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說:「寧可娶寡婦,不能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

2021-03-03 史學界的9527

成家立業這個成語非常有趣,把「成家」放在「立業」之前,或許有人覺得應該先立業,有一定經濟基礎之後再娶妻生子。但是,要考慮到一種情況,古人平均壽命相對較短,三十歲就已經度過半輩子,所以古人結婚較早,男子弱冠之年(二十歲)娶妻,女子十五歲就可以出嫁了。

《韓非子》記載:「男子二十而室,女子十五而嫁。」相比而言,現代人結婚比較晚,尤其在大城市工作的青年,三十多歲還是單身的大有人在。不管怎麼說,婚姻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如果始終保持單身狀態,即使事業上非常成功,擁有億萬身家,人生也不算完美,多少會有些遺憾。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婚姻和功名利祿同等重要。古人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時候不流行自由戀愛,婚姻大事全憑父母做主,父母替兒女選擇未來的另一半,除了門當戶對的條件之外,往往還遵循「寧可娶寡婦,不能娶生妻」的原則,「生妻」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一、「生妻」一詞的由來

根據史料記載,「生妻」最早出自漢代李陵的《答蘇武書》。李陵是何許人也?或許你對他不熟悉,但他祖父李廣的名氣很大,被譽為飛將軍。李陵是李廣的孫子,作為名將之後,他的軍事才華也很突出,帶著幾千兵馬與數萬匈奴大軍鏖戰,終因寡不敵眾兵敗投降。

李陵的投降只是權宜之計,本打算找機會返回大漢,結果漢武帝滅了他三族,司馬遷也因替他說情被處以宮刑。李陵心灰意冷,從假投降變成真投降,還娶了匈奴的公主,過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

蘇武奉命出使匈奴,結果強行扣留,蘇武非常有骨氣,無論匈奴單于威逼還是利誘,他始終沒有低頭。匈奴單于一拍大腿,讓曾經同為大漢子民的李陵,試著勸降蘇武,所以才有了這篇《答蘇武書》,裡面有這樣一句話:「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

意思是說,蘇武壯年時期出使匈奴,結果在這裡放了幾十年的羊,如今已滿頭白髮,母親早已去世,妻子也改嫁他人。眾所周知,正常情況下,古代女子不能離婚或改嫁,除非丈夫去世,或者由於各種原因被丈夫休掉。所以,所謂「生妻」,是指丈夫尚在人世,卻被丈夫一紙休書休掉的古代女子。

雖然古代男性地位較高,可以擁有三妻四妾,但並非為所欲為,更不能隨便休妻。如果妻子符合三個條件,不管丈夫多麼豪橫,都不能把她休了,《禮記·大戴禮》:「婦有三不去,有所娶無所歸,不去;與更三年喪,不去;前貧後富,不去。」

也就是說,妻子娘家人都不在了,或者她曾為公婆守孝三年,或者陪伴丈夫白手起家,即糟糠之妻。既然如此,在什麼情況下可以休妻呢?比如有偷盜行為,嫉妒心理特別強,喜歡搬弄是非,還有品德極差、紅杏出牆。另外,成婚多年沒有子嗣者,也有可能被丈夫休掉,因為古代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二、寧可娶寡婦,不能娶生妻

弄清「生妻」的含義之後,再來分析這句俗語。我們都知道,女子嫁為人婦之後,丈夫因病或其他原因去世,於是她就成為寡婦。在古代,寡婦有可能被人指指點點,甚至說她命太硬,也就是所謂的克夫命,但從深層次分析,寡婦的品行沒問題,她也想好好過日子,奈何丈夫離她而去。

而「生妻」就不一樣了,既然被丈夫休掉,背後一定有原因,品行方面值得懷疑。古人對名聲和貞節看得很重, 相比較而言,「寡婦」比「生妻」更好一些,所以才有「寧可娶寡婦,也不娶生妻」的說法。

如今人們的婚戀觀越來越開放,在婚姻方面,男女是平等的,休妻也已經成為歷史。如果夫妻性格不合,選擇離婚很正常,各自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離婚之後,依舊可以找到更合適的,甚至三婚的也大有人在。各位讀者,假如讓你選擇,你是選擇迎娶寡婦,還是迎娶生妻呢?不妨討論一下。

相關焦點

  • 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什麼意思?什麼是「生妻」?
    文/格子道歷史古人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由此可見,齊家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齊家」顧名思義,也就是成家的意思,從古至今,對於成家立室,我們一直都是非常看重的。正如:「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就是古代婚姻觀的一種。何為寡婦?何為生妻?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古人為什麼會這樣說?一、寡婦和生妻「寡婦」一詞,我們相對容易理解一些,儘管是如今的社會,我們也經常聽到「寡婦」一詞。何為寡婦,顧名思義就是孤寡無依的婦人,也就是死了丈夫的女人。
  • 俗話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什麼是生妻
    畢竟古人的觀念非常保守,有句俗語說的就是古人的婚念觀: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生妻就是指年輕的妻子,妻字還諧音七字,指七出,分別是嫉妒,嫉惡如仇,淫蕩,口舌,偷盜,不孕,不事姑舅,這七出意思就是只要妻子犯了這其中一項就可以休妻。
  • 俗話說得好:「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其中「生妻」是什麼意思?
    除了這些求娶的儀式流傳下來,還有一句老話也傳了下來。俗話說得好:「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一直還是很多老一輩的婚嫁固有觀念,那麼其中「生妻」是什麼意思?我們都知道,在舊社會,對於女性有很多戒規禁律,比如說《女德》,比如說七出之條。
  • 古人云「寧娶孀婦,不娶生妻」,「生妻」是指什麼,為何不能娶?
    俗話說得好:「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其中「生妻」是什麼意思?在古代,結過婚而後又獨居的年輕女人常分為兩種,一種是生妻,還有一種就是寡婦,寡婦字面意思好理解,就是年輕女子的丈夫已離世,那生妻是什麼意思呢?
  • 古人為何說「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
    「寧窮死,別娶生妻」,這古人說的話,最難理解的是「生妻」一詞,也是爭議比較多的一條古漢語名名稱。現在人們對「生妻」理解有三種意見。第一種是古代被丈夫休掉回到娘家的女人。第二種是丈夫長期在外,夫妻分離的女人。第三種是舊時民間的陋俗「典妻婚」。
  • 「寧窮死,別娶生妻」是啥意思?生妻指什麼,為什麼不能娶?
    然而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對於婚姻都有著極大的恐懼,對於相愛的人來說,他們害怕在結婚之後,彼此之間的愛情會被消磨殆盡,因為生活的諸多矛盾而使愛情破碎;對於那些本來就是搭夥過日子的人來說,她們也擔心結婚之後會因為物質產生更多的衝突…而關於婚姻,古人就總結了一些經驗,比如說「寧窮死,別娶生妻」,這是啥意思呢?生妻指什麼,為什麼不能娶呢?
  • 「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何為出妻?娶了會有什麼問題
    引言:英國莎莎嘉貝說:「戀愛中的男人直到結婚才算完整」。娶妻生子,是每一個男人都要經歷的過程。今天就來說一句關於男子娶妻的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都說男人的成熟是從組建家庭開始的,古人認為先成家再立業,家庭是一個男人堅強的後盾,所以古代對於娶妻的要求很高。寡婦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就是死了丈夫的女人,那麼「出妻」是什麼意思呢?
  • 老一輩人教誨未婚男人:「寧窮死,不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
    聽老一輩人教誨未婚男人說:「寧願窮死,也不能娶生妻」,這「生妻」到底是什麼?相信大家大家一定很好奇。其實「生妻」這個詞出自漢朝李陵的《文選·李陵<答蘇武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 李善 注引《漢書》:「 子卿 婦年少,聞以更嫁。」
  • 農村諺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什麼是「生妻」,現在仍有道理
    說到「寡婦」這一個名詞,我覺得大家都並不會覺得陌生。可能在很多人的周圍,就會有這個角色出現。說白了「寡婦」指的不過是死掉丈夫的女人罷了?。對於這類女人,丈夫死亡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寡婦」的丈夫可能是病亡的,有的「寡婦」的丈夫則可能是出現意外死的。
  • 俗語:男不娶生妻,女不嫁六郎,是什麼意思?為何不能娶生妻?
    首先我們來看頭一句,什麼叫「生妻」?生妻可不是指妻子什麼也不會,什麼也不懂,像個生人。生妻的意思就是指離過婚或者死了丈夫又重新找婆家的女人,這種女人在過去的農村是沒有人要的。而成了寡婦也不是女人自己願意看到的,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怎麼能把一切責任都怪在女人頭上呢?太不公平了。男人不想娶生妻,那麼反過來,農村好女孩有六種男人是堅決不能嫁的,也稱為「不嫁六郎」。那麼是哪六種男人呢?第一種是賭博成癮的男人,賭博在農村很普遍,特別是以前,農閒的時候,家家戶戶的男人無所事事,又缺少娛樂活動,賭博是最好打發時間的娛樂了。
  • 俗語所說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啥意思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句市井氣息十足的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句話的表達的其實就是它字面上的意思:寧願娶寡婦,也不要娶生妻。「生妻」就是指離過婚的女子。在古代講的是三綱五常,男尊女卑,封建社會男女地位不像現在的男女平等,那時的普通女性地位十分低下,可以說,她們從出生開始命運就是掌握在別人的手裡,不僅沒有受教育,參加科舉的機會,就連配偶的選擇權也沒有。
  • 老祖宗忠告:「寧娶寡婦,不娶生妻!」,什麼是「生妻」?
    「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一句俗語非常有意思。我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這句俗語當中的思想內核。在古代男尊女卑,女人的地位要比男人低很多。有一個成語:「鰥寡孤獨」,是泛指沒有勞動力而又沒有親屬供養、無依無靠的人。我們常說「鰥、寡、孤、獨」這四類人是很不幸的人,而寡婦就是其中一類。
  • 俗語:寧窮死,也別娶生妻,生妻是啥意思?
    古人有這麼句話:「寧窮死,也別娶生妻」。」這句話大致意思就是說,1個人再怎麼窮,就算找不到媳婦兒,也別娶生妻。那麼這個「生妻」是指的什麼人呢?生妻有2個用法。最早出自李陵的《答蘇武書》一文中。李陵也為了投降的事寫信給好友蘇武,書中就把年輕的老婆指為「生妻」。「生妻」在很早的時候指年輕有活力的媳婦兒。不過到了後來這個詞就被引申為「守活寡的女人」。通常死了丈夫的人叫寡婦,但有的可憐女性卻在有老公的情況下守著活寡。古時,女人的社會地位不高,也很難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丈夫就是家裡唯一的經濟支柱。
  • 老祖宗留下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是什麼意思?這其中有何寓意
    而有這樣一句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很多人聽完以後都很疑惑。寡婦大家都聽過,也都明白,可是俗語之中的生妻指的又是什麼呢?為何連寡婦都不如?讓人們如此地嫌棄呢?俗語的起源生妻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漢時候。西漢與匈奴連年戰爭,但是有一次打仗過程中派去領兵的將軍李陵被匈奴包圍,最後俘虜了。
  • 「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生妻」是指什麼樣的女人?
    俗語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這是何意呢,時至今日還有借鑑意義嗎?今天,讓咱們來聊聊古人的婚嫁觀念。眾所皆知,古人對女子有偏見。   平時能多吃一些紅棗。如果說。莫某甲的孫子最終不治身亡。學生還可以通過變換姿勢緩解雙腿的酸疼。一步一個腳印。之後。搭配黑色的皮衣。這女人真是有病。海苔海苔脂肪含量低、熱量低而且富含膳食纖維。大千世界。妯娌倆開始行動。
  • 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的智慧之談
    老話都是具有一定現實意義的,是根據很多古人的經驗總結出來的高度凝練的話。我們常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老話的年齡可是比老人還要老,也就意味著比老人的話含金量更高,是一代一代的老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一直以來都十分具有借鑑意義,也給一些 涉世未深,沒吃過虧的人以警醒。
  • 農村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生妻不娶,暗九不過」,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生妻不娶:妻指的是妻子,那麼生妻又是指什麼呢?其實生妻是過去人們對一種女人的叫法,人們將已經結婚但是被丈夫休回家的女人稱作生妻,和寡婦的意思正好相反。
  • 民間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啥意思?
    那為什麼民間的俗語說「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明明可以娶妻,為何不娶? 之所以這麼說,無非是《大戴禮記》對古代女子婚姻禮法的「七出之條」所影響。 在古代的婚姻關係中,女人無權提出離婚,但男人卻有休妻的特權,不過也不是隨意為之,男人必須根據「七出之條」來休妻,比如無子、淫、重病、盜竊等。 那麼古人為何總結俗語「為何窮死,不娶生妻?」
  • 俗話說「寧可娶寡婦,也不要生個老婆」,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
    俗話說:「寧可娶寡婦,也不要生個老婆」,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生妻」一詞最早出自《答蘇武書》,是李陵勸蘇武留在匈奴時說的。「但龍城飛將在,不將胡馬度陰山」中的飛將李廣,是漢朝著名的常勝將軍,也因為他的緣故,李氏一族在朝中根深蒂固,兒孫們都繼承了他的衣缽,都做了朝中的常勝將軍,一直守護著漢王朝的天下。
  • 俗話說「好男不娶生妻,好女不嫁六郎」,這生妻和六郎是啥意思?
    就像今日,筆者所帶來的這句——「好男不娶生妻,好女不嫁六郎」,你知道這「生妻」和「六郎」是啥意思嗎?一、好男不娶生妻何為「生妻」?在古代指的是「離過婚或者被丈夫休掉的女子」,都知道,在過去封建社會下,男尊女卑,男人擁有一切話語權,而女子自幼被教育要三從四德,出嫁從夫,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觀念,因此,一旦女子出嫁後,就要過著相夫教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生活。