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量明星霸屏的前幾年,吃瓜群眾們聲嘶力竭呼籲演技派重回舞臺,從演技類綜藝節目裡走出的實力派演員一度被奉若珍寶,有的吃瓜群眾甚至腦洞了一出大劇,為中年實力派女演員們攢了一部「淑女的品格」。
或許是聽到了網上群眾的呼聲,《不完美的她》在「淑女的品格」事件一年半之後上線。承載了萬千網友對中年實力派女演員的期待,這部作品豆瓣開分7.5,但此後的口碑發酵黃金期,這部帶有強烈創新符號的作品不僅沒能如預期到達8分,反而快速下滑到6.9分。
無獨有偶,同樣備受期待的還有「白夜」世界觀下的第二部作品《重生》,在實力派演員張譯的挑大梁下,口碑卻從7.9分跌至7分,與一路下滑的口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評論人數的突飛猛進。
演技派雲集,懸疑感的故事,加上對人性的探討,這種「走心」的定位往往是走曲高和寡的高口碑路線,就像《無證之罪》一樣。但顯然這兩部作品都沒能走向預設的軌道,讓它們口碑雙雙脫軌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分別來看看。
不夠完美的它,4天跌出7分線
在探討這部作品的口碑滑落原因之前,先來看看觀眾對於這部作品的「期待」。
首先,該劇改編自高口碑日劇,韓國翻拍的版本也大獲成功,兩部作品奠定了這一IP本身的「走心」定位,也讓觀眾對作品的口碑有著較高的期待值。然而,該劇的口碑失利也同樣是因為原作的高口碑,從播出之後的負面反饋裡可以看到,絕大多數網友的吐槽都是將這部作品與前兩部進行了相比。
其次,三位40+女演員挑大梁。周迅的演技毋庸置疑,越是複雜的角色越是能詮釋得出彩,惠英紅是影后級寶藏演員,演技毋庸置疑,趙雅芝更是幾代人心目中集演技與實力於一身的女神。什麼樣的劇才能配得上三位女神的攜手合作?在作品上線之前,這部劇一度成為觀眾最為期待也最為好奇的作品之一。
最後,是作品的深度。從故事內核來看,這是一部無關風月也不歌頌愛情的現實題材作品,相比戲劇化的故事,作品更想表達對於親情的反思,以及女性的自我成長。這樣的主題衝淡了劇作本身的商業味道,賦予作品深度和文藝格調,這也是前兩部作品能走口碑路線的原因。
在不斷被推高的期待裡,觀眾等待的是一部讓人驚嘆、眼前一亮,甚至可以作為經典的完美之作。但實際上,《不完美的她》並不完美,只是一部上乘之作,有亮眼之處,也有瑕疵的作品。儘管作品瑕不掩瑜,但距離觀眾的期待相去甚遠。
目前來看,觀眾的吐槽主要集中在角色的「不合理」上。當然,惠英紅和趙雅芝的表現並沒有太多挑剔的地方。惠英紅飾演的養母有著強烈的存在感,氣場強大,幾乎每一場戲都值得品味,她的表演甚至彌補了角色人設上的缺陷;趙雅芝也依然美得讓人驚嘆,個人魅力與角色的高度融合,讓她自帶女神光環。她們之間的對手戲,戲劇張力十足,讓人大呼過癮。
但其他角色卻在不同側面均有缺陷,比如,周迅的表演雖然沒讓人失望,但角色的設定有不合邏輯之處。而男性角色的表現尤其差強人意,男主田放不管是在功能還是人格魅力上都沒能立起來,警察小郭的人設不合理之處頗多,同樣讓人失望。
這部作品從拍攝到上線,幾乎都沒有大規模宣傳,卻能在短短四天吸引超過2萬網友評價,並引發全網探討,前期積澱的「好奇」功不可沒,但也正是這種高期待值帶來的心理落差,讓作品的觀眾緣逐漸崩塌,不少觀眾甚至在情緒支配下給出了1分的評價,就連這些觀眾緣爆棚的實力派演員也沒能撐住口碑的下滑趨勢,這樣的口碑反噬案例值得反思。
重生的「白夜」世界觀,沒能重生的精緻感
觀眾對《重生》的期待,某種程度上不次於《不完美的她》,因為這部作品的主創和故事內核同樣對觀眾有著超強吸引力,而這部作品的IP影響力,甚至遠遠高於《不完美的她》。
自從《白夜追兇》用叫好又叫座的成績刷新了刑偵劇的新高度,網友就開始對「白夜」系列報以期待,三年過去了,終於盼來了這部作品。從作品的背景設定來看,故事發生在熟悉的津港市,關宏峰和周巡這對老搭檔依然在長風支隊,而故事的主角秦馳則屬於西關支隊,老面孔關隊的師傅是秦馳的叔叔,這種交織的人物關係串起了作品的世界觀。統一的世界觀架構,為作品拉來不少關注,尤其是潘粵明飾演的關隊在劇中的驚喜露面,瞬間喚起了無數人的「白夜」情懷。
在演員方面,這部劇同樣被給予厚望,自從潘粵明用精湛的演技將「關隊」塑造成經典角色後,觀眾就期待同樣演技精湛的張譯能在「白夜」裡留下另一個經典的「秦隊」。在故事內核上,《重生》用單元案件撐起故事節奏,用主線來描寫「人性」的敘事方式同樣讓作品自帶「深度」的高口碑基因。
然而,這部劇終究還是辜負了無數白夜迷的「真情實感」。從開播時的7.9分一路跌至7分,固然與劇集沒能滿足觀眾的期待有關,但從網友的反饋來看,該劇的槽點顯然更為具象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作為雙線並進的刑偵劇,節奏過於緩慢,尤其是副線,邏輯不夠縝密,細節上漏洞頗多。而主線與副線的穿插過密又拖慢了副線的節奏,導致作品失去了懸疑劇特有的故事張力。
第二,角色不夠討喜。主角秦馳作為劇裡的靈魂人物,儘管有著鮮明的性格特徵,但在專業性方面既沒有「關隊長」的主角光環,在個性上又沒能釋放出足夠強大的個人魅力,張譯細膩的演技也只是讓人物「活」了起來,但沒有讓他「火」起來。
3位女性角色槽點尤其多,趙子琪飾演的前妻功能性不強,辨識度不高;趙今麥飾演的叛逆小女孩在行為邏輯和情感邏輯上都有明顯漏洞;程小蒙飾演的心理醫師夏雨瞳更是神秘有餘鋪墊不足,導致人物單薄。
第三,視覺效果平淡。服化道和場景營造的真實感,是優質刑偵劇的「硬體」之一,從《白夜追兇》到《無證之罪》,再到《法醫秦明》無一例外,但這部《重生》的「硬體」表現一般,沒能匹配上觀眾對「白夜」這一IP的品質標準。
與此同時,與一路下跌的口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作品熱度的一路攀升,截止到當前,該劇已經打敗一眾高配、高甜、高流量大劇,成為單日熱度最高的作品。這樣的結果讓人始料未及,不走口碑路線也能叫座的《重生》,讓「白夜」IP有了另一種打開方式。
結語:
前幾年,流量劇泛濫時,觀眾呼喚優質現實題材作品回歸,小鮮肉霸屏時,網友召喚實力派演員歸來。但事實證明,實力派演員挑大梁的現實題材作品也不一定就能滿足期待。這兩部作品口碑下跌的背後,都是作品在人物設定、故事情節、製作本身等出現的硬傷,給觀眾造成了心理落差,說到底,還是劇作品質出現了問題。如果下一波網友呼喚的對象變成實力派編劇和導演,下一波影視劇是否能更為精緻更值得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