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沒讀過啥書憑啥教育我?家長聽到孩子這樣的話,先別急著傷心

2020-12-21 教師生活雜談

很多人在成為父母之前,他是意識不到小孩子是很可愛的生物。很多人初為父母之後,才知道,人類幼崽居然可以成為自己的命根子,千好萬好的東西都恨不得一股腦給他。

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你會發現孩子開始變了。他開始不再依賴你,不會一天到晚圍著你打轉,甚至不會睜著大眼睛看你,感嘆到:爸爸媽媽你們好厲害。你會感覺他們越來越遠。

還有,可能越來越不招人喜歡,越來越沒規矩。

直到你可能因為一些事說了他們幾句,他們卻特別生氣地說:你們都沒讀啥書憑啥教育我,你們啥也不懂!

這時候,家長在憤怒的同時,肯定內心也是極具傷感的——我努力將你拉扯大,在你眼裡我卻成了這樣沒用的人,是不是我太沒用了。

但其實,家長們,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然現象。很多孩子好像沒說過這種話,但是不代表,一些孩子心裡不是這樣想的。

人類的本質是慕強

你會發現孩子從小就是這樣,他們嘴裡經常會說道:我要跟哥哥姐姐玩,不要跟弟弟妹妹玩。是呀,孩子他小時候就需要有追隨的對象,很少會有孩子會願意帶著弱小的弟弟妹妹玩耍開心的。

這一時期,當然孩子們也是非常崇拜爸爸媽媽的,只是後來年少無知的時候,一切都變了。

首先這個時期的孩子比較叛逆,而且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總是會認為世界就在我腳下,什麼我都能掌控。以後我會有很好的前途,所有的事情於我而言都非常輕而易舉。往往別人告訴他們道理,他們也聽不進去,總得等進入了社會被打磨一番之後,才明白父母們生養他們的不容易。

所以,家長們要是聽到這樣的話千萬不要太難過傷心。總有一天他們會明白你們的付出的,只是會稍微晚一點。

孩子的教育

但是除了以上所說的,家長還是得從小注意孩子的教育問題。

一方面是在孩子的言行舉止上,要在很早的時候要他們注意禮貌,不能總是說些不尊重人的話。有的家長可能會覺得小孩子說些話很有趣,所以在小時候就沒有及時制止,小時候對你呼來喝去的會覺得小小年紀很可愛,但是長大了之後就糾正不過來了。

所以家長們務必要注意,畢竟雖然很多孩子青春期都會這樣想,但真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會在父母面前這樣直言不諱地講出來的。這些話,面對面地說也確實太不尊重人了。

另一方面,其實作為父母也要以身作則。不光是要嚴格要求孩子的舉止,也得要求自己。孩子學習,那你其實也應該在自己的職業上與時俱進,終身學習。不然你這樣說孩子是沒有什麼信服力的,你永遠嚴格要求他,你覺得是為他好,但他也只會在內心覺得你生活糟糕,卻把期望都放到他身上。時間長了,你們之間的矛盾可想而知。

所以家長們,養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希望每個孩子都知道父母的辛苦!

相關焦點

  • 「憑啥只退我的」!孩子幼兒園過生日,媽媽送高級蛋糕卻遭老師退回
    這位寶媽的孩子也才小班,家裡人總怕孩子在幼兒園過不好,一般別的孩子家長做了啥,就立馬跟上不甘落後。 「憑啥只退我的」!
  • 幼兒園寶寶拉褲子,老師的日常操作卻遭質疑:憑啥扔掉我娃內褲
    畢竟3、4歲的孩子有時很難控制得住自己,如果一不小心拉在褲子裡,難免會給老師增添不必要的「麻煩」;對於老師來講,這都是些習以為常的事情,每次也都是儘可能地處理完善讓家長放心。但有些時候事情,偏偏就沒有說的這樣簡單。
  • 「憑啥給我兒子打叉」10-8=2被判錯家長不服,老師:全班沒人做對
    現在的許多家長都有一個感慨,那就是以前我們學習數學,考試時側重點也僅僅是數學。 但是現在的老師和學校都非常注重孩子的全面教育,導致現在孩子們學習的數學不僅僅是數字的運算,還包括了許多常識和邏輯。
  • 電腦店師傅上門維修監控啥都沒換收費500元,客戶:憑啥收費?
    今天接到一位朋友的電話,朋友諮詢我問:上門維修監控啥都沒換就要收費500元正常嗎?我說正常,此時朋友又問我:憑啥收費?憑啥收費這個問題我就不好回答了。朋友工作室監控設備的調試朋友問我說修監控的師傅沒換東西憑啥收費,雖然是我朋友,但我也要批評他,每個行業人賺每個行業的錢,首先必須要尊重每行從業人員的付出,
  • 如果老師們都開始明哲保身,教育將會變成啥樣?
    小陳沒繃住,噗嗤一笑,嗔道:還不是大李,狗拿耗子,多管閒事。老江好奇:大李幹啥事了?小陳說:大李罰我們班孩子站了!老江說:大李罰學生站?還是你們班的學生?小陳說:就是,他不但越了界,這膽子也太肥了!現在是什麼年頭,他還敢罰學生站!老江來了興趣:到底咋回事?快說說清楚。
  • 有些補習機構是幹啥啥不行,割家長韭菜第一名-虎嗅網
    這個加了兩顆愛心的繳費通知,前前後後寫了那麼多字,甚至還貼心地特意加了句「跟孩子商量一下」,巧妙地披上了「教育以人為本」的華麗外皮,然而其本質內容就一個:馬上付錢,不然就沒你孩子的位置。你能想像某個銷售企業的員工這麼幹嗎,對著三百多個金主爸爸說:你們先付錢,別管我賣的是什麼,也別管我的東西好不好,也不用考慮別家的貨是否比我的物美價廉,更別問什麼時候交貨,交貨形式是什麼,統統閉嘴,只要先付錢給我就行了!你問為什麼?呵呵,沒有為什麼,反正你不付錢有的是人付,到時你可能連擁有我家產品的資格都沒了。
  • 就是家長看起來啥也不管,而孩子越來越出色
    在電話的這頭,我情不自禁地對我的同事豎起了大拇指。「一直以來我們對卡伊啥也不管,都是人家自己,那傢伙可有主意了,包括應聘到Y企,都提前沒有告訴過我們。分了房子,房子裡面什麼都沒有,床呀,家具呀,鍋碗瓢盆兒都是他自己去置辦的。」同事在電話的那頭像嘮家常一樣跟我講述。
  • 「憑啥你媽帶娃有生活費,我媽倒貼錢」?寶爸靈魂提問遭老婆回懟
    可是也因此會出現很多的矛盾,比如外婆帶孩子的時候,父母會給給錢,而婆婆帶孩子的時候,不僅拿不到生活費,可能還要倒貼錢,所以有些寶爸會覺得很不公平。「憑啥你媽帶娃有生活費,我媽還得倒貼錢?」有一位寶媽在生完孩子之後,就是因為經常性聽到有關婆媳矛盾的事情,所以她就決定讓自己的母親來幫助帶孩子,雖然丈夫有一些猶豫,但是最終還是同意了。此後的日子過得也比較順利,這位寶媽覺得自己的媽媽非常辛苦,所以就決定每個月給老人2000元生活費。後來這位寶媽的母親因為身體不舒服,所以就回到家中養病,此時就由婆婆來照顧孩子了。
  • 食不言寢不語,原來我們都理解錯了,吃飯時不能這樣教育孩子
    意思是你要先把嘴裡的東西咀嚼完了之後再和別人聊天,以防在聊天的過程中太激動了,把嘴裡的東西噴到別人的臉上,而且聊的時候還不能拿著餐具指著人,這樣一激動容易傷到別人。要把食物咽完後,再和人說話。3,所以食不言寢不語不是說吃飯的時候不要說話,而是孩子,不要急,慢慢來,先把嘴裡的這口飯先吃完,再慢慢說 ,想說什麼說什麼。這樣小孩子心情舒暢了,自然飯就吃得多了。
  • 姐姐問弟弟「天真的反義詞是啥?」弟弟的回答讓網友笑抽:沒毛病
    姐姐問弟弟「天真的反義詞是啥?」弟弟的回答讓網友笑抽:沒毛病教育孩子永遠是一個困擾無數家長的問題。家長們都盼望著能夠望子成龍,奈何教育孩子成才的道路實在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弟弟做的是語文卷子,所以在碰到有反義詞的題目時,姐姐先是很溫和地問弟弟"你覺得'天真'的反義詞是啥?"沒想到弟弟給出的回答讓全家人都笑了。只見弟弟一臉愁苦,糾結了半晌吐出兩個字:地假。這個回答驚呆了一家人,更是讓姐姐的脾氣瞬間爆發。
  • 「憑啥帶娃是我媽,如今讓你媽來享福」「因為我媽是主你媽是客」
    後來小田妻子的產後抑鬱越來越嚴重,小田無奈之下商量接嶽母來照顧,他認為當女兒的應該聽親媽的話。 但妻子聽後更加大發雷霆,她說:我給你家生的孩子,憑什麼讓我媽來受累伺候我! 以後,小田再也不敢提接丈母娘的事兒。
  • 是「兒童讀物」還是「兒童毒物」,家長給孩子買書,一定要先看看
    近幾年,差不多每過段時間都會出現青少年輕生跳樓的新聞,每個輕生的孩子背後都會有一對傷心欲絕的父母和一個破碎的家庭。是我們孩子變得越來越脆弱了?還是各方面教育出了問題?近日,針對有讀者質疑兒童文學,小學生必讀書《裝在口袋裡的爸爸》,「淘氣包馬小跳「系列之《天真媽媽》中出現自殺橋段的詳細描寫,作家#楊紅櫻回應兒童讀物現自殺內容#一年前已刪改,出版社將收回老版本,同時她提醒讀者可讀文字版原著,斷章取義是最壞的讀書方法。
  • 書評《唐辛子IN日本》教育孩子我們該向日本學點啥?
    《唐辛子IN日本》這本書是以一個年輕媽媽的視角,通過中日教育的多角度對比,來向讀者展現有關教育的話題,還講到了日本的愛情觀,以及對日本當地的風俗文化的深層解讀。這本書不僅表達了作者的育兒理念,還闡述了日本的文化,讓讀者讀了以後對孩子的教育或者育兒理念等都會有新的啟發。這本書一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孩子我們該向日本學點啥?第二部分,日本的一種愛情觀:騙你是愛你的最好證據!
  • 「你憑啥判我兒女兒錯?」11-4=7被老師扣分,家長質疑卻被打臉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高,將來成為班級中的學霸,但是,隨著教育水平不斷進步,孩子的學業也變得越來越繁重了,有的時候小學題家長都不知道怎麼做,尤其是面對「數學」的時候,讓無數的家長瀕臨崩潰。第二天,小麗跟著女兒一起到了學校,憤怒的質問老師:「我女兒哪錯了,你是不是誤判了啊?」
  • 《從尿布到約會》:性教育聖經,我讀過壓力最大的一本教育類書籍
    文 / 魔斯媽媽我讀過很多教育類書籍,《從尿布到約會:家長指南之養育性健康的青少年》是我讀過壓力最大的一本。這部由美國性知識教育理事會會長黛布拉·W. 哈夫納博士結合30多年性教育工作和研究經驗創作的經典著作,在美國已經暢銷了20年,被譽為「性教育聖經」。
  • 「過年紅包,憑啥給你爸媽拿兩萬,才給我父母拿五千?」
    導語:「過年紅包,憑啥給你爸媽拿兩萬,才給我父母拿五千?」,一分錢都存不下來,本來兩個人打算要孩子的,結果也因為這樣而擱淺了。這就讓周軍很火大了,他平時也沒給父母拿過那麼多錢,所以在過年的時候他在給雙方父母包紅包的時候,就給自己父母包了一個兩萬的,而只給嶽父母包了五千,他想的是平時老婆給嶽父母拿的錢比較多,過年就少拿點,自己平時給父母拿的少,過年的時候就多拿點。5結果他老婆卻不樂意了,說周軍偏心「過年紅包,憑啥給你爸媽拿兩萬,才給我父母拿五千?」
  • 憑啥老師下班就關機,我卻要陪孩子寫作業到深夜?家長抱怨反被懟
    在現如今這個社會中,不管是孩子還是家長,壓力都很大。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現在的人和過去的人不同,現在的人往往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可這種重視,也在逐漸變成一種壓力,壓著家長和老師,讓他們喘不過氣來。這不,劉先生最近就因為孩子的學習問題產生了煩惱。
  • 《不和世界講道理》:這個盲人憑啥走遍世界,我又憑啥靠實力平庸
    還有想在疫情過後走遍千山萬水的,讓我看見你們的雙手。不過,包括我在內,恐怕真正成行的寥寥無幾吧。有一個盲人,他立的Flag就一定能做到。眼睛看不見,可人家玩帆船,練武術,登上吉力馬札羅,5年走遍六大洲。他叫曹晟康,把故事寫進了《不和世界講道理》這本書裡。書名起的太好了,不管啥錢不夠啊、沒準備好啊、語言不通啊,有的時候,先幹起來,「道理」即枷鎖,反倒束縛人。
  • 問: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嗎?家長說沒有,孩子說有的!
    ,自己講了後,孩子說老師不是這樣說的,哪怕最後結果是一樣,解題思路不一樣也不行,還有就是自己心裡明白,但是不知道該怎麼用孩子能聽得懂的方式來說,教師這個職業,如果每個人都可以的話,那還本科四年幹啥,還有實習什麼的,老師說自己難,家長真的好難,除了上自己的班,又做一個自己又不懂兼職,我監督了我大侄子三年,真的,自己被氣得有心臟病的感覺,感覺還破壞了感情[捂臉]
  • 孩子懼怕看牙,家長這樣做孩子不哭不鬧
    可是,一聽到看牙,很多孩子都非常抗拒,尤其是有蛀牙的,聽到要拔牙,就又哭又鬧。但也有些孩子對看牙非常配合,一點也不害怕。孩子的表現與家長平時的教育方式是分不開的。家長怎樣做才能讓孩子不懼怕看牙?這個「家長四要四不要」是牙醫總結的經驗,非常實用,爸爸媽媽都看一看,學一學,孩子看牙不哭不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