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長12.6公裡的北京市軌道交通昌平線南延工程是地鐵昌平線的三期工程,也是海澱區重點建設項目。
近日,中鐵二十二局集團軌道公司工人順利完成昌平線南延工程風險源最多的西土城站2號豎井的橫通道馬頭門,標誌著該站主體開始施工,也標誌著昌平線南延工程全面復工建設,走上「快車道」。
作為北京市的
軌道交通南北大動脈
昌平線南延工程
設有8座新建車站
全部位於海澱區域
由北向南為新建清河站、小營西路站、上清橋站、學清路站、六道口站、學院橋站、西土城站、薊門橋站。
昌平線南延示意圖
其中,5座車站為換乘站
清河站
可換乘京張高鐵、地鐵13號線
及未來的地鐵19號線支線
上清橋站
可換乘地鐵19號線主線
六道口站
可換乘地鐵15號線
西土城站
可換乘地鐵10號線
薊門橋站
可換乘正在建設的地鐵12號線
另據了解,按照遠期規劃,昌平線還將繼續南延至國家圖書館站,實現與地鐵9號線「握手」並貫通運行。
中鐵二十二局集團軌道公司項目經理李海生介紹:「地鐵昌平線是一條連接北京市中心城區與昌平新城的南北向的軌道交通快速客運線路,連接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重點工程清河站。昌平線南延工程是地鐵昌平線的三期工程,北起西二旗站,南至薊門橋站。」
昌平線南延02標段
包括一座西土城站、一區間,還有一座車站改造工程,緊鄰小月河、元大都遺址公園等重點區域。
項目部2月10日啟動復工復產,隨後38名管理人員下沉到施工生產一線組織恢復生產。
狠抓疫情防控,堅持場地分區、人員分類管理,扭住「吃、住、行」等重要環節,從嚴加強消毒、垃圾管理。短短20多天,近200人順利進場,並穩步投入施工。
項目部技術小組還引入BIM技術,加強安全和質量管理,在下穿元大都遺址公園時,他們運用三維掃描儀器對地面遺址結構進行掃描建模,形成精確的三維數據檔案,結合工程實體運用BIM技術進行模擬分析,為加強遺址保護提供了保障。
據介紹
昌平線南延線
沿途經過西二旗地區、清河地區
太平莊地區和學院路地區
開通後,可將多條地鐵串聯成網
極大便利海澱和昌平居民出行
文、製作:旭日
來源:中鐵二十二局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