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下輩子還能記著去尋她就好了,也就不那樣難受了。若是還有緣分,最好從幼年時候就能遇見,看著她一點點長大,從小姑娘變成大姑娘,然後娶她,也不用像戲文裡那種生生死死的,最尋常的小日子就行,最好……還是別再有戰事了……
提及木蘇裡,可能大家會想到她寫的《全球高考》,卻不知道她還有一部作品《銅錢龕世》也是相當的出名。
以前以為看小說沒有多大用處,書裡的字大多都認識,不存在什麼難以理解的字詞。可是我第一次看見這本書的時候,是震驚的。
或許是正確的,我之所以看這本小說,是因為它的書名中有一個字不認識,由於一種好奇,我特意去查了一下字典,覺得這個作者很厲害,然後就試著看了看這本小說,沒想到這本小說寫得還不錯。
不知道多少人看這本小說和我是一樣的想法,順便說一下,龕這個字與難堪的堪同音。不要告訴我,看完這本小說之後,連書名都不知道念什麼,那可就真的尷尬了。
故事的內核與背景的設定
木蘇裡的故事總是給人一種意想不到的感覺,在她的小說裡,雖然存在主角這一說法,但絕不以主角為中心,關於小說中其他人物的描寫刻畫得是相當的形象。
每一個小故事都是不一樣的世界,裡面的人物都有著自己的生活方式。
比如劉師爺與劉衝,陸十九與陸廿七,徐大善人與戲班子,在他們之間的故事裡,他們是自己的主角,他們的存在是為自己而存在,而不是為了主角而存在,這一點與其他小說有著很大的不同,這也是這部小說的亮點。
在這些故事裡,這些人物,有些講道義,有些自私,有些捨己為人,在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背後,我們看見的是複雜。
這部小說的文筆算是詼諧搞笑型的,看薛閒日常如何撩撥,看玄憫日常怎麼縱容。
這就是這部小說的主線,不過看到這裡,腦海裡有沒有浮現出《魔道祖師》中魏無羨與藍忘機的影子?
吃不得半點虧的薛閒
薛閒這個人物是作者刻畫得相當成功的一個角色,將他的性格與行為描寫得惟妙惟肖。
薛閒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是自己的就一定是自己的,別人無論怎麼搶都搶不走。而且沒有耐心,如果有人怠慢了他一會兒他便馬上會不耐煩。
但是即便是這樣,薛閒活得真實,雖然他有千百個缺點,但是他知道知恩圖報。
具體的事例有很多,這裡就以他與玄憫之間發生的事情為例。
比如他第一次從玄憫那裡逃脫的時候,為了感謝玄憫幫他找到龍骨,在他臨走之前給玄憫留下了一片龍鱗,悄悄留下一粒金珠放在了瞿叔的布袋裡。
要知道,不管是龍鱗還是金珠,對於薛閒來說都是相當重要的,但是即便如此重要,他還是留下來給了玄憫與瞿叔。
雖然,薛閒表面上看起來很不靠譜,但是在關鍵時刻,他卻是最靠譜的人。
老實巴交的玄憫
玄憫這個角色怎麼說呢,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老實巴交的一個人。
玄憫是一個和尚,沒錯就是一個和尚。他沉默寡言,很少說話。
薛閒去找回自己的龍骨,而玄憫去找回自己的記憶,因為一次偶然他們相遇,去尋找屬於各自想要的東西。
雖然玄憫一直清心修行,但是因為薛閒,他背叛了自己一直以來堅守的信仰。
不過不背叛不行,畢竟不這樣的話故事無法大結局,不然薛閒和玄憫之間的故事還怎麼發生呢。
但是嚴格來說的話,玄憫最後也沒有做錯,雖然玄憫當了一輩子和尚,但是玄憫的師傅沒有受戒,他也沒有受戒,也就是說玄憫根本就不是一個正宗的和尚,這樣一來的話,何來背叛信仰一說呢?
結語:一個尋找龍骨,一個尋找記憶,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人,是靠什麼在一起的呢?或許靠的是上天註定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