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要搶星巴克生意 便利店咖啡的戰爭已經開始?

2021-02-11 看你賣

聽起來也許很難相信,不過全家旗下的湃客咖啡想要對標的其實是星巴克——儘管星巴克咖啡的價格是全家的3倍。

春節後,全家大規模上線了一批湃客咖啡廣告。最顯眼的也許是每個全家門店外的人形立牌:代言人陳意涵舉著一杯湃客咖啡,孔雀綠呢子大衣和甜甜的笑容顯得活潑可愛。

圖片來源:陳意涵微博

他們也同時投放了一波線下和線上宣傳,廣告中陳意涵舉著咖啡杯形狀剪紙穿過上海的大街小巷,廣告語則是「我在街角邂逅一杯美好」。而線上活動中,消費者也可以自己拍攝照片投稿#陳意涵全家咖啡接力曬#的活動,參與者則有咖啡券和往返臺灣機票等獎品。


這波宣傳效果不錯,話題的微博閱讀量超過6000萬,也吸引了許多網友的自發投稿。在社交媒體發達的年代,用手機拍攝照片、分享生活小細節是許多人樂於參與的事情。

網友投稿

網友投稿

網友投稿

不過最近才開始通過代言人和社媒大規模宣傳的湃客咖啡,早在去年6月就悄悄上線了。負責全家品牌的頂新集團公共事務負責人Ben對界面記者說,「在過去的半年裡我們都在做內部測試、口味改良和店員培訓。等到基本都布局好了,趁著春節回來、天氣還冷,正式地推出全家湃客咖啡這個品牌。」

半年多的內測時間,並不算短。不過要做咖啡,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需要考慮便利店周邊的咖啡消費之外,口味的標準化格外重要,特別是對於那些價格更低、強調現磨的便利店咖啡。你也許有過即使在同一家便利店買咖啡,喝到的拿鐵奶泡比例每一天都不同的體驗;而在標準化這一點上,專業咖啡連鎖的星巴克要做的好很多。

全家的目標正是星巴克。在採訪中,他們強調湃客用的是「瓜地馬拉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品質非常好」。同時,他們希望用價格低、品質更好的便利店現磨咖啡,去打動那些原本的星巴克消費者。

聽起來有些難,不過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在意便利店咖啡與星巴克的口味區別,而且便利店咖啡便宜得多。因此如何提高全家的品牌附加值,是他們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或者說,讓那些原本舉著星巴克走進辦公樓的都市白領,願意把手上的咖啡紙杯換成全家的湃客。

於是「邂逅生活中的每一杯美好」成了全家咖啡的宣傳重點,「我們希望帶給消費者的是生活裡溫暖的小細節,一種情懷」,Ben說。本身充滿溫度的便利店,強調情懷顯得自然又親切。

在臺灣,全家試圖營造的同樣是「買全家咖啡=熱愛生活」的理念。今年初,麥肯臺灣為全家咖啡推出了「美好的100種線索」的互動宣傳:紅雨鞋、偶然邂逅的狼狽前男友、帶著布拉格回憶的香水、討厭主管的空座位..他們拍攝了100個小細節,同時也邀請消費者拍下自己生活的美好細節參與投稿,最後集合而成了一支廣告短片。

臺灣全家-美好的100種線索

臺灣全家-美好的100種線索

↓臺灣全家的消費者投稿集合:美好的100個線索


如今中國消費者對於現磨咖啡的需求越來越高。根據歐睿國際的數據,2016年,中國的現磨咖啡的市場份額儘管只有2%,但近幾年的增速平均超過20%。在諸如日本、英國、美國等更為成熟的咖啡消費市場,現磨咖啡的市場份額超過了25%,在美國則達到了91%。

中國咖啡市場的爆發也帶來了更多不同價位的競爭:比如在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除了標準化連鎖、均價30元左右的星巴克們,價格稍貴、在咖啡品質和店鋪裝修上追求差異化的精品咖啡店,如今20元以下的便利店咖啡市場也不能被忽視——便利店本身的龐大客群,相對價格更低、速度更快,這些優勢帶來了龐大的潛在消費者群體。

不過便利店咖啡競爭已經相當激烈。7-11、羅森、喜士多等便利店都有自己的咖啡,美食公眾號《企鵝吃喝指南》還曾做過一份測評,詳細列出了上海不同便利店咖啡的特點和優劣——結論是,每個便利店的原材料和咖啡品類對於很多人而言,並沒有多大區別。也許全家的拿鐵比7-11的好喝,但你並不會為了一杯拿鐵而放棄樓下的7-11,去兩條路開外的全家買咖啡。

圖片來源:企鵝吃喝指南

因而在考慮如何對標星巴克之前,湃客咖啡首先需要做的也許是擺脫便利店咖啡的同質化。去年下半年開始推出的「尊享卡」就是一個針對內地市場的嘗試:與普通的全家集享卡不同,需要繳納一定年費的尊享卡為人們提供更多的福利,比如買咖啡送更多積分、日常購物促銷、咖啡集點等等。最近他們還上線了一個只針對尊享卡會員的電商App,大多都是進口商品、價格也相對更低——無論是咖啡集點還是針對尊享卡會員的優惠,都是加強消費者黏性、與其他便利店差異化的考量。

至少,在其他便利店都還沒開始大規模宣傳旗下的咖啡品牌的當下,全家已經搶先一步了。在上班前匆匆在便利店買杯咖啡帶到辦公室的年輕人看來,「瓜地馬拉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是什麼不重要,也不在意店鋪用的是味全還是明治的鮮奶。便利之外,情感聯繫和不失逼格或許更重要。

相關焦點

  • 全家為自家咖啡請了代言人 現磨咖啡會是便利店的好生意嗎?
    如果你走在街頭,想喝一杯熱騰騰的現磨咖啡,大概只能打開大眾點評,搜搜周圍的星巴克、costa,或者有麥咖啡售賣的黑標麥當勞。現在,全家便利店想讓你再多一個選擇。 最近,全家便利店為旗下的現磨咖啡品牌湃客進行了一輪大規模的廣告投放。抬起頭,它在上海不少地鐵線的大屏上滾動播放,低下頭,它又悄悄出現在微信朋友圈裡。
  • 便利店紅火的咖啡生意 毛利竟高達50%?
    說起來,便利店的現磨咖啡生意已經在我們身邊潛伏好些年了:2010年喜士多在華東地區推出了現磨咖啡服務,之後羅森(2012年)、全家(2014年)等便利店紛紛入場。但相當長時間內,這只是一個存在感很低的「小眾消費」。現在情況開始有了微妙變化。
  • 日本全家便利店可能易主,估價近400億元
    從經營風格來看,全家便利店與7-11便利店還是有一些差別。總的來說,全家的經營更加注重便利店整體性的體驗。比如,大陸地區的全家便利店店內都設有休息區,有的還提供充電插口。全家的湃客咖啡,更是便利店品牌中最早獨立經營的咖啡品牌。根據媒體披露,2019年財年湃客咖啡的計劃是賣出1億杯咖啡。
  • 便利店咖啡直觀大比拼,如何挑選「值得喝的」便利店咖啡?
    便利店咖啡大戰        手持一杯咖啡已經成為街拍標配,但城市潮人們的選擇已經不僅僅是連鎖咖啡品牌。很多便利店也基於增加新產品、擴大餐食功能進而推出自有品牌現煮咖啡,定價在8元到12元,這種咖啡因標準化、自助式、新鮮等特點同樣吸引了部分白領客群。上海全家便利售賣現煮咖啡的門店每天能售賣40杯咖啡,羅森、7-Eleven、華潤Vango等便利店在售賣現煮咖啡方面也表現得非常積極。
  • 711、全家、蘇寧...便利店咖啡異軍突起,勢頭不減!
    如今各項數據證明,中國咖啡消費市場正在迅速增長,特別是咖啡館市場,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喜愛在外買咖啡了。不過市場中的各大玩家表現卻不盡相同。儘管連鎖咖啡店——星巴克、咖世家、太平洋咖啡等等,承擔了教育中國消費者的責任,但過去一年成績最亮眼的可能是便利店咖啡。全家2014年首次推出湃客咖啡時,就有意識地將其作為一個獨立的品牌進行打造。
  • 星巴克全家711哪家強,上班族咖啡指南
    全家咖啡的包裝設計獨具匠心,定期都會有更新,最新的彩色杯有8種顏色,杯套也有相對應的搭配設計。不得不服全家是真的會玩~大波霸:全家是我家,10塊錢一杯的咖啡還經常買1送1,四捨五入等於不要錢。小公舉:全家你不去設計界拿個獎都可惜了,每次的包裝好看得我都想收集了!小隊長:不愛喝咖啡的我,都覺得全家的拿鐵很順滑很好喝。
  • 十幾塊一杯的便利店咖啡暗藏著哪些玄機?
    相對40元左右的手衝精品咖啡,以及星巴克31元一杯的大杯拿鐵,便利店的現磨咖啡通常只需要十幾元。雖在便利店裡品嘗不到獨立咖啡店裡一杯用哥倫比亞咖啡豆手衝而成的咖啡;也無法享受星巴克所謂的咖啡空間體驗。但這些無法阻礙便利店咖啡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全家便利店2016年在中國賣出了1000萬杯現磨咖啡,2017年這個數字翻了一番還多;一些辦公區門店較好的情況下一天可以賣出300多杯。
  • 這幾家日本便利店裡賣的咖啡,把星巴克都嚇出了一身冷汗...
    19世紀末,日本開始大量進口咖啡。東京第一家咖啡館於1888年開設。儘管當時喝咖啡的人越來越多,但受到二戰引進條例的影響,喝咖啡的文化並沒有引起風潮。,看來日本便利店的咖啡是深受日本國民喜歡啊!小提示:濃度的高和低不能代表咖啡的好與壞,當然濃度高點的比較實惠啦!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你日本各大便利店的咖啡到底有什麼區別吧!喜歡咖啡的小夥伴們千萬要好好看啊!
  • 把咖啡還給咖啡,為什麼到便利店喝咖啡是個好主意
    接著,瑞幸提出咖啡在中國的兩大痛點:太貴,購買不方便,並試圖用快速擴張和補貼去解決。不可否認,瑞幸對中國咖啡市場有所貢獻,它改變了消費者對於咖啡的印象,把它從星巴克塑造的高價、中產轉化成平價、平民。美團點評發布的咖啡行業生存狀況報告顯示,中國日常咖啡消費平均客單價為已經從30.3元/杯降為10-13元/杯。細心的人又發現,這恰恰是便利店咖啡的價格區間。
  • 便利店10塊錢的咖啡,和星巴克30塊的有區別嗎?
    我們還是來看看便利店咖啡和星巴克咖啡到底有哪些不同吧。從製作流程上講,便利店咖啡和星巴克咖啡都非常地標準化(standardized)他們在每家店配備相同的咖啡機,在咖啡機上調出相同的參數組合,給相同的產品使用相同的咖啡豆配比,還把店員的操作流程也給標準化了;所以他們能保證你不管在哪家店買到的同一個產品都是一樣的。
  • 為什麼便利店都愛賣咖啡?
    星巴克在中國開第一家店的時候,曾經說要改變中國的飲食習慣,讓大部分人喜歡喝咖啡。雖然這個目標還暫且未完成,但是有相關的數據表明,中國咖啡市場正在快速增長。便利店,顧名思義就是開設在地理位置便利之處,隨著咖啡消費的增加——比如全家在2014年左右推出湃客咖啡時,當時的咖啡市場還沒有那麼成熟;到2016年,全國約有900家全家門店販售湃客咖啡,當年銷售的杯數超過1000萬杯;2017年大概是2000萬到2300萬杯之間;截至2018年年底,全國有2300家全家門店販售湃客咖啡,2018年全年銷量累計達5000萬杯。
  • 便利店咖啡竟然年賺50%淨利潤?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一種是品質、環境一流的連鎖咖啡廳,比如星巴克、Costa,它們已經逐漸佔領了高端的咖啡市場;另一種是混跡於各大超市的速溶咖啡,比如一塊錢一袋的雀巢速溶咖啡,已經佔領了大眾市場。一杯現磨的卡布奇諾只要13元,顧客不需要高價,也能享受好品質的咖啡,因此,便利店咖啡受到很多白領、學生的追捧。有很多星巴克的老顧客最近也對便利店咖啡路轉粉。
  • 除了便宜,你為什麼會買十幾塊一杯的便利店咖啡?
    那便是在街頭巷尾的便利店裡售賣的低價咖啡。相對40元左右的手衝精品咖啡,以及星巴克31元一杯的大杯拿鐵,便利店的現磨咖啡通常只需要十幾元。不過抱歉,你在便利店裡品嘗不到獨立咖啡店裡一杯用哥倫比亞咖啡豆手衝而成的咖啡;也無法享受星巴克所謂的咖啡空間體驗。
  • 速溶咖啡開始反擊星巴克瑞幸
    來源:商業洞察「我要喝手磨咖啡。」電視劇《都挺好》裡,蘇大強賴在地上要喝的手磨咖啡,一下子成了2019年的網紅。去年一整年,咖啡無疑是食品圈最靚的仔。瑞幸光速上市一年內股價漲幅達106%,星巴克的新零售步伐加快,雀巢、可口可樂甚至農夫山泉等飲料巨頭也以即飲的方式切入咖啡市場。
  • 除了便宜 你為什麼會買十幾塊一杯的便利店咖啡?
    但這些無法阻礙便利店咖啡在市場上大受歡迎——全家便利店2016年在中國賣出了1000萬杯現磨咖啡,2017年這個數字翻了一番還多;一些辦公區門店較好的情況下一天可以賣出300多杯。羅森上海店鋪的現磨咖啡銷量也以每年20%甚至更高的速度增長。當然對於在中國勢頭大好的現狀,低價咖啡們也要向「先輩」們致謝。尤其是星巴克進入中國的近20年時間內,讓中國人接受了咖啡文化的市場教育。
  • 【特寫】除了便宜 你為什麼會買十幾塊一杯的便利店咖啡?
    相對40元左右的手衝精品咖啡,以及星巴克31元一杯的大杯拿鐵,便利店的現磨咖啡通常只需要十幾元。不過抱歉,你在便利店裡品嘗不到獨立咖啡店裡一杯用哥倫比亞咖啡豆手衝而成的咖啡;也無法享受星巴克所謂的咖啡空間體驗。
  • 試圖分星巴克一杯羹 咖啡售賣機在中國是個多大生意?
    2016年1月,大洋彼岸來的星巴克(需求面積:150-350平方米)在中國開出了第2000家門店。17年的時間裡,中國已發展成其第一大海外市場。而星巴克的願望是,在2019年,中國地區門店數達3400家。   星巴克飛速發展的背後,是一個正在悄然擴張的中國咖啡市場。
  • 全家吳海斌:便利店只有兩種,一種是顧客想要的,另一種顧客不想要
    業界認為,北京便利店的發展進入了黃金時代。在2018中國便利店大會前夕,《零售老闆內參》特走訪了北京的主要便利店品牌,並推出系列報導。本文是《北京便利店系列專題報導》第四篇,之前已經報導過好鄰居、全時等案例,後續將推出鄰家便利、7-ELEVEn、壹叄壹等龍頭便利店品牌的系列報導。敬請關注。這會是一個艱難、但有意義的開始。無論對於一個人,還是一家便利店而言。
  • 嘗過這幾家便利店的咖啡,我再也不去星巴克了!
    嘗過這幾家便利店的咖啡,我再也不去星巴克了!今天阿木木發現了一條完美的邏輯推理:為什麼大部分老闆愛喝咖啡?除去那些用咖啡來裝B的土鱉,大部分老闆愛喝咖啡的原因是,這樣可以帶動社畜們一起喝。如果說不喝咖啡只能加兩小時班,那么喝了咖啡的社畜可以再來個通宵。但是,請員工喝咖啡也是一門厚黑學。
  • 別小瞧全家便利店的咖啡哦
    今天我們先不聊它的餐食,單說說全家便利店的咖啡吧。其實很早之前就想品嘗一杯全家的咖啡,但似乎沒什麼「勇氣」,也許是一種內心偏見,總覺得便利店和快餐廳的咖啡不會太好喝,然而我也相信確實有蠻多人是不大可能會去這樣的店鋪點上一杯咖啡,這個原因是什麼呢?因為沒有好的環境?因為價格太過便宜?總之不管怎樣,我還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一下,畢竟沒喝過就沒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