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3 1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前不久,一名醫生在朋友圈發了一張「看上去就非常痛」的圖片。
照片中,患者左手無名指的指甲蓋被翻起,露出白白的甲床,醫生從甲床上切下了一個0.8釐米*0.5釐米大的腫塊,最終被確診為已經中分化的鱗狀細胞癌。
甲床上怎麼會
長出鱗狀細胞癌呢?
這還得從患者
手指上的一道傷口說起。
杭州的林大爺今年63歲,是個愛做飯、愛吃魚的人。5年前,有一次做酸菜魚剔魚骨時,林大爺左手的無名指指甲不小心被魚刺戳傷。
之後一連幾天,手指上的傷口碰到水總是隱隱作痛,而且開始紅腫,他自己塗了碘伏也沒用,林大爺便前往附近的醫院就診,醫生診斷是得了甲溝炎。
在隨後的幾年裡,林大爺手指上的傷情反反覆覆,但每次通過藥物治療都能暫時緩解。
沒想到一年前,傷口又出現了感染並且情況比之前更加嚴重,「以前都是被戳傷的傷口位置痛,現在整個指甲蓋按上去都很痛,還常有膿液從指甲縫中流出。」
最近,他發現受傷手指的指甲蓋似乎「翹起來了」,便趕緊來到浙大一院骨科手外專業組就診。
因為鱗癌,他的手指保不住了
浙大一院骨科盧薈副主任醫師表示,門診時發現他左手無名指指端有一個明顯的感染病灶。
為進一步確診,8月底,林大爺被收治進浙大一院,磁共振發現,他指骨背側軟組織增厚,有一個腫塊,考慮是腱鞘巨細胞瘤或惡性軟組織腫瘤,需要手術切除並明確病理性質。
幾天後,醫生團隊為他進行了手術,然後利用局部皮瓣進行修補,病理結果顯示這是一個中分化的鱗狀細胞癌。
醫生解釋,由於最終病理提示林大爺的鱗癌已是中分化程度,又建議他做了一個全身的PET-CT以明確腫瘤是否轉移,所幸根據PET-CT結果,林大爺的惡性腫瘤還沒有遠處轉移,但是左側無名指還需要擴大切除截指並進行腋窩淋巴結清掃。
一個被魚刺戳傷的傷口,
最終竟然演變成了惡性腫瘤?!
醫生說,人體皮膚或器官最表面的一層皮膚在顯微鏡下看上去就像鱗片一樣,所以稱之為鱗狀細胞。鱗狀細胞癌可發生在皮膚、肺部、食道、口腔黏膜等覆蓋鱗狀皮膚的部位,發生在皮膚的鱗狀細胞癌最為常見。
今年年初,知名主持人趙忠祥就是因此病不幸逝世。
趙忠祥因為腿部不適入院,檢查時癌症已經擴散,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就因癌症離開了人世。
日常生活中
我們該如何預防呢?
→定期檢查
大家知道癌症的發病一般都很隱匿,引起明顯症狀的時候往往已經到了中晚期。等你感到明顯異常才去就診,可能錯過了最佳時間。
→提高認知
要提高防癌意識,不錯過那些疑似癌變的異常症狀,如果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痣、黑斑、結節、疼痛等都要積極就醫,查明原因。
→不吃過燙的食物
雖然鱗狀細胞癌多發於皮膚,但是只要有鱗片的部位都有癌變的可能。世界衛生組織已經證實經常進食過燙的食物,會導致口腔癌及食管癌,口腔癌、食管癌都以鱗癌為主。
因此生活中儘量避免吃燙食。一般來說適宜的進食溫度在10至40℃左右,能耐受的最高溫度在50~60℃左右,超過65℃便足以燙傷黏膜。
→戒菸
肺鱗癌也是鱗狀細胞癌的一種,對於肺部鱗癌的預防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戒菸,長期吸菸會增加20-25倍患肺癌的風險。二手菸也存在很高的危害,特別是孩子如果長期處於菸草的影響下,成年之後患癌的風險也會增加,預防鱗癌請及時戒菸並遠離二手菸。
→多運動
經常運動的人,身體的免疫機能比不愛運動者的身體機能高,大家都知道,身體機能對癌症預防來說非常重要。不過運動也是需要長期堅持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鍛鍊方式對於防癌抗癌意義不大。
資料:浙大一院、杭州交通918、搜狐、新聞報
原標題:《5年前做飯時小傷口沒重視,現確診癌症!趙忠祥也患此病》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