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柏林電影節紀錄片《人類向何處去》,沉浸在科幻的未來

2020-12-16 HYK傳媒在校生

這部片長70分鐘的紀錄片是由已故的曾獲得過奧斯卡獎提名的冰島作曲家約翰·詹森(Johann Johannsson,1969-2018)執導,蒂爾達·斯文頓(Tilda Swinton)作為旁白進行講述。

約翰·詹森

影像上的參考是比利時攝影師Jan Kempenaers的著名作品「紀念碑」(Spomeniks),劇本旁白的來源則是由蒂爾達·斯文頓朗誦的同名科幻小說《人類向何處去》。雖然影片基本就是一個配樂詩朗誦(16mm+8mm黑白影像,以及製作的數字影像)或者音樂專輯的大型MV,但依然讓人感到無比的震撼!

Spomenik的紀念碑直指天空,配合蒂爾達·斯文頓氣韻悠長地吟誦原著同名科幻小說的選段,加之詹森自己的配樂,哲學、詩意、未來、無限,是一場平靜又洶湧的視聽體驗。

它最初是在曼徹斯特國際電影節上與BBC現場樂隊進行交響樂表演,並以柏林電影節特別片的形式正式上映。

儘管該劇本基於科幻經典作品,並且可能會吸引某些類型的歌迷,但詹森的優美文字和配樂,以及純黑和灰色的圖像,都被指定為音樂節和博物館作品,供音樂會觀眾等有文化的觀眾和現代藝術愛好者使用。

科幻未來

敘述基於著名的英國科幻小說家奧拉夫·斯塔普爾頓(Olaf Stapledon)於1930年創作的開創性小說,講述了自20億年以來人類將如何進化超過18種不同的人類物種。來自第18個物種的聲音(可視化為綠色光線)針對我們自己的第一個物種。

蒂爾達·斯文頓(Tilda Swinton)在急迫的畫外音中描述了她和其他在遙遠的未來中的人類如何以「集體思維」將他們的心靈感應大腦凝聚在一起。這是他們為解決天文學家的驚人發現而做出的最後努力,因為他們發現地球上的生命即將滅絕。儘管這個結果令人敬畏害怕,團隊最終還是得出沒有解決之法的結論。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呼喚他們的遙遠祖先——我們——作為他們智慧的繼承者仍然是具有價值的。

人類進化

不管是小說還是紀錄片,《人類向何處去都是一部關於人類末日的有遠見的作品,它使觀眾的想像力不僅拓展到數十億年的巨大時限,還有這些人類進化的巨大步驟。電影中沒有人,沒有演員。取而代之的是,紀念碑靜默地蹲在地上。影片從超現實的角度拍攝了巨像,並伴有約翰森的催眠管弦樂配樂。

這些巨大的鋼筋混凝土紀念碑在巴爾幹地區被槍擊。它們是在南斯拉夫總統狄托時期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遊擊隊戰士而設立的。這些巨大的貢物(位於山的深處,現在已被人們廣泛遺忘)再也不能代表紀念人類的虛榮心。它們無聲的抽象和普遍的醜陋似乎是個壞笑話,它們已成為毫無意義的象徵。

在我們的太陽與氣體雲層融為一體並消滅所有有機生命之後,它們將仍然是人類文明的最後蹤跡。相機慢慢繞著它們旋轉,因為難以理解的聲音在背景中唱歌和吟。其中最有趣的也許是齊夫科維奇的《蘇捷斯卡紀念碑》的雙爆炸形式。

Sturla Brandth Grovlen的攝影在淺灰色的天空上大膽地切出了幾何形狀的混凝土,給了他們超然的,幾乎是精神的維度。斯文頓清晰、輕鬆的英語是一種真正的聆聽樂趣。她未來的智慧面向的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們,是那些能夠朝著偉大的真理前進並改變歷史進程的「過去思想」。

她提醒我們,人類在我們宇宙的一生中只是光輝,我們最好從哲學的角度進入那個美好的夜晚:「恆星偉大,人類對他們不重要。」

(資料整理來源網絡,侵權即刪)

相關焦點

  • 藝評|變中求新的柏林電影節
    儘管全球暴發疫情,第70屆柏林電影節如期舉行,只是避免與第92屆奧斯卡頒獎禮撞車而推遲十來天。該電影節雖已年逾花甲,但不像奧斯卡獎那般固步自封。獲最佳導演的《逃走的女人》主戲是妻子趁丈夫出差去拜訪歸友,談論女人的事。德國影片《溫蒂妮》雖是柏林電影學派領軍人物安·佩爾措德掌鏡,但著重刻畫片名女主角對愛情的忠貞和純真,故其扮演者葆·貝爾勝過導演而封后。其次,本屆破例地讓電影小國柬埔寨的紀錄片《輻射》獲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這也印證了柏林電影節在選片和評獎上有別於奧斯卡獎的獨特標準。
  • 2020年柏林國際電影節全片單
    全新柏林選片團隊是在之前洛迦諾選片團隊基礎上構成,他們也致力於塑造一個全新的柏林國際電影節。今年柏林最大變化是在傳統主競賽單元外,增設了新的競賽單元「遇見」(Encounters)。這一全新單元聚焦於發掘在藝術與技術上更具有先鋒性和創造性的獨立電影及其創作者,以支持電影界的新聲音。在「遇見」單元公布的15部作品中,涵蓋了紀錄片,劇情片和動畫,也有不少新導演的長片處女作。
  • 2020柏林電影節有趣有料的免費活動一覽
    本屆柏林電影節具體時間:2020年2月20日至2020年3月1日。  紅毯追星  好幾個讀者詢問電影節期間去哪裡可以看到電影明星,正確答案是明天電影節開幕日的紅毯上,本屆電影節將在柏林市中心的波茨坦廣場劇院(Berlinale Palast)開幕,不過今年電影節不只有波茨坦廣場一個中心,亞歷山大廣場也是本屆電影節的另一個中心
  • 奧斯卡影帝菲尼克斯也是製片人 他出品的紀錄片亮相柏林電影節
    近日,由他擔任執行製片的紀錄片《貢達》首曝預告。該片是以小豬「貢達」為主角拍攝的一部黑白紀錄片,導演兼編劇維克多·科薩科夫斯基希望通過這部影片喚起人們對肉食以及人與動物關係的思考。該片已入圍第70屆柏林電影節奇遇單元,將於2月23日在柏林電影節首映。
  • 柏林電影節爭議《娜塔莎》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本報特約記者 董 銘 柳玉鵬第70屆柏林電影節當地時間2月29日落下帷幕,伊朗電影《無邪》獲得最佳影片金熊獎,美國影片《從不,很少,有時,總是》獲得評審團大獎,韓國名導洪常秀憑藉新作《逃走的女人》獲得最佳導演獎
  • 柏林電影節比奧斯卡更愛女導演
    剛剛開幕的第70屆柏林電影節便試圖用事實推翻這個行業潛規則:競逐金熊獎的主競賽單元18席作品中,有5席給了6位女導演的作品,雖然數量仍不及男導演作品,但已經給了「重男輕女」的電影圈一拳重擊。  中國臺灣導演蔡明亮的《日子》是唯一入選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這部拍了四年都沒劇本的電影入選,再一次證明了柏林電影節在選片上區分於奧斯卡和其他兩大歐洲電影節的獨特標準。
  • 小資的迷人與行為主義政治——記第54屆柏林電影節
    除了競賽單元外,柏林電影節還包括:國際新電影論壇、電影大觀等,它們常常被冷落,卻構成了電影節最張揚藝術個性的部分。除了競賽單元外,柏林電影節還包括:國際新電影論壇、電影大觀等,它們常常被冷落,卻構成了電影節最張揚藝術個性的部分。進入競賽單元的電影在各方面堪稱技藝成熟,其投資也夠競賽的規模,所以競賽電影大都既要立場,還兼顧市場,這也在情理之中。強調「獨立」對於大片而言多半出於姿態。一次發布會上,一位上海記者批評本次柏林電影節有「好萊塢」化傾向。
  • 時光早報:賈樟柯新紀錄片入圍柏林影展
    時光早報:賈樟柯新紀錄片入圍柏林影展 時間:2020.01.2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時光網Mtime
  • TESIRO通靈讓柏林電影節星光閃耀
    備受關注的《山楂樹之戀》男女主角周冬雨和竇驍、德國著名製片人貝蒂娜•貝克普(Bettina Brokemper)、曾提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著名導演米歇爾•歐恩(Michèle Ohayon)、澳洲著名女星諾拉•馮•瓦德斯坦特(Nora Von Waldstaetten)等眾多影星在走紅毯之前,都會來到這裡試戴珠寶。
  •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寵兒」賈樟柯和他的電影
    北京時間2月21日,第70屆柏林電影節盛大開幕。開幕當天,首場特殊展映的影片便是賈樟柯導演的新作《一直遊到海水變藍》。說來,賈樟柯可謂說是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寵兒」。1998年2月,初出茅廬的賈樟柯帶著首部長片《小武》來到第48屆柏林電影節「論壇」單元首映,並獲青年論壇首獎沃爾福岡·施多德獎及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引發轟動,賈樟柯蜚聲國際影壇。
  • 科幻電影《深空》即將亮相FIRST影展 接力燃燒科幻火種
    此外,影片還參與了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線上電影市場,在線與市場嘉賓進行互動。《深空》講述了未來世界資源枯竭,人類派出承載最後希望的殖民星艦前往宇宙深空,探尋生存之路的故事。片方日前發布了「全速啟程」版先導海報和預告片,初步展露出該片有別於「好萊塢大片」式科幻電影的文藝氣質。
  • 齊溪主演《平靜》柏林電影節獲獎 展現新一代中國電影女性力量
    唯一入圍Forum單元中國電影 為中國電影增光添彩第70屆柏林電影節剛剛落下帷幕,由賈樟柯監製、宋方導演、齊溪主演的電影《平靜》是唯一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青年論壇」單元的中國影片,並榮獲該單元CICAE藝術電影獎。評委的頒獎詞是:「評委會一致投票將這個獎頒發給《平靜》。
  • 柏林是一座電影院
    2月20日,第七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開幕。對很多人而言,柏林電影節並不是個陌生的名字。這個素有「成就了一代中國電影大師」之稱的電影節,因其對社會議題的關注和平易近人的姿態,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電影人、媒體人和影迷前往。2015年,我還在英國求學。
  • 兩部韓國片入圍柏林電影節 女星鄭恩彩引關注
    鄭恩彩主演的兩部影片《海媛》和《鏡頭背後》韓國女星鄭恩彩主演的兩部影片《海媛》和《鏡頭背後》都受邀參加將於2月7日開幕的2013年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分別參加主競賽單元和全景單元。《海媛》是洪常秀導演的第14部作品,由鄭恩彩搭檔李善均主演,講述了女大學生海媛送媽媽去加拿大之後,幾天裡發生的或悲傷或快樂的事。該片於去年3月拍攝完成,還有劉俊尚、藝智媛、金義成、柳德煥等演員加盟。李善均此前曾與洪常秀導演合作《夜與日》、《玉熙的電影》等影片,此次是二人的第四次合作。
  • 凱撒獎頒獎禮多名影人抗議離場,柏林電影節費比西獎公布
    最佳原創配樂:《我失去了身體》 最佳音效:《狼嚎》 最佳剪輯:《悲慘世界》 最佳攝影:《燃燒女子的肖像》 最佳服裝設計:《我控訴》 最佳動畫長片:《我失去了身體》 第70屆柏林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公布
  • 2020年聖丹斯電影節20部佳片推薦 黴黴紀錄片《美國小姐》 維果莫...
    時光網聖丹斯訊 2020年聖丹斯電影節揭開帷幕,超過百部電影內容題材涉獵廣泛,紀錄片單元入圍許多全球知名的政治、娛樂和媒體人物,劇情片單元和首映的電影題材探討現代社會的家庭關係,尤其著墨在情緒複雜嚴肅的親子關係。今年許多電影以時事或現代社會重要議題為主題,例如梗圖造成的網路極端效應等。
  • 連續三年,皆有華語紀錄片得獎 | 紐約紀錄片電影節
    原創 凹凸鏡DOC 凹凸鏡DOC美國規模最大的紀錄片電影節-紐約紀錄片電影節(DOC NYC)在疫情期間也選擇了線上辦展。今年,疫情主題的紀錄片《76天》入圍2020優秀紀錄長片評選,並獲最佳攝影獎。
  • 文娛早報|凱撒獎頒獎禮多名影人抗議離場,柏林電影節費比西獎公布
    :《我失去了身體》最佳音效:《狼嚎》最佳剪輯:《悲慘世界》最佳攝影:《燃燒女子的肖像》最佳服裝設計:《我控訴》最佳動畫長片:《我失去了身體》第70屆柏林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公布2月29日,第70屆柏林電影節各單元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公布獲獎名單,《溫蒂妮》、《鳥類變形記》、《穆戈爾·毛戈利》、《二十世紀》,分別獲得了主競賽單元、奇遇單元、全景單元、論壇單元的費比西獎,《序曲》獲得論壇特別提及。
  • 時光晚報:文藝片少女驚豔柏林電影節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女演員驚豔柏林      本屆柏林電影界主競賽單元影片《從不,很少,有時,總是》在柏林舉行首映禮。主演之一塔莉婭·萊德因超高顏值獲得了眾多影迷的關注。      電影中,兩個少女因一場意外懷孕,攜手踏上了特別的旅程。
  • 第62屆柏林電影節開幕(組圖)
    2月9日,在德國首都柏林,中國演員霍思燕亮相柏林電影節開幕式紅毯。(新華社發)2月9日,柏林電影節開幕影片《再見,王后》的演員迪安・克魯格亮相電影節開幕式紅毯。(新華社發)新華社柏林2月9日電(記者郭洋)雪花紛飛的傍晚,鮮亮的紅毯,閃爍的燈光,數百圍觀的群眾……第6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9日晚在德國首都柏林電影宮拉開帷幕。《斷背山》主演、本屆柏林電影節評委傑克・吉倫哈爾、中國女演員霍思燕等明星紛紛走過紅毯,引起場外陣陣歡呼。本屆電影節以法國導演伯努瓦・雅科執導的影片《再見,王后》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