示,其中之一是公司去年加大了牙膏新品進場鋪貨速度及公司品牌宣傳和廣告投入,銷售費用同比增加。據悉,兩面針在過去兩年間致力於研發和推廣中高端牙膏,但其高端牙膏產品所獲市場份額卻不盡如人意。
  • 國產牙膏「龍頭」崛起!15年「臥薪嘗膽」,今賺239億趕超高露潔
    在各類日用品之中,牙膏雖然再普通不過,但是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可以保持口腔和牙齒健康,還可以預防口腔潰瘍的形成。去超市買牙膏就會發現,牙膏的種類還是非常多的,一排架子上五花八門的品牌讓人目不暇接,最著名的牌子就是佳潔士、黑人、高露潔了,這些都是外資品牌,在中國牙膏市場佔據了很高的份額,屬於自主品牌的份額少之又少。
  • 國產牙膏品牌的突圍:兩面針向左 雲南白藥向右
    從市場情況來看,除雲南白藥牙膏仍保持著一定的市場地位外,兩面針受旅遊行業低迷影響,主營的旅遊牙膏業務急劇下滑,業績出現下跌,田七牙膏也在資產被拍賣的末路上。雖然國產牙膏正在向高端化、細分化轉型升級,但收效尚未顯現。
  • 國產牙膏終有出頭之日,擊敗兩大「藏華」外資,重新奪回牙膏市場
    「味道」的牙膏品牌,卻有著90多年悠久歷史的國產品牌;最後就是雲南白藥這個牙膏品牌,雖年輕但卻創造了奇蹟。而另外一個,著名牙膏品牌佳潔士,是屬於美國寶潔公司旗下的品牌。1955年誕生,1996年左右來到中國,並取名佳潔士。後來佳潔士逐步打開了中國市場,成為了我國牙膏行業的「銷售大戶」。
  • 國產牙膏新巨頭出現:在高露潔佳潔士背後,它奪回數十億市場
    因此,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高露潔都是牙膏市場的領軍企業。有數據顯示,高露潔牙膏在全球牙膏市場的銷售額已經超過1000億元,佔到了全球40%的市場份額。與高露潔相比,寶潔旗下的佳潔士進入我國牙膏市場的時間則稍微晚了幾年。當然,在市場份額方面,佳潔士也曾一度落後於高露潔不少。但是,對於寶潔而言,佳潔士依然是其營業收入的重要貢獻者。
  • 新打法新產品,這屆國產牙膏品牌有內味兒
    僅以佳潔士(Crest)為例,在2013年,佳潔士不僅生產有單價4元左右的普通牙膏,同時也有單價高達40元的高端牙膏產品,在多種價位同時卡位,把競爭對手逼向了死角。就功能而言,當時的佳潔士一舉推出了美白、健齒和清新口氣等近十種功效品類的牙膏。強大的研發能力,一度讓並不成熟的本土牙膏品牌疲於應對,難以招架。
  • 新打法新產品,這屆國產牙膏品牌有內味兒!|BAI科全書
    自1914年中國研製出第一袋國產牙粉開始,直至1998年,中國的牙膏市場長期是本土牙膏品牌的天下。然而隨著20世紀90年代末外資牙膏巨頭的入場,中國的本土牙膏品牌仿佛在衝擊中慌了陣腳,一度進退失據,一些曾經耳熟能詳的國產牙膏品牌,甚至在市場上就此失去蹤跡。 為了繼續讓中國消費者口吐芬芳,中國本土的牙膏品牌臥薪嘗膽,在外資的重重包圍中衝出了一條新路。
  • 黑人牙膏和中華牙膏,你知道哪個是國產品牌嗎?
    我們日常生活中是怎麼分辨國產品牌和國外品牌的,依靠名字嗎?比如華為、紅旗、李寧等等,而耐克、奔馳、蘋果一聽就是國外品牌。不過也有些品牌名字聽起來是外國品牌而真實身份卻是國產品牌。#黑人牙膏改名#黑人牙膏和中華牙膏就是一個例子,這品牌名字一看,想必很多人都會誤以為黑人牙膏是外國品牌而中華牙膏是國產品牌吧。
  • 打敗兩大「藏華」美企,奪回數十億市場,國產牙膏終於登頂!
    此外,還有「中華牙膏」。人們第一次聽到「中華」,無疑會認為它是一種標準的國產牙膏。但事實上,中華牙膏早在1994年就被外資聯合利華收購,成為聯合利華的子品牌。十多年前,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高露潔和佳潔士牙膏的廣告。這兩個品牌都很便宜,一盒才3到4元,所以它們在低端市場佔據了很大的份額。
  • 外資牙膏品牌狼奔虎突,外資佔比近6成,國產牙膏如何實現突圍?
    2017年,中國市場排名前十的牙膏品牌中,有6家是外資品牌,包括黑人、佳潔士、高露潔、中華、舒適達、竹鹽,只有雲南白藥、冷酸靈、納愛斯、舒客是國產品牌。具體到產量,本土品牌的總產量佔中國牙膏總產量約42%,外資品牌佔到58%,掌握主導地位。顯而易見,外資牙膏品牌不斷進擊,國產牙膏越髮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