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路改造又有新進展!解放路勝利街路口鋪設瀝青
6月28日中交一公局消息,解放路改造又有新進展,解放路勝利街路口的下面層、中面層瀝青攤鋪作業全部結束,比節點計劃提前完成。
勝利街路口是解放路改造項目的關鍵控制性工程,不到6000平方米的範圍內涉及雨水、汙水、自來水、電力、通信、熱力、燃氣、國防光纜近十種市政設施管線以及直徑1米的引黃線遷改。開工以來,中交一公局三公司解放路項目部與產權單位通力合作,共同推進,為現場施工提供了工作面,為全面掀起大幹高潮提供了必要條件。
項目部提前做好了攤鋪前的技術安全交底,兩臺攤鋪機分段落進行鋪設,嚴格控制瀝青混合料的攤鋪、碾壓、檢測等各個環節,確保質量可控。端午小長假期間,施工人員加班加點,順利完成勝利街路口的下面層、中面層瀝青攤鋪作業。
目前,勝利街路口正在為交通導改進行後續作業。據悉,路面總共會鋪設上、中、下三層瀝青,隨後等其他配套工程結束後,全線將攤鋪最後的上面層瀝青。
太原地鐵1號線巖土工程詳勘通過專家評審
6月28日,記者從太原市軌道公司獲悉,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的巖土工程詳勘報告順利通過專家評審。詳勘成果的完成,確保了車站施工圖設計的質量和工程建設的順利推進。
據了解,太原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沿線經過砂層液化土、溼陷性黃土、地震斷裂帶等多樣複雜地質環境,橫穿汾河河道,下穿鐵路站房等多種複雜場地環境,工程施工難度較大。
對此,太原市軌道公司日前召開了1號線巖土工程詳勘報告專家審查會,邀請了北京、天津、西安、太原等地的6名專家組成了專家組。專家組聽取了1號線勘察單位關於下元站、迎澤橋西站、桃園路站、五一廣場站、武宿機場站等12座車站的詳勘匯報,審閱了相關文件資料,與勘察單位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認為勘察報告內容齊全,採用了多種勘察手段,提供的巖土參數可靠,工程處理措施建議合理可行,經修改完善可作為施工圖設計的依據。
據悉,太原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部分車站的詳勘成果通過專家評審,為圍護結構施工圖出圖創造了條件,為剩餘車站的詳勘工作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人字形臂彎「擁併入懷」 229.5公裡東西山旅遊公路相連
6月28日,太原市東西山旅遊公路「體育山西、健康山西、幸福山西」採風採訪媒體行活動舉行。活動以自駕方式隨隊前往,不僅僅路過,還親身參與其中。綠意濃濃的夏季,熟悉的城市被油松、側柏、國槐環抱著,在廣袤的森林之中,清風徐來,滿眼翠綠,景在路上,路在景中。
「發卡彎」了解一下
東西山旅遊公路,設計時速為30公裡。這很好地詮釋了在旅遊公路上,需要「慢下來」看看沿途的風景,而不是油門到底一路狂飆——儘管它足夠平坦寬闊。
喜歡駕駛的朋友們,想來應該愛極了這條「彎彎繞」的公路。有時前進不足百米,便會遇上彎道,左右反覆調整方向盤,操控輪胎與路面摩擦,將路程與煩惱一併拋在身後。
而在杏花嶺區新建段和蘇家山大窯溝新建段,兩處「發卡彎」的設計,最是東西山旅遊公路亮點。這裡原本彎道坡度較大,開車或騎行時,直線上下坡道很吃力,並存在一定的風險。而「發卡彎」,即回形彎道的設計,不僅降低了坡度,也限制了車速。
此外,「發卡彎」還噴上了彩色的陶瓷顆粒,一方面警示和提醒遊客,另一方面增加防滑性能,確保車輛行駛安全。司機朋友即使車技平平,也不難通過。這裡的設計點在降低風險,也在緩行欣賞美景。王家山村段連續的S彎道中,油松、花灌木連綴起一抹蒼翠;小崗頭村段和店子底村段,松果菊、天人菊、波斯菊盡顯斑斕。每一道彎,都有每一道彎的妙處。
景區景點數不過來
沿線蒼松翠柏,旅遊景區、景點成了「基本配置」。90餘公裡的東山旅遊公路,沿途串聯了9個景區、10處文保單位、4處國家級傳統村落及6處市級旅遊點。若是覺得數字有些抽象,不妨聽聽這幾個名字,青龍古鎮、中華傅山園、雁丘古道……
也別光想著玩,譬如去店子底紅色教育基地,走走支前路,嘗嘗支前飯,陽曲縣的土豆和小米,必須嘗一嘗。到了雁丘探奇景觀段,可以借著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體會下咱山西的文化底蘊。
慢悠悠轉過幾道彎,媒體採訪團隨便尋一處並不知名的路邊服務區短暫休息,衛生間、休閒亭、觀景臺一個不少。偶遇市民一家,也來東山旅遊公路遊玩。問其目的地,答曰:「無所謂。」一家人甚至覺得服務區也挺好,有山、有樹、有風,有我。錯過幾個景區景點,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或者說,那些走過路過的,處處都是風景。
競技健身煞是過癮
或單騎獨行,或兩三人成組,東西山旅遊公路上,不時可見蹬著自行車飛馳的人們。
東山旅遊公路北山採石場路段,69歲的退休工人常先生,騎著自行車擦身而過。邀請他聊兩句,得知老人家每天在東西山旅遊公路騎行40公裡。乘興而來,興盡而去,健身達人說:「騎在這條紅藍相間的路面(東西山旅遊公路),心情舒暢。」
第一屆環太原國際公路自行車賽,2019年5月在太原環城旅遊公路(即西山旅遊公路)舉行。彼時,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主席沈金康表示:「太原賽道將成為提升中國運動員訓練水平的基地。」2020年6月,東山旅遊公路,在尖草坪區呼延村附近,與西山旅遊公路「牽手」,實現了東西山旅遊公路的貫通。灰白色的「真實漆」、「冷再生」技術工藝等高科技技術運用,使得這條堅固、環保的公路,再次成為國內自行車賽事的頂級賽道的「標杆」。
太原東西山旅遊公路,已經面向市民開放,它將人文景點、生態綠化、健身競技諸多元素一氣呵成,為人們熟悉的太原市,描繪出一幅「路在景中、景在路上」的美麗畫卷。
資料來源:山西日報、太原晚報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