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敲碗要被罵」——那些小孩無法理解老規矩!

2021-03-05 永嘉書院

80後和90後幼時想必都有一個童年陰影:那些莫名其妙的規矩!

為什麼吃飯不能敲碗!

為什麼等菜上桌的時候不能把筷子插在飯裡!

.

如此種種,還沒來得及反應,就是輕則被罵,重則竹板伺候!

關鍵一些家長對其來歷還三緘其口,著實成為了一個童年陰影。

那這些規矩的來歷是什麼呢?其中又有什麼說法呢?

讓書院君為你細說一二!

01. 吃魚不能說「翻」。

——翻魚和翻船同音。應該把魚從頭開始倒轉一面,叫做「掉頭」,安全回來的意思。


02. 家裡來客人了,添飯時一定不能說:還要飯嗎?

——客人走後家裡大人肯定要一通叨叨你!說過多少次添飯添飯,你才要飯的呢!


03. 不許用筷子敲盤碗。

——大人會說你像什麼樣子!乞丐嗎?


04. 過年下餃子皮破了不能說「破」。

——說「破」不吉利,尤其是過年。要說餃子「掙」了。


05. 筷子不許立插米飯中。

——因為象徵香爐,只有死刑犯的辭陽飯才這樣插筷子。


06. 吃飯不能吧唧嘴,喝湯不許吸溜。

——這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基本教養。


07. 全家人一起吃飯,長輩不動筷,晚輩不能動。


08. 吃飯時,手要扶碗,不許一隻手放在桌下。


09. 吃飯時,在盤子裡亂翻,會被大人敲手。


10. 家來客人,要謹記:茶七,飯八,酒滿。

有人粗暴地把這些老規矩視為「陳規陋習」。

這一點是需要以辯證的角度去看的,

其中的部分規矩確實有些封建迷信思想的殘留,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只是部分而已。

隨著上一代人漸漸老去,如今年輕人中懂「規矩」的越來越少。

其實,老規矩用一個字概括就是:禮。其中的許多規矩都包涵著古老的人文關懷與換位思考的思想,這是值得現代人所學習的。

相關焦點

  • 吃飯時筷子不能敲碗、不能插飯上面……在寧化,這些都是規矩
    長按二維碼關注寧化在線自古以來以重禮、講禮貌著稱的中國人都懂「食要有食樣,搓要有搓樣"看一個人有沒有修養往往從一頓飯就看出了端倪在寧化不許用筷子敲碗盤在寧化吃飯要是敲碗筷,是會被大人敲手的,因為敲碗是"要飯人"的專利
  • 不許用筷子敲碗、吃魚不能說「翻」……老祖宗的這10個規矩,你懂嗎?
    3、不許用筷子敲盤碗古時候,筷子敲碗是乞丐的做法。5、筷子不許立插米飯中柱狀的東西插進碗裡,象徵香爐,不吉利。7、全家人一起吃飯,長輩不動筷,晚輩不能動飯桌上要尊老。8、吃飯手要扶碗,不許一隻手放在桌下吃飯就要大大方方。
  • 吃飯不能用筷子敲碗是因為什麼?
    舊俗認為,乞丐才敲著碗盆挨家挨戶乞討---就是我們常說的「乞丐相」。
  • 別用筷子敲碗,農村過年請客都有哪些禁忌?
    大人們可能早就習慣了這些規矩,但很多孩子還是需要父母時時看著,不然惹到桌上那些講規矩的長輩可不好玩。那在農村聚會、吃飯,到底都有哪些規矩呢?第一是不能用筷子敲空碗。這個規矩主要針對孩子,大人吃飯時都會互相寒暄,只有孩子閒著無聊才會敲碗玩,用筷子敲空碗一方面會有很大的聲音,影響別人吃飯,如果是去別人家裡做客,這種行為也是對主人的不尊重。
  • 無規矩,不成方圓,快要過年了,這些老規矩你懂嗎?
    不許用筷子敲盤碗大人會說你像什麼樣子!乞丐嗎?11.24. 見長輩要稱呼「您」有人粗暴地把這些老規矩視為「陳規陋習」。隨著上一代人漸漸老去,如今年輕人中懂「規矩」的越來越少。其實,老規矩用一個字概括就是:禮——充滿著古老的人文關懷與換位思考。 大家過年時也要多多留心,克己復禮,以免失禮啦
  • 吃飯不能敲盤子敲碗,不能抖腿吧唧嘴……還記得小時候你家的飯桌規矩嗎???
    親愛的小夥伴們小時候我們是不是有這樣的共同經歷飯桌上父母拿著小筷敲打我們要遵守一些這樣的老規矩吃飯時長輩不動筷,晚輩不能動;吃飯時不能敲盤子敲碗;正是這些老規矩,讓我們上桌前都要先念叨一遍因為只要做錯一點輕則小筷敲手重則一頓飯免所以沉痛的教訓告訴我們
  • 【悅聽閱享】用筷子的規矩
    那天參加一個飯局,內中有兩位我不太熟悉,席間某甲高談闊論,還不時拿筷子指向某乙,兩三次後某乙臉色難看起來礙於情面並未做聲,當某甲再次拿筷子指向某乙時,某乙終於發作,怒責某甲輕蔑他人,眾人勸解某乙憤然離席,一桌飯不歡而散。有人不解,問我為何,我才覺得有必要說說這用筷子的規矩。民以食為天,吃飯離不開筷子。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小小筷子也有大講究。
  • 飯桌上關於筷子的規矩你知道多少,筷子的用法很是講究
    從小長輩就教育我們凡事都有規矩,飯桌上的規矩也少不了,像吃飯不能吧唧嘴,碰杯的時候杯壁得低於長輩的,而就吃飯的時候用的筷子就有不少規矩。關於用筷子的忌諱,首先一忌是拿著筷子在飯桌上四處揮動,不知道夾哪個菜好,這叫執箸巡城,顯得目中無人。要是到別人家做客吃飯,拿著筷子在飯桌上遊走不知道夾哪個菜好的,就會顯得非常沒有教養,自然在別人那裡就沒有什麼好的印象。
  • 使用筷子也有「禁忌」,你不知道的冷知識
    在中國文化中也有刀叉,它們在烹飪中有許多用途,但是要說真正用在餐廳裡,只有筷子。吃飯時也會交替使用筷子和勺子,因為韓國人比較喜歡喝湯,喜歡把各種東西混合在一起,比如把飯放進湯裡煮等,所以經常使用勺子。而日本的筷子一般是木質圓頭的,會非常尖,因為他們相信柳木能避邪。因為日本人喜歡端碗吃飯,所以筷子都很短。
  • 過年了,這些規矩一定要告訴孩子
    這些老規矩,你還記得多少?1. 吃魚不能說「翻」。——翻魚和翻船同音。應該把魚從頭開始倒轉一面,叫做「掉頭」,安全回來的意思。3. 不許用筷子敲盤碗。5. 筷子不許立插米飯中。——因為象徵香爐,只有死刑犯的辭陽飯才這樣插筷子。
  • 在廣東,別人給你倒茶,為什麼要敲三下桌子?不懂別亂敲!
    對於廣東人來說「敲桌子」這個動作簡直跟「飯前用茶水洗碗筷」一樣重要你是否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今天就來給大家解解謎可能很多廣東人都問過父母為什麼要在桌子上敲幾下?然後父輩就會跟我們講一個故事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以前那麼講究但吃飯的時候會讓爺爺輩先動筷子還是一種基本的禮貌
  • 怪談 | 落地後遇到的那些靈異事件
    回頭我就問了老公,老公說,前不久他們還聯繫了,說有機會來xx找我們,看看我們的小孩。 那時,我們才把整條線串聯起來。 你要說,這世間沒有這些事兒,那小孩突然不哭了又怎麼解釋呢?我們不叫「立筷子」,我們叫「dèng水碗」。(dèng為川渝方言,意思為:放在某物上面,同普通話裡的「擱」) 就是把筷子插到只有水的碗裡,筷子會立著不倒。 一般是在人不舒服的時候才會使用此方法。
  • 筷子的九大禁忌!
    筷子古時又被稱為「箸」,日常隨處可見的筷子,承載了我國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國人對筷子的運用是非常有講究的。 筷子是由漢族發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民間關於筷子的傳說不少。 經過長期的文化沉澱,以下是你不可不知筷子的九種禁忌用法。
  • 如何「正確」使用筷子,古人眼中這3種「忌諱」的用法要牢記
    使用筷子同樣如此,有的人總喜歡有事沒事在碗邊敲敲打打,吃一嘴敲一下,這其實是一種在古人眼裡極度缺乏教養的行為。在古代,敲打碗邊這種行為通常只有叫花子和乞丐才會這樣做。民間傳言:乞丐行乞時,如果主人家給予施捨,而行乞之人得到施捨後,如果覺得滿意了就會離開,如果嫌不夠,就會敲打碗邊,暗示主人多施捨。
  • ️ 中國老規矩,這就是教養!
    自小我們的父母就教導我們要懂規矩,比如大人說話小孩子別亂插嘴的規矩;上學時見到老師要懂規矩開口先叫「老師好」;出來工作後經商要懂得商場上的規矩;為人父母的時候還要教導自己的孩子學規矩……張岱年先生曾說,「一個對本民族的歷史與文化知之甚少的人,在精神上便缺乏一種歸屬感;一個對自己的傳統不懂得繼承發揚的民族,便無法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 給別人倒完茶,為何對方要敲桌子?這裡面大有講究,千萬別亂敲!
    一個人給另外一個人倒茶水,完事後被倒水的一方會在桌子上敲幾下。相信很多人都會跟我一樣有疑惑,為什麼接受倒茶水還要敲桌子呢?這裡面其實大有講究,如果不懂千萬不要亂敲,因為這都是老一輩人傳下來的規矩。當長輩給晚輩倒茶時,晚輩要五指握拳,用四個指關節在桌子上敲三下。這代表著五體投地,三叩九拜,滿滿的都是尊敬。當平輩之間的朋友倒茶時,要兩個手指敲桌面,代表著抱拳作揖。當晚輩給長輩倒茶時,長輩要一個手指敲桌三下,意味欠身行禮,以表感謝。
  • 筷子的十二用途和十二禁忌完整考
    筷子,三夢姜太公神鳥送竹,用之甚便,從此流傳,古稱為箸。古人對筷子的運用是非常有講究的。正確的使用方法講究的是用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並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
  • 如何讓小孩快速理解大人的話?
    寶爸寶媽們有沒有發現,當自己希望小孩乖乖聽話,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的時候,小孩總是跟自己唱反調。其實,大部分情況是小孩聽不懂大人的話,不知道大人要讓自己做什麼。01小孩無法理解抽象概念當孩子小的時候,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他們是通過視覺、味覺、聽覺、觸覺、嗅覺來獲取相關信息
  • 10個禁忌:初一不探親、借娶不借嫁、吃飯不敲碗(下)
    導讀:10個禁忌:初一不探親、借娶不借嫁、吃飯不敲碗(下)中國歷史悠久,古人的智慧,層出不窮。現代的人們,還能知道很多以前的傳說禁忌。或許有些人覺得,現在的社會,哪裡有那麼多講究。但事實是,很多傳統講究,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