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義中,女媧娘娘是位地位極高的先天神明,即便姜子牙封神之後,也不受新天庭的管制。
同時,她的存在也揭開了封神之戰的開端。
但有一點很奇怪,女媧娘娘地位超然,卻在封神中只出場過4次。
第一次是在故事的開頭,紂王去女媧宮進香,見女媧美貌,寫下了一首豔詩。
從火雲宮朝賀三聖歸來的女媧娘娘,看到牆上的詩深感被褻瀆。一怒之下,派出了軒轅墳三妖,商湯社稷開始了一場從內部消亡的道路。
在此後的情節中,女媧娘娘很少出場,闡截兩教的神仙都對她不太感冒。與之交好的也只有三位聖人,便是火雲宮的神農、伏羲、燧人。
這其中隱藏著一個疑問。
女媧娘娘的地位雖高,但並不被看重。
到底為什麼呢?
請諸君記住這個問題。咱們一塊抽絲剝繭,尋找答案的同時,也進入本文討論的主題。
女媧為什麼單單幫助楊戩?兩者有什麼內在的關係呢?
除去故事開頭的那次出場,女媧在後來只出現了3次。
第一次是楊戩對付梅山七怪的牛妖金大升。
金大升雖然厲害,但若論單打獨鬥不是楊戩的對手。楊戩會八九玄功,精通七十二般變化,還有雲中子的照妖鏡在手,對於一頭牛還不是太難。
可兩人還沒有正式開打,女媧娘娘出場了。
跟前面一次出場不同,女媧這次出場的有些奇怪。並非是本體現身,而是變成了一個道姑。
楊戩的表現也很令人不解,在女媧報出身份之前,他就上前示禮,表現得很恭敬,用的稱呼也很曖昧:弟子楊戩,參見娘娘。
難道說他知道這是女媧?
女媧說了什麼?
她又報了自己的身份:楊戩!吾非別神,乃女媧娘娘是也。今見成湯數盡,周室當興,吾特來助你降伏梅山之怪。
這一次短暫的會面中,隱藏了巨量的信息。
楊戩肯定在此前見過女媧娘娘,以弟子自稱,說明是熟識的關係。
那如果楊戩認識女媧,她為什麼要變成道姑現身呢?
姜子牙面對梅山七怪吃癟,女媧為什麼要來幫助楊戩,而不是直接去找姜子牙?
咱們放下這兩個問題,接著往下說另一個奇怪的現象。
楊戩在女媧的幫助下,不費吹灰之力降服了牛妖金大升。在回營之後,在姜子牙面前說明原委。
明確點名是女媧娘娘收服了牛妖。
但姜子牙的行為很奇怪,連一句感激的話都沒講。而是迫切將金大升當著諸侯的面給斬殺了。
從頭到尾,都沒有提及女媧一句。
此後,梅山七怪只剩下袁洪一人。
姜子牙率軍衝入敵陣,楊戩跟袁洪對上了。兩者都會八九玄功,而且袁洪更勝一籌,變化出千百個小猴,壓得楊戩不得不避其鋒芒。
就在這個時候,女媧娘娘又出現了。
直接將一件重寶賜予了楊戩,便是山河社稷圖。此後,女媧竟然不等楊戩歸還寶貝,而是回宮去了。
楊戩再去找袁洪,將其引入山河社稷圖。袁洪在裡面吃下了毒果,無法起身迎戰,被楊戩擒拿回營。
這次面對姜子牙的時候,楊戩再次提及是受到女媧娘娘的幫助,頗有些邀功的意思。
而姜子牙再次熟視無睹,將袁洪拿來,要殺掉他洩恨。
當初,袁洪和鄔文化聯手夜襲,殺了周軍二十萬人,足足是兵力的三成。姜子牙已經將袁洪恨到了骨子裡。
但袁洪根本殺不死,姜子牙用出了陸壓道人的斬仙飛刀,才砍下了袁洪的人頭。
眾人見斬仙飛刀厲害,問向姜子牙:如何此寶能治此巨怪也?
姜子牙得意洋洋,將斬仙飛刀一頓猛誇,還稱陸壓為老師。眾人被震撼到了,最後總結了一句,滅掉梅山七怪是武王之福。
合著從頭到尾都沒有女媧什麼功勞,卻解釋了咱們開始提到的疑惑。
不只是闡截兩教,就連普通人都對女媧不太感冒。
而且還有的一點可以佐證,商容建議紂王去女媧宮進香的時候,紂王根本就不知道有這位神明存在。
火雲洞三聖在人間的威望很高,只有伏羲和女媧是同一時代的神。那么女媧為什麼還要親自去朝賀呢?
綜合這幾點證明,女媧地位雖高,卻根本不被看重。表明她在正祀中也沒有地位。
為什麼呢?
這要從女媧本身的價值說起。
女媧在封神中的地位為妖界領導者,而在神話中卻是原始崇拜的代表人物。
昊天上帝號令封神只是表面,闡截兩教爭端的根,是截教弟子的成分上出現了問題。
闡教門人多是人類修行者,而截教卻多是鬼靈精怪之類。
在上古神話向正統道教過渡的過程中,截教難以避免地被視為異類,不受闡教所容。
從原文中不難看出,元始天尊一向看不起截教門人,即便闡截同為一家,也認為這些野狐禪,根本不配問鼎大道。
闡教連截教都看不起,更遑論女媧代表的妖類,更是無法被正統所接受。
如此說來,女媧的地位就更加尷尬了。
也充分解釋了咱們前面提到的兩個問題。
女媧為什麼要變成道姑現身?她是想以隱藏身份來表明態度:我是來幫忙的。
梅山七怪都是妖,女媧是想以大義滅親來順應大勢,說白了是在向姜子牙代表的闡教示好。
姜子牙只是個小角色,在上層沒有表態之前,他不敢擅自表明態度,只能和稀泥。
所以,他只突出了陸壓的貢獻,卻對女媧隻字不提。
女媧作為上古正神,面子還是要的,不能熱臉去貼冷屁股。所以,選了楊戩作為中間人。
後來,紂王在摘星樓自盡之後,軒轅三妖慌忙逃竄。
楊戩帶人追殺的時候,女媧最後一次現身,收服了三妖交給楊戩。楊戩再次拜謝,山河社稷圖卻沒有交出去。
這也說明,軒轅墳三妖從一開始就是棄子。禍害紂王后宮,目的僅僅是送了一個順水人情。
送人情的目標不是闡教,而是昊天上帝。
這樣一來,女媧即便不受闡教待見,也不會受到過多的責難。
回歸到本文的主要問題,女媧為什麼要選擇楊戩呢?兩者是不是有什麼內在的關係?
這個問題,無法在封神原文中得到答案。
只能從作者構思情節時的原始資料中去找線索。
楊戩就是後來的清虛妙道真君,也就是二郎神。
然而,這個家喻戶曉的神,本質上卻不屬於道教神系,而是民間和儒家創造的一位神。
從諸多傳說中不難看出,二郎神與妖界的關係很好,手下有梅山六兄弟、本部神兵、一千二百草頭神、眾鬼判。
這種成分構成很複雜,有妖、神、怪、鬼。
而且,二郎神對於天庭的態度為:聽調不聽宣。
因此,楊戩此人雖然看似是闡教弟子,但肉身成聖之後,也是位中立分子,不偏向任何一方。
綜上所述,楊戩和女媧本身沒什麼關係,但正因為楊戩的中立態度,讓他能毫不避諱地敬重女媧。
同時,也是女媧選擇楊戩作為中間人,想借儒家正統解開自身困境的根本原因。
如果您有什麼不同意見,可以寫在評論區。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