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區一別墅區完全模仿美國小鎮 紐約時報稱居民們帶著夢想來卻...

2021-01-08 觀察者網

北京郊區竟然有個「美利堅」!這是一座度假村式的小鎮,全名「原鄉美利堅」。這裡的街道、住房全部仿照美國風格。周日,還有教堂會舉行禮拜,廣場上有牛仔銅像。這裡的居民,有的人從來沒去過美國,卻做著「美國夢」,對美國的「自由與平等」有著無限的嚮往。

原鄉美利堅社區

原鄉美利堅的教堂

光看照片,幾乎很難分辨這是中國北京的郊區。但確實是,據觀察者網查詢,「原鄉美利堅」別墅區位於北京六環外的延慶古崖居西側,總佔地面積100萬平方米,2011年一期已開盤,2014年還在持續入住。

據公開的房產信息,原鄉美利堅樓盤已售罄,最低價是400萬/套(2014年價格)。而在某二手房屋售賣網上,一棟132平方米的別墅賣價270萬。

近日,美國《紐約時報》慕名前來,免費為這裡「代言」——「為了呼吸沒有汙染的空氣,一批苦惱的都市人來到了這片乾涸荒蕪的土地,隨之而來的還有對自由和簡單生活的夢想」、「讓這裡居民煩惱的是,有人認為他們完全美式就是不愛國。12月10日,參考消息翻譯了《紐約時報》的這篇報導,觀察者網轉載此文,以饗讀者。

《紐約時報》官網以「美國西部的新邊界,在遠東」為題報導了原鄉美利堅

以下內容來自參考消息,魏曉慧編譯:

美媒稱,為了呼吸沒有汙染的空氣,一批苦惱的都市人來到了這片乾涸荒蕪的土地,隨之而來的還有對自由和簡單生活的夢想。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2月8日報導,但是與兩個世紀之前定居在美國西部的髒兮兮的拓荒者不一樣,中國首都郊區傑克遜鎮式度假村的第一批居民是開著奧迪和路虎汽車來的,他們的箱子裡裝滿了法國紅酒,他們的銀行帳戶裡有很多資金。

報導稱,過去十年,一千多戶家庭定居在這裡,這裡有木結構的房屋,巨大的後院,街道名稱為阿斯彭、穆斯和66號公路。周日,在這個高檔小鎮廣場上的教堂會舉行禮拜,廣場上有牛仔銅像和巨大的維多利亞式噴泉。

42歲的秦有(音)在私募行業工作,他擁有一套有六間臥室的房子,其中有一個錦鯉池,一個終年矗立的聖誕樹和他驕傲地稱為「美國風格」踢腳板式取暖器的取暖系統。他說:「美國代表狂野和自由,還有大房子。美國很酷。」

報導稱,歡迎來到中國的傑克遜鎮「原鄉美利堅」,這是一個大型房地產項目,完全模仿了美國西部小鎮,不過擁有紅酒品嘗館、新世紀水療中心和看起來像護林員的保安,這些保安會向經過的每一輛車敬禮。

報導稱,讓原鄉美利堅居民煩惱的是,有人認為他們完全美式就是不愛國。

秦有沒有去過美國,但是他一直羨慕美式理想,例如個人自由和盲目公正。五年前,他的妻子生了二胎,秦有說,因為違反了國家人口控制政策,政府罰了他近3萬美元。他說:「這不自由。」

報導稱,開發商似乎對討論美國價值觀有點謹慎。安排了遊覽「原鄉美利堅」之後,開發商劉向陽不願接受採訪,稱除非可以拒絕所有政治敏感內容。

原鄉美利堅市場部員工霍兆傑(音)說,該公司的主要精神是「自由和平等」,但是他說,劉向陽決定建立西方主題的房地產不應被視作政治聲明。他說:「公司已經建造過歐式房地產,他們想要建一些不同的。」

霍兆傑稱,原鄉美利堅的社區感通過一百多個「百趣聚落」獲得加強。有童子軍聚落、棒球聚落,編織和書法聚落,還不斷有新的聚落加入。他說:「如果你想飛,我們就能帶你去飛行學校。」他補充說,所有的課程都是免費的。

房屋內部

報導稱,開發商希望讓居民全年都居住在原鄉美利堅,因而建立了學校,以及200套中等面積的公寓,每套價值約15萬美元。正在籌備中的還有2000座聯排別墅,打算以北加州紅酒郡為風格。該公司官員說,自從十年前售出第一套房子之後,房價已經增長了三倍。

相關焦點

  • 直擊「封城」下的紐約:大街上空空蕩蕩,居民警惕街頭騷亂
    美國總統川普已宣布紐約州為美國首個「重大災區」。紐約疫情發展給人一種「迅雷不及掩耳」之感。兩周前,紐約市只有十多例確診病例;一周前,確診病例也才不過500例。隨後,每天的確診人數直線飆升,形勢轉瞬變得異常嚴峻。
  • 《紐約時報》評出2020十大好書,歐巴馬《應許之地》入選
    5本非虛構作品探索了矽谷的暗流、戰爭的真諦、遺傳精神分裂對家庭與人的顛覆,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兩卷本回憶錄的第一卷《應許之地》也在年度好書之列,《紐約時報》認為這本總統回憶錄「與前輩們的書最大的不同,在於其非凡的自省程度」。值得注意的是,虛構類與費虛構類中各有一本與莎士比亞相關的著作入選。
  • 美國館長收留流浪小貓,間接拯救小鎮居民,小貓為此成功出書
    於是這隻被遺棄在還書箱裡的小貓杜威,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隻生活在公共圖書館的小貓。杜威所在的小鎮斯賓塞隸屬於愛荷華州,是美國中西部的傳統農業鎮。從1980年起,席捲美國的農業危機最先襲擊了愛荷華州,大量中小農戶為了應對大機械種田的優勢,不得不在原有規模上擴大生產,他們壓低售價以求生存。在農產品大量積聚的同時,產量反而上升,進一步加深了農產品市場相對縮小的矛盾。
  • 紐約時報發文稱,中國人川普在華盛頓白宮,我們的總統不是美國人
    紐約時報發文稱,中國人川普在華盛頓白宮,我們的總統不是美國人。估計川普總統也是哭暈在廁所。或許他自己永遠都想不通,在那個每天都被他拼命針對和抹黑的國家,自己竟然是個全民網紅。甚至還被中國網民親切地稱作川建國同志……川普在帶領美國和中國對峙期間,總是會做一些噁心中國卻對美國不利的決策,平白消耗美國國力。
  • 「《紐約時報》的人滾去中國吧!」
    然而,這篇文章以及《紐約時報》,卻反而在社交媒體上遭到了美國一群「愛國人士」的瘋狂攻擊,不僅被扣上了「通中通共」的帽子,甚至還被要求放棄美國國籍和「滾去中國」。在這篇名為「我在武漢的親戚活了下來,但在紐約的叔叔卻沒有」的文章中,饒毅先講述了自己在美國紐約的叔叔不幸的遭遇,稱今年75歲的叔叔,在今年5月20日因新冠肺炎不幸離世了。
  • 蓬佩奧炮轟美國主流媒體:看到《紐約時報》這麼寫,中國一定樂壞
    當地時間7月16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演講,其炮轟示威者與主流媒體「攻擊」美國生活方式的同時,仍不忘扯上中國。無視國內「種族主義」問題的他,在演講中批評了《紐約時報》有關美國奴役黑人歷史的報導,聲稱「當看到《紐約時報》大肆宣揚其意識形態時,中國一定非常高興。」
  • 《紐約時報》推薦圖書,開放中文出版版權合作
    原創 蔣博言 北京開卷2020年8月,《Life of a Klansman》英文版在美國出版後,即上榜最佳圖書和必讀推薦榜單,包括《紐約時報》8月必讀十三本書、《華盛頓郵報》8月必讀十本書、Literary Hub夏季最佳圖書、科斯科評論8月最佳16本書。
  • 《紐約時報》2020年度十大好書
    每到年末,《紐約時報》都會選出年度十大好書,評選的對象是在美國發行的英文著作,虛構和非虛構各佔一半。這份榜單綜合了作品價值、社會性、市場表現等多重因素,也成為國內版權引進的一個「風向標」。2020年雖然還有一個多月,但《紐約時報》11月23日就早早公布了今年的十大好書。
  • 2019年《紐約時報》十大好書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紐約時報》的編輯們也評選出了 2019 年度十本最佳小說、非小說作品。今天,讓我們看看美國同行選出了哪十本好書。 《紐約時報》評 2019 年度十本好書《呼吸》(Exhalation)特德·姜(Ted Chiang)著《呼吸》是美國華裔科幻作家,4 屆雨果獎、4 屆星雲獎得主特德·姜的第二本小說集,收錄了特德·姜的 9 篇中短篇小說,其中 4 篇《雙面真相》《大寂靜》《臍》和《焦慮是自由引起的暈眩》
  • 中國、義大利同樣「封城」,《紐約時報》為何雙標?
    近日,美國《紐約時報》就在不經意間將這種「雙重標準」展現了出來。當地時間3月8日,《紐約時報》官方推特連發兩條推文,一條批評中國對疫情的防控稱:「為了抗擊冠狀病毒,中國將近6,000萬人置於封鎖之下,並對數億人實施了嚴格的檢疫和旅行限制。這場行動給人們的生計和自由帶來了沉重的代價。」
  • 美國紐約:2021新年倒計時裝置亮相時報廣場
    當地時間2020年12月21日,美國紐約,2021新年倒計時裝置抵達亮相紐約時報廣場,現場吸引大量民眾和媒體人士。12月21日,美國紐約,2021新年倒計時裝置抵達亮相紐約時報廣場,現場吸引大量民眾和媒體人士。
  • 以整版名單紀念美國新冠死者《紐約時報》刊出「最令人痛心的頭版」
    參考消息網5月25日報導美國《紐約時報》5月24日用整個頭版列出了1000名新冠肺炎死者的姓名、年齡和身份,並在導語中寫道:「這裡列出的1000人僅佔死者總數的1%。他們不僅是一個個名字。他們曾經是我們當中的一份子。」
  • 《紐約時報》質問中國為何不早封城,美國網友不買帳了
    在新冠疫情早已得到控制的中國,多數人正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準備跨入新的一年。然而,美國《紐約時報》卻在此刻拋出了一篇惡毒攻擊中國的文章,將疫情在全球擴散的罪責怪在中國頭上。好在,不少美國網民對此並不買帳。
  • 浙江一小區別墅區被淹,物業的做法讓高層住宅區業主傻眼了
    >竟然將別墅區的積水排到了高層住宅區導致高層區樓下大量積水記者了解到,小區的高層和小高層住宅區名叫翠屏城,僅隔一道柵欄的就是大家口中所說的別墅區——奧斯博恩莊園。翠屏城業主介紹,6月28日下暴雨時,物業在別墅區加了個水泵,將雨水抽到了高層區的主路面上,導致路面被淹。由於積水很深不方便出行,不少學生和上班族都遲到了。居民們說,翠屏城和奧斯博恩莊園同屬一個小區,物業也是同一家。
  • 美國《紐約時報》記者介紹中國疫情的視頻火了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當地時間13日,一段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在電視節目中談中國疫情防控的視頻,在境外社交媒體上引發關注,獲得近500萬次的觀看量。這段6分多鐘的視頻中,《紐約時報》記者Donald McNeil條理清晰地介紹了中國的檢疫流程,從如何隔離到徹底打破傳播鏈,以及如何保護醫院資源不崩潰。
  • 為什麼美國賺錢最多的華爾街精英們住在郊區農村?
    大家都知道美國紐約曼哈頓是集聚各種金融公司的地方,華爾街是金融的中心,在華爾街的人員組成裡大概有三分之二都是美國的白人,還有百分之二十是亞洲人,還有一些西班牙人、非裔美國人,百分之六十多的證券從業人員都居住在紐約市裡,還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居住在紐約市以外,為什麼美國掙錢最多的行業的人
  • 解讀別墅區貳拾年:別墅價值的標尺
    市場的熱情也讓開發商們看好了別墅的發展前景,一時間,全國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別墅市場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供銷兩旺的繁榮態勢,即使是2003年的「八三一大限」和國土資源部下發的《關於清理各類園區用地加強土地供應調控的緊急通知》(「禁墅令」)也只對這種火熱局面起到了揚揚止沸、推波助瀾的作用。
  • 臺灣時事評論員:《紐約時報》為何痛批大紀元
    緊接著,唐湘龍先生又與搭檔、知名媒體人陳鳳馨女士在共同主持的時事節目「正經龍鳳配」中繼續痛批「法輪功」,稱其用媒體的形態,用許多的假新聞、錯誤的新聞,深度介入政治,而且操縱政治。陳鳳馨女士則認為,《紐約時報》嚴厲指責《大紀元時報》,說它用虛假造謠,造成美國更嚴重的黨派對立。中國反邪教網將該節目的主要觀點提煉如下:
  • 《紐約時報》社論呼籲「結束美國的國家危機」
    參考消息網10月19日報導 美國《紐約時報》10月16日刊發題為《結束我們的國家危機:反對唐納·川普的理由》的社論,作者系該報編輯委員會,文章對川普任期內的種種作為進行了批判。全文編譯如下:唐納·川普競選連任對美國民主構成了二戰以來最大的威脅。川普災難性的任期已在國內和全世界嚴重損害美國。
  • 天士力公益宣傳片登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中國屏 綻放中國企業社會...
    核心提示:2020年3月5日,天士力公益宣傳片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中國屏播出,以連續7天、每天30次的頻度,向世界展示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擔當與抗擊疫情風採。這是疫情期間中國屏首批集中展現的民族企業品牌,也是天士力首次登陸美國紐約時報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