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良藥:刺老鴉子

2021-02-22 本草方

萬物生長的時節,田間山野可吃的葉芽兒特別多,有一種長於樹上的紫紅色嫩芽包,比香椿味道還美。這芽包如果長成葉子,那就滿是刺兒,故有刺老苞的叫法。

兒子遺傳老子,所以長出刺老苞的樹木,也是個刺頭,這就是楤[sǒng]木(有地區直接以其芽命名,就叫刺老苞)。因為刺兒像根根針,實在可怕,連鳥兒見著它都繞開飛,故李時珍大人稱之為雀不踏。

刺老苞這個嫩芽,看起來就像魚的吻部,故李時珍大人專門記載:山人採之,謂之唿頭。又由於其嫩閃閃肥壯壯油亮亮,是營養豐富口感脆嫩的山珍,更被鄉村人家稱為吃了不生病的食物,鄉村集市或路邊有賣。

將刺老苞買回家後,可將嫩芽或嫩葉,焯水、浸泡,然後拌、熗、炒、燉、做湯、制粥都可。還可鹽漬貯存,或做餡品,蘸面醬,拌麵食,甚至還可與臘肉火腿或豬骨一起燉煮,味道是極好的。

刺老苞味美,而長出它的楤木,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其莖皮、白皮、根均功效多。

楤木根

味辛,微苦,性平,歸肝、腎經。具祛風除溼、健脾利水、利尿消腫、活血散瘀、鎮痛消炎、接骨、健胃之功效。

用於治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腎炎水腫、消渴、胃痛腹瀉、跌打損傷、風溼痛、白帶、淋病、腫瘤等。

在眾多民間醫書上記錄的驗方看來,許多都是楤木根一味藥便挑大梁,而且,和刺老苞一樣可和食物同燉哦!且看:

1、腎炎水腫:楤木根一至二兩。酌加水煎,日服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2、肝硬化腹水:楤木根四兩,瘦豬肉四兩。水燉,服湯食肉。(《江西草藥》)

3、胃痛、胃潰瘍、糖尿病:楤木根皮三至五錢。水煎,連服數日。(《南京地區常用中草藥》)

4、遺精:楤木根皮一兩。水煎去渣,加豬瘦肉燉服。(《江西草藥》)

楤木白皮

為楤木樹皮的韌皮部。其形狀粗糙不平,並散生堅硬的針刺。外面灰白色至灰褐色,內面黃白色而光滑。氣微香,嚼之帶粘液性。全年可採。

《閩東本草》謂其性溫,味微鹹。入肝、心、腎三經。明顯和楤木根皮的性味有區別,並且歸經上多了一個心經。

關於其功效,《本草推陳》載:樹皮及根皮均有健胃,收斂,利尿及製糖作用。可治糖尿病,腎臟病,胃潰瘍。這一條,可說和根的功能相似了。

《閩東本草》載:補腰腎,壯筋骨,舒筋活血,散瘀止痛。

附方:

痛風:楤木白皮一兩。同豬肉燒食,或配其他痛風藥同煎服。(《浙江民間草 藥》)

治跌打損傷:鮮楤木皮,搗爛敷患處。(《閩東本草》)

提醒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辨證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被人忽略的一味良藥,生於水中,可「除溼氣、療瘡疹、消水腫」
    藥不在於是否名貴,能對症解病者,皆為良藥!然而到了現在,我們只知道花大價錢購買名貴的滋補良藥來進行滋補,卻忽略了很多就存在於我們生活之中物美價廉的養生良藥。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生活中頗為常見,卻時常被人們忽略的良藥---浮萍。浮萍常生於水塘之中,這東西在我們眼中似乎和中醫並沒有什麼聯繫。不過在中醫裡面可就不這麼認為了,萬物皆有其妙用,浮萍入藥對於很多常見的皮膚疾病有著不錯的效果。
  • 你不認識的豬殃殃,居然是治感冒、闌尾炎、婦科病的良藥!
    有一味中藥,叫豬殃殃,一個很奇怪的名字。
  • 一味不被人熟知的良藥,善於「清一身熱毒之邪、除內外水溼之氣」
    中醫裡面良藥諸多,但由於多種原因導致現代大部分人對中醫藥都沒有較多的了解。甚至是很多具有較高藥用價值的中藥材,也常被人們忽略,實在是令人遺憾。學習中醫藥知識並不是說我們在生活中一定要用得到,更多的是一種我們對民族文化的傳承。
  • 珍珠的作用都知道,「珍珠母」更是一味良藥你聽說過嗎?
    珍珠在很多人的眼裡都只屬於一種名貴的珠寶,不管做成項鍊、吊墜、手環等,都是一種價值不菲的佩飾品,然而在中藥人的眼中,珍珠不僅僅是一種名貴的珠寶,更是一味治病救疾的良藥。珍珠雜古代是宮廷進貢的珠寶,同時中醫裡也會把珍珠磨粉,當作良藥供人使用。
  • 它常被誤認為「山棗」,是一味被人忽略的良藥,專能「益肝固腎」
    山野之中的野生植物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一座天然寶庫,這裡面既有鮮有人知的花草,還有美味可口的果實,更重要的是,在這山野之中還孕育著無數可以救人的中醫良藥。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在山野之中常見的中藥材---山茱萸。
  • 一味能「去熱邪散各種無名腫毒,除溼氣消一身水腫溼瘡」的良藥
    民間良藥多,造福百姓廣。本草除百疾,遇病莫驚慌。今天就和朋友們介紹一味民間常用的中藥材---半邊蓮。半邊蓮自古以來就是民間常用的清熱解毒之良藥,它對於人體常見的各種無名腫毒、皮膚紅腫、熱毒瘡癰等症,皆能起到較好的緩解作用。在民間很多地區,當人們出現皮膚熱毒瘡癰之症的時候,就常常會在野外採挖一些新鮮的半邊蓮,然後將它搗碎後外敷,可有效清解各種熱毒瘡癰之疾。
  • 水溝旁的辣蓼草,不光能殺蟲、做酒麴,其實還是一味良藥!
    水溝旁的辣蓼草,不光能殺蟲、做酒麴,其實還是一味良藥!
  • 一味被人忽略的良藥,溫化肺中寒痰、行散胸中氣滯、通調一身經絡
    比如這味叫做「白芥子」的中藥材,就是一種價格低廉,但藥用價值卻非常高的中醫良藥。中藥白芥子源自於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種子,古人認為白芥植物的葉子顏色發白,故而稱它為白芥,而其種子自然也就是白芥子。而現代中醫裡面在汲取古人的經驗之後認為,白芥子乃是一味辛溫行散之藥,入藥有溫化肺中寒痰、行散胸中氣滯、通調一身經絡等功效,可以說此物還是一味非常值得人們學習和應用的良藥。1、白芥子的「溫化寒痰」之功。
  • 這樹葉,也是一味中藥,泡茶代飲,抗菌消炎、祛風溼
    葉長二、三寸,青翠而濃硬,有五刺角,四時不凋。」枸骨,別名很多,又稱貓兒刺、老虎刺、八角刺、鳥不宿、狗骨刺、貓兒香、老鼠樹等,名字雖多卻沒有一個是等閒之輩,一聽這些名字,就有一種迎面撲來的豪氣之感,如同一位堅強不屈的「硬漢」。但其實,枸骨是一味非常有用的中藥,一直以來因為葉片長有五刺如貓之形而常被人們忽略,殊不知枸骨全身都是寶,就連這樹葉,也是一味中藥。
  • 一味不被人熟知的良藥,李時珍卻說它善於「補氣除熱、斂汗止汗」
    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常被人們忽略,且還被人們遺棄的良藥,其在「止汗」方面卻有很好的功效,此物正是「浮小麥」。小麥我們並不陌生,它是中國人主要的飲食來源。而浮小麥其實就是一種未成熟、或者比較乾癟的麥子。
  • 民間良藥:「石榴皮」的妙用!
    民間有良藥,助人解百疾。若識其中妙,小病不求醫。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常見的民間中醫良藥---石榴皮。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將石榴皮當作生活垃圾來處理,殊不知其還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在介紹它的功效之前,先和朋友們分享一下我的經歷。
  • 黑茶中的瑰寶——茯茶,不止是功能養生茶,更是一味良藥!
    黑茶中的瑰寶——茯茶,不止是功能養生茶,更是一味良藥!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故得名。六大茶類之一,屬後發酵茶,主產區為四川、雲南、湖北、湖南、陝西、安徽等地。黑茶採用的原料較粗老,是壓制緊壓茶的主要原料。
  • 一味不被人熟知的良藥,「除一身之溼消水腫,軟內外硬結散癭瘤」
    海鮮如今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的餐桌,但是很多人只知道海鮮好吃,卻不知其實還有很多中醫良藥也源自於這些海鮮之中。今天就在這裡和朋友們分享一味源自於人們常吃的海鮮,卻又不被人熟知的良藥---海蛤殼。
  • 如果你養過這種「多肉」,可不要小瞧它,是一味「除溼」的良藥
    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生活常見的多肉植物---垂盆草。垂盆草大家都不陌生,在很多人眼裡這種植物似乎除了能給房間增加一點綠意之外似乎別無用處。其實不然,如果你養過這種多肉植物,可千萬不要小瞧它,在中醫裡面垂盆草還是一味常用的「除溼」、「解毒」的良藥。
  • 鄉下這種有刺野草,蛇看到就跑,是治蛇傷良藥,農村娃卻當零食吃
    鄉下這種有刺野草,蛇看到就跑,是治蛇傷良藥,農村娃卻當零食吃!下面我們就來講講蛇見了它為什麼要繞道走,全都歸功於渾身長滿刺的野草,如果我們不仔細看是看不到的,很容易就會被扛板歸拉傷的,如果是蛇在扛板歸那裡過去,也逃不掉會被傷到,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蛇也不敢接近的原因了,因此在我們這裡扛板歸也有個其他的稱呼就是「蛇不過」,這下我們知道這個扛板歸的威力了吧。
  • 被人忽略的一味良藥,聞之能「安神益氣」,服之可「祛風除溼」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幾乎每一個人都與中醫藥有很深的接觸,可惜的是現在很多人並不懂得中醫藥文化,更不用去說識別各種中醫良藥。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常被人們忽略的良藥,說起它的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此藥正是「松針」。
  • 酷暑鄉下1雜草,學名牛筋草,質地堅韌可做繩索,亦是一味良藥!
    酷暑鄉下1雜草,學名牛筋草,質地堅韌可做繩索,亦是一味良藥!那就是在炎炎烈日之下,生長著數量種類極多的野生雜草,不管是在路邊還是田野裡,它們都能夠擁有著極佳的長勢,酷暑的炎熱對於它們而言,是很難造成生存影響的,而就在這些植株之中,就有著一種名為牛筋草的植物,我們接下來就要為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它,之所以它值得我們注意,原因就是因為牛筋草是一種相當好用的野生中草藥。
  • 民間良藥:「白花蛇舌草」的妙用!
    白花蛇舌草是南方地區常見的一味中草藥,在民間很多地方,人們認為毒蛇喜歡出沒的地方,往往也會生長著解毒的良藥。而白花蛇舌草就是其中一種常用的解「蛇毒」良藥,且其成熟的時間開出白色的小花,故而以此為名。在古代,白花蛇舌草乃是常用的「解蛇毒」之良藥,若是在山野之中不慎被蟲蛇咬傷,採挖一些白花蛇舌草使用可起到很好的解毒效果。白花蛇舌草解蛇毒的時間既可以內服,又能外敷。若是在野外情況不允許,直接將此物搗碎外敷即可。若是情況允許的話,則還可以將其煎湯內服,然後將白花蛇舌草的藥渣外敷於傷口,內外同用效果更佳。
  • 鄉野良藥:「紫花地丁」草的妙用!
    鄉間無閒草,用心尋良藥。小小地丁草,解毒最是妙!鄉野之中的花草雖然微弱,但是卻也有很多奧妙藏在其中。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在鄉野之中非常多見的良藥---紫花地丁草。紫花地丁草因為會在春季開出一簇簇靚麗的紫花而得名,此草生命力頑強,多見於山野之中,且常常成片生長。紫花地丁草入藥始載於「藥王」孫思邈的《千金藥方》之中,孫思邈認為紫花地丁草有著顯著的清熱解毒、療瘡消癰的效果。
  • 一味被人嚴重低估其價值的良藥,服之可促代謝、運脾胃、除溼氣
    比如中藥「大黃」,可以說就是一味被人們嚴重低估其藥用價值的良藥。在常人的眼中大黃就是一味瀉下之藥,服之可讓人拉肚子,而民間也有一句俗語叫做「人參殺人無過,大黃救人無功」,更是讓人們誤以為大黃乃是虎狼害人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