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最近疫情嚴重,大家多多注意安全,安心在家,面對疫情我們一起共赴難關,相信一定會妥善得到解決的!
很多朋友都知道德國二戰時期的武裝黨衛軍是一支能徵善戰的部隊,不過它也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點點發展起來的。最初只是一支被稱為黨衛隊特別機動部隊的準軍事組織,在戰前開始建立培訓學校,用來培養合格的軍官,加以訓練,最終才在戰時發展成為一支令對手膽寒的部隊。
不過在二戰爆發之初黨衛隊的戰績卻並不理想,甚至出現過誤傷自己人的情況。在進軍波蘭時還被波軍包圍,險些遭遇嚴重損失,在德國國防軍的解救下才最終脫困。可以說這支在戰爭初期並沒有被國防軍高級將領們看在眼裡的部隊,卻最終在以後的作戰中以英勇頑強、含不畏死的戰鬥素養得到了認可。下面就來看一下當時黨衛軍官兵的老照片吧!
四大旗隊
在最初的黨衛軍隊伍裡,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德國人,年紀輕輕、身材挺拔,看著讓人過目不忘。不過由於黨衛軍是游離在國家正規部隊以外元首的「私人武裝」,因此在徵兵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人數也並不多。
德國在1938年佔領了奧地利以後在維也納曾組建過一支黨衛軍「旗隊」,旗隊相當於團的規模,這支旗隊是黨衛軍初期四大旗隊中的一支。對於德奧來說,這兩個國家本身就是同文同種的兄弟,因此受到了當地青年的廣泛歡迎。
在黨衛軍士兵的組成部分中,德裔兵員的組成隨著戰爭的進程越來越少,來自德國佔領區以及歐洲其它國家外籍人員的比例則越來越多,其中包括很多來自日耳曼裔的國家,如瑞士、芬蘭、瑞典、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國,以及一些蘇聯佔領或加盟地區的士兵,如烏克蘭、白俄羅斯、愛沙尼亞、立陶宛等波羅的海國家。
下圖士兵手中的真傢伙讓人側目,很帥,也是如今每個軍迷都豔羨的真傢伙,這種名為MG34通用機槍,和MG42在當時成為了德軍中常見的「傢伙,」在戰場上造成了很大的殺傷力,同時這些士兵身穿的迷彩服也讓人流連忘返。
有很多朋友認為迷彩服應該是現在才出現的服裝,其實不然,早在二戰爆發前迷彩服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是德國人最早將其大批量生產並裝備部隊而已。而這麼做的那個人叫做菲利克斯·施坦因納,軍職是黨衛軍上將,所屬部隊是黨衛軍第五維京師,職務是維京師首任師長。
黨衛軍的出現在戰爭後期經常被用於東西兩個方向的「救火隊員」,雖然很多黨衛軍戰鬥力強悍,但是對於整個戰局來說單憑几支善戰的部隊也是無力回天,但作為軍人他們的戰鬥力是可圈可點的。
下圖這名士兵臉上的血跡證明他剛剛參加過一場惡戰,滄桑的臉龐盡顯疲態,嘴裡的煙也已經抽到了極限,也許對久經戰陣的士兵來說,來跟煙也許是最愜意的事。這會讓滄桑的臉龐舒緩一些,也會讓緊張的心情變得放鬆。
雖然在戰場上士兵們頑強不屈,但他們畢竟是侵略者,在東線他們做過很多不應該屬於軍人職責的事,這讓他們遭人詬病,以至於戰敗投降時很多黨衛軍官兵會換掉自己的軍裝,因為擁有黨衛軍的身份會使他們在戰後遭遇厄運。
可以說這些70年前的老照片如今已經很難再見到了,雖然大多數是後期上色,但依然向我們呈現了那段硝煙四起、火光沖天的歷史時期。同時,這些照片不僅僅是一種軍人的體現,也是一種歷史的承載,每一張都是戰爭的縮影,也是人們在戰後對於那段歷史時期過錯的反思和懺悔。
朝鮮動手時,得到蘇式裝備的部隊,有多少人?難怪韓國人不堪一擊
看看美國人的傢伙,就知道什麼叫財大氣粗,但,中國人打退了他們
志願軍缺乏糧食,籌糧隊卻稀裡糊塗進了李承晚叔叔家,收穫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