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笑方言】史上最全陝西方言童謠

2021-02-20 陝西動感地帶俱樂部

1、帽子戴地端,媳婦來地歡。帽子歪歪戴,媳婦來地快。

2、車子莫鈴,壓人不疼,車子莫閘,不準帶娃。勾坐莫蒙字,纏些爛繩子,後帶磨花子,別個爛卡子!

3、羅羅面面,油饃串串,豬肉扇扇,蜂蜜罐罐,我娃是個福蛋蛋!福裡生,福裡長,從小就能把福享。

4、屎巴牛點燈,點出先生。 先生算卦,算出黑娃。 黑娃敲鑼,敲出她婆。 她婆碾米,碾出她女,她女刮鍋,刮出她哥。 她哥上櫃,上出他伯。他伯碾場,碾出黃狼。 黃狼挖棗刺,挖出他嫂子。(「屎巴牛」即屎克郎。)    

5、羞、羞、把臉摳,摳個渠渠種豌豆。人家豌豆打一石,咱的豌豆打一馬牙罐。

6、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 金疙瘩,銀疙瘩,還嫌不夠; 天在上、地在下,你娃嫑牛!走一步退一步等於沒走, 一頭驢兩頭牛都是牲口!

7、燈籠會,燈籠會,燈籠滅了回家睡,奶奶不叫爺爺睡,爺爺在茅房開大會

8、月亮月亮跟我走,一下走到場門口,場門口,一鬥麥(mei),送到石畏(wei)子沒人推,公雞推,母雞簸,剩下雞娃拾麥顆,老鼠擀麵貓燒火,(麥娃)坐在炕上捏窩窩!

9、猴娃猴娃搬磚頭,砸了猴娃腳趾頭。猴娃猴娃你不哭,給你娶個花媳婦。娶下媳婦阿達睡?牛槽裡睡;鋪啥呀?鋪簸箕;蓋啥呀?蓋篩子;枕啥呀?枕棒槌。棒槌滾得骨碌碌,猴娃媳婦睡得呼嚕嚕。

10、籮籮,面面,殺公雞,擀細面。婆一碗,爺一碗,兩個小夥兩半碗。

11、誰跟我、搖尾巴,一腳踢到溝底下。溝底下,有狼哩,把娃嚇得胡藏(qiang)哩。

12、咪咪貓,上高窯,金蹄蹄,銀爪爪,上樹樹,逮雀雀(qiao qiao),逮下雀雀餵老貓。

13、嘚嘚喔喔!額(我)給財主幹活,財主嫌我吃滴多,額給財主巴(拉:拉屎)一鍋!財主嫌我吃滴少,額給財主巴(拉:拉屎)一襖!

14、隊長用錢一句話,會計用錢帳上掛,出納用錢抽屜拿,社員用錢求菩薩。

15、月明夜,亮晃晃,開開城門洗衣裳。洗得乾乾淨淨的,捶得邦邦硬硬的,打發哥哥穿整齊,提上饃籠走親戚。

16、月亮爺,明晃晃,我在河裡洗衣裳,洗得白,捶得光,打發娃娃上學堂,讀詩書,寫文章,一考考上狀元郎,喜報送到你門上,你看排場不排場。

17、泥瓦匠,住草房;紡織娘,沒衣裳;賣鹽老婆喝淡湯。種田的,吃米糠;炒菜的,光聞香;編席的,睡光炕;做棺材的死路上。

18、餓死餓活、不給財東幹活。豆豆麥仁短把勺,想摟稠的舀不著。早上吃飯晌午端,中午吃飯日壓山,晚上喝湯雞叫喚,你看可憐不可憐。

19、誰打我手,變黃狗。黃狗吃屎我喝酒,黃狗吃的吧噠噠,把我笑的哈哈哈。

20、雞娃多了能下蛋,娃娃多了人心亂,如若不信這些話,聽我來把口歌念:"老大得病老二看,老三提個大尿罐,老四拿個蒸饃轉,老五要吃biangbiang面,老六燒火老七擀,老八回來佔老碗,老九見了連鍋鏟,老十氣得乾瞪眼。他大他媽都滿怨,你看娃多諂不諂。

21、親家母,你來啦,端個板凳你坐下,咱倆說說家常話:「自從你女到我家,由十七,到十八,頭不梳,臉不洗,一天到晚睡得美。叫你娃,洗個碗,她拿碗去叫狗舔;叫你娃,洗個鍋,清鼻流到鍋耳朵;叫你娃,倒個灰,坐到糞堆就捉蝨(sei);叫你娃,看個磨,坐到磨坊就睡著(chuo)。」

22、一家四口人,都來把家分。老大鬍子長,分了一間房;老二鬍子短,分了一個碗;老三沒鬍子,分了個驢蹄子;老四愛喳喳,分了個爛刷刷。誰也不要媽,後院把豬拉。四個都是「狼」,長大忘了娘。

23、我大(爹)愛吃山核桃,把我賣到山屹嶗。桌子擀麵太得高,板凳擀麵折斷腰。半截擀杖沒牙刀,漏氣風箱要我燒。我媽只圖把我賣,我受的難過誰知道?天知道,地知道,剩下就是我知道。拄擀杖、罵媒人,媒人真是沒良心。說下(ha)這媒爛舌根兒!

24、樹上的喜鵲叫喳喳,左眼跳得撲塌塌。 黃狗黃狗你臥下,媒人媒人你坐下。叫我給咱(ca)燒茶吵芝麻,吃飽喝夠再說話。

25、你大伯(bei),你聽著:咱娃沒長下(ha)十七八,看不了鑰匙當不了家, 千萬給尋個好阿家(婆家)。

26、一二三,上渭南,渭南有個毛老漢,吃你飯、砸你鍋,把你嚇(ha)得鑽雞窩,雞放屁你著(chuo)氣 ,雞拉胡胡你唱戲 。

27、咱倆好、咱倆好,咱倆關關(合夥的意思)買手錶,你掏錢我戴表,你沒媳婦我給你找,給你找個阿慶嫂,看你敢要不敢要.

28、月亮爺明晃晃,我到河裡洗衣裳,洗得白白淨淨的,打發哥哥出門去。哥哥要騎花花馬,妹妹要坐花花轎,出了南門打三炮,你看熱鬧不熱鬧。

一口氣讀下來是不是有回到小時候的感覺呢?歡迎補充遺漏呦!

相關焦點

  • 《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10集:四川方言童謠
    一邊念著這首童謠,一邊照著詞兒,畫著畫,一個活靈活現的丁老頭兒的頭像就大功告成了。 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今天這期節目,我們就從成都童謠中來充分感受成都話的魅力與樂趣。 【童謠:紅蘿蔔咪咪甜「看到看到要過年 」
  • 童謠:多方言背景下的蒼南記憶
    如今的兒童即便吟誦著童謠,也僅僅是書本中嫁接而來的「他山之石」,而土生土長的藉助方言支持的鄉土童謠卻漸行漸遠,記錄、保存童謠已時不我待,蒼南縣文聯邀請多位民間文藝工作者赴民間採風、採擷童謠。又參考、藉助其他資料,整理而成《蒼南童謠》一書。
  • 各省方言中最常說的字是哪一個?陝西認真的嗎?
    上面的「嘛」字就是天津方言最常見的且最常用的字。雖說「嘛」這個字在很多地區的方言中都有體現,但是讀音為ma(第四聲)的倒還是以天津一帶為主。如果您遇到一人,嘴裡嘛來嘛去的,說話表面忒客氣,暗地裡夾槍帶棒的。
  • 中國所有方言最全版,快來看看你的家鄉屬於哪種方言吧!
    一:官話(普通話)官話是以之為母語的人口最多、分布範圍最廣的漢語一級方言,1909年則定稱「國語」,1956年中國大陸開始稱「普通話」,2012年有9億6000萬人以它為主要使用方言。膠遼官話區域北京官話官話為分布範圍最廣的漢語一級方言
  • 陝西漢中洋縣方言「多覺、目忪、布衫」在表述啥?
    今天是2020年11月30日,晏子和大家繼續來聊聊陝西漢中洋縣的方言詞彙:多覺(方言音:duo jue)、目忪(方言音:mu song)、布衫(方言音:bu san)。為了保證方言發音更加切貼,文字表述上或有差異。多覺,其實用端腳更為準確。
  • 陝西方言中的古漢語遺存及民族融合痕跡
    隨著年齡的增大,發現蟋蟀被稱為促織的叫法在我們老家一帶非常普遍,應該是古漢語的遺存,而並不是所謂的方言土語。我們當地把蟋蟀稱為促蛛蛛,如果仔細讀來,發現實際上促織的轉音,促織織,促蛛蛛,應該促織是促蛛蛛的正式寫法,而我們的口語中實際上保留了這種古漢語。而在學習其他漢語的同時,發現我們陝西以及蒲城方言中保留很多古漢語的成分。而比如我們經常會說的有這麼一句古話:「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 陝西方言有粗獷豪邁的一面也有柔情的一面,如果深挖,就更有意思
    由於陝西地理特點:東西狹、南北長,再加上陝西歷史上建都朝代太多,所以這片土地上不同區域的方言土語也大不相同。陝西方言分為三個地區:陝北話、陝南話和關中話。狹義來說,陝西話僅指關中話。就是《武林外傳》裡佟湘玉說的那種。
  • 你還會說方言嗎?方言是該被遺棄還是保留?
    據統計,我國主要有七大方言,其中以北方方言為主,而在其餘六種方言中又以客家方言保存的最為完整。方言處在現代社會下,人們對方言持有不同的態度,有人認為方言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在普遍推行普通話的今天,人們往往對方言重視不夠;而也有一些人認為方言作為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得到國家和人們的重視和支持。我國自1955年10月在內地開始推廣普通話,50多年來中國內地人口會說普通話的已經佔到一半以上。
  • 陝西漢中洋縣方言「面光光、燃娃娃」是什麼意思?
    我帶大家繼續來聊一聊陝西漢中洋縣的方言。今天我們所要談到的方言詞彙是面光光、燃娃娃。為了讓這兩個詞彙的發音更接近方言,所以在漢字表述上面可能存在一些問題,歡迎交流討論。首先我們來談談面光光。燃,在陝西漢中洋縣的方言裡其實是粘的意思,比如我們在和面的時候,溼麵粉粘在自己的手上弄下來,我們就說這個面很燃。現在更多引申為人,說明一個人很難打交道,說話辦事顛三倒四,一點都不痛快不利索,就說這樣的人很燃。娃娃,其實可以當一個形容詞或副詞的使用。就好比我們說溼漉漉,娃娃可能就是漉漉,它們所展現出來的意義是一樣的。
  • 陝西漢中洋縣方言詞彙「鍋渣、哈瓦、黃黃苗」都是啥意思?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陝西漢中洋縣的方言,談三個方言詞彙:「鍋渣(發音:guo za)、哈瓦、黃黃苗」。為了保證方言發音趨同,文字表述或有差異,歡迎交流。 鍋渣,其實和鍋沒有多大關係,而是與吃食有關係。
  • 方言翻譯軟體、方言點讀掛本…這位老師把「現代漢語」課上活了
    這是一款鄉村旅遊方言翻譯軟體,要實現方言和普通話之間的轉化,這個設計是他們「現代漢語」課的作業。「現代漢語」課,本來是一門非常專業的基礎課,但浙江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師劉亞輝把這門課上得有聲有色,跟實踐緊密結合。除了布置語言學與文化產業相結合的作業外,劉亞輝還專門帶領同學們進行了一次校外研學。
  • 「烏賊劉」現身越策 預測方言冠軍
    越策本次回歸推出了特別節目——《方言聽寫大會》第二季,湖南人又在越策的舞臺上見到了用方言策湖南的「策神」,倍感親切之餘也是爆笑連連。這一季的《方言聽寫大會》就上一季改版升級,現場評審團除了兩位最懂湖南方言的方言專家外,也新增了兩位最不懂湖南方言的外省明星,本周日晚即將播出的這一期,就加入了2014年世界盃期間爆紅的烏賊劉——劉語熙,和老帥老帥的KK魏巍。
  • 陝西漢中方言「哪木家、拉毛帶草」是啥意思?
    今天是2020年12月15日,陝西漢中的天氣已經比較寒冷了,很多山區開始下大雪,景色當然很美,比如龍頭山景區。這會兒,我帶大家繼續聊聊陝西漢中的方言:哪木家和拉毛帶草。(方言音同,漢中表述或有差異)此人裝扮就是拉毛帶草哪木家,也讀作啦木家。陝西漢中人有的對於聲母那n和l不能有效區分,所以哪和啦往往容易混用。哪,什麼,作為一個語氣詞;某,假設的樣子;家,那樣,樣子。所以,哪木家的意思就是是什麼樣子?是什麼狀態?怎麼樣了?到底要如何或者到到底要怎麼樣?
  •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走紅網絡 廣東話並非最難
    (原標題: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   一份來自微博網友總結的《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走紅網絡。溫州話、廣東話、閩南話排名前三位。據稱抗戰期間八路軍聯絡就是溫州話,讓翻譯官很想死。廣東話排第2位;閩南話和蘇州話並列第3。第4至10依次為:上海話、陝西話、長沙方言、四川話、山東話、天津話、東北話。
  • 看《裝臺》,說說陝西方言裡的外來語:饢、麻食、皮實、克裡馬擦
    劇中西安的生活場景、陝西方言,滿屏的「老陝」味。其實,劇中的張嘉益、閆妮、尤勇智、孫浩、姬他、姜冠南、郭文崗等演員,都是陝西籍,可謂本色出演。對於陝西人來說,對劇中人物的方言對白覺得親切。而對於外省人尤其是南方人來說,在理解方面會有較大障礙。
  • 山西民俗方言土語彙總
    》一文,認為根據入聲韻、古全濁聲母的類型、分音詞和切腳詞及方知組讀同端組見組聲母四條分區條件,晉語應劃成全國一級方言區。應縣地圖山西境內有一百多個方言點,分為五大方言區,即晉北方言、晉中方言、晉南方言、晉東南方言和忻州方言,其中晉中方言是最能代表晉語特點的方言,因晉中位於山西中部,較封閉的地理環境,
  • 【速速圍觀】史上最全陝西方言童謠
  • 對網上「方言本字考」的思考
    筵王潔近來,各種版本的「××人會說但不會寫的15個字」紛紛出爐、走紅網絡,涉及的地域有大有小,有「北方」、「東北」、「陝西」、「天津」、「青島」、「福州」、「合肥」、「如皋」等,這些網絡熱帖既讓各地網民從中讀到濃濃的鄉情鄉韻。也引發了全社會對方言本字寫法的濃厚興趣,一些媒體還對此進行了專題報導。
  • 方言文化:鄉愁裡的陣陣餘聲
    這是廈門的方言——閩南語所演繹的童謠《月亮月光光》。輕輕吟唱,陣陣濃鬱的故鄉氣息撲面而來,縷縷思鄉之情也隨著字字方言瀰漫開來。而你有多久沒有說過方言了?你是否已經出現了「聽得懂,說不上來的」的窘境?隨著生活步伐的加快,能夠體現家鄉本土特色的交流工具——方言,正慢慢淡出我們的視野,方言是否還能激蕩起你心底最親切的那份鄉愁?
  • 陝西漢中洋縣方言「肉得很、聒人、冒了、包毛葫蘆」都是啥意思?
    晏子在過去已經給大家講述過比較多的陝西漢中洋縣方言詞彙。今天我再給大家介紹四個,他們分別是:肉得很(方言音:rou dei hen)、聒人(方言音:guo ren)、冒了(方言音:mao lao)、包毛葫蘆(方言音:bao mao hu l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