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晶工藝博物館:展現歷史 展示精品 展望未來

2020-12-21 澎湃新聞

中國水晶工藝博物館:展現歷史 展示精品 展望未來

2020-10-28 2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國水晶工藝博物館坐落於浦江水晶小鎮客廳二樓,是一座以精品收藏、展示交流、學術研究、傳承發展為宗旨的主題性博物館。

10月28日,中國水晶工藝博物館正式開館,館藏展品1000餘件,包括天然水晶原石標本、中國歷代水晶琉璃製品和當代玻璃藝術品、世界各地的水晶藝術珍品。博物館藏品著力體現了千年來水晶玻璃工藝的演變和發展脈絡,體系完整、藏品豐富、質量精湛。

博物館由「多彩玲瓏石——天然水晶原石」、「天然去雕飾——古代水晶藏品」、「匠心巧琢磨——日益精進的製作工藝」、「結作成珍寶——當代水晶玻璃大師及其代表作品」四塊內容組成,按時間脈絡由古至今展示了水晶工藝的演變歷程。

一走進館內,一幅6米長、3米寬的《一帶一路》琉璃作品映入眼帘,四周是鑲嵌著水晶磚的牆面,上面刻有多國文字註解的「壓胚」、「打孔」、「噴砂」、「拋光」等水晶工藝製作工序,並配上了智能化的簡介,特色又符合現代化。進館的第一部分從「晶牛」的神話傳說引入,展示的是天然水晶礦石原料:紫鈦晶、白鎢、綠簾石、簾石……參觀者可以在這裡看到100多件純天然水晶礦石標本。

水晶有純正無瑕的質地,適合以精湛巧妙的裝飾工藝進行加工。博物館第二部分,便展示了中國古代各個時期的水晶工藝製品:漢代的環、玦、璧等;唐代的水晶枕、簾、盞等 ;宋元時期用水晶製作的茶盅;清代開始出現的水晶製成的印璽、朝珠、鼻煙壺。水晶的工藝流變可以說貫穿了整個中華民族的發展史。

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原因,水晶、琉璃、瑪瑙、琥珀等名貴寶石也通過陸上、海上絲綢之路輸入中國,並與中國傳統文化和工藝碰撞出新的火花,在社會生活、文化意識等諸多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在這裡,就能看到來自中東、西亞、印度、埃及等地具有代表性的水晶藝術珍品。

隨著水晶雕刻工藝的精進,工匠們在設計、雕琢時,在傳統玉石、瓷器等工藝技術基礎上,進行變化、創新,形制上覆蓋了擺件、掛件、器皿、印章、珠串、鼻煙壺、宗教法器、生活用品等,內容上生發出宗教、動物、花卉、山水、人物、吉祥紋飾、組合寓意等。博物館的第三部分,展示了著名內畫大師孫星五、丁二仲等人的鼻煙壺作品,還有各種琺瑯彩、料器彩繪作品。這些作品運用套雕、立體雕、鎏金彩繪、套色、灑金、纏絲等工藝,極大地提高了器皿的藝術性和觀賞性。

水晶玻璃製作工藝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隨著新的技術、新的工藝的傳承和創新,一批批經驗豐富、技藝超群的藝人脫穎而出。第四部分的內容就展出了目前中國水晶玻璃行業領軍人物們創作的作品。一件件巧奪天工,技藝精湛的水晶玻璃藝術品,被國內文人墨客推崇為「國寶」與「國粹」。

記者了解到,1996年王元成出訪歐洲,在參觀、考察奧地利因斯布魯克「水晶世界」時,萌生了創建博物館的念頭。經過五年的精心籌備,中國水晶工藝博物館於2001年10月正式建成開館,原址位於浙江浦江經濟開發區浦發實業公司內。

為了更好地實現中國水晶工藝博物館在本領域內的收藏、研究、展示、交流職能,在上級政府與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中國水晶工藝博物館於2020年在浦江縣「水晶小鎮」成立新館。

中國水晶工藝博物館的成立,是浦江水晶產業發展史的一個重要裡程碑,標誌著浦江水晶從產品到工藝品到藝術品的長足發展,將有力推動收藏珍品以古鑑今,促進水晶工藝文化提升,同時也為國際友人、大專院校、學術機構及專家學者提供一個交流研討水晶文化的廣闊平臺,有助於開展水晶藝術和文化交流,有利於激發浦江「水晶人」開拓進取、推陳出新,促進中國水晶玻璃產業的整體發展更上一層樓。

原標題:《中國水晶工藝博物館:展現歷史 展示精品 展望未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參評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重慶工業博物館邀你投票
    有文博界「奧斯卡」之稱的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正式開始。重慶工業博物館作為重慶四大博物館之一,主展館「百年風華」重慶工業發展史基本陳列展在重慶市文物局推薦下參加了本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據了解,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
  • 一百個博物館精品展覽,一定要看!
    1996年底正式對公眾開放以來,以服飾、染織繡、金屬工藝、雕刻工藝、漆器與藤竹編工藝,以及面具藝術等六大板塊,展現了中國少數民族悠久絢爛、豐富多樣的造物文化與藝術審美,廣受好評。分為「九鼎八簋」「禮樂家邦」和「車馬行天下」三部分,共展出來自隨州的89件(套)青銅器精品,展現了曾國七百年歷史的赫赫威儀和先秦時期精湛的青銅器鑄造技術。
  • 回顧與展望:聖路易水晶
    該工廠獲得了聖路易水晶玻璃製品的名稱,從1829年起,聖路易致力於全系列水晶的生產。1989年,  聖路易水晶工坊被愛馬仕集團收購,現已成為集團旗下歷史厚重品牌。 它們繽紛的色彩和精緻外形,從每一個角度展示著不可替代的精湛技藝。Saint Louis Excess 系列水晶吊燈,可模塊化定製。聖路易水晶經典款吊燈推薦回顧完法國聖路易工坊之旅,讓我們共同欣賞Saint-Louis聖路易水晶近期新品。
  • 章丘兩處博物館獲評國家級博物館,其中一處升為國家一級!
    只有讓陳列在博物館的歷史文物活起來,才能堅定文化自信,凝聚發展力量,展現城市魅力。適應資訊時代群眾需求,推出「掌上章博」欄目,開啟「智慧」博物館新時代。市民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看展覽、看文物、聽講解,並能體驗「全景章博」、「文物3D」展示,搭建起了與觀眾分享互動平臺。充分利用「章丘文化e點通」「山東公益文化雲」「章丘文化雲」平臺,宣傳章丘歷史文化,博物館已經成為具有章丘特色的文明實踐陣地。
  • 【博物館設計研究】「」千年之冰,山海之晶「」-樂山水晶博物館設計師楊毅斌
    而是要有思想要表現人文歷史及各種觀念的升級真實展現水晶寶石的文化完美 四川樂山大佛之畔水晶寶石從天地之間完美呈現源於博物館設計大師楊毅斌的天才腦洞 >再到從天無到觀音大士呈現的濃鬱的水晶歷史。「歷史是一種對文明的梳理,是一種更為專業和邏輯的展現方式。
  • 山西首屆博物館展覽精品獎丨醋與生活:山西人生命中獨特的記憶
    山西省首屆(2019年度)博物館精品陳列展覽評選推介精品獎:「中華滋味——醋與生活的故事」正如川人好辣,江浙喜甜一樣為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2019年9月30日至11月15日,一個以山西老陳醋為故事主線、向社會大眾展示70年來發生在老百姓身邊日新月異的變化的展覽:「中華滋味——醋與生活的故事」,在太原晉商博物館舉辦。該展覽由山西省文物局、太原市園林局主辦,山西省民俗博物館、太原晉商博物館和山西傳媒學院承辦,山西晚報媒體支持。
  • 中國港口博物館展出晚清民國銀器精品
    (範玉 攝) 本報訊(記者林旻 通訊員李永歌)昨日,中國港口博物館的跨年大展《白銀芳華——從外銷銀器看晚清民初社會和商貿變遷》正式揭幕,展覽以中國港口博物館館藏的300餘件套銀器精品為主,向市民觀眾再現了晚清民國時期中國外銷銀器的風採。
  •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上榜!2019年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展覽...
    「第十七屆(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由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與往屆國際博物館日不同的是,此次開幕分為兩個會場,分別是在南京博物院設立主會場,在北京新華社設分會場,通過5G連線共同啟動開幕式活動。大河網政務記者了解到,本屆推介活動評選結果「含金量十足」。
  • 1954承德水晶之夜,優雅邂逅的前生是什麼?
    水晶酒杯是很多愛酒之人不可缺少的「至寶」或優美靈動,或晶瑩剔透,給葡萄酒的品鑑帶來不凡的體驗。一支水晶杯是如何誕生的?其中有多少的工藝環節和心血付出?今天微釀帶您一探究竟。1954做為一家歷史超過60年的企業的優質品牌,在這個初冬在微釀的召集之下,集合了京城的葡萄酒大咖們,開啟了於承德的1954水晶之夜體驗之旅。
  • 2019「十大陳列展覽精品」初評揭曉 重慶兩展覽入圍終評
    114全國共送評陳列展覽114個本次推介活動共收到符合申報條件的陳列展覽項目114項,創歷史新高。全國各博物館積極推陳出新,舉辦了許多反映時代主題、內容豐富、題材多樣、深受人民群眾歡迎的文物展覽精品。百年風華——重慶工業發展史展覽旨在傳承百年工業,彰顯城市文脈,立足深度研究重慶工業史史料,展示重慶工業史的物質及非物質文化,保留重慶工業記憶、保護重慶工業遺產、展示重慶工業形象、提升重慶文化品位,並採用多種現代科技手段,多維度地展示百年工業歷史文化內涵以及不同歷史時期所呈現的工業精神
  • 明日博物館:遇見過去,預見未來
    迅銷集團全球資深副總裁吳品慧談品牌的預見力和創新力2020年11月4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如期開幕,作為首次亮相進博會的知名服飾品牌,優衣庫打造了進博會消費品類最大展臺——1500平方米「明日博物館」,這也是優衣庫全球品牌博覽會繼美國紐約、法國巴黎、英國倫敦後首次在中國呈現。
  • 中國最大的水晶:重達4噸,現存地質博物館,被稱「水晶大王」
    中國地質博物館創立於1916年7月,是中國最早的公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也是亞洲館藏最豐富的地學類博物館。據官網介紹,中國地質博物館收藏地質標本20餘萬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1、水晶大王:中國地質博物館「鎮館之寶」,重量4.35噸在中國地質博物館官網「館藏精品」的礦物類中有專門介紹:「水晶,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矽(SiO2),無色透明,晶體發育較完好,雙晶發育。整個晶體大約由13~15個平行連晶組合而成,外觀看起來像一座晶瑩透明的金字塔,陽光下熠熠閃光。
  • 北京文博|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揭曉
    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北京地區博物館類型豐富多樣、資源特色鮮明,這些博物館如何攜手同行,展現平等多樣的觀點,為不同群體提供更有意義的文化體驗?又如何以包容、開放的姿態,與不同社會背景和年齡層次的公眾展開平等對話、暢談古今?讓我們一起開啟今年的博物館之旅吧!
  • 「飾代風華——江西省博物館藏明代王妃首飾精品展」開展
    原標題:「飾代風華——江西省博物館藏明代王妃首飾精品展」開展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彭杭)近日,由大連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江西省博物館主辦,大連博物館承辦的
  • 施華洛世奇時尚腕錶精品閃耀亮相 彰顯百年歷史的光輝傳承
    · 施華洛世奇全新推出2020秋冬腕錶系列,展示品牌125年來的深厚歷史積澱、精湛工藝和精密切割技術· 該系列以施華洛世奇標誌性的藍色重新演繹精選腕錶,致敬125周年這一品牌歷史的重要裡程碑2009年,充滿未來感的D:Light腕錶採用了顛覆性的數碼科技,巧妙運用約170顆施華洛世奇仿水晶以變色、發光及閃爍的方式進行報時。到2016年,Crystalline Oval系列於表殼密鑲約1,700顆施華洛世奇仿水晶,閃爍耀目的光彩盡致展現。時至今日,施華洛世奇不斷以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精湛的工藝,呈現為現代生活而設計、閃亮迷人的腕錶精品。
  • 天津博物館,館內有專門展示天津歷史,文化的專題展覽
    天津博物館,位於天津市河西區,是天津市規模最大、展品最為齊全的博物館。館內有專門展示天津歷史、文化的專題展覽,是了解天津的絕佳地點。另外還有天津出土、捐贈和當年末代皇帝溥儀帶來天津的眾多珍貴文物,其中以玉器、瓷器和書畫最為豐富和珍貴。
  • 美妙的玻璃世界:康寧玻璃博物館
    如今的玻璃工藝發展,重點似乎在製作技巧和創意。看到那些能隨意彎折的玻璃,感覺它們仿佛被賦予了靈性,讓人驚嘆不可思議。  在美國,「康寧」品牌精美餐具家喻戶曉。隨著科技進步,採用新工藝的康寧餐具以摔不碎、敲不破的特色和適當的價格,在尋常百姓家贏得了甚佳的口碑。擁有160多年歷史的康寧公司躋身世界企業500強,成為全球玻璃和陶瓷材料科學、藝術行業的引領者。
  • 2020北京國慶首都博物館展覽匯總(時間+地點)
    展覽地點:位於方形展廳二層 C廳      該展覽以深厚的北京文化為主線,以時代演進為順序,展現了北京從原始聚落到形成城市,從北中國的政治中心躍升為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都城、人民共和國首都的歷史進程。
  • 就在剛剛,漳州市城市展示館開館啦。在這裡可回味漳州,展望未來
    漳州市城市展示館漳州市城市展示館位於西環城路東側、規劃琥珀路北側。展示館以「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為脈絡主線,以「水仙花」串聯七大主題、9500平方米的展廳,全方位詮釋漳州區位優勢、城市文化與歷史沿革、城市建設成就與規劃發展等內容,展現漳州獨特魅力與韻味。
  • 好展覽都是「同義詞」——博物館「文明展」的當下與未來
    拿破破 近年,國內博物館特別展覽數量井噴式增長,每年的統計數據均以萬計,這些展覽從類型上看,以歷史序列、精品文物、考古大發現、主題藏品和入境展覽為多,而從文明角度呈現某一區域、某一歷史時期特質的展覽則非常鮮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