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重申中超工資帽+中性名

2020-12-17 信息時報

信息時報訊(記者 鄒甜)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今日在上海舉行,中國足協正式推出各級聯賽財務新規以及中性名的通知,規定中超俱樂部單個財政支出年度限額不超6億人民幣,中超國內球員單季薪酬不超過稅前500萬,外援不超稅前300萬歐。足協主席陳戌源表示,違反規定者必定嚴肅處理。

中超、中甲、中乙及中冠四級聯賽共58家代表出席了會議,足協下發了各級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宣讀了2021~2023各級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通知文件,俱樂部總支出限額,單個財政支出年度限額不超6億人民幣,一線隊球員薪酬限額稅前500萬人民幣,外援不超稅前300萬歐元。

而中性名方面,要求俱樂部註冊官方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俱樂部名稱不能超過4個漢字,不能出現英文字母。俱樂部報名簡稱或球隊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名稱中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名稱。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關聯方或控制人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也不得用名稱相似或近似漢字詞組,且應積極在名稱中體現地域文化、歷史風俗、人文精神或俱樂部管理。中性名的截止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需經工商部門初步核准的擬用名稱、俱樂部所有股東營業執照複印件、俱樂部股東隸屬及下屬企業名稱、工商營業執照編號,報中國足協競賽部審核。

陳戌源在會議上直言:「不要心存僥倖,中國足球之前出現過對出臺政策執行不嚴,所以造成不好的影響。從現在開始,我們限薪限酬規定,堅決不含糊。不管哪個人,這個人名聲有多大,不管哪家俱樂部,這家俱樂部牌子有多大,只要違反規定,一經查實,該怎麼處理嚴肅處理。」

相關焦點

  • 足協公布投資帽:中超俱樂部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
    足協公布投資帽:中超俱樂部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 虎撲12月14日訊 今天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及媒體通氣會
  • 足協新政一出,中超球隊從此「勒緊褲腰帶」
    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組織召開了2020中國足球職業俱樂部專項治理工作會,並於會上發布了2021-2023賽季職業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的通知;同時規定了俱樂部名稱的規範、相關要求和名稱變更程序,並要求中超、中甲、中乙聯賽各俱樂部在2021賽季開始前完成名稱非企業化變更。
  • 知道中超外援一年工資總和是多少嗎?看了這,還反對足協限薪嗎
    目前,隨著中超四支俱樂部在亞冠賽事中被淘汰,中國足壇最為關注的事情自然成為了中國足協推出的新政。在這些新政裡面,最讓球隊、球員與球迷們關注的是被稱為史上最嚴限薪令的正式公布。正是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中國足協推出了限薪令。此前的的限薪令並沒有太多的效果,有不少球隊在2020賽季仍然有一些豪購行為,而本土球員中的1200萬年薪與1000萬年薪仍然被證實還是太高了。在2020賽季結束後,中國足協決定要進一步將聯賽的泡沫擠掉,選擇出臺最嚴限薪令。
  • 中超又1老牌勁旅想好中性名,俱樂部和球迷都很滿意
    最近足協新政要改中性名一事已經在工作當中,而現在已經有多支俱樂部都想好了中性名開始向足協申報,但是眾所周知中超有幾支俱樂部並不希望改名,因此這件事業拖了挺久。至今這幾家俱樂部當中終於有一家的中性名要定了,球迷和俱樂部也都挺滿意。
  • 「中性名」政策初現五大惡果,甚至有可能毀掉中超
    最近,中國足壇鬧得沸沸揚揚的俱樂部強制改中性名政策其實已經醞釀了許多年。2018年,中國足協出臺了《中國足球協會職業俱樂部名稱規範》,要求國內所有職業俱樂部、球隊名稱要中性化。
  • 陳戌源點名1中乙俱樂部中性名取得好:中超可以向它學習!
    中超聯賽今天迎來了最為動蕩的一天,足協公布了一系列下賽季的最新政策,其中就包括了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改名熱潮。雖然此前眾多人反對這麼快推進中性名改革,以及一些傳統隊名的變更,但是足協還是堅決發布了政策,而足協主席陳戌源也在會上向各支俱樂部表示,1支中乙球隊的名字取得好,其他俱樂部應該向他們學習!
  • 中超各隊中性名變更最新進展,長春亞泰成第4支不用改名的球隊
    距離中超球隊中性名申報的截止日期僅剩一周的時間了。目前廣州富力已經變更為廣州城,武漢卓爾和廣州恆大也已經向足協提交備用中性名,只待足協認可便完成更名。除此之外,其他俱樂部也都在積極響應足協的中性名政策。有的在努力收集篩選備用名,有的在積極協調各方資源爭取留下原名。
  • 剛剛記者透露好消息:中超這2個中性名正式通過
    就在剛剛,記者豐臻曝出好消息,中超2支俱樂部的中性名得到了足協的認可,現如今已經通過了足協審批。在去年年底,中國足協改革方案當中有一條是俱樂部必須要改成中性名字,在經過一個多月的徵集設計以及上報足協之後,現如今足協終於給出了答覆。這兩支得到足協審批通過的球隊就是廣州隊和廣州城。
  • 足協中性名政策遭破解!2家俱樂部成功將母公司名稱塞進了隊名中
    足協中性名政策遭破解!2家俱樂部成功將母公司名稱塞進了隊名中 經過3年時間的預告,中國足協在今年終於如期展開了隊名去企業化政策,也就是中性名政策。
  • 「中超新政」強勢出爐!限薪、中性名等細則,會產生哪些影響?
    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會上公布了中國足球各級別聯賽的一系列新政,對於諸如限薪、中性名等外界關心的話題,如今都有了明確的回答!而且,此次中國足協的態度,可謂十分強硬。
  • 中超各隊備選中性名創意十足 河南你是來搞笑的嗎...
    12-24 09:16:57 來源: PP體育 舉報   北京時間12月24日消息,留給中超俱樂部改中性名的時間
  • 中超最牛中性名曝光!國內聯賽首創,真是越改越強大
    2020賽季結束後,足協提出了中性名新政,國內三級職業聯賽俱樂部均需要在2021賽季使用中性名稱,因而與以往備戰不同的是,大多數俱樂部需要把精力放在改名一事,按照要求,去年12月31日前,需要更名的俱樂部已上報了擬用新名稱,目前,足協已做出反饋,蘇寧、恆大、上港、泰達、申花、當代、富力、華夏幸福等中超8家俱樂部均已通過審核,而大連人、深足已是中性名,無需改名。
  • 撐不住了,曝中超冠軍拖欠工資獎金,4大主力仍未續約恐全面崩盤
    撐不住了,曝中超冠軍拖欠工資獎金,4大主力仍未續約恐全面崩盤中國足協制定了很多新規定,包括中性名、限薪、限制投資等各個方面,這些引發了很大的爭議。中性名的問題上就是最難解決的,很多球隊都不情願改名,更有河南建業要改為洛陽龍門,剛剛降級的石家莊永昌更是官宣遷移到滄州。
  • 2021中超展望:金元十年畫句號多隊爭冠格局不變
    而且這也意味著,以前的中超「金元十年」已經畫上了句號,限薪、節支將成為新主流。在新修訂的工資限額中,每一家中超俱樂部在2021個賽季的支出總額都不能超過6億元。坦率地說,在過去的幾年裡,足協已經開始冷卻聯賽。繼足協實施包括限制薪金在內的「四大帽」政策後,中超的整體投資熱度已經明顯下滑,除了之前幾個賽季各隊引進的超級外援外,新引進的超級外援已經不復存在,大多數本土球員的工資早已低於足協最新的限制薪金水平。限制工資雖能刺破資本泡沫,但也會阻礙想要進入中超的超級外援淘金,從而影響聯賽的觀賞性和關注度。
  • 又一家俱樂部與足協正面硬剛!中超升班馬要學北京國安
    中國足協要求中國足球職業聯賽改名「一刀切」,已經惹怒了很多俱樂部和球迷,繼北京國安之後,又一家俱樂部站出來與足協開始正面硬剛,表態不願意改名。這支俱樂部就是本賽季的中甲冠軍,同時也是下個賽季的中超升班馬——長春亞泰。
  • 中性名新政動了誰的奶酪?
    因為這項規定,中超俱樂部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愁。 申花得以保留 中性名規定簡單來說就兩條,第一,名稱除省市名外不能超過四個字;第二,俱樂部與球隊名稱不能與俱樂部投資人、股東品牌有關聯。 截至目前,中超16支球隊只有兩家符合中性名新政。一個是存在了27年之久的上海申花,一個是去年剛剛更名的大連人。
  • 南通主席:兩年之內完成衝超目標;支持足協限薪和中性名政策
    近日,《體壇周報》記者採訪了南通支雲俱樂部的主席範兵,對方表示支持足協的限薪令和中性名政策。南通支雲的隊徽隊名以及隊歌,都是從球迷中間徵集來的我們的城市需要一支職業球隊來提升自己的形象和氣質,所以球隊的名稱肯定是要中性名稱。
  • 相比較J聯賽和K聯賽,中超球隊中性名真的並不是想改就能改
    目前距離中超球隊中性名申報截止日期已經過了兩周的時間了,為什麼還是有很多球隊的新名稱還沒有敲定下來呢?這其中的原因就不言而喻了。你能想像一些傳統中超球隊改名後的情況嗎?或者你能想像這些傳統球隊能改成什麼新名稱嗎?
  • 足協應堅持中性名改革,這次咋不提日本了
    近日,馬德興:足協應堅持中性名改革 這次咋不提日本了。日本職業聯賽之初的10支元老隊,都是各大財閥冠名的,但是10支隊聯名與足協籤了共同進退協議,共同目標是提高日本足球水平,50年之後能殺入世界盃4強,協議規定10支隊必須無條件支持足協的的決定,所以足協能做到令行禁止,包括預算,中性名,職業隊各梯隊構建,校園足球各級聯賽的推廣實施,尖子球員留洋等由足協統一調配等,這就是團結,騰飛的原因所在。
  • 從限薪到中性名再到擴軍,中國足協這盤未下完的棋是很大還是很臭
    12月18日,中國足協公布了《進一步推進足球改革發展的若干措施》的相關方案。從蘇州會議,到上海會議,此前中國足協的各種吹風終於落實到了文字。基本上從限薪,限投入,到職業聯盟,到中性隊名,都有涉及。意外的是加入了中國職業聯賽的擴軍:到2023年,中超擴軍至18隊,中甲擴軍至20隊。很顯然,中國足協長達五年的改革計劃成為了一盤很大的棋。一切都看上去很美。但也就是看上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