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已經落下了帷幕,眾多參賽選手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5歲半的小選手王恆屹。
僅僅5歲半的孩子竟然能夠出口成詩,真是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
節目中,主持人要求王恆屹在《請問你貴姓》的詩詞遊戲中,用姓氏聯想起一首詩。
王恆屹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回應蒙曼老師的「蒙」;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回應外國友人大偉;一句「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完美地帶入了一名選手的姓——「向」。
在第四題「對號入座」時,王恆屹暫時落敗,然而小小年紀的他非常鎮定,在挑戰100秒內說出12組關鍵字相關的詩句的環節中,僅用82秒就完成任務,成功復活。
12組關鍵詞,王恆屹從容應對,即使在最後一組詞「南京」時,王恆屹也僅僅猶豫了幾秒,馬上脫口而出「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黃梅。」
完成挑戰之後,他非常自信又天真的說:「我以為這道題我不會呢,結果腦子裡一下就冒出來了。沒辦法,就是知道這麼多。」
這可真是童言童語啊。有多深厚的詩詞積累才能夠讓詩詞在腦海中突然「冒」出來,這一切得益於父母對他從小進行的「詩詞餵養」。
王恆屹出生在一個普通人家庭裡,家裡人都很喜歡詩詞,所以,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聽大人給他念簡單的唐詩和《三字經》等。
時間一長,王恆屹潛移默化的就記住了很多詩詞。父母必須要給孩子營造那種學習的氛圍,只有大人真心地喜歡,才能長時間地引導孩子,也愛上詩詞。興趣真的很重要,只有在激發了孩子學習的內驅動力,才能讓孩子真正在詩詞中找到樂趣。
著名學者葉嘉瑩,3歲開始背誦古詩
葉嘉瑩是國內外赫赫有名的一位詩詞學者,近日她參與錄製了央視的《朗讀者》欄目,在節目上葉老表示,家長們應該從小重視對孩子們詩詞歌賦方面的教育,最好是讓孩子三歲就開始背誦古詩。
「讀詩越早越好。」
葉嘉瑩出生在一個文學氛圍十分濃厚的家庭,她的家人自她三歲起,就教她學習古詩,背誦一些文言佳句。這種培養方式使得葉嘉瑩從小就熟讀詩詞經典,熟悉傳統文化,並最終成為一名優秀的文化學者。
因詩詞受益的人比比皆是。
2011年,被稱為「古文奇才」的王雲飛以一篇古文體作文《綠色生活》,獲得高考作文滿分,多所大學搶著錄取。2013年,北京孫婧妍的高考作文《手機》,以半文言文體的寫法獲得滿分,語文成績成為高考恢復以來的歷史第2高分,最終被清華大學錄取。
今年教育部也新出了一項改革規定,從今年新學期開始,增加中小學的古詩詞內容,考試中的古詩詞佔分比例達到整張試卷的50%,一年級新增古詩內容。
我們都知道很多文言文,古詩詞晦澀難懂,很多孩子死記硬背,好不容易記住了,一會就又忘了!
兒童時期是記憶的黃金時期,要充分利用這個時間段讓孩子閱讀並且儘可能多的記住古詩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國詩詞大會》上,楊雨教授和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湯素蘭、兒童閱讀專家王林共同給我們推薦了一套叫做《飛花令》的詩詞讀本,能夠喚醒孩子對於古詩詞的興趣,打開詩詞的大門,感受詩詞的意境美!
北大才女琬如編著的《飛花令》一書,以「飛花令」為線索編排,角度新穎,充滿古詩詞的意趣。
包含近1000首經典詩詞,從《詩經》《楚辭》到唐宋詩詞、明清佳句,集結名家名篇,精選最傳世的千古詠嘆。
圖文並茂的古韻設計,詩畫結合,意境全出,更能夠引起孩子的興趣。
本書共分4卷,讓孩子一年365天品讀365首好詩詞,感悟120餘位詩人的心路歷程。
玩轉傳統詩詞文化「飛花令」,在古典詩詞世界中,成就孩子詩意的人生。
從小培養孩子的古典情懷,值得為孩子收藏。
4冊僅需要79塊錢,就是幾頓飯錢便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商品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