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否生活在紅矮星附近?

2020-12-17 解仁江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 |周四 · 觀測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測 |周六 · 茶餘星話| 周日 · 視頻天象

作者:Lee Mohon

編譯:賀柏翔

校對:牧夫校對組

排版:賀柏翔

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原文連結:

https://www.nasa.gov/mission_pages/chandra/images/assessing-the-habitability-of-planets-around-old-red-dwarfs.html

在廣袤的銀河系中,那些恆星元素豐度最高、年齡最持久恆星附近的行星可能並不像我們之前認為的那樣適合生命生存。

研究人員利用NASA的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與哈勃太空望遠鏡,仔細觀測了一顆名為巴納德星(Barnard’s Star)的紅矮星。巴納德星質量約為太陽的16%,其年齡大約為100億年,是太陽年齡的兩倍多。雖然紅矮星表面溫度比太陽低得多,質量也更小,但是由於紅矮星內部核聚變速率較慢,它們的壽命可能比太陽更為長久。巴納德星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之一,僅6光年之遙。

科學家們普遍認為那些年齡小於幾十億年的年輕紅矮星是高能輻射源(包括紫外輻射和X射線輻射)。然而,科學家們對紅矮星在生命後期會釋放多少破壞性輻射知之甚少。

巴納德星(年老紅矮星)與其行星的藝術想像圖

Credit:NASA/CXC/University of Colorado

新的研究結果表明:巴納德星高能耀斑的爆發佔據總體觀測時間的1/4——可能會破壞距離恆星較近行星的大氣層。巴納德星唯一已知行星的溫度並不宜居,而且研究進一步證明,紅矮星可能對周圍行星上的生命構成威脅。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凱文·法蘭西(Kevin France)領導了該項研究,他介紹說:「紅矮星是宇宙中數量最多的恆星,較小的體積有利於天文學家研究圍繞其運行的行星。天文學家對紅矮星附近可能存在的宜居行星很感興趣。巴納德星是一個很好的研究案例,尤其有助於人們了解發生在年老紅矮星周圍的事情。」

2019年3月,研究小組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巴納德星爆發了兩次紫外線高能輻射;同年6月,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觀測到巴納德星的一次X射線耀斑。兩次觀測均持續了約7個小時。

被鏡頭捕捉到的太陽X射線耀斑

Image Credit: NASA, 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GSFC

合作研究者,同樣來自科羅拉多大學的格雷西·杜武裡(Girish Duvvuri)表示:「如果這些觀測數據能代表巴納德星的活躍程度,其輻射量將遠超出安全水平,這對於臨近行星孕育生命極為不利。對於一顆年老紅矮星來說,它的活躍程度令人驚訝。」

天文學家進一步分析了這些結果,研究那些位於像巴納德星這樣的紅矮星宜居帶(該區域內行星表面水能夠以液態形式存在)上的巖質行星的意義。

活躍的年輕恆星釋放的高能輻射可能已經侵蝕了宜居帶行星早期形成的大氣。但是,隨著恆星年齡增加,活躍程度降低,行星大氣可能會再生。這種再生過程可能是由固體物質撞擊或火山爆發引起的。

克卜勒-90系統與太陽系相類,包括八大行星

Illustration Credit: NASA Ames, Wendy Stenzel

然而,類似的強耀斑在數億年間一再爆發可能會侵蝕宜居帶上巖質行星的所有再生大氣層,無疑讓這些星球生命誕生的可能性變得微乎其微。

由於耀斑的發現,研究團隊考慮圍繞紅矮星運行行星上存在生命的其他可能性。儘管傳統宜居帶上的行星由於耀斑存在可能無法維持大氣層,但是科學家將研究範圍擴展到距離主星更遙遠的區域,那裡高能輻射更少。在這一距離上,二氧化碳、氫氣等氣體形成的溫室效應能夠允許液態水存在。

科羅拉多大學的艾利森·楊伯倫(Allison Youngblood) 表示:「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很難說某一個恆星系統中存在宜居行星。在行星是否能維持生命這一複雜問題上,我們的研究提供了一個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除了系外行星,一些衛星可能也具備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圖中是土衛六泰坦

Image Credit: VIMS Team, U. Arizona, U. Nantes, ESA, NASA

太陽系外圍繞其它恆星運行的行星又被稱為系外行星。截至目前,已經有4000多顆系外行星得到確認,其中大多數都圍繞紅矮星公轉。天體生物學家對於是什麼使得行星宜居很感興趣,他們主要研究地球生命起源以及太陽系內外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

該團隊目前正在研究更多紅矮星的高能輻射,以確認巴納德星是否具有代表性。

合作研究者,亞利桑那大學的託米·科斯基寧(Tommi Koskinen)說道:"這可能證明大多數紅矮星的行星都不適合生命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圍繞著像太陽這樣的大質量恆星運行的行星仍是利用下一代望遠鏡尋找宜居行星的最佳目標。"

責任編輯:毛明遠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心臟星雲與靈魂星雲

Image Credit & Copyright: David Lindemann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佔宇宙3/4的紅矮星沒有生命,人類是孤獨的?
    外星生命並非是人類一廂情願的幻想,而是具有非常可靠的科學基礎。 首先是人類在上世紀的二十年代末深深的被宇宙的浩瀚、以及物質的豐富所震撼到。
  • 生命會找到出路:紅矮星終於能發展生命了?
    ❞紅矮星紅矮星(M dwarf)佔主序星的大部分,是質量最小、顏色最紅的恆星,且擁有高比例的類地行星。藝術家筆下的紅矮星因紅矮星非常活躍,尤其是在站上主序星舞臺前,會發出閃焰和大量的紫外線和 X 射線。
  • 又發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僅距地球4光年,人類能否到達?
    一直以來,人類都在找尋著「第二個地球」,這不僅是希望能找到地外生命,也希望能找到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家園,畢竟人類不可能永遠生存在地球上,終有一天人類會走向宇宙,若那一天到來了,那麼人類的下一站也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 研究發現:4光年外「三體」星球可能存在生命,人類要小心了
    誇張點的認為,人類當前處於外星文明設置的自然保護區內。貼近現實的則認為,人類當前所使用的通訊方式可能過於落後,就像在21世紀使用狼煙一樣。 經過幾十年的觀察研究,歐洲南方天文臺終於在2016年8月在其附近發現了一顆行星。
  • 為什麼地球會產生像人類這樣的文明呢?
    ,得天獨厚的地球環境,再加上一些巧合才能創造出如此複雜的地球生命,人類才能有著如此輝煌的成就。舉例說明:在銀河系附近有一顆恆星叫「天狼A」,它的質量是太陽的兩倍左右,壽命只剩下10億年了。「天狼A」旁邊的「天狼B」質量更大它已經渡過了穩定燃燒的階段,現在已經變成了一顆白矮星,這兩顆恆星由於質量太大,在它們附近都不太可能產生像人類這樣的文明。
  • 超級地球.葛利斯,人類未來的家園
    1.好奇的宇宙自古以來,人類就一直對宇宙懷有好奇之心,並為之探求不倦。從西方的「地心說」到「日心說」,人們擺脫了天圓地方傳統而膚淺認識。「迢迢牽牛星,盈盈一水間」。當人類藉助更先進的儀器設備,認識超出銀河系時,終於,宇宙浩渺無際的神秘面紗揭開了。此時才知道,我們生活的家園,這顆藍色的星球,是多麼的滄海一粟!
  • 2020年人類在太空的8大驚人發現,人類對太空的了解更進一步!
    這些行星的生活條件都比地球上還要好,而這樣的行星就被稱為超級適居行星。這些超級行星必須比地球大1.3倍,而且擁有兩倍的地球質量,因為這樣它們的引力更強,最能產生密度更高也更暖和的大氣層。因此超級適居行星的氣候跟地球上的熱帶氣候很像,而在這樣的氣候下才能確保生物擁有最大的多樣性。這類行星的恆星必須是紅矮星,紅矮星比太陽小得多,而且沒那麼亮,但它們的壽命可以長達700億年。
  • 宇宙中有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人類可以「移民」過去嗎?
    它能否成為人類的第二居住地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個概念:地球相似指數地球相似指數是指行星與地球的相似度,它的區間在0-1之間,而地球作為參照物的數值是1,因此,行星的地球相似指數越靠近1,就證明與地球的相似度越高。
  • 研究者:太陽的邪惡伴星,生物滅絕的元兇,歸來後或將滅絕人類
    研究者:太陽的邪惡伴星,地球生物滅絕元兇,歸來後或將滅絕人類! 近期有消息報導聲稱,科學家在一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中挑選出了24顆超宜居星球。它們的星球環境可能要比地球更加適合生命的發展。很多多朋友評論道「地球不再完美了!」
  • 尋找下一個人類星球
    人類自古以來就對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熱情,依靠這種天性,人類不僅想將地球探索個遍,也把浩瀚的宇宙當成了目標。人類一方面想知道其他星球上是否還有生命,另一方面也希望發現其他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就像幾百年前探索新大陸一樣。經過評估,目前科學家們認為下面這些星球可以入圍「候選之星」。
  • 北極圈附近生活的人,究竟是來自於何方?有人說與中國有關!
    文/仗劍走天涯北極圈附近生活的人,究竟是來自於何方?有人說與中國有關!地球在整個太陽系當中的特殊,是由人類存在和生命存在中得出的。但即使地球能夠供人類居住,可是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地球上供人類居住的地區,還是非常少的。地球上有很多的溫度帶,而這些溫度帶所對應生存的人類,也是非常複雜。
  • 未來人類能否創造出「能量罩」,有了它,能躲過一切隕石!
    在未來能否創造,保護地球的「能量罩」?躲避一切外來生物!一些喜歡看科幻片的小夥伴們,能在科幻片中看到宇宙大戰,一些其它文明發現人類後,不斷向人類發起攻擊,人類為了生存想盡辦法和它們抗衡,在電影中他們都有屬於自己的超級武器,一些人還有「超能力」,不過超能力都是因為後天原因。
  • 外星人在保護人類?太陽附近出現兩個光點,在控制耀斑爆發嗎?
    隨著生活觀念的改變,人類對於事物的認知也發生了變化。在許多的神話故事中,曾經的我們認為神靈保護著人類的一切。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都承認了外星生命的存在,或許外星人就是神話故事中的神,只不過沒有任何人真正的見過他們,但仍然有很多人認為外星人是真實存在的,他們其實就在保護著人類。
  • 擁有超強癌症免疫力,人類能否借鑑?
    擁有超強癌症免疫力,人類能否借鑑?能夠永葆青春是很多人的願望,為了能夠讓自己看起來更年輕,現在很多人都會通過一些美容或者是醫療手段來保養皮膚,雖然人類不能永葆青春,但是有一種動物卻「永生不老」。為此還有科學家表示,裸鼴鼠或許有可能幫助人類實現延長壽命,而且保持旺盛的生殖能力,小夥伴們,你們見過這種裸鼴鼠嗎?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 委屈,只能在家附近旅遊,卻意外發現了生活之中的小美好
    在小區附近「旅遊」,但是防護工作不能差,戴好口罩,戴上護目鏡「整裝待發」。近來全國各地的疫情都有很大好轉。 我也耐不住性子,想出去溜達溜達。在小區附近「旅遊」,但是防護工作不能差,戴好口罩,戴上護目鏡「整裝待發」。一般喜歡在晚上吃完飯收拾妥當之後,在小區附近溜達溜達,消消食。最近的天氣好像沒有因為疫情而差起來,反而豔陽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