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症:
音樂虛軟無力,或乾澀死板,光澤與甜味不夠,某些中頻段與低頻段量感相當不足。
解決之道:
所謂五面皆軟就是四面牆、地板(架空)皆軟,只有天花板是硬的,這種空間與北美的六面皆軟只差在天花板而已。在這種空間中聽音樂,可能會大好,也可能會大壞。所謂大好,是因為通常這種空間都是按照最佳比例隔間的,如果再加上良好的室內布置,有機會能夠把中低頻駐波降到最低,同時得到相當平衡的聲音。所謂大壞,就是毫無章法用木板隔間,加上不良室內布置,導致室內頻率響應曲線嚴重扭曲。
要知道,臺灣通常都是以木心板或夾板隔間,這些隔間如果隨便施工,很容易就讓牆面成為巨大的聲波吸收體,造成某些中頻段與低頻段過度吸收,讓音樂失衡。假若您想依照長寬高最佳比例隔出一個空間當音響室,牆面的結構是最重要的,您必須要求木工在釘支撐角材時,以亂尺(每根角材不等距)的方式去釘。角材釘好之後,在夾層中鋪滿厚的玻璃纖維棉,作為隔音與吸收夾層內聲波之用。要覆蓋板子時,最好裡面先覆蓋一層三分或四分夾板,外面再覆蓋防火的石膏板。既然是量身訂造,空間內所有的牆角(包括天花板牆角)請木工師傅做成斜面,這樣會有助於中、高頻聲波的擴散。假若隔間時能夠有一面原來的磚牆相鄰,最好把這面磚牆當作喇叭後牆使用。同時,既然四面牆都已經是軟牆,最好不要再鋪架空地板了,您可以把地板直接釘在水泥地板上。
當然,假若您的空間已經木已成舟,是標準的五面皆軟,我建議您在喇叭後牆前面再砌一面磚牆,不過要注意這面磚牆不要附在木板上面,而是要讓磚牆獨立站起來,您唯一要擔心的只是強烈地震時,這面牆會不會倒下來。
假若您完全不想改變五面皆軟的現狀,那可能只有二個方法可以改善聲音,那就是以正三角形喇叭擺位法或螺孔擺位法來改善聲音,因為這二種喇叭擺位都可以把空間邊界的影響降到最低。
【「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聆聽空間十大實戰案例⑦:長寬高互為整數倍數
【「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聆聽空間十大實戰案例⑥:正方形比例
【「音響論壇」劉總編觀點說】聆聽空間十大實戰案例⑤:吸收面積遠多於反射、擴散面積
【燒友必備】如何選碟?劉漢盛帶你入坑!:2020年音響論壇特刊《唱片寶書》
敬請點擊「閱讀原文」
關注微信公眾帳號「視聽發燒網」,獲取更多更新快音響資訊。
添加微信號:sthificom 或掃描下圖二維碼進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