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港口博物館展出晚清民國銀器精品

2020-12-26 騰訊網

市民參觀展覽。(範玉 攝)

本報訊(記者林旻 通訊員李永歌)昨日,中國港口博物館的跨年大展《白銀芳華——從外銷銀器看晚清民初社會和商貿變遷》正式揭幕,展覽以中國港口博物館館藏的300餘件套銀器精品為主,向市民觀眾再現了晚清民國時期中國外銷銀器的風採。

中國港口博物館館長馮毅介紹,此次展出的銀器精品是中國港口博物館數年來專題收藏重要成果的集中亮相,難得一見。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和廣州博物館也從館藏外銷銀器中選取代表性文物,對此次展覽給予了支持。

中國港口博物館館藏的清中期花鳥龍紋銀壺三件套,腹部開窗內錘鍱花鳥和龍紋,紋飾精美,是外銷銀器中的精品。清晚期的人物故事紋飛翼龍柄銀杯是晚清民國時期銷量最大的銀樓——「宏興」銀樓製造,腹部錘鍱「水漫金山」等戲曲人物圖案,底座之上蹲踞西方風格的帶翼人面神獸,呈現出中西交融的藝術特徵。

在展覽中,還有一件寧波籍導演、中國電影的開拓者之一張石川送給「電影皇后」胡蝶的結婚禮物——連綿瓜瓞銀杯。銀杯的杯身上有銘文「潘有聲先生 胡蝶小姐」「佳偶天成」「上海電影業張石川贈」「中華民國廿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1935年)」,杯底銘有「上」「楊慶和發記」「根辰」款。該銀杯是中國電影史上的重要實物藏品。

為了進一步挖掘文物內涵,將展覽更加生動地展示給觀眾,中國港口博物館為此次展覽做了許多延伸。如展覽期間將舉辦兩場全國性的學術研討會,進一步解讀中國外銷銀器的內涵,探討「海絲」類展覽的交流與傳播。為了「讓文物活起來」,博物館從外銷銀器中提取素材予以設計應用,開發了絲巾、扇子等10餘款獨具特色的文創紀念品,觀眾在參觀完展覽後還能將博物館的記憶帶回家。

此次展覽將持續到2021年3月28日,向市民免費開放。

來源:寧波日報

相關焦點

  • 閩臺緣博物館展出清代民國時期約百件中國外銷銀器
    7月13日至8月25日,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引進長沙市博物館的「白銀時代——中國外銷銀器特展」,展出清代和民國時期的文物外銷銀器約100件(套)。  精緻的晚清時期銀器  雲龍紋花口沿、須彌底座,碗口沿飾三對雙龍搶珠圍屏,碗腹運用錘揲工藝,飾峰巒岡阜、水波浩渺、楊柳依依、舟船徐行、水天交融……這是晚清時期的「龍紋口沿山水人物故事紋銀碗」,精緻非常。
  • 300餘件套外銷銀器珍品展出
    12月10日晚,中國港口博物館的跨年大展《白銀芳華—從外銷銀器看晚清民初社會和商貿變遷》正式揭幕,展覽以中國港口博物館館藏的300餘件套銀器精品為主,向市民觀眾再現了晚清民國時期中國外銷銀器的絕美芳華。 甬派記者了解到,無論在數量上、種類上還是在品質上,中國港口博物館館藏的外銷銀器在國內博物館中都首屈一指。
  • 胡蝶結婚紀念銀杯裡的「白銀芳華」,銀器見證商貿變遷
    澎湃新聞獲悉,「白銀芳華——從外銷銀器看晚清民初社會和商貿變遷」近日在地處寧波的中國港口博物館開幕。
  • 張氏帥府線上展覽「館藏晚清民國瓷器」
    遼瀋晚報記者查金輝攝同治皇帝大婚用瓷器會採用何種紋飾,道光皇帝偏愛私人御用瓷器又有何特點,慈禧專用瓷器款識又有何故事……這些問題足不出戶,就可以從張氏帥府博物館日前在線上推出的「清風民韻——館藏晚清民國瓷器特展」數字展上找到答案。
  • 張氏帥府「館藏晚清民國瓷器特展」數字展線上開展 同治皇帝大婚禮...
    這些問題足不出戶,就可以從張氏帥府博物館日前在線上推出的 " 清風民韻——館藏晚清民國瓷器特展 " 數字展上找到答案。720 度全景展廳可無死角賞文物 如身臨其境張氏帥府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日前,博物館通過帥府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推出 " 清風民韻——館藏晚清民國瓷器特展 " 數字展。
  • 一百個博物館精品展覽,一定要看!
    展覽時間:2019年12月26日~2020年2月9日 展覽地點:中國港口博物館(臨展廳) 第二屆中國( 71 白銀時代——中國外銷銀器特展
  • 筆墨文心,江蘇六朝2017春拍主推晚清、民國名家書法精品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中國古代書畫專場匯聚了從晚清到民國的名家書法冊頁、扇面、手卷、條幅、對聯、條屏,形制不同,各有風致。作者分別為跨越晚清、民國時代的政壇、藝壇、文壇的名家,這批作品面貌整齊,來源可靠,為本次春拍一大亮點。這些書法形制中,可供陳展於居室空間核心的廳堂中,規模氣象最恢弘大方者莫過於條屏。
  • 比利時DIVA博物館精品展完美落幕(附部分展品風採回顧)
    上海鑽石交易所於4月9日在所內舉辦比利時DIVA博物館精品展的閉幕招待會,慶祝此次展覽的完美落幕。
  • 「無底價」競買老玉,「晚清民國老玉」雲專場不容錯過!
    雲南省文物總店「晚清民國老玉」雲專場競買會11月24日 在雲南文化雲APP開啟想看古意的魅力和神韻?來「晚清民國老玉」專場逛逛吧!翡翠小九仙喜歡老玉,擔心買不到好貨?覺得老翠難辨別,難鑑定?11月24日,「晚清民國老玉」專場競買會將在雲南文化雲APP開啟!屆時,各式精美的晚清民國老玉,帶有古意的魅力和神韻,將開啟線上競買,感興趣的愛好者千萬不要錯過。
  • 你知道中國外銷銀器的起源嗎?陽江這場展覽中有答案!
    你知道中國外銷銀器的起源嗎?陽江這場展覽中有答案!澎湃新聞 政務 11月24日,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和香港海事博物館共同舉辦了
  • 歲月窖藏,畫為心聲——《濟南市博物館藏近現代名家書畫精品展》
    濟南市博物館《畫為心聲——濟南市博物館藏近現代名家書畫精品展》,應廣大市民朋友的熱切要求,展覽一再延期展出,墨香引動泉城遊客紛至沓來;轉眼已至年尾,為迎接嶄新的2021年,濟南市博物館籌劃了多項精品展覽即將「上映」!
  • 德國紡織博物館展出中國珍品
    德國紡織博物館展出中國珍品 2020-11-20 09:51:23 」特展中展出的中國古代紡織珍品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柏林11月20日電 (記者 彭大偉)題為「金線龍」的主題展覽近日在位於德國北威州克雷菲爾德市的德國紡織博物館正式開展,讓德國民眾近距離感受到從元代到當代、跨越數百年的中國紡織刺繡藝術魅力。
  • 晚清民國銅胎琺瑯景泰藍百花不落地盤
    晚清民國銅胎琺瑯景泰藍百花不落地盤晚清民國銅胎琺瑯景泰藍百花不落地盤尺寸:高1.1釐米,口徑9.7釐米,足徑5.4釐米品相:全品為文房器之精品。掐絲琺瑯技術自元代傳入中原以後深得皇家喜愛,至明初尤盛。明代「御用監」為製作琺瑯器的官方機構,其所出琺瑯器質精工致,時人曹昭於《格古要論》中首次記錄了琺瑯工藝的淵源、特點和用途,專門評述曰「內府作者細潤可愛。」「百花不落地」,也叫「百花不露」,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種表現手法。
  • 「鄂州雕花剪紙展」今日起在市博物館展出
    (東楚晚報記者 萬泰然  文/攝)由黃石市博物館、鄂州市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展覽《鄂州雕花剪紙——花樣子》將於17日起在黃石市博物館展出。  16日下午,東楚晚報記者在市博物館三樓臨時展館看到,現場展出的雕花剪紙有傳統的花樣子(帽花、鞋花、雲肩花等)與現代雕花剪紙精品,共70餘件套,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和地區特色文化。
  • 「硯海擷珍——江西省上饒市博物館藏 歷代名硯精品展」在酒泉市...
    12月24日,由上饒市委宣傳部、上饒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酒泉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酒泉市文物局主辦,上饒市博物館、酒泉市博物館承辦的「硯海擷珍——江西省上饒市博物館藏曆代名硯精品展」在酒泉市博物館三樓臨展廳隆重開幕。
  •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英國銀器收藏
    英國銀器:俄羅斯冬宮博物館目錄Despite its comparatively small size just over 370 items, dating mainly from the 18th century the collection
  • 中國水晶工藝博物館:展現歷史 展示精品 展望未來
    中國水晶工藝博物館:展現歷史 展示精品 展望未來 2020-10-28 2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憶江南·長三角文創產品博覽浙江省博物館舉辦
    憶江南·長三角文創產品博覽近日在浙江省博物館西湖美術館舉辦。活動由浙江省博物館主辦,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安徽博物院等十多家單位支持,展出文創產品共計五百餘件,涵蓋了生活家居、文房用品、服裝飾品、數碼3c、工藝陶瓷類、絲織刺繡類、飲品類等,種類豐富,設計新穎巧妙,堪稱是一場江南傳統文化在新時代語境下的展示盛宴。
  • 全國高校首個商業博物館開館 老上海老商標、老包裝展出-上海商...
    圖片說明:上海商學院商業博物館展出的珍貴物品。  東方網12月17日消息:近日,全國高校首個商業博物館在上海商學院開館,8000多件老上海的史料和實物商標、包裝、海報等將陸續展出。  300多件老上海的國貨商標、包裝紙袋、海報首次在上海商學院商業博物館展出。中國第一家味精廠——上海天廚味精製造廠生產的「佛手」牌味精;中國第一家印染布廠——上海達豐染織廠生產的「孔雀圖」牌印染布;中國第一家美術顏料廠——上海馬利工藝廠生產的「馬頭」牌美術顏料;中國第一家民族製藥廠——上海中華製藥公司生產的「龍虎」牌人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