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 陝西八大怪等你揭秘

2021-01-08 小芳天空一天雲彩

陝西是一塊神奇的地域,他坐擁著十三朝古都西安,絲綢之路也是他燦爛畫卷的一筆。黃土高坡的特殊地貌,讓這裡形成了獨有的風土人情;八百裡秦川,養育出了豪邁直爽的陝西人民,也滋生出獨具特色的陝西八大怪。

想必美食是最具吸引力的了吧,那就快快看過來吧,保證會讓你口水直流三千尺!接下來小編將會給大家進行一一介紹哦,每一個都有著他傳承下來的獨特意義,相信以後這個陝西八大怪你也一定會有著深深的印象了。

第一怪:麵條寬得像褲帶

毫無疑問,陝西最具代表性的主食當然就屬麵條了。各種麵食令你垂涎三尺,寬的窄的長的短的粗的細的都是他的形容詞,純手工製作的麵條從來都是色香味俱全的,而biangbiang面可以說是麵食中的經典了,既寬又長更筋道,配著調製好的辣汁兒,想想都讓可口耐飢,一根麵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一根麵條足夠一頓飯。除此以外,還有臊子麵,乾拌麵,炸醬麵,滑溜溜的麵條搭配著秘制的醬料,加點蔥香菜點綴可謂是絕品美食了。麵條作為陝西人的主食,從來都是呼嚕嚕的吞進肚裡,伴著吸溜的麵條聲,一大碗麵條就已經很滿足了。

第二怪:鍋盔大的像鍋蓋

想必很多不是陝西的人可能無法理解這個鍋盔,甚至從來沒有聽聞過。乍一聽,還以為真是種鍋蓋,其實不然。鍋盔是一種面烙成的餅,因為形狀似車輪般成圓形,非常的大像蓋一樣,因此才會有了這個稱謂。鍋盔又稱為鍋盔饃,幹饃,是陝西特有的一種傳統風味麵食小吃,鍋盔源於外婆給外孫賀彌月贈送禮品,後發展成為風味方便食品。它的直徑很大,厚1寸,重5斤。料取麥麵精粉,壓稈和面,淺鍋慢火烘烤。 外表斑黃,切口砂白,酥活適口,能久放,便攜帶。鍋盔製作工藝精細,素以「幹、酥、白、香」著稱。幹硬耐嚼,內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第三怪:油潑辣子一道菜

陝西的人都是非常豪爽霸氣的,也是非常能吃辣的。在很多美食中都有著油潑辣子的搭配,將磨製好的辣椒麵用滾燙燙的油一潑,瞬間刺激了味蕾,辣椒油立刻泛起泡兒,香噴噴的辣椒香氣瞬間撲鼻。很多人們都會用饅頭夾著辣椒,那真是會好吃到飛起的,因此在每一道菜中這麼絕美的配料怎麼缺少呢,經常是油潑辣子拌著調製好的菜,簡直就是色香味俱全啊。

第四怪:老碗似盆分不開

在陝西人們經常以麵食為主,也從來都是大碗才能滿足人們的吃飯需求,因此吃麵會拿很大的碗,在陝西稱之為「老碗」,而他的大小又和普通的盆差不多一樣大,因而就有了這個第四怪,老碗似盆分不開。麵食是主食尤其在中午能吃上一碗熱乎乎的麵條,簡直就是人間美味,一大碗面過後,人們都開始辛苦勞作,一下午肚子也都不會覺得餓,這就是所說的麵食能飽人。

第五怪:家家房子半邊蓋

陝西的民房房頂向一邊傾斜,不像南方的像人字形分開,而且一面是沒有窗戶和門的,因為在古代,人們的房子是用「人」字結構的,當時人們把這種房子叫做「安間」房,又叫上房,裡面住著主人和老人。上房的兩邊是偏房,叫廈子房。因為這些房子的結構是「人」字的一半,所以就叫房子半邊蓋。這是陝西地區人們特有的房屋結構,所以稱之為家家房子半邊蓋。

第六怪:板凳不坐蹲起來。

這個是源於古代中荊軻刺秦王的故事。也有人說是源於晉朝的「身無長物」的典故,當時人們是席地而坐的。但是相傳,古代的人的坐姿不是像今天那樣的,而更像是「跪著」。在陝西地區,人們在吃飯時,最常見的姿勢就是蹲在門口,端著一大老碗面呼嚕嚕的吸溜著。也是再次印證了陝西人豪邁奔放的性格了。

第七怪:婦女手帕頭上戴

帕帕頭上戴,顧名思義,陝西地區是盛產棉花的,當地人習慣把用棉花織成的手帕戴在頭上,它既可防塵防雨防曬,還可以擦汁擦手和用來包東西,可謂既經濟又實惠方便。夏天戴手帕,是為了方便下地耕作,冬天戴手帕是為了保暖驅寒。

第八怪:秦腔不唱吼起來

陝西最具代表性的文藝活動就屬秦腔了,這可是一大特色。因為它的發聲並不是靠優美的嗓音唱出來的,全憑吼出來,這也是陝西人粗獷豪爽的又一體現了。秦腔的特點在於聲音高亢,粗獷厚重,嗓門大且亮堂,在陝西地區經常聽到的就是這樣一種豪邁的秦腔了。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陝西八大怪了,想必你已經更深的了解了陝西這個別具風情的地域了吧。八大怪就是最詳細的詮釋了,不論是美食還是住房或是文化風情,小編都給大家做了一一介紹哦,如果你很喜歡八大怪,就請一定來到陝西,感受一下最純粹最地道的民間風情吧。

相關焦點

  • 《娘親舅大》演員現狀,大舅演軍閥,二舅演毒販,三舅是星二代
    最近劇中的舅舅們都出來「營業」了,大舅佟家庚的扮演者在《鬢邊不是海棠紅》中飾演曹司令的「叛逆」兒子曹貴修,二舅的扮演者張鐸則在《重生》裡出演毒販兼殺人犯範凱,既偏執又有點變態。相較之下,《娘親舅大》中的傻小舅舅最低調,星二代的他已經很久沒動靜了,倒是媽媽閆學晶前不久剛在《安家》裡客串了把鄰居。
  • 譚維維為《給你一點顏色》歌詞署名致歉
    原標題:譚維維為《給你一點顏色》歌詞署名致歉   歌手譚維維不久前在東方衛視《中國之星》上與華陰老腔合作的《給你一點顏色》曾引起一時轟動,但隨後有媒體披露,歌曲中部分歌詞涉嫌「抄襲」陝西作家路樹軍的《關中古歌》,並未給路樹軍署名。
  • 傳說故事:沒用的二舅
    母親每次回娘家,來時都會說,你二舅太不像話了,每天穿的衣帽整齊,平時油瓶倒了都不扶,懶得出奇,家裡的啥活都是你二舅媽一個人幹,天長日久,肯定會出問題。母親、大舅和小姨也多次規勸二舅,要好好過日子,但二舅依然沉浸在自我的世界裡,誰說都沒用。
  • 爆款劇《娘親舅大》三個舅舅們的演員近況,大舅演毒販!
    都市情感劇《娘親舅大》講述了童年時期的三個兄弟在地震中喪生雙親,千辛萬苦把大姐留下來的孤兒佟程程扶養養長大成人的故事,該片以鄉村戲劇為主題家庭,劇中的愛情和事業線發展都非常成功,吸引了一大片真愛粉。首先,從大舅佟家庚說起,在《娘親大舅》裡,大舅要堅持要撫養佟程程。 結果,他的女友離開了他,他的第二個兄弟因傷害他人而被判入獄,家人中還有一個愚蠢的弟弟。 家庭的所有責任都落在了大舅身上。 但是即使這樣,他還是保持沉默並且努力工作,他並沒有被困難打倒,在賈麗紅的幫助下,他支撐起了這個家庭。
  • 窩囊的二舅,做的這兩件事,讓村裡所有人刮目相看!
    文:似水流年圖:來自網絡母親一共兄妹三人,大舅、母親和二舅。就在大舅十一歲,母親九歲,二舅僅僅六歲的時候,姥姥不幸病逝。不知是養父母家裡經濟條件不好,還是因為二舅太老實木訥,在同齡人都已經陸陸續續娶妻生子,二舅仍然沒有結婚對象,他成了剩男。後來,養父養母漸漸年邁生病,生活不能自理,二舅埋頭盡著一個兒子所應該做的和所能做的一切。送走了兩位老人,空蕩蕩的家裡只剩下他一個人,他終於成了這個家的主人。
  • 【爆笑方言】史上最全陝西方言童謠
    她哥上櫃,上出他伯。他伯碾場,碾出黃狼。 黃狼挖棗刺,挖出他嫂子。(「屎巴牛」即屎克郎。)    5、羞、羞、把臉摳,摳個渠渠種豌豆。人家豌豆打一石,咱的豌豆打一馬牙罐。6、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 金疙瘩,銀疙瘩,還嫌不夠; 天在上、地在下,你娃嫑牛!走一步退一步等於沒走, 一頭驢兩頭牛都是牲口!
  • 【速速圍觀】史上最全陝西方言童謠
    福裡生,福裡長,從小就能把福享。4、屎巴牛點燈,點出先生。 先生算卦,算出黑娃。 黑娃敲鑼,敲出她婆。 她婆碾米,碾出她女,她女刮鍋,刮出她哥。 她哥上櫃,上出他伯。他伯碾場,碾出黃狼。 黃狼挖棗刺,挖出他嫂子。(「屎巴牛」即屎克郎。)    5、羞、羞、把臉摳,摳個渠渠種豌豆。人家豌豆打一石,咱的豌豆打一馬牙罐。
  • 5年前外公離世,此刻,我在那天送葬的照片裡,找到了他的樣子
    那時候開始,我就想這個小木頭盒子是幹什麼用的,母親告訴我,那是小廣播,能播放音樂,可我覺得,村子裡的樹上,不是掛著大喇叭嗎?我就老是想讓它響,但是,線頭的那一端,早已經斷裂了,它成了牆上的擺設。後來不知道過去了多久,我再去外公外婆家的時候,它依然在,有一年,外公外婆的老房子拆了,二舅要在這老宅基地上,蓋新房。
  • 青春永在:二舅的豆腐腦
    鄉下是我廣闊的樂土,這裡有二舅的豆腐腦,四妗的地鍋飯,還有那些可以偷吃解饞的東西,怎麼能不來呢?二舅每天就繞著護城河往返四次,一大早挑著水桶到河上挑一桶水,回去豆腐腦,然後再沿著河岸挑到城裡賣完了再回來。他每天在午飯前就能把兩罐豆腐腦做好,吃過午飯,就挑著擔子出發了。
  • 主人帶哈士奇回鄉,沒幾天就原形畢露,二哈連木頭板凳都不放過
    他將兩隻小狗放養在院子中,也不經常去管他們。加上冬日的晴天陽光很好,兩隻小狗在院子的泥地上經常打滾、曬太陽,過得很舒服。但是,愛狗人士們都知道哈士奇是一種調皮的傻狗狗。所到之處經常會搞破壞,讓主人十分頭疼。這次也不例外,兩隻哈士奇碰在一起,給家裡的家具帶來了一場巨大的災難。
  • 正妻還活著呢,嚴監生就扶正了小妾,他的兩個大舅哥太「給力」了
    尤其是當他想到了自己的哥哥嚴貢生。嚴監生的哥哥嚴貢生為人狡詐、貪婪,動不動就欺壓鄉鄰,霸佔人家財物,家裡還有五個如「生狼」一般的兒子。嚴監生要是自己沒有個兒子的話,這份家業早晚都是他哥哥的。這趙新娘也很爭氣,為嚴監生生下了一個兒子,可不久之後,嚴監生的正妻王氏身體就不行了,整天地臥病在床。
  • 這小玩意兒竟入國家非遺名錄,它告訴您陝西八怪是哪八件怪事
    (圖中這後面的就是能動的,有視頻作品,感興趣可以來看看)先說陝西泥塑,俗稱「彩塑」「泥玩」。泥塑藝術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最早起源寶雞市鳳翔縣,用粘土塑製成各種形象,後陝西、天津、江蘇、河南等地都有流行,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各種泥塑,一直延續發展至今,2006年就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陝西八大怪,竟是通過這泥塑第一次生動形象地了解了!
  • 識別一個人,不要看他說什麼,而是要看他做了什麼
    就是這兩個字,讓我想起了我的表妹燕子,她的名字中也有「春燕」二字,她真的是春天的燕子,沒有能挺過秋天,早早地就離開了這個世界。燕子是我二舅家的表妹,從小伶俐可人。我和老公剛認識那會兒,她還沒有結婚,我老公當時就說,燕子是我們家親戚當中長得最好看的一個。
  • 娘親舅大
    半夜十一二點,三個月大的外孫老是哭,誰哄都哄不好。二舅一會坐起,一會又躺下,表弟幫二舅掖好被,衝了碗麥片糊糊,才餵了兩口,二舅的身子側歪在表弟的懷裡。二舅的走,是早晚的事。春節的頭十天,母親過頭七,我和媳婦去南嶽衡山替母親還願。四五點鐘下的山,原打算去長沙倒第二天的火車,可我著急,想早點去看二舅,便四處打聽車票的事。幸好遇到一個熱心的小夥子開車回新邵。
  • 津子圍:二舅的兒子
    我陪二舅「喝兩口」的時候,他會講一些陳年舊事,比如早年在故宮裡整理文物,他教過誰誰誰鑑定文物,誰誰誰還拜他為師。他說的那個誰誰誰可是了不起的大名人,風風光光頻繁出現在電視臺鑑寶節目裡,「大師」了很多年,而二舅卻默默無聞。我當然不能駁他的面子,說他吹牛。二舅很聰明,他從我的眼神裡承接了問題,主動回答說:「你認為二舅在吹牛嗎?二舅沒吹牛,二舅說的都是實話,有據為證。」
  • 他造的木頭椅子比沙發更舒適,因為他會讓大樹成精
    當他回到美國時,珍珠港事件剛爆發不久,因為自己的日裔身份,他和太太以及剛出生的女兒Mira被送入日本人集中營。在這段最灰暗的日子裡,他幸運地與一同關押的日本木匠 Gentaro 學習傳統細木工藝,他們經常去樹林裡撿廢木頭製作家具。在Gentaro的指導下,中島喬治開始接觸木材。
  • 堂舅的幸福生活
    可自從外祖奶奶去世後,堂舅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加之一下子沒了管束,漸漸開始遊手好閒起來。他甚至還在一幫社會青年的慫恿下,學會了喝酒打牌。外公曾說過他多回,可惜他不但不聽,反而怪外公多管閒事。外公聽了氣得要命,慢慢地也就懶得管,隨他去了。因此,堂舅一晃三十歲了,依然是個「光杆司令」。
  • 它是陝西八大怪之一,吃了忘不了
    陝西八大怪,大家都很了解,而油潑麵是其中之一,陝西傳統特色麵食,其手法都是很有講究的,關注我不迷路,每天為大家分享好吃的,好玩的。
  • 舅婆
    ,父親遠在南方,回來奔喪是不可能了,留在小城的我得代他去奔喪。一起聊天時,二表姨夫說:「媽媽的一手小楷寫得真好,這幾年耳朵聽不見,我們都是用筆和她交談。」又指指大表姨,「姐姐你的字還有媽媽的影子,寫得好,他們兩個(指二表姨和表叔)都不行。」 「舅婆還會寫小楷?」我驚訝地問。「一筆好字啊,以前春節,紅紙鋪在桌上,寫春聯呢。」大表姨說,「媽媽上過女子學校呢。」表姨的講述,還原了舅婆的人生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